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技在身邊 我的科技強國夢手抄報資料
你就是不豬
2. 科技創造未來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手抄報內容可以寫科技的含義以及重要性。
對於科技這個詞語,大家都很熟悉,電腦、電視都是科技的饋贈,自從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整個世界就邁入了科技時代;自從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我們就離開了黑暗並且更加崇拜科技了;牛頓因為樹上掉下來的一個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又讓科技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科技好玩,至少包含著這樣幾層意思,一是科技本身,支配宇宙的自然規律是充滿魅力的;其二,探索科技的過程,揭示自然規律的過程也是趣味無窮的。其三,科學一旦與人生碰撞,在科技與人類社會發生關系——無論是正面與反面,也是趣味橫生的。
科技對於我們是多麼重要啊,假如有一天,沒有了電,人們將繼續生活在黑暗中;沒有了煤氣、石油,那人們豈不是還要吃生的東西或鑽木取火,繼續用生畜拉車;沒有了手機和電腦,人們是不是還用飛鴿傳書。
由此看來,我們的衣食住行一刻都離不開科技的貢獻,相信我們身邊的每個人也在時時刻刻的對科技的發展以自己的方式探索著,貢獻著……我雖然頑皮,但也著實體驗了一把科技的滋味:我把一些蘇打粉放進被子里,然後加上白醋,這時「火山爆發」了!馬上,白醋冒起了潔白的泡泡。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人工合成胰島素、斷手再植、雜交水稻、爆炸原子彈和氫彈、發射人造衛星和飛船等等,這些令世人矚目的科技成就,大大縮短了我國和先進國家的科學技術的差距,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活力。
3. 科技手抄報的內容是什麼
科技手抄報的內容是寫出有關科技的一些生活小常識,目的是給大家普及一些科學知識。手抄報字體要工整、美觀,不寫錯別字,如果是兩人以上一起抄寫,要注意字體要統一,正文開始時要空兩格再書寫,最好用黑墨,保持報面整潔。
如今科技已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它給人們帯來了物質生活的便捷和精神生活的愉悅,可以說,是人類造就了科技,科技也成全了人類,人類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的。
4. 科技強國創新圓夢手抄報怎麼畫
科技強國創新圓夢手抄報
5. 科技手抄報圖片加內容
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目前,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只有發達國家的1/40。科學技術一旦轉化為生產力將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其作用大大超過了資金、勞動力對經濟的變革作用。
軍事上的戰鬥力
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但「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科技強國已經成為現代國家的共同選擇。
政治上的影響力
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已成為國際政治斗爭中的一個籌碼和大國地位的象徵。鄧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可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社會進步的推動力
科學技術所開拓的生產力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但對科學技術的使用不當,又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環境問題。
編輯本段中國
背景材料
一、人類基因研究成就巨大 1. 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已被譯出首對人體染色體遺傳密碼,阿波羅登月
這是人類科學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人類基因組計劃是人類歷史上與曼哈頓原子彈工程及阿波羅登月計劃齊名的人類三大科學工程之一,但其價值和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遠遠超過前兩個計劃。 2. 2000年6月26日,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草圖終於繪制完成,中國科學家參與並高質量地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繪制百分之一的測序。任務表明中國科學家有能力起躋身國際科學前沿,並做出重要貢獻。 3. 2000年2月12日,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六國科學家聯合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及其分析結果,人類基因組的完成圖將於今年繪制出。繪制出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破譯出人類全部遺傳信息。這一計劃的實施將為人類自身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依據,給醫葯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變化,將促進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及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二、航空航天技術發展迅速 1. 2000年12月21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二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發射成功,它與2000年10月31日發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示意圖(2張)射的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一起構成了「北斗導航系統」。這標志著中國將擁有自主研製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主要為公路交通、鐵路運輸、 海上作業等領域提供導航服務,對中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2. 2001年1月10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1月16日,「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准確返回並成功著陸。這是中國航天在新世紀的首次發射,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它標志著中國向實現載人飛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在納米技術領域屢創佳績 中國科學家在納米科技研究方面,居於國際科技前沿。最近的一次,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直接發現納米金屬的「奇異」性能—超塑延展性,納米銅在室溫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繞,被譽為「本領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無空隙納米材料是如何變形的」。從總體看,目前中國有關納米論文總數排行世界第四,在納米材料研究方面已在國際上佔一席之地。 四、超級計算機智能化 2000年11月29日,中國獨立研製的第一台具有人類外觀特徵、可以模擬人行走與基本操作功能的類人型機器人,在長沙國防科技大學首次亮相。類人型機器人的問世,標志著中國機器人技術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五、國家「863「計劃15周年成就展覽舉行 2001年3月,國家在北京展覽館舉辦了「863」計劃15周年成就展。「863」計劃自1986年3月實施以來,共獲國內外專利2000多項,發表論文47000多篇,累計創造新增產值560多億元,產生間接經濟效益2000多億元。863計劃重點支持的高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整體距離明顯縮小,開始在世界高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術從無到有,如今已進入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另有25%仍然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有很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