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九年級上冊物理 杠桿 教學視頻
在酷6網上有,我剛剛看的,是加速度學習網的力與機械的內容
『貳』 初三物理杠桿怎麼畫動力臂和阻力臂 要視頻 文字我不懂
動力臂:支點到動力的距離。從支點畫線段、使線段與動力相垂直、並用大括弧標上L1
阻力臂:支點到阻力的距離。從支點畫線段、使線段與阻力相垂直、並用大括弧標上L2
『叄』 誰可以給我1個九上物理杠桿講解的視頻
你網路搜一下教學視頻
很多的
你去看就是老師上課的錄制的視頻
那個比較好
『肆』 求視頻:初三杠桿原理講解
網路搜索一大堆吧
『伍』 物理杠桿作圖技巧
1、用抄實線表示力。
2、在線段的末端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比如重力方向一定是豎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或者壓力的方向垂直於支持面。
3、一個物體受多個力時,可以將各力的作用點都畫在重心上。
4、在箭頭附近要標出力的符號,若題中給出了力的大小,則需要標出其大小。
5、在同一個圖上畫多個力時,力越大,則表示該力的線段要越長。
6、力臂一定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必須標注垂直符號。千萬不能認為是連接支點和力的作用點的線段。
7、力臂的起始位置可用箭頭指示,也可用大括弧標示,要注意標注相應的字母。
(5)物理杠桿講解視頻擴展閱讀:
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分析天平、桿秤等工具來理解。
杠桿的分類:
1、省力杠桿:L1>L2,F12。動力臂越長越省力(費距離)。
2、費力杠桿:L12,F1>F2。動力臂越短越費力(省距離)。
3、等臂杠桿:L1=L2,F1=F2。不省力也不費力。
『陸』 初二物理下冊杠桿畫圖的視頻
http://ke.qq.com/cgi-bin/courseDetail?course_id=64458
『柒』 求視頻:初中物理杠桿示意圖怎麼畫
分兩步,第一步,畫力,力有三個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
第二步,畫力臂,力臂是力到杠桿支點的垂直距離。
『捌』 關於杠桿原理的講解,越詳細越好!!
杠桿原理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一根結實的棍子(最好不會彎又非常輕),就能當作一根杠桿了。上圖中,方形代表重物、圓形代表支持點、箭頭代表用力點,這樣,你看出來了吧?(圖1)中,在杠桿右邊向下用力,就可以把左方的重物抬起來了;在(圖2)中,在杠桿右邊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在(圖3)中,支點在左邊、重物在右邊,力點在中間,向上用力,也能把重物抬起來。
你注意到了嗎?在(圖1)中,支點在杠桿中間,物理學里,把這類杠桿叫做第一種杠桿;(圖2)是重點在中間,叫做第二種杠桿;(圖3)是力點在中間,叫做第三種杠桿。
第一種杠桿例如:剪刀、釘鎚、拔釘器……這種杠桿可能省力可能費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要看力點和支點的距離(圖1):力點離支點愈遠則愈省力,愈近就愈費力;如果重點、力點距離支點一樣遠,就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
第二種杠桿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這種杠桿的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遠,所以永遠是省力的。
第三種杠桿例如:鑷子、烤肉夾子、筷子……
這種杠桿的力點一定比重點距離支點近,所以永遠是費力的。
如果我們分別用花剪(刀刃比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較長)來剪紙板,花剪較省力但是費時;而洋裁剪則費力但是省時。
『玖』 物理的【基礎杠桿常識】,看看誰能講的通俗易懂
沒有圖,我只能猜測一下。這種獨輪車車輪在前方,作為支點。泥沙重心在距支點0.3米處;車把距支點1.2米。根據杠桿原理公式,F*1.2=G*0.3,解得F=300N。這類題目的解題技巧就在圖上。根據圖正確地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計算就簡單了。畫錯了,就算不對。
『拾』 中考物理杠桿部分該如何學習
杠桿是中學學習的一種簡單機械,在學習中要了解杠桿的定義,理解杠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並能夠在圖中表示出他們,可以畫出實際的杠桿簡圖。
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分析天平、桿秤等工具來理解。知道杠桿的幾種類別,並能列舉實例說明。
省力杠桿:撬杠;
費力杠桿:門把手;
等臂杠桿:托盤天平。
常見考法
本知識點的考查形式多變,常見的有選擇題、填空題、畫圖題等,考查的知識點多在:杠桿的要素、杠桿平衡的條件以及杠桿的分類。
誤區提醒
1、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2、杠桿的分類:
(1)省力杠桿:L1>L2,F12。動力臂越長越省力(費距離)。
(2)費力杠桿:L12,F1>F2。動力臂越短越費力(省距離)。
(3)等臂杠桿:L1=L2,F1=F2。不省力也不費力。
【典型例題】
例析:
如圖所示,杠桿OA在重物G和F1力的作用下,處於水平位置且保持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F1,使杠桿仍然在圖中所示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各力關系正確的是(B為OA的中點)()
A.F1>F2=G/2
B.F1=F2>G
C.F12=2G
D.F1>F2>G
解析:
當杠桿OA受兩個作用力F1(或F2)和右端繩子拉力F而處於平衡狀態時,只要比較F1、F2二力關於對支點的力臂的長短,即可找到二力的大小關系。
答案:正確選項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