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初中物理杠桿的計算題,五道以上,帶答案。最好是難點的
我找了好久才找到,在這里http://wenku..com/view/74e7b53783c4bb4cf7ecd14b.html
滿意請採納,謝謝。O(∩_∩)O~
2. 初中物理杠桿不太理解 ,求一些此類習題 最好有標准答案,恩,希望也提供一些此類講解
1、什麼是杠桿
物理學上定義的杠桿是一根在力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所謂硬棒,就是要求在使用時棒不會變形,至於棒的形狀則並非一定要求是直的,比如滑輪、輪軸等都可看作是杠桿。
在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杠桿,如買菜使用的桿秤,實驗室使用的天平。常用的剪刀、鑷子、羊角錘等實際都是杠桿的變形。
2、正確理解力臂的概念
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力對支點的轉動效果不僅與力的大小有關,還與支點到作用線的垂直距離有關。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動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阻力臂。力的大小相同時,力臂是影響杠桿轉動的物理量。
如圖甲所示,若分別在杠桿的A點和B點作用豎直向上
的力F1和F2,使杠桿緩緩繞O點轉動,當然用力F2較小,因
為F2的力臂較大。
如圖乙中,若先後在杠桿同一點A作用垂直於杠桿的
力F1和斜向下的力F2,使杠桿緩緩繞O轉動,我們發現用力F1較小,原因同樣在於F1的力臂較大。
應用中必須留心力臂的畫法。千萬不要把轉動軸到力作用點的連線誤認為是力臂。
圖乙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若作用點不變,力的方向發生改變,那麼力臂也會隨著改變,F1的力臂是l1,F2的力臂是l2,而且力臂不一定在杠桿上(如l2)。
3、杠桿平衡表示什麼意思:平衡條件是什麼。
當有兩個力或幾個力作用在杠桿上,能使杠桿分別按兩個不同方向(比如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若杠桿保持靜止不動或勻速轉動時,則我們說杠桿平衡了。根據實驗可確定杠桿平衡的條件是:
即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等於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
應該注意所謂動力與阻力並無嚴格區別,比如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被測物對底盤的壓力與砝碼對底盤的壓力根本無需分清哪個是動力,哪個是阻力,它們在這里的區別僅在於使杠桿轉動的方向不同而已。
3. 初二物理 杠桿方面的難題--高手來!
首先根據杠桿原理F1*L1=F2*L2,可知B端掛著球所受到的拉力F1=39.2N (19.6*OA=F1*OB).然後對球進行受力分析(受到杠桿的拉力、浮力和重力)可知:F1+f=mg ,其中浮力f=ρvg ,ρ是水的密度,10的3次方kg/m3。可以得出球的體積v,再根據鐵的密度ρ1=7.8g/cm3, 用m=ρ1*v,算出的m與5 kg 比較,結果是大於5 kg ,所以它就是空心的了。(m算得是7.8kg)
因為我們用的ρ1是鐵的真實密度。
4. 初中題目(關於杠桿的)
1、400*2=500*x
x=1.75
爸爸應站在距離支點1.75米處
2、每時每刻都得平衡,設任意時刻t時,都有下式成立
400*(2-0.5t)=500*(1.75-vt)
400*0.5t=500vt
v=0.4
爸爸的速度是0.4米/秒
5. 初中杠桿題目
先看1,2,4磚塊, 把2磚看作一個杠桿,支點在4 的邊緣上。設露出的邊緣部分為 X;。1磚作用在2磚上的力等於G/2,力臂為X,2磚受到的重力等於G,力臂為(L/2-X)。 (G/2) X = G ×(L /2 - Χ) X = L/3 把4磚看作一個杠桿,支點在6的邊緣上,設4的邊緣到6的邊緣(支點)為y。 把1和2看成一個整體,作用在4的邊緣上的力等於(G/2 + G ),力臂為y,4磚受到的重力為G,力臂為(L/2 - y ) (G/2 + G )× y= G ×(L/2 - y ) Y = L/5 ∴ S = L + 2(X+Y) = 31L/15
6. 我想知道關於杠桿方面比較難的題,最好附加過程的!
一、填空題
(每空1 分,共9 分)
1、人們常用的鑷子是一種杠桿。如圖所示,用鑷子夾取物體時,手壓在B處,則支點在 處,它是 杠桿(填「省力」、「費力」或「等臂」)。
2、釣魚竿是____杠桿。這種杠桿的優點是_____。
在⑴定滑輪 ⑵動滑輪 ⑶電子使用鉗子 ⑷修理用的扳手 ⑸理發剪刀 ⑹縫紉機的踏腳板 ⑺瓶蓋起子 ⑻天平等簡單機械中,屬於省力杠桿的有______;屬於費力杠桿的是______;屬於等臂杠桿的是______(填序號)。
3、一個帶有刻度的均勻杠桿,在中點支起,如圖16所示。當在B處掛300N的鉤碼時,在A處應掛____N的鉤碼,杠桿才能平衡,杠桿平衡後,如果再在杠桿兩側鉤碼的下面同時掛100N的鉤碼,則A端將向_____轉動。(填「順時針」或「逆時針」)
二、選擇題
(每空4分,共40 分)
4、如圖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第一次杠桿在重物G和力F1的作用下處於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第二次杠桿在重物G和力F2的作用下仍在圖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關系中正確的是:
A.F1>F2; B.F1=F2; C.F1<F2; D.F2>F1>G。
5、古代護城河上安裝的吊橋可以看成一個以D為支點的杠桿,一個人通過定滑輪用力將吊橋由圖示位置緩慢拉至豎直位置,若用 L表示繩對橋板的拉力F的力臂,則關於此過程中L的變化以及乘積FL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L始終在增加,FL始終在增加;
B.L始終在增加,FL始終在減小 ;
C.L先增加後減小,FL始終在減小;
D.L先減小後增加,FL先減小後增加.
6、如圖賽艇比賽的場景,賽艇的槳可看成一個杠桿。若把杠桿按省力杠桿、等臂杠桿和費力杠桿進行分類,賽艇的槳屬於:
A.省力杠桿; B.費力杠桿; C.等臂杠桿; D.無法確定.
7、如圖所示,杠桿OA的B點掛著一個重物,A端用細繩吊在圓環M下,此時OA恰成水平且A點與圓弧形架PQ的圓心重合,那麼當環M從P點逐漸滑至Q點的過程中,繩對A端的拉力大小將:
A.保持不變; B.逐漸增大; C.逐漸減小; D.由大變小再變大。
8、在圖所示的杠桿實驗中,木尺質量可以忽略不計,在木尺甲處施力F豎直向上,在乙處懸掛重錘,使木尺呈水平平衡,若施力F大小不變,但施力改為沿圖中虛線的方向,則下列哪一項操作仍可使木尺達到平衡:
A、重錘質量增加,位置不移動; B、重錘質量增加,位置向右移動;
C、重錘質量不變,位置向左移動; D、重錘質量不變,位置不移動。
9、如圖是自卸車的示意圖,車廂部分可視為杠桿,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B點支點,液壓桿施加的力是動力,貨物重力是阻力;
B.B是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前部分可省力;
C.C點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後部分可省力;
D.C點支點,物體A放在車廂前部分可省力。
10、筷子是中國及部分亞洲國家特有的用餐工具,筷子是:
A、費力杠桿,可省距離; B、省力杠桿,且省距離;
C、省力杠桿,但費距離; D、等臂杠桿,不省力不省距離。
11、園藝師傅使用如圖所示的剪刀修剪樹枝時,常把樹枝盡量往剪刀軸O靠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A.增大阻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
B.減小動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
C.增大動力臂,省力;
D.減小阻力臂,省力。
12、如圖是超市裡搬運貨物的小推車,設貨物均勻擺放在車內,當後輪O2遇到障礙物P時,顧客向上提起扶把,這時小推車:
A 可視為省力杠桿,支點是前輪O1; B 可視為費力杠桿,支點是前輪O1;
C 可視為省力杠桿,支點是後輪O2; D 可視為費力杠桿,支點是後輪O2。
13、關於使用杠桿用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使用動力臂長的杠桿省力; B.使用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的杠桿省力;
C.使用阻力臂長的杠桿費力; D.使用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的杠桿費力。
7. 初中杠桿問題
不是很理解你的問題。
初高中物理基本都是理想模型,杠桿都是均質的,所以內直接用重心容即可,若杠桿左邊和右邊的質量不同,則不能單獨找中點為重心。其餘大多數情況,只看重心就好。
重心這個概念的目的就是為了使題目簡化,假設整個物體的質量都在那一點上,所以不用考慮其他部分。
支點左右兩邊確實都受到重力,你也可以分開算,先求出左邊的重心去乘以力臂,再求右邊的。等式麻煩一點,但是結果和只算重心是一樣的。
8. 初中杠桿題
1.某人用力抬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勻質杠桿的A端,F始終與直桿垂直,專如圖12—4所示,則在抬屬起直桿的過程中
A.F逐漸變大
B.F逐漸變小
C.F保持不變
D.無法確定
2、如圖2所示,用方向不變的力F,將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升到B位置的過程中,F的大小變化情況有
A.保持不變 B.逐漸變小 C.逐漸變大 D.無法判定
3、如圖,一支長梯斜靠在光滑的豎直牆壁上,人沿著梯子往上爬的過程中,梯子對牆壁的壓力將如何變化?(地面粗糙,梯子不滑動)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先變小後變大 D.先變大後變小
答案:1.B
阻力大小不變,動力臂長度不變.在杠桿被抬起時,阻力臂逐漸變小,所以所需的動力也會變小
2.A
動力、阻力的方向始終為豎直方向,則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保持不變,可知:所需的動力大小不變
3.A
以梯子的著地點為支點
重力大小不變,力臂不斷變大
而梯子對牆壁的力臂不變,所以梯子對牆壁的壓力會逐漸變大
9. 初中初三杠桿部分的經典題型以及解這些所用到的基礎知識和解法。 求質量好的題總結, 以及解題過程詳細。
基礎知識:
1.力的作用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要深刻理解常見力的作用要素特徵,如重力/彈力/摩擦力/)
2.力的平衡(等大,相反,作用點相同)
3.力的分解與合成(平行四邊形原則)
4.杠桿原理(力臂越大,力越小)
解法:
第一步,將各個力分解到x軸和y軸;(此處注意,有時候未知力方向未知,可以預先假定一個方向,根據第四步的結果來確定其實際方向,若答案為正數,則假設正確,若答案為負數,說明實際力的方向與假設相反)
第二步,列力的平衡方程;
第三步,列力矩平衡方程;
第四步,解方程,求出答案。
10. 初中物理 杠桿!!難題
一、B
設支點為O,A端掛200N物體,B端掛300N物體。OA的力臂為L1 OB為L2
200*L1=300*L2 得:L1/L2=3/2
同時「-50N」: A端:150*L1 B端:250*L2=250*(2/3)*L1>150*L1
二、
開始時:G1*OA=G2*OB 因為OA<OB 所以G1>G2
同時移動:左邊:G1*(OA-X)=G1*OA-G1*X
右邊:G2*(OB-X)=G2*OB-G2*X
由上可知: G1*X>G2*X 左邊<右邊
所以,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