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球經濟大洗牌,中國是保房價」,還是保匯率」
保房價和保匯率都不是最終的目的。
最終的目的是保證經濟的增長和基本面的穩定。也就是說,錢要留在國內。保匯率是資金外流,原因是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的消極預期,所以這些錢不會轉化為投資或者消費,這樣,經濟轉入通縮是大概率事件。所以,錢是要留在國內的。
只要錢留在國內,不論是進入資產領域還是實體領域,都行,雖然房地產價格有泡沫,如果在發展過程當中,能夠用經濟增長和收入增長,對沖掉,就行。註:房價泡沫最大的原因是熱錢鼓動,所以現在房價上漲周期結束,是風險消化的周期。
所以,這個命題的根本是保持中國經濟基本面的積極預期。也就是保宏觀。
『貳』 中國大規模的外匯儲備為什麼有利於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
中國大規模的外匯儲備為什麼有利於人民幣的匯率保持穩定?首先這是跟整個出口貿易是有一定關系的,貨幣的存儲量大,會導致本國的貨幣在向外兌換的過程中保持等值性
『叄』 房價,外匯,匯率,中國會優先保哪個
外匯儲備 不就是匯率嘛,外匯儲備從前幾年的近四萬億到現在的現在不到兩萬億,你說保的什麼
『肆』 中國央行有能力守住當前匯率嗎
據報道,荷蘭合作銀行集團(Rabobank Group)預計,以現在的外儲消耗速度,到今年12月初,中國央行不得不停止支持人民幣匯率,任由人民幣貶值。他們預計,到今年年底,人民幣兌 美元將從現在的6.4左右跌至7,「如果明年中國經濟基本面並未好轉,美聯儲繼續收緊貨幣,人民幣兌美元也並非絕不可能跌破7.50。」
在這些機構看來,就當前中國外匯儲備減少的速度來看,今年上半年已經減少1500億美元了,如果按照當前中國央行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方式,在今年最後的四個月,中國外匯儲備還將每個月 減少400億美元,達2000億美元。同時,按照中國進口商品及外債支付中國央行至少手中要持有2.7萬億美元。所以,中國要穩定人民幣匯率不能夠堅持多久。
其實,這種計算的意義根本就不大,一則這些計算按照傳統國際經濟學理論,並是以金本位為前提的。而這些傳統智慧與現在國際金融市場相比已經太脫離了。二是這些計算僅是以靜態的方 式來看,但實際上市場的變化與這相差很遠。中國手上持有多少外匯儲備多少與實際的貿易關系關聯性不是那樣大。他們這樣是計算不出中國央行要穩定人民幣匯率應該持有多少外匯儲備的 。
其實,就當前國際市場的情況來看,人民幣匯率不在於中國央行外匯儲備持有多少,而在於人民幣匯率開始企穩並小幅升值之後,人民幣匯率應該錨定在哪裡?有了這個錨定,人民幣企穩了 ,就不需要太多的外匯儲備來支撐人民幣匯率了。
因為,在當前以信用貨幣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下,一國對另一國貨幣的匯率多少,並非如金本位制下可以錨定在貴金屬黃金的價格上,而更多的是國與國之間利益博弈及利益權衡。在 這種情況下,匯率的錨定既有匯率制度安排的問題,也有匯率錨定水平在哪的問題。
就目前人民幣匯率的情況來看,有分析認為,這次「新匯改」目的就是要改變以往更多盯著美元匯率變化的匯率制度安排,增加人民幣匯率對美元的彈性空間,甚至於逐漸地向一藍子貨幣匯 率制度過渡。
其實,從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現實基礎及國際外匯市場波動的情況來看,並非一藍子貨幣匯率制度一定會比盯住美元匯率制度會更優化、更市場化,因為,在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下, 不僅在全球市場作為結算貨幣、投資貨幣及儲備貨幣的美元佔有絕對高的比重,而且美元作為國際市場上的強勢貨幣,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 人民幣匯率制度有限度的錨定盯住美元可能會更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更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及風險。而參考一藍子貨幣的匯率制度,如果藍子里的貨幣波動較大些,不是增加了人民幣 的匯率市場化程度,而是會增加人民幣匯率的不穩定性。所以,那種為了脫鉤而脫鉤的匯率制度改革是不可取的。
對於人民幣匯率的錨定水平在哪裡?是6.2,還是6.5?或更多的其他水平。在當前的情況下,這應該是相當不確定的。因為,當前各種匯率理論模型所得出的人民幣匯率是高估還是低估,基 本上是不成立的,因為這些理論模型都是以金本位為前提的。當這種前提條件不成立時,其得出的結論當然是可質疑了
那麼,當前人民幣的錨定水平應該在哪裡?又是如何決定的?它完全取決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博弈與利益平衡。而這種利益博弈又是以下各方面的因素決定的。比如,一個國家現實經濟 狀況、經濟實力、經濟發展戰略、國家信用、要素的綜合價格水平及國內外投資者的預期等。而這些因素中有根本上是無法用量化的方式來獲得的。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匯率計價模型也無法 計算出人民幣匯率估值高低了。
也就是說,人民幣的匯率水平在哪裡,並非取決於人民幣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也不是取決於要素的綜合價格水平,而最為重要的是取決於市場當事人的預期,而這種市場預期是由多重因素 決定的。
所以,在不同的時期,人民幣匯率的錨定水平應該是一個十分靈活的量而不是一個定值。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人民幣錨定水平應該先企穩在6.4左右水平並些許升值,由此從根本上扭轉由於「 新匯改」所造成的人民幣貶值預期。然後在人民幣絕對企穩、貶值預期扭轉之後,讓人民幣匯率錨定水平的彈性擴大,比如先在6.4左右的3%范圍內上下浮動,以此來讓市場適應適應人民幣匯 率的上下浮動。如果沒有這樣的一個適應期,以後任何人民幣匯率波動很容易造成對市場的巨大震盪。
還有,在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下,中國央行不要追求人民幣匯率為市場化而市場化,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仍然是當前中國匯率制度重心,在這個重心下,政府要以國家利益最大化來權衡人民 幣匯率的錨定水平,這樣既可打擊對人民幣匯率的過度套利,也可保證人民幣匯率穩定及國家利益最大化。
也就是說,如果中國央行對人民幣匯率有個確定的錨定,讓人民幣匯率企穩及些許升值,這就可能徹底地扭轉人民幣的貶值預期。這種情況下,中國央行完全有能力來穩定人民幣的匯率。而 這是當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核心所在。
『伍』 中國如何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保證匯率穩定
我是這樣子理解的。我國近年來不斷的發行貨幣,導致經濟中流動性過剩,貨幣貶值,那麼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我國的匯率也應該相應的貶值,但是人民幣的匯率變動不是那麼的大,那麼的明顯。不知道LZ是不是這個意思,我按照這個來回答。簡單的說,我國實行的是資本管制,匯率也是由中央銀行來管制,所以匯率波動很小。當前我國的匯率是這樣子決定的。每天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收盤價為中間價格,第二天在前一天收盤價的千分之五范圍內波動。國內貨幣超發,貨幣貶值,按理說人民幣匯率也會貶值,貨幣之間交換和商品交換是一個道理。一方面來說,我國的匯率是由銀行間市場決定的,而銀行又受中央銀行影響較深,所以基本上可以說匯率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另一方面,前些年為了鼓勵出口,我國的匯率定的過低,這兩年聽到的人民幣匯率問題聲音漸漸小了。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央行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萬億的外匯儲備就是前些年為了維持外匯儲備的成本。中央銀行始終一一個固定的匯率在銀行間進行外匯結算,所以人民幣可以一直盯著美元,這為我國創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實現就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於我國對匯率和資本的管制,雖然國內通貨膨脹,但是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小。總體就是這么個情況。
『陸』 人民幣匯率可以保持在穩定區間嗎
據報道,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399億美元,較2016年末增加1294億美元。其中,2至12月份外匯儲備余額連續11個月回升。
希望人民幣的匯率可以保持穩定!
『柒』 中國現在為什麼選擇保匯率以前可不是這樣的,以後要是美聯儲加息,中國還會保匯率嗎
匯率戰本身就是雙刃劍,保或者不保都是有利有弊的,比如貶值有利於出口,而升值就是有利於進口了。再說,央行也不是完全放任美元加息而不管,變相的也局部搞了加息,比如mlf(中期便利借貸)就是提高利率的。
『捌』 如果中國被列為匯率操縱國,會有什麼後果
對方隨意調節對人民幣的匯率,引起國際匯率風暴,將會將造成雙輸的局面。
世界銀行行長是美國總統任命,國際貿易組織的老大是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由華爾街金融家把持著!美國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就從法律上掃除了中國貿易金融戰的障礙,美國就可以合法地通過貿易保護措施對中國實施金融貿易打擊。
假如「匯率操縱國」的罪名被安置到中國頭上,並最終出現徵收懲罰性關稅的情況,中國生產的基本都是無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性產品、資源性及其初加工產品:如紡織服裝、機電、鋼鐵、有色關口等。
這些產品美國本身並不生產或者生產極少,在國內並無替代品。但如果懲罰徵收中國產品30%的關稅,中國出口將受到重創!因為這些低級產品、初級產品很容易在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找到替代的生產廠家。也許這一招並不能改變美國貿易失衡的局面,卻可以輕松達到美國壓制中國的目的。
反而是中國從美國的進口產品,想找到替代進口方案倒不是那麼容易。很多美國產品,雖然中國一再央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並沒有絲毫放鬆出口管制的跡象。在此情況下,中美貿易戰進一步擴大將不可避免,中國股市將受重創也不可避免。
『玖』 中國是通過怎樣的操作同時保住了房價和匯率,目前來看
房價,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封住了承接盤,限購有些人以為是好東西限量供應,其實主要限制的是承接盤,持有多套房產的人鎖在手裡無法任意拋售,只能扛著,房產上散戶反正比企業能扛,一些開發商也得扛,跟著國家搞出租房等,房企應該會象提高物業服務等方向發展,這是國際趨勢。等過幾年限購放開的時候估計跟房產稅對接上了。政府的財政收入還是要保持的……當年美國也是這么過來的。百年前,美國政府大量拍賣土地,土地拍賣收入是政府收入主要來源之一,然後過度到轉型收房產稅。
個人覺得,能扛到下一個房產周期,也許房價還是能漲的。
匯率這個問題問就問錯了。
1、央行想做的事情是貶匯率,而不是保,從來不需要保匯率,因為匯率就是央行說了算啊,中國是外匯管制國家。當然是會調整不同的對比參數用來解釋匯率的變動,比如從只盯著美元到盯著一籃子貨幣。
15-16年外部需求減弱,出口形勢不好,因此需要貶一波來保證就業,出口小企業能提供不少就業。
但是川總上台前後就一直叫囂要把中國歸為匯率操控國,這個罪名殺傷力很大,一旦罪名成立,可以封鎖中國對美出口。
同時大哥新官上任,二弟要獻禮才是禮儀之邦嘛。先抑後揚,然後把升值的功績歸功於大統領喝止有效豈不兩全?
所以16年底人民幣近7時,坊間輿論就先造起來了,按正常預計到7.2-7.3就夠了,因為中國同時還是大量進口原油和糧食的國家,貶值過多會導致過度的通貨膨脹。然後就應該慢慢回升到6.7-6.8一線,有數據模型表示匯率在這一區間既有出口競爭力,又不導致過度通脹。
但是任何預計都是會出錯的,因為17年2月後中國的進出口數據意外好轉,央行貶值的慾望就消失了。
而近期人民幣的大幅升值應該與虛擬貨幣和ICO的管制有關,絕不能讓投機資金舒舒服服的回國。畢竟已經警示很多次了。但這一快速升值階段應該馬上就要結束了。
要時刻警惕崩潰黨(沒有對手盤怎麼割韭菜,做空人民幣的哭死了吧)和大棋黨的忽悠,想了解經濟要多看新聞聯播。經濟大方針,央媽黨爸說了算。人無貶基不是一直被取笑么?那麼到底誰笑到最後了呢?
光明正大的打明牌,三令五申,偏不信,越攔著越往裡跳。但是喜歡野生經濟學家提供的小道消息。這種邏輯已經被真正下棋的人摸透了。正著割一道,反著再割一道。割了你還叫不出,因為每次都是:不是早就說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