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宏觀杠桿率的合理水平

宏觀杠桿率的合理水平

發布時間:2021-09-09 04:20:08

⑴ 央行: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6月28日,根據央行官微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1年第二季度(總第93次)例會於6月25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但國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嚴峻。要加強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防範外部沖擊,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進一步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等措施的牽引帶動作用,落實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工作,綜合施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加大力度支持普惠金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和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
會議還指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增強金融市場的活力和韌性,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優化存款利率監管,調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繼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
會議強調,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加強預期管理,促進內外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以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推進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

⑵ 宏觀杠桿率上升勢頭明顯放緩帶來的積極意義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去杠桿

一系列政策在多個領域共同發力。市場化債轉股、處置僵屍企業、調整考核評價標准……多措並舉之下,截至今年6月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6%,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

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為去杠桿、防風險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6月末,我國M2餘額177.02萬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較上年同期低1.1個百分點。

一系列旨在遏制資金脫實向虛的強監管政策出台,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大幅萎縮,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等去杠桿重點領域的不規范融資減少。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貸款比重較上年低1.9個百分點。

「隨著金融監管加強,影子銀行等導致杠桿率上升的狀況將有較大改變,對地方政府隱形債務的清理、整頓和規范力度也在加大,預計未來我國杠桿率將總體趨穩,並逐步有序降低。」劉世錦說。

風險可控 去杠桿深刻影響中國經濟金融

隨著去杠桿工作穩妥有序推進,風險防範的藩籬正在逐步築牢。

一度持續攀升的銀行業不良貸款出現企穩向好的態勢。5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9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9%,遠低於國際水平;貸款損失准備余額3.5萬億元,撥備覆蓋率183%,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資金脫實向虛勢頭得到遏制,截至5月末,銀行業在保持12%以上信貸增速的同時,總資產規模少增20多萬億元;同業理財在上年減少3.4萬億元的基礎上,繼續縮減1.2萬億元,已累計削減三分之二以上。

一頭連著企業,一頭連著金融機構,去杠桿,正對中國的經濟金融產生深刻影響:越來越多的資金從傳統產能過剩領域逐步退出,向高新技術產業等新動能聚集。

「我們對鋼鐵、水泥、煤炭等五大產能過剩行業融資余額較2013年末高峰時點下降近五成。與此同時,近兩年來對先進製造業貸款增長超過10%。」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從全國情況看,6月末,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比同期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高5個百分點。

「集中抽貸和蜂擁授信都容易產生信用風險,吸取前些年的教訓,雖然我們的資源在往新興產業方面轉,但也不能一哄而上。」一家城商行行長助理表示。

去杠桿,也正在潛移默化影響企業的發展理念。

「國家去杠桿的決心和力度很大,不會是一陣風,企業應適應形勢,先把自己的『泡沫』擠掉。」人福醫葯融資主管李陽帆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做資產剝離,把精力聚焦在發展醫葯主業上,出售資產帶來的收益改善了公司的資產結構和現金流,公司發展更有底氣了。

根源治理 牢牢守住風險底線

盡管已初見成效,但去杠桿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難點,需要通過有力但有序的措施,使宏觀杠桿率逐步回落到合理水平。

去杠桿,國有企業是重中之重。但高杠桿的國企集中在鋼鐵、煤炭、電力等行業,去杠桿與去產能、補短板等任務相交織,情況復雜。

「市場化債轉股和兼並重組應成為重點攻堅方向。目前已有部分企業陸續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未來應擴大到更多負債率較高、產品有市場、有競爭能力的企業。」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學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去杠桿,要發揮企業自身的積極性。「如果企業自身不走出過度擴張、過度負債的傳統路子,不主動聚焦核心業務,那麼去杠桿就成為金融企業的獨角戲,成效不會明顯。」一名銀行業人士表示。

高杠桿的形成,與我國的金融、財稅和國企等體制機制緊密相關。去杠桿要堅持著眼長遠、深化改革,強化根源治理。

在金融領域,要豐富金融市場體系,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在財稅領域,明確地方政府財權事權;在國企領域,要深化國企改革優化資本結構……從根源上去杠桿、防風險,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去杠桿從本質上來說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經濟金融生態,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董希淼表示。

守住底線,才有底氣。只要我們直面挑戰,主動作為,就一定能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經濟行穩致遠保駕護航。

來自新華網

⑶ 央行表示我國居民杠桿率在國際處合理水平,你對杠桿率有何了解

央行表示我國居民杠桿率在國際處合理水平,但是人們對於杠桿率的了解不是很深,在這里給大家解釋一下杠桿率。

在金融中,杠桿的含義很明確,這意味著經濟實體承擔的債務與自身資產的比率,並且意味著經濟實體使用自身資產履行債務的程度。迅速上升的杠桿比率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風險因素。近年來,居民的杠桿比率增長過快,居民的債務過分集中在住房投資上,這加劇了房地產泡沫。

但是,如果投機者對房價有相同的期望,它將使房價上漲的趨勢由群體的期望形成。為了將來獲得豐厚的利潤,他們將開始購買大量房地產以促進房價的上漲。隨著房價的快速上漲,這將導致更多的投機者購買房屋。房價上漲的預期將進一步成為集團的預期。最後,整個團隊將加入購房大軍,這使房價遠離其價值。這個過程通常存在於房地產價格上漲的過程中。這種情況是:由於一定的因素,房地產價格上漲,使得投機需求持續增加,投機者將購買大量房地產拉高房價,人們形成了對房地產價格上漲的一致預期並急於購房,導致居民總債務不斷增加。

⑷ 我國宏觀杠桿率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我國宏觀杠桿率的主要特徵表現為進行宏觀調控。擴大內需。抑制物價。

⑸ 2021年宏觀調控要領明確

「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點明2021年財政貨幣政策操作要領。

專家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宏觀政策明確定調,給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明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靈活調整,保持精準有效,但在操作上不會驟然大幅收緊。具體而言,貨幣政策方面,全面降准降息概率不大,但諸如對小微企業的定向支持政策料有一定延續性;財政政策方面,專項債發行規模擴張程度有限,但財政政策總體力度不會收縮,對重點領域支持將更為集中。

宏觀政策保持「三性」

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的時度效。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2020年,為應對疫情沖擊,我國出台了較多的臨時性、階段性措施。隨著近期經濟指標向好,2021年經濟和社會回歸正常,這些措施如何進行調整備受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讓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稱。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不急轉彎」意味著宏觀政策會保持一定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會驟然大幅收緊。2020年為對沖疫情影響,逆周期調節力度顯著加大,宏觀杠桿率上升明顯,隨著疫情防控見效、經濟逐步好轉以及穩杠桿必要性加大,需要平衡好經濟增長與防風險、穩杠桿的關系。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在確保政策連續、穩定的基礎上,要強化前期政策效果,繼續推動政策工具的創新,進一步保證政策的可持續性。例如,2021年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將到期,需要提前進行前瞻性的政策考量,確保政策的延續性。

「考慮到2021年,新冠疫情仍然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仍不明朗,外部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尤其全球超低利率環境可能會促使資本加速流入,這對我國的政策操作空間會帶來一定影響。因此,宏觀政策既要考慮為經濟穩健增長保駕護航,又要有應對突發事件的准備,合理把握調控的時機和節奏,確保我國經濟金融保持健康穩定。」梁斯稱。

在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看來,宏觀調控的重點不只在於「松」或「緊」。從明年開始,我國要把宏觀調控的整體視角,逐步轉回到疫情前的總體思路上來,即,解決長期問題、解決深層次問題、解決「十四五」發展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穩健貨幣政策靈活精準

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系,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貨幣政策在堅持穩健基調不變的同時,強調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八字方針。」董希淼認為,靈活,要求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進行適時調節,如果經濟恢復速度較快,部分階段性政策可能退出;精準,要求流動性更加精準滴灌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支持;合理,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流動性將保持在合理水平;適度,既不會讓市場感覺到「缺錢」,也不會「大水漫灌」,保持宏觀杠桿率穩定,在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之間尋求平衡。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預計,有些政策到期可以退出。比如,今年年初,央行拿出3000億元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對防疫物資生產運輸企業加大支持,提供超低水平貸款利率,目前生產已進入常態,這項政策可能到期就會退出。但一些政策仍然應該「應延盡延」。比如,針對小微企業的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在小微企業承諾穩崗就業的情況下,要繼續鼓勵金融機構通過無還本續貸方式支持小微企業,保持其資金流穩定,防止政策斷檔導致小微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對於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應考慮作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定位於定向支持中小微企業的長期政策工具,更好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他建議。

談及明年政策操作,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預計,2021年央行全面降准降息概率不大,但不排除會通過定向降准支持中小微企業及製造業的可能性。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尹恆表示,從今年三季度開始,貨幣政策出現邊際調整,應密切關注當前經濟運行狀況,維持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保證流動性合理充裕,特別要防範經濟技術性下行風險。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明年政策利率有望保持穩定,但市場利率中樞會有所上移,新增信貸、社融規模會有小幅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定向滴灌特徵將更加明顯。

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

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

尹恆表示,過去一段時間,我國實施了超常規積極財政政策,未來一段時期內不應過早設立超常規積極財政政策向常規性積極財政政策轉變的時間表,而應當密切關注經濟走勢。財政赤字率的調整、專項債規模的適當調整、對中小企業補貼的退出、中央財政直達資金的調整等都要根據宏觀經濟走勢審慎地作出決策,盡量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另外,目前財政政策支出效率和效果還有待提高,應給予重點關注。

溫彬表示,財政政策強調提質增效,這涉及兩方面:一方面,明年財政力度不會明顯收縮。在今年疫情影響下,財政政策力度空前,包括特別國債、專項債等在內的廣義財政規模超過8.5萬億元。明年廣義財政規模仍要保持適度增長,財政赤字率設在3%左右比較適宜。在地方政府專項債方面,明年新增專項債券規模可能在3.3萬億元左右,較今年小幅減少。但要看到,當前有個別地方政府面臨較大財政壓力,要注意更好發揮地方政府專項債的作用,支持財政發揮在穩增長、惠民生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更加強調財政支出的效果。對一些民生短板、薄弱環節等要加強財政支持力度,繼續對實體經濟實施減稅降費,降低市場主體的經營成本。

唐建偉預計,明年抗疫特別國債不會再發,財政赤字率可能回到3%左右,地方專項債的發行規模應該也會有所下降,但全年財政支出規模仍會大於今年,財政支出力度不會減弱,質效會更高。

⑹ 如何看待我國宏觀稅負水平

關於宏觀稅負問題,目前討論很多。
但從數據看,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我國實際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不高。2011-2014年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分別為18.96%、18.92%、19.20%和18.74%。而OECD34個成員國稅收收入佔GDP比重的平均水平,2011年為24.4,2012年為24.7,分別比我國高5.44和5.78個百分點。可見,從總體看,無論是否包括社會保障稅,我國宏觀稅負水平都要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低5個百分點以上,也略低於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
第二,我國政府收入負擔水平不低。主要是因為除稅收收入以外,還有佔比不低的非稅收入,如果加上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政府實際支配的收入規模要大得多。根據相關部門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我國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社保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在內的政府收入佔GDP的比重約37%左右。確實,37%的政府收入水平已高於上述OECD34國、33個發達國家的宏觀稅負平均水平。但把政府性基金收入等全部計入稅負,收入計算口徑顯然過寬,「社保基金收入」除徵收的各項社保費收入以外還包括財政對社保的撥繳收入和基金的存款利息收入等其他收入,顯然是不能劃入社會保障稅范圍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也如此,目前的45項基金項目,有不少項目的基金收入尤其土地出讓收入實際是以成本補償的方式用於專項支出的,它並不構成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僅剔除土地出讓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佔GDP的比重就會減少6.5個百分點以上。去除上述兩個方面,真正具有財政收入性質的政府收入佔GDP的比重將低於30%,而不是37%左右的水平。
由上,即使認為我國按大口徑計算的「宏觀稅負」偏高,需要下調,那也不應該減稅,而應該減費、減基金。此外,宏觀稅負是否適當,不能單純看其比例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要看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的水平和質量。如果兩者相匹配,那麼宏觀稅負水平高一些也是合理的;如果不匹配,那麼,有可能需要降低宏觀稅負。
目前,經濟增速下滑並繼續面臨下滑壓力,雖然對經濟增速下滑的具體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但比較有共識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世界經濟整體發展乏力,外需持續不振;二是主要依靠投資拉動的外延擴張型增長方式已達到瓶頸,表現為鋼鐵、水泥等眾多產業產能嚴重過剩,而支撐外延擴張的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能源、資源的供給約束和環境承載力已近飽和。從宏觀看,單純依靠刺激投資、消費來拉動經濟繼續外延擴張已難以為繼,此時如果盲目全面減稅以硬性刺激經濟,不良後果會更嚴重。當前經濟的根本出路就在於經濟轉型,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稅收政策也需要在穩定稅負的基礎上通過結構性減稅來引導、促進經濟的結構轉型。

⑺ 未來三年有關部門將如何控制宏觀杠桿率

據報道,國家發復展和改革委負責制人在1月24日會議上表示,在中國面臨的各類風險中,金融風險尤為突出,中國將爭取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宏觀杠桿率得到有效控制。

中國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針對影子銀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突出問題,爭取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宏觀杠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結構適應性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範,經濟體系良性循環水平上升。

分析人士表示,打好這場攻堅戰,中國有諸多有利條件:中國經濟出現企穩向好的態勢,基本面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中國未來發展有巨大的潛能,既包括城市化的潛能,也包括改造傳統產業和創新發展的潛能等;中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全,儲蓄率較高。

希望中國經濟可以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

⑻ 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

6月28日,根據央行官微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1年第二季度(總第93次)例會於6月25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但國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嚴峻。要加強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防範外部沖擊,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進一步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等措施的牽引帶動作用,落實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工作,綜合施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加大力度支持普惠金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和綠色發展等領域的支持。
會議還指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增強金融市場的活力和韌性,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優化存款利率監管,調整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確定方式,繼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
會議強調,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堅持「風險中性」理念,加強預期管理,促進內外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研究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以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推進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

閱讀全文

與宏觀杠桿率的合理水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西金融租賃公司電話 瀏覽:645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期末賬面價值 瀏覽:762
步森股份又停牌 瀏覽:872
外匯期權合約要交保證金 瀏覽:428
金融街融景城是哪個開發公司 瀏覽:421
2008年全球期貨 瀏覽:642
天津貴金屬交易公司排名 瀏覽:254
貨幣基金天天理財 瀏覽:974
2015年6月18日匯率 瀏覽:616
蘇金貴金屬 瀏覽:964
王向洋期貨正確率 瀏覽:214
邯鄲鵬博集團總經理 瀏覽:259
2019漢口銀行理財產品最新消息 瀏覽:397
錦豐科技股票 瀏覽:751
期貨掌上開戶 瀏覽:448
外匯被騙了報警有用嗎 瀏覽:160
N浙商股票 瀏覽:582
哪些貸款上徵信呢 瀏覽:558
聯合證券成都浣花北路營業部 瀏覽:272
姚振華收購萬科多少股份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