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貨膨脹導致人民幣貶值 可是對匯率有影響么
如果你為了應對人民幣在本國的通脹而去兌換外幣的話,同樣會面臨一個風險就是現在人民幣對外不斷升值的風險。現在人民幣的情況是對內貶值(通脹),對外升值,而且對外升值的預期非常強烈。舉個例子,如果你現在又10萬,國內物價水平為1,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是10,如果你把手頭的人民幣全部兌換成美元可以換1萬美元,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國內物價水平變成2,由於人民幣升值導致匯率變成8,這個時候,你再把美元兌成人民幣可以兌8萬人民幣,縮水了兩萬,如果你拿這8萬來國內消費的話,你只能買4萬的商品。而最開始你手裡的10萬可以在國內購買10萬的商品,這樣一算你的這筆換匯就虧大了。通脹的情況下,國家往往會採取加息、讓本幣對外升值,從而減少出口,降低進口成本,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國內通脹的作用。
㈡ 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對中國的影響
這裡面挺深的,既然樓主強調了 美元貶值 和 通貨膨脹 就重點說說我國的情況
下面是個通俗的小例子。
我是80年生人,當年zg內的外匯儲備只有10億美元,2000年的時候zg外匯儲備1000億美元,08年時就已經有1.8萬億了。
這說明什麼?zg人民勤勞善良、吃苦耐勞?辛苦賺來的這么多外幣嗎?當然不是。只能說明國際熱錢早就窺探zg,在03年的時侯就已經大舉進入內陸,逼迫zgzf放開貨幣政策 讓人民幣升值,這是他們的策略。
而他們的具體技術手段就是不斷印刷大量美元鈔票(要不怎麼說老美耍流氓呢),他們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到zg境內來換取固定匯率的8.27元人民幣,zgzf不妥協的話他們就不斷的印刷,後來還是zg敗了,05年7月21日放棄了固定匯率政策。老美第一步勝利了,然後開始進一步奪取勝利果實了.
這些錢1.8萬億美元進入中國,換取了12萬億人民幣,這天量的貨幣流入市場中當然要通貨膨脹了。
這些錢放在哪裡是個問題。最簡單的carry trade 當時zg的定存利率4.14 ,這就有一定套利空間 (相對當時美聯儲2%)。zg是個相對保守的國家,煤炭、電力、采礦等投資渠道都是壟斷的或者說門檻非常高,只有房產、股市兩個開放的窗口,所以最近這兩個板塊瘋長起來。
3年來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17% 另加各種投資收益鬼佬們賺的盆滿鈸滿的,他們覺得可以把資金撤回去了。外加他們金融危機也需要大量資金回家救市嘛。
最近幾個月是不是沒有再聽到媒體再鼓吹我國外匯突破多少多少了吧。因此我們本來就畸形的不健康的房市、股市瞬間失去的巨大資金的支撐,巨大的泡沫只能慢慢變小,還好還不至於崩盤。
可是近期我國外匯儲備又突破了1.9萬億美元了,為什麼? 哈哈,美國不是又發債了嘛?不是有所謂7500億美元救市方案通過了嘛。zg當然又去幫人家的危機買單了。至少有2500億是買給zgzf的。最近的亞歐峰會不也是嘛,就連以前反華排華的國家也來求助於zgzf,說什麼要發揮大國作用,哈哈,最搞笑就是薩科奇 法國人就是頭腦簡單。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㈢ 通貨膨脹和匯率有關系嗎
雖然匯率對通貨膨脹有抑製作用,但是短期內收效甚微。
國際大宗商品和農產品價格對我國消費價格的影響較人民幣匯率大的多,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與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美元貶值密切相關,這說明我國以及許多發展中國家目前的高通脹與美國的貨幣政策密切相關,我們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貨幣政策緊縮根治。中國政府要淡化美元的因素,結合當前國內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控,不可高估升值對通貨膨脹的抑製作用。
針對中國目前投資過熱的情況,政府必須抑制人民幣投資,防止外匯大量流入,或增加民間外匯持有量,總之,抑制流動性過剩。從長遠看復興金本位下的人民幣是必需的。我們的人民幣要同黃金堅固的掛鉤,成為後美元時代新的最具競爭力的強勢貨幣,擊垮美元體系是人民幣的長遠戰略。
美元與我國通貨膨脹的關系:貨幣政策獨立性被影響,經濟全球化及資本的可自由流動,使得政府與貨幣政策的作用空間和強度受到很大約束。美元巨貶,從而將美國經濟遇到的問題全球化,這既是本輪,也基本上是近30年來歷次全球性通貨膨脹大爆發的深層原因。中國經濟已經迅速融入到世界經濟當中,既是對美貿易的盈餘方,又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在分享全球化機遇的同時,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因美元巨貶所輸入的通貨膨脹。這必然要影響到中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從而制約著貨幣政策有效性的發揮。2006年貨幣當局總資產增量中,國外資產的佔比已經高達90%,2007年這一比例差不多是100%。這就好比上游發洪水,貨幣當局既不能放任匯率簡單地堵,又不能敞開口子大規模瀉洪,只好想法蓄與疏,外部因素導致基礎貨幣被動投放的壓力不言而喻.我國巨額「雙順差」造成人民幣的巨大升值壓力,而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央行不得不幹預外匯市場,買進美元、大量投放人民幣,同時在利率政策的運用上,要考慮中美利差因素,從而對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有效性造成較大影響。當前國內流動性總體偏多的直接原因來自國際收支持續順差,間接原因則來源於人民幣升值壓力、儲蓄率過高、消費率偏低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經濟結構性矛盾的外在表現,僅僅依靠對沖銀行體系過多流動性以及加強信貸調控等並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流動性不斷生成和經濟的結構性問題。
㈣ 美國印鈔對中國的影響
美國無限量印美元是大家所關心的話題。其實,美國政府與美聯儲都是分開的獨立的部門,美國總統無權干涉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美聯儲只對國會負責。美聯儲這個無限量,並不是要濫發鈔票,這個無限是指美聯儲在美國國債與企業債價格下跌的時候,提供兜底購買,防止國債和企業債價格出現大幅下跌,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並不是說美聯儲要向全球濫發貨幣。
實際上,美聯儲究竟有沒有濫發貨幣,我們可以關注三個指標:第一,從匯率上可以看出,如果美聯儲濫發貨幣,美元匯率會進入長期的貶值通道之中。因為你發行了大量的貨幣,匯率上面馬上會顯現出來。第二是通貨膨脹率,美國核心通脹率在2%以內,如果通脹率快速上升,那肯定就濫發鈔票了。第三,大量發行鈔票之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會出現惡化。
美國無限印美元,對中國百姓影響有多大?
現在問題是,如果美聯儲真的濫發貨幣了,會對中國百姓有什麼直接影響呢?首先,如果美聯儲濫發貨幣,那麼應該是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而人民幣升值,美元持續貶值,對中國的外貿出口不利,但可提升美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屆時中美之間的貿易順差會收窄,這意味著,國內很多中小出口企業會面臨生存危機,國內的失業率會上升,國民收入會有所減少。
再者,如果美聯儲無限印美元,其貨幣政策一定是寬松的,這會迫使中國央行也跟著一起貨幣寬松。再加上,美元貶值會帶來國際大宗商品漲價。我國進口大商品成本上升,這會導致輸入性通脹進入中國。正是由於這兩方面的因素,中國國內的通貨膨脹會上升。而對於國內老百姓來講,輸入性通貨膨脹會帶來購買力的下降,這對於低收入群體影響是最直接的。
最後,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加大,還會帶來資產泡沫。就是如果美聯儲濫發貨幣,必定會導致人民幣計價的房價上漲,但是由於國內房價一直處於高位,再加上中央反復強調堅持「房住不炒」。那麼,國內貨幣寬松的流動性,要麼流向股市,要麼流向商品市場。反正市場上缺少什麼,什麼價格就會非理性的大漲。前幾年游資惡炒大蒜、生薑等農產品,還有茅台酒系列,去年和今年就爆炒蘋果、豬肉、雞蛋等,導致國內部分商品價格大起大落。
㈤ 美元貶值對中國的影響
一直以來,關於人民幣匯率應該如何確定的問題,研究者們總是爭論不休。而爭論的焦點,一是在於人民幣匯率到底應該升值還是維持不變,當然也有研究報告認為人民幣匯率應該一次性貶值;二是在於升值的路徑,就是應該採取小幅攀升的升值方式還是一步到位的升值方式;這里尤以後者的爭論最為激烈。
對於兩種路徑,各方都持有充分的理由,關鍵是哪一方的假定條件准確無誤地洞徹了中國經濟的現實。
前段時間,由於通貨膨脹壓力增加,眾多的市場分析者提出了加速人民幣升值的建議,認為由此可以降低通脹壓力,抑制熱錢流入。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通脹依然肆虐,熱錢加快流入,再加上越南的現實教訓,加快升值論者被遭當頭重棒,追隨率明顯降低。近日,又見新言論和觀點,認為人民幣應該擇機一次性升值到位,然後再維持穩定。理由是,這樣首先可以消除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預期,擊退熱錢;其次可以降低進口商品價格,為通脹減壓;再次可以抑制出口而增加進口,減少貿易盈餘占款帶來的流動性增加。
一直以來,關於人民幣匯率應該如何確定的問題,研究者們總是爭論不休。而爭論的焦點,一是在於人民幣匯率到底應該升值還是維持不變,當然也有研究報告認為人民幣匯率應該一次性貶值;二是在於升值的路徑,就是應該採取小幅攀升的升值方式還是一步到位的升值方式;這里尤以後者的爭論最為激烈。
對於兩種路徑,各方都持有充分的理由,關鍵是哪一方的假定條件准確無誤地洞徹了中國經濟的現實。
前段時間,由於通貨膨脹壓力增加,眾多的市場分析者提出了加速人民幣升值的建議,認為由此可以降低通脹壓力,抑制熱錢流入。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通脹依然肆虐,熱錢加快流入,再加上越南的現實教訓,加快升值論者被遭當頭重棒,追隨率明顯降低。近日,又見新言論和觀點,認為人民幣應該擇機一次性升值到位,然後再維持穩定。理由是,這樣首先可以消除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預期,擊退熱錢;其次可以降低進口商品價格,為通脹減壓;再次可以抑制出口而增加進口,減少貿易盈餘占款帶來的流動性增加。
㈥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變化對我們生活有什麼影響
05年匯改至今人民幣一直是升值的 但是由於貨幣超發 人民幣的購買力是下降的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影響是有的但是不是絕對的。 因為具有國際定價的商品 大部分都是原材料 也就是說只有原材料才是國際統一定價 成品的商品由於勞動力成本 生產成本的不同 各國商品價格也存在很大差異。 舉個例子網上說的汽柴油價格 換成統一匯率之後價格差異也是很大的 。
人民幣升值對進口企業利好明顯但是由於近幾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揚中國的進口企業也沒有賺到多少好處。
㈦ 中美通貨膨脹差異對兩國之間匯率的影響,以及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影響
中美通貨膨脹差異對兩國之間匯率的影響。美國的通脹一直穩定在1~2%之間,與1.5~3之間的GDP增長率相匹配。中國5%左右的通脹與10%左右的增長也相適宜。區別在於,中國處於高增長時期,必須忍受高通脹。
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通貨膨脹的影響,會給中國帶來輸入性通脹,也會使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貶值。
㈧ 美元加息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利率與匯率的關系是一個長遠且復雜的問題,涉及貨幣體系的發展演變。從200年的貨幣發展歷史來看,基本方向是由固定匯率向浮動匯率演進。匯率制度演化的現象背後是全球政治和經濟趨勢的演變。兩次世界大戰和兩次工業革命改變了西方主要國家的階級構成,工人階級和中產階層成為重要的選舉力量,由此,控制通脹和促進就業的內部均衡目標的重要性大大上升;而隨著重商主義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外部均衡目標的重要性下降,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逐漸簡化,將重點放到了就業和通脹。根據不可能三角理論,一個資本自流流動的開放型經濟體,獨立的貨幣政策和固定的匯率制度不可兼得,實踐中,在維系固定匯率體系的努力失敗後,各國央行逐漸將匯率交給市場,而自主運用利率工具調節國內就業、增長和通脹。而利率可以理解成借貸資金的成本,通常作為國家進行宏觀經濟調控、傳導貨幣政策的價格型工具,根據國家經濟的情況通過調節利率達到向市場釋放或收緊流動性的目的。
從微觀層面來講,持有一個外匯頭寸的損益除了匯率變動之外,還有利息收入和成本,因此,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當一國利率上升時,該貨幣吸引力提升,匯率升值的概率增加。
如您有進一步了解專業金融市場本外幣資產配置方案,隨時享受交易、行情、咨詢、策略、金融日歷等眾多金融服務,可在應用商城搜索並下載「E融匯」,即可享受全方位個人資產管理優質服務體驗。
㈨ 美國通脹的話會造成匯率上美元貶值嗎假如是中國呢不要簡單回答會或不會,講一下其中原理!謝謝!
准確地說,應該是兩國相比,A國的通貨膨脹率大於B國的通貨膨脹率,而且兩國均採用浮動匯率制的時候,A國的通脹才會造成A國在匯率上的貶值。
假設是美國與中國相比,兩國都出現了通脹,貨幣均有一定程度的貶值,而美國的通脹率大於中國的通脹率,也就是說美元在美國的貶值幅度大於人民幣在中國的貶值幅度。而浮動匯率是由貨幣的購買力平價來確定的。兩國之前的匯率是1美元:8人民幣,也就是1美元可以買到8人民幣的東西,美國現在貶值後貨幣的購買力下降,1美元只能買到7元人民幣所能買到的東西了,那麼美國對中國的匯率也會相應降至1美元:7人民幣,即匯率上的貶值。但是如果是中國通脹的更厲害,也就是說人民幣貶值的更多時,美元雖然在國內貶值,但它在國際上卻可以用1美元購買到9人民幣的東西了,這樣在匯率上貶值的就是人民幣而不是美元了。
所以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還需要判斷兩國誰的通脹率更大才可以,不能單純的說一國通脹了就會引發貨幣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