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匯率變動如何給客戶報價
在報價是要考慮到利率的變化和物料價格的波動。
『貳』 物價與外匯匯率的關系
從進口消費品和原材料來看,匯率的下降要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反之,其他條件不變,進口品的價格有可能降低,至於它對物價總指數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進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2)匯率的價格傳遞擴展閱讀:
外匯匯率的影響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叄』 人民幣匯率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是即期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銀行掛牌匯價的最重要參考指標。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實施後,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自2006年1月4日起,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個工作日上午9時15分對外公布當日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作為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銀行櫃台交易匯率的中間價。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分別根據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上午9時國際外匯市場歐元、日元和港幣對美元匯率套算確定。 採納哦
『肆』 淺談不完全匯率傳遞理論
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影響的理論研究可謂歷史悠久,傳統的理論主要有以托馬斯孟為代表的「重商主義」,大衛休謨提出的「價格—現金流動機制」,馬歇爾的「彈性理論」,亞歷山大的「吸收分析法」。隨著各個國家之間對外貿易的不斷增加,不斷涌現出許多新理論和新方法,「不完全匯率傳遞理論」即是其中之一。 在傳統理論中,貶值意味著以外幣表示的出口價格下降,以本幣表示的進口價格上升,即認為匯率的傳遞是完全的,其傳遞系數為 1。這是假設各國廠商都不改變產品的價格時得出的結論。事實上,企業會對產品價格做出調整,所以匯率的波動不會完全傳遞為價格波動,即大多數情況下,其傳遞系數小於 1。例如,摩非特研究美國 1967—1987 年的狀況,得出進口價格傳遞系數為 35%—55%之間,而出口價格傳遞系數為 10%—20%之間。可見,出口價格的傳遞系數要小 www.homelunwen.com 於進口價格的傳遞系數。因此,通過貨幣貶值達到促進出口的目的是十分有限的,而且由於進口價格的傳遞系數和出口價格的傳遞系數存在較大差距,所以促進出口的作用將不及抑制進口的作用那麼明顯。這種情況,引起了經濟學家的關注,從而開始了對匯率不完全傳遞問題的研究,並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來解釋匯率不完全傳遞的原因,這就是不完全匯率傳遞理論。總的來說,匯率不完全傳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不完全競爭、產業組織 ;二、沉澱成本 ;三、市場份額。
麻煩採納,謝謝!
『伍』 試述匯率與價格水平之間的聯系
匯率與價格水平之間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在紙幣制度下,用物價指數來計算的貨幣購買力是決定匯率的基本因素,而匯率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物價水平。現實中,一國發生通貨膨脹會導致本幣對外貶值,本幣貶值又會產生物價上漲的壓力.反之亦然…
『陸』 關於傳遞機制(利率、外匯流向、匯率。。。)的問題
A本幣利率上升 本幣貶值
錯誤
B正確
本幣利率下降 外匯流出 外匯對本幣匯率上升 本幣貶值
本幣投資收益下降 外匯市場拋本幣換外幣 本幣自然貶值 外幣自然升值(供求關系)
C 本幣利率上升,外匯流出
錯誤
D本幣利率下降 本幣升值
錯誤
『柒』 請問 匯率與物價的關系
匯率的變動取決於利率和未來的預期,由於影響匯率的因素
是各種各樣的,人們對匯率的預測也是復雜的。通常是經過對方方
面而的仔細分析、對比之後得出。比如要對貨幣供應量進行預測,
要對國內政策、國際政治局勢進行研究和預測,以及對國際收支狀
況方面的預測等。因此,為充分理解匯率的長期變動,我們離不開
下面兩方面的分析:一是要充分考慮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利率和
匯率之間的相互聯系;二是要充分考慮除貨幣供求以外的其他因
素:
人們對匯率的預期會立即對匯率產生影響。當人們預期某種
貨幣匯率今後有可能進一步下跌時,便不會購買該種貨幣進行投
資,即便是已經持有的.也會在市場上大量拋售,使市面上這種貨
幣的供應增加,匯率下跌;當人們預期某種貨幣今後有可能進一步
上升時,便會大量收購或繼續持有該貨幣,使市面上這種貨幣的需
求增加,匯率上漲。所以在外匯市場上,人們作出買進還是賣出某
種貨幣的選擇,與其對該種貨幣今後匯率的走勢預期密切相關。實
踐證明,對長期匯率的預測即使從短期來看也是十分重要的。
就長期而言,一目的價格水平對利率和各國產品相對價格的
決定有重要作用。我們將首先討論購買力平價理論。
(一)購買力平價理論
該理論解釋了兩個國家的價格水平變化如何引起兩種貨幣之
間助匯率波動。該理論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在1922年出版的
619L 4年以後的貨幣與外匯》一書中提出。
1.購買力平價和一價定律
一份定律認為在沒有運輸費用和官方貿易壁壘的自由競爭市
場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國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種貨幣計價,其
價格應是相等的。例如,當1美元=8.2元人民幣時,在美國賣1
美元一件的商品在中國就應該賣8.2元人民幣一件,即美元價格
也應該是1美元一件。在這個例子中,無論是在中國或美國該件商
品被高估或低估,都會引起該商品在兩個市場酌運動,直到兩個市
場上的價格完全一致為止。
一價定律可表述為:當貿易開放且交易費用為盡時,同樣酌貨
物無論在何地銷售,其價格都相同*這揭示了國內商品價格和匯率
之間的一個基本聯系。
如果我們用Pus代表一件商品的美元價格,3/2表示美元與
人民幣的比率,Pv表示一件商品的人民幣價格。則根據一價定律,
該件商品無論在何地出售都應該有同樣酌美元價格:
PI—號xP『
特該式稍作變動,可有:
全—LJ
¥一P×
這說明美元與人民幣的匯價等於美元價格和人民幣價格之
比。
購買力平價理論認為:人們對各種貨幣酌評價主要取決於各
國酌實際購買力的比較,即兩國貨幣酌匯率等於兩國價格水平之
比。於是有人認為一份定律是購買力平價說的變體。
如果我們用Pus表示在美國銷售一商品籃子的價格,由PY表
示在中國銷售同一商品籃子的價格。則按購買力平價美元與人民
幣酌匯率可表示為;
E e/v=Pus/Pv
將該式稍作變動,可得:
Pus=:(E s/y)×PY
於是又可將購買力平價表述為:如果用同一貨幣來表示,所有
國家的價格水平將是相等的。因為在式中,等式右邊和左邊都分別
表示同一個商品籃子在中國和美國的美元價格。
可見,購買力平價和一價定律之間是存在差別的。這里我們看
到購買力平價理論適用於普通價格水平.而一價定律只適用於單
個商品。當然,如果我們說當一價定律適用於所有單個商品時,且
這些商品都在構成不同國家價裕水平的基準商品籃子內,則購買
力平價也成立。那麼我們能否說只要購買力平價理論成立,則一價
定律一定成立呢2擁護購買力平價的人認為回答是否定的。因為
他們認為,在對某種商品一價定律不成立時,價格和匯率也不會與
購買力平價所預OD的關系偏離太遠。因為當一國某種商品或勞務
的價格暫時比其他國家的高或低時,就會引起對該商品需求的下
降或上升,從而引起價格相應的變動,促使匯率和國內價格里新回
到購買力平價的水平上來。
2.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
上面的分析曾擔到,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Eof*=Pm/P『,這樁稱為絕對購買力平價,它反映的是兩國價格
水平和匯率水平之間的關系。而相對購買力平價則說明的是價格
水平變動與匯率水平變動之間的關系。
相對購買力平價認為,在任何一段時間內,兩種貨幣變化的百
分比特等子同一時期兩國國內價格水平變化的百分比之差。這說
明,相對購買力平價考慮了兩國物價指數或通貨膨脹串的變化及
其差異,更符合說明匯率長期變動原因的需要。例如,某年美國的
物價年上能率為10%,而中國的為5%,根據相對購買力平價,美
元將對人民幣眨值叫,正好抵消了美國的通貨膨脹超過我國的
那i個百分點,於是兩種貨幣各自相對的國內購買力和國外購買
力仍保持不變。
我們以E5f*表示美元/人民幣匯率,t表示時間,則E:f『t指
在時間I時的匯牢,E8f『.t—l指在時間bl時的匯率,丁,表示通貨膨
脹牢,T,=(P,一P,2)/P一,(表示從時間t一1到t之間的價格水
平變動的百分比)。於是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相對購買力平價可以
表示為:
(Es門.,一E sf『.b1)/E8f*f屍丁Wd—I\d
在說明相對購買力平價時,必須指明價格水平和匯牢發生變
化在哪一段時間。
購買力平價在說明匯率決定的物質基礎和匯牢長期變動的原
因方面有很強的生命力,成為匯串理論的核心部分。特別是在各國
放棄國際金本位制的情況下,該學說以國內物價對比作為匯牢決
定的依據,說明貨幣的對內貶值必須引起貨幣的對外貶值,揭示出
匯牢長期變動的原因。但這一匯牢理論仍然被指出有一些缺陷。首
先,在說明匯率的短期變動方面,該學說顯得是無力的。其次,該學
說忽賂了資本流動、貿易成本、關稅等貿易壁壘對匯牢的影響,忽
視了匯率與物價的相互影響等等因素。
(二)建立在購買力平價之上的長期匯牢模型
在購買力平價說的基礎上,採用現代貨幣學派的貨幣供求理
論來進一步說明物價水平,這對於說明長期匯率趨勢有一定意義。
該理論也稱為匯牢的貨幣論。貨幣分析認為價格水平總是立即調
整的,使經濟始終保持在充分就業狀態並滿足購買力平價條件。這
說明這一理論基本不考慮價格剛性。由於價格剛性在短期宏觀經
濟分析中是十分重要的,因而貨幣分析法是一種長期而非短期的
理論。
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知,購買力平價所預酗的美元/人民幣匯率
是?
E e/3=Pus/Px
也即在匯率和價格能夠及時調整並始終保持充分就業的情況
下.上述等式成立。該等式所表示的購買力平價,即是人民幣的美
元價格等於美國產出的美元價格比中國產出的人民幣價格。而這
兩種價格水平又是由它們各自國內的貨幣供求關系決定的。這里
美國的價格水平由其國內的貨幣供給量與國內的實際貨幣需求量
之比決定,中國在這方面理論上也如此。前面提到的均衡匯率正是
使兩國貨幣市場的相對供給存量被公眾所願意持有的匯率水平。
匯率的貨幣分析表明:兩種貨幣的相對價格,從長期來看完全
取決於兩種貨幣的相對供給量與相對實際需求量,不影響貨幣供
求的因素,也不影響匯率發生變動。至於利率和國內產出,也只能
是通過影響貨幣需求來使匯率發生變動。
匯率的貨幣分析法表明:(1)匯率變動與本國貨幣供給成正
比,與外國貨幣供給成反比『如美國貨幣供給量的持續增長將台導
致美國國內價格水平長期同比例上升,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的關
系式E sf『=Pm/P*,Esf*(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也會與美國貨
幣供給一起同比例上升。這說明,美國貨幣供給且的增加在長期將
導致美元相對人民幣的同比例貶值。(2)如果美元資產的利率上
升,則美國的實際貨幣需求下降,長期價格水平將會上升。這意味
著美元的同比例貶值。這說明,當本國利率相對上升時,匯率則會
上升(指外幣升值)。匯率的貨幣分析得出的這一結論與其他學說
的結論正好相反。一般地說,當我們發現一國貨幣匯率下降時,采
取調高利率的措施會有利於貨幣升值(因為這使流通中通貨緊
縮).但這里得出的是截然相反的結論,即一國利率上升會導致該
國的實際貨幣需求減少,從而使得該國貨幣貶值。
『捌』 匯率傳遞效應的發生機制
匯率傳遞通常定義為進出口國家之間的匯率變動對其國內總體消費者價格的影響。實際上,與此相關的研究可以從進口國家的角度,測量匯率與其國內商品價格的彈性系數,也就是由名義匯率變動1%所引起的國內消費者本幣商品價格變動的百分比。
彈性系數大說明匯率變動引起的商品價格變化,大部分都被終端消費者價格吸收,代表匯率傳遞效應相對高。假如由匯率波動引起的價格變動完全被終端消費者吸收,則理論上稱為完全傳遞,如果只有一部分因匯率產生價格影響被吸收則是不完全傳遞。
(8)匯率的價格傳遞擴展閱讀:
總體來看,匯率波動主要通過兩種渠道引起國內消費者價格的變動,一方面是通過對進口商品價格帶來直接的變動影響,另一方面是通過對進口生產材料以及中間商品價格的影響,帶來加工商品生產製造成本的變化,從而間接將影響轉嫁到終端消費品的價格上。
假設國家的匯率傳遞程度相對高,那麼貨幣貶值會給國內通貨膨脹帶來上升壓力,而貨幣升值則會產生相反的影響。因此,宏觀經濟政策制定者需要將本國貨幣與匯率波動納入統籌考慮,才能更好地對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控。
『玖』 匯率利率貨幣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首先,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項目對匯率產生影響。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內,貸款減少,容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在這種情況下會加大對外匯需求,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實際利率的下降引起外匯匯率上升、人民幣匯率下降。
其次,通過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間接地對匯率產生影響。當一國利率上升時,就會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從而增加對本幣的需求和外匯的供給,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而且,一國利率的提高,促進國際資本流入增加,而資本流出減少,使國際收支逆差減少,支持本幣匯率升高。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可能導致國際資本流出,增加對外匯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
再次,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地作用,即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
貨幣供給量和利率成正比,貨幣需求和利率成反比。
『拾』 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是如何定價的
在貨幣自由兌換市場上,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根本和最終是由市場經濟規律即供求關系決定;
但在匯率管制的國家,該國的貨幣匯率決定主要是政府意志,且歷史定價也是主要影響因素,其官方定價與自由市場(黑市)交易價格會有較大幅度的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