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財務杠桿怎麼算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
對於同時存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且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來說,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融資租賃租金-(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1)財務杠桿收益率計算擴展閱讀:
財務杠桿作用是負債和優先股籌資在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業的投資利潤與負債利息率的對比關系為基礎的。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此時企業盈利,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即息稅前利潤) 除債務利息之外還有一部分剩餘,這部分剩餘收益歸企業所有者所有。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債務利息,對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業便需動用權益性資金所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來加以彌補。這樣便會降低企業使用權益性資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見,當負債在全部資金所佔比重很大,從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時,其所有者會得到更大的額外收益,若出現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時,其所有者會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對額外收益和額外損失的效應成為財務杠桿的作用。
財務杠桿作用的後果
不同的財務杠桿將在不同的條件下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而產生不同的後果。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發生積極的作用,其作用後果是企業所有者獲得更大的額外收益。這種由財務杠桿作用帶來的額外利潤就是財務杠桿利益。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發生負面的作用,其作用後果是企業所有者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這些額外損失便構成了企業的財務風險,甚至導致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2. 收益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投資利潤率=年息稅前利潤或年均息稅前利潤 / 項目總投資*100%(息稅前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凈利潤/(1-所得稅稅率)+利息費用=凈利潤+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利潤總額+利息費用)
作用意義
投資收益率反映投資的收益能力。當該比率明顯低於公司凈資產收益率時,說明其對 外投資是失敗的,應改善對外投資結構和投資項目;而當該比率遠高於一般企業凈資產收益率時,則存在操縱利潤的嫌疑,應進一步分析各項收益的合理性。
(2)財務杠桿收益率計算擴展閱讀
息稅前利潤
1、利潤率
息稅前營業利潤率=(凈利潤+所得稅+財務費用)/營業收入
2、變動率
息稅前利潤變動率=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財務杠桿系數
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經營杠桿系數×銷售量變動率
3. 凈資產收益率、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總杠桿系數
這是某一年的一個注會考試題的變形。
1、現有利息費用=500*40%*8%=16萬元
經營固定成本=120-16=104萬元
2、改變計劃如用追加股權資本取得:
凈利潤=-[600(1+20%)(1-60%)-(104+20)-16](1-25%)=A
凈資產=500*(1-40%)+200=B
凈資產收益率=A/B
DOL=[600(1+20%)(1-60%)]/[600(1+20%)(1-60%)-(104+20)]=C
DFL=[600(1+20%)(1-60%)-(104+20)]/[[600(1+20%)(1-60%)-(104+20)]-16]=D
DTL=C*D
3、改變計劃如用借款取得:
凈利潤=[600(1+20%)(1-60%)-(104+20)-(16+200*10%](1-25%)=E
凈資產=500*(1-40%)=F
凈資產收益率=E/F
DOL=[600(1+20%)(1-60%)]/[600(1+20%)(1-60%)-(104+20)]=C(與方案一完全相同)
DFL=[600(1+20%)(1-60%)-(104+20)]/[[600(1+20%)(1-60%)-(104+20)]-(16+200*10%)]=G
DTL=C*G
4. 財務杠桿的計算公式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
對於同時存在銀行借款、融資租賃,且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來說,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融資租賃租金-(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稅率)]
(4)財務杠桿收益率計算擴展閱讀:
財務杠桿作用是負債和優先股籌資在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業的投資利潤與負債利息率的對比關系為基礎的。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此時企業盈利,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即息稅前利潤) 除債務利息之外還有一部分剩餘,這部分剩餘收益歸企業所有者所有。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債務利息,對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業便需動用權益性資金所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來加以彌補。這樣便會降低企業使用權益性資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見,當負債在全部資金所佔比重很大,從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時,其所有者會得到更大的額外收益,若出現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時,其所有者會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對額外收益和額外損失的效應成為財務杠桿的作用。
財務杠桿作用的後果
不同的財務杠桿將在不同的條件下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而產生不同的後果。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發生積極的作用,其作用後果是企業所有者獲得更大的額外收益。這種由財務杠桿作用帶來的額外利潤就是財務杠桿利益。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潤率時。財務杠桿將發生負面的作用,其作用後果是企業所有者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這些額外損失便構成了企業的財務風險,甚至導致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5. 關於財務杠桿系數和每股收益的計算。
B公司的2001年的財務杠桿系數=01年的息稅前利潤/(01年息稅前利潤-負債利息)=(50萬+10萬)/50萬
=1.2
所得稅率=所得稅/稅前利潤=10/50=20%
B公司2002年的每股收益=(2002年的息稅前利潤-負債利息)*(1-所得稅率)/普通股股數
=(60萬-10萬)*(1-20%)/10萬=4元/股
6. 求財務杠桿系數及每股收益
DFL(甲)=1
每股凈收益=[120*(1-33%)]/2000=0.0402元/股
DFL(乙)=EBIT/[EBIT-I-(D/1-T)]=120/(120-500*8%)=1.5
每股凈收益=[120-500*8%](1-33%)/1500=0.0357元/股
DFL(丙)=EBIT/[EBIT-I-(D/1-T)]=120/(120-1000*8%)=3
每股收益=[120-1000*8%](1-33%)/1000=0.0268元/股
7. 請教一道關於財務杠桿的計算題^_^
1、DFL=EBIT/(EBIT-I)=100/(100-20)=1.25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根據(ΔEPS/EPS)/(ΔEBIT/EBIT)推導出。EPS每股利潤。
DFL的變化會影響損益.
2、(100*1.1-20)*(1-50%)=45
3、(80-20)*(1-50%)=30
第二年不可套用,按一般方法計算即可。
補充3:收益多少與利息費用沒有必然聯系,你無論盈虧如何,利息費用都是固定的。
8. 財務杠桿比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財務杠桿比率指反映公司通過債務籌資的比率。財務杠桿使企業能夠控制大於自己權益資本的資源。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財務杠桿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投資回報率高於負債成本,財務杠桿的增加就會提高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相反,如果企業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就面臨財務危機的威脅。
企業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是企業獲得利潤的源泉,但上市公司中,處於高速增長期的企業,其經營活動中難以產生大量的現金流量,所以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比率用來衡量處於成熟期的企業較為妥當。
財務杠桿作用
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DFL—— 財務杠桿系數;
Δ EPS—— 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額;
EPS——變動前的 普通股每股收益;
Δ EBIT——息前稅前盈餘變動額;
EBIT——變動前的息前稅前盈餘。
9.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即:DFL=(ΔEPS/EPS)/(ΔEBIT/EBIT)。
其中:DFL為財務杠桿系數、ΔEPS為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EPS為基期每股利潤假如公司發行優先股和向銀行借款,可以按下列簡化公式計算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股利/1-企業所得稅即:DFL=EBIT/EBIT-I-d/(1-t)。
(9)財務杠桿收益率計算擴展閱讀:
財務風險和財務杠桿系數的關系: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負債資金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正效應,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於負債利息率。
則獲得財務杠桿負效應,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主權資本收益率對於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
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上升,則主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麼主權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於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