『壹』 請問兩個幣種直接對匯率和通過第三幣種兌換是不是完全相當的
1.不會完全一樣的
2.是的,只要你能把握好就可以賺到,這個就是匯差
『貳』 如果英鎊的匯率是2美元,那麼美元的匯率是( )。 A.2英鎊 B.1英鎊 C.0.5英鎊 D.無法確定
C.0.5英鎊
兩種貨幣匯率互為倒數,1英鎊等於2美元,1美元當然是0.5英鎊了.當然說無法確定也有道理,因為沒有說明多少英鎊的匯率為2美元,但按照慣例可以確定是1英鎊了.
『叄』 在計算外幣貨幣性匯兌差額時,上月月底有個匯率A、這個月月初有個匯率B,這個月月底有個匯率C
在計算外幣貨幣性匯兌差額時,上月月底有個匯率A、這個月月初有個匯率B,這個月月底有個匯率C
計算這個月的匯兌差額,是用C-A的差額匯率.
『肆』 什麼是套算匯率,怎麼計算套算匯率
套算匯率:又稱交叉匯率,是指各國在制定出基本匯率後,再參考主要外匯市場行情,推算出的本國貨幣與非關鍵貨幣之間的匯率。
套算匯率的簡單易記的計算方法
一.交叉相除法:
例如,我們已知:
美元與日元的匯率為 USD /JPY=a/b ①
美元與港元的匯率為 USD /HKD=c/d ②
現在求:
日元與港元的匯率 JPY/HKD等於多少呢?
我們觀察在①式和②中的「/」紅色斜杠的左邊都是相同的貨幣USD ,這時求套算匯率,用交叉相除法:
(USD/HKD)/( USD /JPY)=(c/b)/(d/a) ,由此推導出日元與港元的匯率:JPY/HKD=(c/b)/(d/a)
(註:這里的交叉相除指的是等號右邊的數字的交叉相除)
同理,我們已知:
澳元與美元的匯率為 AUD/USD=A/B ③
紐西蘭元與美元的匯率為 NZD/USD=C/D ④
現在求:
紐西蘭元與澳元的匯率 NZD/AUD怎麼計算呢?
我們觀察在③式和④中的「/」紅色斜杠的右邊都是相同的貨幣USD ,這時求套算匯率,用交叉相除法:
( NZD /USD) / (AUD/USD)/ =(C/B)/(D/A) , 由此推導出紐西蘭元與澳元的匯率
NZD/AUD=(C/B)/(D/A)
由上,我們總結套算匯率最容易記住的計算方法,首先觀察已知條件,如以下式子,
USD /JPY=a/b ① AUD /USD=A/B ③
USD /HKD=c/d ② 或 NZD/USD=C/D ④
發現①式和②中的「/」紅色斜杠的左邊都是相同的貨幣USD ;
③式和④中的「/」紅色斜杠的右邊都是相同的貨幣USD ;
這時我們要求日元與港元或者澳元與紐西蘭元的套算匯率時的公式總結為:左邊或右邊的兩個貨幣名稱都相同時,用交叉相除法。
同向相乘法:
例如 USD/JPY=e/f ⑤ AUD/USD =E/F ⑦ HKD =h/i ⑥ 或 /NZD=H/I ⑧
我們可以觀察到式子⑤和式子⑥的等號左邊的其中一個對角兩端都是USD ,相同的貨幣名稱,故求JPY/HKD的套算匯率時,用同向相乘法,即(USD/JPY
)* (HKD /USD)=(e/f)*(h/i ),由此推導出JPY/HKD=fi/eh
同理,式子⑦和式子⑧的等號左邊的其中一個對角兩端都是USD ,相同的貨幣名稱,故求AUD/NZD的套算匯率時,也是用同向相乘法,即(AUD/USD
)*(USD /NZD)= (E/F)*(H/I),由此推導出AUD/NZD=(E/F)*(H/I)。
公式總結為:等號左邊若有其中一個對角的兩端的貨幣名稱相同時,用同向相乘法,即等號的左邊乘以左邊=等號的右邊乘以右邊。
『伍』 什麼叫做「匯率」
匯率:
外匯是可以互相買賣的。那麼,既然是一種買賣,首先就有一個價格的問題。這就涉及到了外匯的匯率問題,匯率,就是以一國貨幣表示另一國貨幣的價格,或者說是兩種貨幣折算時的比例。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在國際市場上,一美元可以買8斤大米,同時一人民幣可以買1斤同樣的大米,便可以說一美元等於8人民幣,那麼,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匯率價格是如何表示的呢?
匯率價格表示方法—標價:
作為貨幣價格的匯率,要比普通商品的價格復雜一些,現在,國際上主要通行兩種標價方法: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個單位的外國貨幣表示若干本國貨幣的方法。也就是說,就是將外國貨幣當作商品,而本國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如一美元等於8.27元人民幣,對於中國來說就是直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該收取多少單位的外國貨幣。也就是說,本國貨幣被當作商品,用外國貨幣的數額來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充當了價值尺度。如1英鎊等於1.6美元,對於英國來說,就是間接標價法。目前世界上使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不多,主要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
可是外匯標價並非如此簡單,我們在日常看外匯標價時,常常會看到買入價與賣出價這兩個名詞,它們又是什麼意思呢?
從事外匯買賣的銀行在從事外匯交易時,因所處的立場不一樣(有時是買方、有時是賣方),執行不同的外匯匯率,分為買入價和買出價。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前,買出價在後。在間接標價法下,賣出價在前,買入價在後。(事實上,無論是直接標價還是間接標價,凡是高的一定是賣價,凡是低的一定是買價)例如,直接標價下,1美元等於8.17-8.37元人民幣,8.17元是買入價,8.37元是賣出價。其含義是中國的銀行買賣美元時,每買入一美元,支付8.17元人民幣;每賣出一美元,收回8.37元人民幣。每買賣1美元,賺取0.2元人民幣價差。間接標價法下,1英鎊等於1.50-1.70美元,1.50美元是買入價,1.70美元是賣出價。
貨幣價格變動—升值或貶值:
在股市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些話,「我的股票又升了」或「我的股票又跌了」。在匯市中也會聽到這樣一些話,「美元升值」或「美元貶值」,道理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某一貨幣的升、貶值是相對而言的。比如,美元對日元升值,意味著同樣數量的美元可以兌換更多的日元;反之,美元對日元貶值,意味著同樣數量的美元可以兌換的日元減少。
匯率的種類:
上面介紹了外匯匯率的一般知識。但在國際結算中,因具體記款的方式不同,在外匯交易中因交易的時間不同,或交割的時間不同,產生了各不相同的外匯匯率,具體有:
a、國際結算中,由於銀行匯款方式的不同,產生了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及票匯匯率。
b、在一天的外匯交易中,因成交的時間的不同分為開盤匯率(開盤價)與收盤匯率(收盤價)。由於世界的外匯交易已經形成了一個24小時環球交易網。如果某市場的開盤價與上一市場的收盤價發生脫節,往往意味著世界的政治或經濟發生了某種突變事件。
c、外匯交易中,因買賣交割的時間不同,匯率又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d、按照匯率體系的不同,又可分為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在本章的選擇性閱讀中,我們會詳細的提及。
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
現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匯率體系都採取浮動匯率制度,匯率的波動由市場決定。是什麼經濟原則決定外匯匯率、又是什麼使之改變呢?由於影響匯率的因素很多並且由於各因素之間往往交叉發生使分析起來很復雜,在這里我們只做簡單枚舉:
a、外匯市場上的供給和需求是匯率決定的基本因素;
b、各國利率和通貨膨脹水平是決定匯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c、一國的經濟實力也是決定匯率的因素之一;
d、政治、歷史和地理因素;
e、市場心理預期;等等
有關匯率的分析、預測的話題似乎永遠是外匯市場上投資者十分關注的問題,能否作出正確的預測便意味著投資資產的是否增值.
『陸』 匯率常識
從題意看應該是A和D
如果是單選應該是A,因為選擇應該是最准確的答案,答案D顯得有些泛了。
利用不同市場(地點)的匯率差,低價買進,高價出售獲取差價.稱為地點套匯,在地點套匯中又有直接(兩個市場)、間接(三個或以上市場)。
『柒』 匯率怎麼算呀
匯率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有不同的制定方法。在金本位制度下,由於不同國家的貨幣的含金量不同,兩種貨幣含金量的對比(又稱鑄幣平價)是外匯匯率的基礎。在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下,匯率變動受外匯供求關系的制約,當某種貨幣供不應求時,這種貨幣的匯率就會上升,當某種貨幣供過於求時,它的匯率就會下降。
匯率又稱匯價、外匯牌價或外匯行市,即外匯的買賣價格。它是兩國貨幣的相對比價,也就是用一國貨幣表示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捌』 匯率是兩種商品之間
B 本小題考查的是匯率。沒有難度,只是對基礎知識的再現。匯率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所以選擇B。
『玖』 匯率的問題
信用卡跨境消費省錢的原則有兩個:匯率要優惠,貨幣轉換費要低;
所有匯率轉換費率均來自卡組織、發卡行提供的公開匯率.需要注意的是匯率並非每日更新,如節假日VISA直接使用前一工作日的匯率,為了使比較准確,我們選了一個周二公布的匯率。
A.銀聯(匯率查詢_境外用卡服務)
B.Visa(Exchange Rate Calculator,全球匯率一致)
C.MasterCard(Welcome to MasterCard's Currency Conversion Tool| MasterCard®)
D.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E.工商銀行(外匯牌價-金融信息)
0.純匯率比較
下表中藍色的部分為較貴的匯率,黃色部分為較優惠的匯率。
我們可以看到在無貨幣轉換費的前提下,VISA的人民幣-美元匯率比較優惠,而MasterCard的其他5種匯率都更為優惠;較貴匯率中,銀聯佔了4個,VISA佔了2個。結論:無貨幣轉換費情況下,MasterCard的匯率更占優勢。
在有貨幣轉換費的情況下,除人民幣-美元外,其它5種貨幣的情形出奇一致,銀聯最優惠,VISA最貴,MasterCard在中間。
在有貨幣轉換費的情況下,銀聯最劃算,這就是銀聯一直以來宣傳的「無貨幣轉換費」這一優勢的原因;但實際上銀聯從匯率上吃了不少,從無貨幣轉換費的匯率比較中就能看出來。
對於美元以外的貨幣而言,免貨幣轉換費的V/M卡雖然需要多一道購匯程序,但計算下來依然比銀聯通道的匯率劃算。相比之下,銀聯通道大約比外卡通道貴0.67%-0.93%
2.多幣種卡比單幣種卡劃算?
使用多幣種卡,貨幣轉換費是免了,但容易被忽略的一點便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還是使用人民幣還款。
在國內,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屬於基礎匯率,而其他幣種匯率屬於交叉盤匯率,由人民幣基礎匯率以及國際外匯市場上非關鍵貨幣與美元之間的行情套算出來,舉個例子人民幣-歐元的匯率是由美元-歐元、人民幣-美元兩次轉換的出來。由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國內銀行提供的匯率高於外卡組織提供的匯率,同樣是二次轉換,使用人民幣購匯還款美元,比人民幣購匯還款歐元更劃算。舉個例子,工行12月23日提供的人民幣-加元外匯牌價最低價為5.3557,最高價為5.3801;而用人民幣購匯還款免貨幣轉換費的MasterCard美元賬戶,折算下來的人民幣-加元匯率為5.3493。
結論:免貨幣轉換費的MasterCard美元賬戶卡比多幣種信用卡劃算
綜上所述,在跨境消費中省錢的辦法主要有:
1.在沒有免貨幣轉換費的V/M信用卡情況下,使用銀聯通道人民幣賬戶更為劃算;
2.在有免貨幣轉換費的V/M信用卡情況下,使用MasterCard的美元卡更為劃算;
3.在持卡人不需要購匯還款的情況下(即支付幣種與記賬幣種相同),使用多幣種信用卡劃算;如果購匯還款,多幣種信用卡並沒有MasterCard美元卡劃算。
4.如果未來推出了免貨幣轉換費的VISA人民幣信用卡,因為VISA美元匯率長期低於其他組織,那將是最劃算的跨境美元消費信用卡。
另外需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V/M等外卡消費交易,其清算日期至少比消費日期晚一天,也就是說我們之前所測算的匯率比較僅存在於理論中,實際的清算匯率隨匯率市場的波動而起伏。對於大額跨境消費,密切關注匯率市場,逢低吸納外幣才是省錢的最終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