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幣對美元破6年新低釋放多重信號
10月10日,人民幣交易基準的中間價為1美元兌6.7008元。進入2016年後,在交易盤中曾出現過達到6.7元的情況,但中間價達到6.7元以上還是自2010年9月底以來的6年來首次。10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下跌90點,報6.7098,仍維持在6.7上方。
一直以來市場將人民幣對美元的6.7價位看成是關鍵關口。主要是今年以來央行給市場以死守6.7關口的信號。進入2016年後,一次是離岸市場人民幣曾經突破1美元對6.7元人民幣的大關,但隨即被市場拉了回來。另一次是在岸市場交易盤中曾出現達到6.7的情況,很快也被央行拉回6.7以內。市場就此認為,今年央行可能要死守住6.7的關口。
然而,進入10月的兩個交易日說明6.7關口已經被輕易突破,央行也不會死守這個所為的關口。這或是匯率體制變化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或是匯率體制改革的前奏曲。
從客觀上看,人民幣對美元突破6.7關口是市場使然。國慶長假前,英鎊閃崩,美元走強,美元指數上漲,迫使人民幣不得不對美元貶值。同時,人民幣加入SDR在10月1日生效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要求更多或者說要徹底反應市場供求因素,要求央行盡量不要干預匯率形成。更要求央行不能利用行政手段死守一個什麼關口。市場決定因素起作用後,人民幣該貶值就要貶值,是由市場說了算而不是央行說了算。否則,作為一種國際貨幣,沒有一個透明公開的市場化形成機制,誰敢於儲備和手拿這種貨幣呢?
加入SDR後,已經倒逼中國央行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這次不再堅守6.7關口,或預示匯率市場化改革很可能很快到位。
從客觀因素來看,死守6.7不僅背離扭曲市場,而且耗費太多外匯儲備。今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6萬億美元,環比8月減少近188億美元,這是外匯儲備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且規模降至2011年6月以來最低值,9月末外匯儲備的下滑應該是由於央行死守6.70的結果。加入SDR後,不能也沒有必要犧牲太多的外匯儲備去死守住一個得不償失的整數關口。同時,央行已經納入一攬子貨幣體系來考察人民幣匯率,而不僅僅只盯住美元價格變化。
未來人民幣還會不會再確定一個匯率特別是對美元的匯率關口,央行死守呢?可能性非常小。隨著美聯儲年底加息預期升溫,人民幣對美元仍將延續貶值趨勢。其實,人民幣對美元突破6.7關口繼續貶值走勢央行已經提前放出口風。國慶節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對人民幣匯率曾兩度表態。第一次他認為美聯儲進入加息通道,美元將持續升值,人民幣面臨較大的貶值壓力,人民幣應該相應貶值;第二次他認為大量國際熱錢進入導致人民幣升值,因此人民幣應該適度貶值。
從國內情況看,這波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將使得資金從樓市流出,進入到外匯市場不是沒有可能的,其中預期人民幣貶值,從而買入美元可能性很大。這或成為助推人民幣貶值的一股力量。
人民幣貶值將走出一個小碎步的軌跡,不可能大幅度貶值。如果大幅度貶值的話,央行有足夠的手段穩定住匯率的。一個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足以應對任何匯率風險。同時,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企穩跡象,這是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根本性基礎。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對股市來說,人民幣與A股走勢多數存在高度相關,人民幣貶值或伴隨著A股的下跌。一方面,人民幣貶值引發本幣資產估值下降,導致金融、地產等相關板塊走弱,拖累整體大盤;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預期一旦形成,將導致熱錢流出,A股所處的流動性環境會迅速趨緊。提醒投資者密切關注人民幣貶值給股市帶來的利空影響。
人民幣貶值預期形成後,會導致資產撤出房產,尤其是那些早期從海外湧入國內的資金,會因人民幣貶值而流出中國,或不敢再輕易進入中國市場,多種作用助推國內住房資產價格下跌。加之,本輪樓市調控史上最嚴厲,樓市走弱或是大概率,房價下降或是大趨勢。
對於赴美留學的學子而言,人民幣貶值意味著一夜之間要多花好多錢。人民幣此輪急跌,也造成一些留學生家長的恐慌,去銀行兌換美元的家長急劇增多。
海外代購市場十分火熱,因為從境外海淘的商品價格一般會比在國內專櫃價格便宜30%-50%,這也是不少海淘族舍近求遠的原因。人民幣貶值,會使海淘族受打擊,因為同一種商品他們需要比以前支付更多的人民幣。近期,海外代購訂單已經在減少。
作為外匯投資者來說,適度配置一些美元資產或持有一些美元,以及配置海外包括不動產在內等都可以考慮。
B. 2017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析
你好,美聯儲釋放了一年的加息信號,最後在年底才落地,
但是美國經濟仍然保持較高的增長勢頭,因此明年美元加息預期更加強烈,動作會更早,
人民幣也不繼續下行,破7不是終點,起碼會到7.3位置再去討論後面的趨勢。
C. 根據金融學知識分析2017人民幣匯率的走勢
根據人民幣當前的價格形成機制,人民幣相對美元的雙邊匯率仍受到美元指數變動的很大影響。簡而言之,假如前一個交易日美元指數升值(貶值)則當日人民幣中間價傾向於貶值(升值),進而影響當日市場價貶值(升值)。但是其中存在一個重要波動特徵,即面對美元指數升值,人民幣的貶值彈性更大;而面對美元指數貶值,人民幣的升值彈性較小。2016年,境內人民幣市場價的貶值彈性為0.20(即美元指數升值1%,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0.20%),升值彈性則為0.08,貶值彈性約為升值彈性的2.5倍,表現為易貶難升。2015年至2016年兩年間,美元指數多數情況位於93-100區間震盪,但是期間人民幣趨勢性相對美元貶值,背後的原因就是升貶彈性不一致。
具體表現在於今年三大人民幣指數總體呈現貶值態勢:當美元指數顯著走強時維持人民幣指數相對穩定;但是在美元指數走弱時因為雙邊匯率升值彈性有限而使得人民幣指數修正高估。因而2017年在利用美元指數波段判斷人民幣時需要特別關注升貶彈性問題。簡而言之,當前價格形成機制下,在匯率高估修正之前,只要美元指數不出現趨勢性顯著跌勢,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的大趨勢難以扭轉。
而對於2017年美元指數走勢,我們認為(詳細分析參見興業研究2017年G7匯率展望報告)美元總體強勢,一方面仍受到貨幣政策分化影響,在加息前獲得升值動力;另一方面因外部風險而階段性被動上行。2016年兩個導致人民幣破位貶值的事件一個為6月英國退歐、另一個為12月美國加息預期強化。事件背後則是當前影響美元走勢的兩大重要因素:貨幣政策分化與外部沖擊。研判2017年美元走勢同樣需要考慮加息節奏、外部沖擊等因素。
對於加息節奏而言,此輪美國經濟復甦並不強勁,當前美國勞動力市場結構性問題制約薪資增長,加息加劇股市風險進而打擊資本利得,兩者共同威脅消費,消費則占據美國GDP60%以上。個人可支配收入與企業利潤增長乏力影響私人部門投資,而投資疲軟影響勞動生產率,進而使得長期中性利率不斷下降。
那麼特朗普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能否使得聯儲在2017年加快加息步伐呢?當前市場上相信聯儲將加息提速的觀點主要基於加碼基建、減輕稅負將拉高經濟增
長並推升通脹。但是根據我們的分析,基建在資金來源、執行力上都存在不確定性,並且基建投資推升核心PCE的路徑間接,以當前計劃規模難以快速顯著推升通脹。而對於減稅政策而言,一方面最為受益的是高收入階層,但是減稅對高收入階層消費增長的邊際效用較小;另一方面從歷史數據看減稅兩至三年後消費增速才會出現峰值,且消費傳導至核心PCE也存在滯後。
因而我們預計2017年美國仍將保持較緩的加息節奏,全年加息1-2次。2016年12月將加息25bp,2017年再次加息可能又需等到下半年。美元指數在加息前上漲,而在加息後貶值調整。需警惕通脹預期影響加息預期變動所造成的美元指數波動。具體而言,參照特朗普當選後市場反應,擴張性財政政策提振經濟的言論提升了通脹預期,使得市場認為聯儲在未來會更快加息,而在當下通脹並未實際上升,因而實際收益率提高推升了美元指數,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2017年特朗普政策不確定性將加劇美元指數波動,進而加劇人民幣相對美元雙邊匯率波動。
此外,2017年全球政治經濟風險仍不容忽視,假如2016年12月的義大利修憲公投、2017年3月英國退歐程序啟動以及2017年歐洲系列大選造成歐洲政治經濟風險進一步加劇,美元指數將被動大幅抬升。
D. 人民幣貶值的原因是什麼2017年人民幣匯率的趨勢如何
人民幣貶值的原因是什麼?
最近一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快速走貶,更多是美元指數走強的真實映射,其中未必有什麼特別的政策含義。直白地講,盡管從中期來看中美兩國利差分化是真實存在的背景,但最近一周以來人民幣快速連續貶值的狀況可能難以持續。特朗普的當選可謂一個黑天鵝事件,這加劇了市場的波動概率。而當不確定性上升的時候,資金選擇美元資產是一種避險行為,這與長期趨勢是兩個概念。
2017年人民幣匯率的趨勢如何?
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將直接取決於中短期的內外政策環境如何交叉。
從內部來看,明年我們在穩增長和去產能之間如何權衡,將決定利率中樞如何確定,進而直接影響匯率。目前來看,出於抑制資產泡沫、管控市場整體杠桿率考慮,央行已經在近期引導銀行間市場資金面走向緊平衡。監管政策上,當下無論是房地產還是整個大資管市場,整體趨勢也都轉向趨嚴。只是這種狀況能否在明年開年後仍然持續,目前還不得而知。
從外部環境看,美聯儲的政策選擇將在中短期直接影響匯率走向。從長期來看,美聯儲率先走出低利率周期將是確定的,但短期的政策反復仍可能存在。以今年上半年為例,美聯儲在完成首次加息動作之後數次按下「暫停鍵」,導致整個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整體穩中微升。這種格局直到下半年美國國內相關經濟指標出現顯著好轉之後,才被逐漸打破。
E. 日本地震後,3-4月份日元匯率走勢大致會如何
這個不好說,要時刻關注新聞,現在 美日下降主要是因為捐助和日本的資金回籠,並不會一直降.
以後美日的大趨勢肯定是上揚. 這次地震對日本的損失很大,日元貶值是肯定的了
F. 人民幣匯率七連跌嗎
12月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設在6.6113元,較前值調低8個基點,為連續第7日調低。
今時不同往日,「稅改」難改外匯市場大趨勢。在同復甦、共增長的形勢下,美元難現大漲,人民幣亦難大跌。過去四季度人民幣單邊大幅貶值的一幕難重現,未來人民幣對美元料有貶有升,總體持穩。
G. 為什麼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調64點結束5連降
5月3日(周三)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892,上日中間價6.8956。上日官方收盤報6.8965,夜盤收盤報6.8965。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調64點 結束5連降
不過另一方面,綜合投資者預期和相關博弈因素來看,分析人士也指出,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整體持穩的格局預計也難以出現實質性扭轉。在此背景下,後期人民幣匯率即便波動率加大,預計單邊上漲或下跌的空間可能仍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