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理杠桿知識
題上說了是估算嘛,根據平時使用釘撬的形狀,其阻力臂,也就是釘撬鐵塊部分大約為l2=5cm,動力臂,也就是釘撬的柄長大約為l1=50cm,所以由F1*l1=F2*l2得
F1=150牛
我好久都沒有使用釘撬了,其手柄有不有50cm,記不大清了,不過,沒50,也有40吧,反正是估算嘛,誤差可以大點
❷ 物理 關於杠桿
指甲刀有3個支點如圖A'B'C
腳踩式垃圾桶上有兩個杠桿如圖A'B
❸ 物理杠桿
第一題:
受力分析得到 物體△m對橫梁力矩為△mgL,天平再此題中可視為剛體,則重心c點對指針力矩為Mg*tga*h,那麼△mgL=Mg*tga*h,可得tga=△mL/Mh
在△m很微小的情況下,a的數值近似等於tga的數值
第二題:
對兩端進行受力分析,左邊端點受W拉力11N,中點受重力m1g,右邊中點受重力m2g
m1=10*0.3=3牛 右邊m2=10*L2=10*L2
兩邊力矩分別為左邊 11*0.3+0.15*3=3.75牛·米
右邊 0.5*L2*10*L2-0.5*L2
兩邊力矩相等,可解得L2的值,L2+0.3就是全長了
❹ 初中物理,杠桿
(1)第一空你填對了,第二空:使力臂沿著杠桿,便於測量力臂長度;
第三空:使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從而可以不考慮杠桿的重力對其轉動的影響。
(2)A處離杠桿的支點O有3 個單位長度,B處離支點O的4個單位長度;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4,L1=3、L2=4,F2=4*3/4=3,所以在B處掛同樣的鉤碼3個。
(3)變大,因為當彈簧秤向右傾斜時,力的方向變了,力的力臂變小(如圖)所以拉力變大,即彈簧秤示數變大。
❺ 物理關於杠桿定理的作圖
初中物理,杠桿作圖(力臂)的一般步驟:
(1)找出支點O;(注意:一定要標注字母O!!!);
(2)畫出力的作用線;(注意:應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並標注字母F1或F2。若力的作用線需延長,則延長線部分用虛線表示);
(3)畫出力臂;(從支點作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注意:垂線用虛線表示,並於垂足處標上垂直符號);
(4)標出力臂;(力臂即支點到垂足的距離,用大括弧標注,並標上l1或l2);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❻ 初中物理力學 杠桿
B段受到的拉力FB=mg=39.5N
A端受到的力FA=G銅-F浮
杠桿平衡條件FA*OA=FB*OB
FA=79N
FA=ρ銅gV-ρ水gV
v=0.001m³
m銅=ρ銅V=8.9kg
❼ 高中物理杠桿
稈稱工作原理分析:
當掛鉤未掛重物,內外套筒未拉出時,秤紐左邊秤桿的重力和配重物的重力產生的合力矩等於秤紐右邊秤桿重力和內外套筒重力產生的合力矩相同,秤桿保持平衡。
當掛鉤掛上重物時,秤紐左邊力矩增加,這時,移動內外套筒,使內外套筒的重心相對稱紐移動,使秤紐右邊的力矩也增大,當內外套筒移動至對應位置時,秤桿便能保持平衡。
當用力矩平衡分析秤的平衡問題時,只需分析掛鉤上掛上重物時,兩邊力矩的增加量就行。
設重物的質量為M,內外套筒的質量為m1,m2,秤紐到掛鉤的距離為L,內套筒相對掛鉤移動距離為l1,外套筒相對內套筒移動為l2,則 有:
M*g*L=m1*g*l1+m2*g*(l2+l1);---公式1
重物為1KG,內外套筒都在時,l2=0,將已知代入上式得:
M*0.02=0.1*2*l1; --公式2
當外套筒丟失時,對於上式來說,m2=0,M為待測量。
m*0.02=0.1*l1 --公式3
對比公式2與公式3知:m=1/2*M=0.5kg
對公式1作進一步的分析,還能得出在什麼位置刻度什麼樣的質量標記!
❽ 初中物理杠桿的知識點
杠桿受力有兩種情況:
1、杠桿上只有兩個力:
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2、杠桿上有多個力:
所有使杠桿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等於使杠桿逆時針轉動的力的大小與其對應力臂的乘積。這也叫作杠桿的順逆原則,同樣適用於只有兩個力的情況。
概念分析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杠桿原理
❾ 物理杠桿作圖技巧
1、用抄實線表示力。
2、在線段的末端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比如重力方向一定是豎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或者壓力的方向垂直於支持面。
3、一個物體受多個力時,可以將各力的作用點都畫在重心上。
4、在箭頭附近要標出力的符號,若題中給出了力的大小,則需要標出其大小。
5、在同一個圖上畫多個力時,力越大,則表示該力的線段要越長。
6、力臂一定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必須標注垂直符號。千萬不能認為是連接支點和力的作用點的線段。
7、力臂的起始位置可用箭頭指示,也可用大括弧標示,要注意標注相應的字母。
(9)物理課件杠桿擴展閱讀:
運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分析天平、桿秤等工具來理解。
杠桿的分類:
1、省力杠桿:L1>L2,F12。動力臂越長越省力(費距離)。
2、費力杠桿:L12,F1>F2。動力臂越短越費力(省距離)。
3、等臂杠桿:L1=L2,F1=F2。不省力也不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