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經營杠桿利益

經營杠桿利益

發布時間:2021-04-12 11:17:16

⑴ 經營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

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其中,由於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即為息稅前利潤(EBIT),因此又有: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EBIT+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EBIT=(EBIT+F)/EBIT=M/(M-F)。

為了反映經營杠桿的作用程度、估計經營杠桿利益的大小、評價經營風險的高低,必須要測算經營杠桿系數。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

(1)經營杠桿利益擴展閱讀:

演化規則:

1.在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經營杠桿系數說明了銷售額增長(或減少)所引起的營業利潤增長(或減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也就越小;反之,銷售額越小,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也就越大。

3.在銷售額處於盈虧臨界點前的階段,經營杠桿系數隨銷售額的增加而遞增:在銷售額處於盈虧臨界點後的階段,經營杠桿系數隨銷售額的增加而遞減:當銷售額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此時經營風險趨近於無窮大;

4.在銷售收入一定的情況下,影響經營杠桿的因素主要是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金額。固定成本或變動成本加大都會引起經營杠桿系數增加。這些研究結果說明,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況下,公司應採取多種方式增加銷售額。

⑵ 經營杠桿系數究竟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越小越好,為了反映經營杠桿的作用程度、估計經營杠桿利益的大小、評價經營風險的高低,必須要測算經營杠桿系數。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

財務杠桿系數大小與財務風險大小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財務杠桿系數並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主要取決於企業具體的生產經營狀況、對財務風險承受力以及發展潛力。

(2)經營杠桿利益擴展閱讀

公式的推導:

經營杠桿系數=(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其中,由於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即為息稅前利潤(EBIT),因此又有:

經營杠桿系數(DOL)=(息稅前利潤EBIT+固定成本)/ 息稅前利潤EBIT=(EBIT+F)/EBIT=M/(M-F)

為了反映經營杠桿的作用程度、估計經營杠桿利益的大小、評價經營風險的高低,必須要測算經營杠桿系數。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

⑶ 經營杠桿的主要內容

經營杠桿營業杠桿利益(BenefitonOperatingLeverage)是指在擴大銷售額(營業額)的條件下,由於經營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對降低,所帶來增長程度更快的經營利潤。在一定產銷規模內,由於固定成本並不隨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隨著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單位銷量所負擔的固定成本會相對減少,從而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
例:XYZ公司在營業總額為2400-3000萬元以內,固定成本總額為80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公司1998-2000年的營業總額分別為2400萬元,2600萬元和3000萬元。
現以下表測算其營業杠桿利益。
表:XYZ公司營業杠桿利益測算表 單位:萬元 年份 營業額 營業額增長率 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 營業利潤 利潤增長率 1998 2400 1440 800 160 1999 2600 8% 1560 800 240 50% 2000 3000 15% 1800 800 400 67% XYZ公司在營業總額為2400-3000萬元的范圍內,固定成本總額每年都是800萬元即保持不變,隨著營業總額的增長,息稅前利潤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在例7—18中,XYZ公司1999年與1998年相比,營業總額的增長率為8%,同期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為50%;2000年與1999年相比,營業總額的增長率為15%,同期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為67%。由此可知,由於XYZ公司有效地利用了營業杠桿,獲得了較高的營業杠桿利益,即息稅前利潤的增長幅度高於營業總額的增長幅度。 營業風險(BusinessRisk)也稱經營風險,是指與企業經營相關的風險,尤其是指利用營業杠桿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
影響營業風險的因素,主要有:產品需求的變動、產品售價的變動、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的變動、營業杠桿變動等。營業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營業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營業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例:假定XYZ公司1998—2000年的營業總額分別為3000萬元,2600萬元和2400萬元,每年的固定成本都是80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60%。
下面以表7-11測算其營業風險。
表:XYZ公司營業風險測算表 單位:萬元 年份 營業額 營業額降低率 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 營業利潤 利潤降低率 1998 3000 1800 800 400 1999 2600 13% 1560 800 240 40% 2000 2400 8% 1440 800 160 33% XYZ公司,在營業總額為2400-3000萬元的范圍內,固定成本總額每年都是800萬元即保持不變,而隨著營業總額的下降,息稅前利潤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例如,XYZ公司1999年與1998年相比,營業總額的降低率為13%,同期息稅前利潤的降低率為40%;2000年與1999年相比,營業總額的降低率為8%,同期息稅前利潤的降低率為33%。由此可知,由於XYZ公司沒有有效地利用了營業杠桿,從而導致了營業風險,即息稅前利潤的降低幅度高於營業總額的降低幅度。 營業杠桿系數(DegreeofOperatingLeverage,DOL),也稱營業杠桿程度,是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相當於銷售額(營業額)變動率的倍數。
它反映著營業杠桿的作用程度。為了反映營業杠桿的作用程度,估計營業杠桿利益的大小,評價營業風險的高低,需要測算營業杠桿系數。

⑷ 什麼是經營杠桿利益與風險 什麼是財務杠桿利益與風險

一、經營杠桿,是指在一定固定成本比重下,銷售量(額)變動對息稅前利潤產生的作用。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

經營風險,是指因經營上的原因導致企業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即由於經營杠桿作用,當銷售額下降時,企業息稅前利潤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營業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營業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營業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反之亦然。

二、財務杠桿的含義

企業負債經營,不論利潤多少,債務利息是不變的。於是利潤增大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就會相對地減少,從而給投資者收益帶來更大幅度的提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作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及其說明的問題。

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表示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表明財務杠桿作用越小,財務風險也就越小。

財務杠桿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dfl=ebit/[ebit-i-b/(1-t)]

財務杠桿系數可說明的問題如下:

(1)財務杠桿系數表明息前稅前盈餘增長引起的每股盈餘的增長幅度。

(2)在資本總額、息前稅前盈餘相同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高,財務風險越大,但預期每股盈餘(投資者收益)也越大。

控制財務杠桿的途徑。

負債比率是可以控制的。企業可以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財務杠桿利益抵消風險增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企業的財務杠桿,一般可以表現為三種關系:

即負債與資產的對比關系(即資產負債率)、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對比關系、或長期負債

⑸ 什麼是負債經營的好處和財務杠桿利益

負債經營能給公司的所有者帶來收益上的好處,對於企業的所有者來說,負債經營的優勢是明顯的。
1.負債經營能有效地降低企業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對於資金市場的投資者來說,債權性投資的收益率固定,能到期收回本金,企業採用借入資金方式籌集資金,一般要承擔較大風險,但相對而言,付出的資金成本較低。企業採用權益資金的方式籌集資金,財務風險小,但付出的資金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債權性投資風險比股權性投資小,相應地所要求的報酬率也低。於是,對於企業來說,負債籌資的資金成本就低於權益資本籌資的資金成本。
另一方面,負債經營可以從「稅收屏障」受益。由於負債籌資的利息支出是稅前支付,使企業能獲得減少納稅的好處,實際負擔的債務利息低於其投資者支付的利息。在這兩個方面因素影響下,在資金總額一定時,一定比例的負債經營能降低企業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2.負債經營能給所有者帶來「杠桿效應」
由於對債權人支付的利息是一項與企業盈利水平高低無關的固定支出,在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發生變動時,會給每股收益帶來幅度更大的波動,這即財務管理中經營論及的「財務杠桿效應」。由於這種杠桿效應的存在,在企業的資本收益率大於負債利率時所有者的收益率即權益資本收益率能在資本收益率增加時獲得更大程度的增加,因此,一定程度的負債經營對於較快地提高權益資本的收益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3.負債經營能使企業從通貨膨脹中獲益
在通貨膨脹環境中,貨幣貶值、物價上漲,而企業負債的償還仍然以賬面價值為標准而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這樣,企業實際償還款項的真實價值必然低於其所借入款項的真實價值,使企業獲得貨幣貶值的好處。
4.負債經營有利於企業控制權的保持
在企業面臨新的籌資決策中,如果以發行股票等方式籌集權益資本,勢必帶來股權的分散,影響到現有股東對於企業的控制權。而負債籌資在增加企業資金來源的同時不影響到企業控制權,有利於保持現有股東對於企業的控制。

⑹ 簡述經營風險與經營杠桿的關系

經營杠桿,是指在一定固定成本比重下,銷售量(額)變動對息稅前利潤產版生的作用。一般權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
經營風險,是指因經營上的原因導致企業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即由於經營杠桿作用,當銷售額下降時,企業息稅前利潤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營業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營業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營業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反之亦然。

⑺ 經營風險和經營杠桿之間的關系如何

經營杠桿,是指在一定固定成本比重下,銷售量(額)變動對息稅前利潤產生的作用。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
經營風險,是指因經營上的原因導致企業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即由於經營杠桿作用,當銷售額下降時,企業息稅前利潤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營業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營業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營業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反之亦然。

⑻ 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公式是什麼

經營杠桿系數復=(經營收制入-變動成本)/(經營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財務費用)

⑼ 何為企業的經營杠桿效應如何利用經營杠桿效應

一、經營杠桿效應基本理論綜述
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率;反之,產銷量減少,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升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下降率大於產銷量的下降率。所以,產品只有在沒有固定成本的條件下,才能使貢獻毛益等於經營利潤,使利潤變動率與產銷量變動率同步增減。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這一現象稱為經營杠桿效應。經營杠桿是指在擴大銷售額(營業額)的條件下,由於經營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對降低,所帶來增長程度更快的經營利潤。在一定產銷規模內,由於固定成本並不隨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隨著銷售量(營業量)的增加,單位產品所負擔的固定成本會相對減少,從而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營業風險也稱經營風險,是指與企業經營相關的風險,尤其是指利用營業杠桿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
影響營業風險的因素主要有:產品需求的變動、產品售價的變動、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的變動、經營杠桿變動等。經營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經營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經營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為了對經營杠桿效應進行量化,企業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中把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或銷售收入)變動率的倍數稱之為「經營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率」,並用公式加以表示。
經營杠桿系數,是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DOL= (△EBIT/ EBIT)÷(△S/S) 公式1
報告期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
DOL=(EBIT+F)/EBIT 或者DOL=Tcm/(Tcm-F)公式2
DOL為經營杠桿系數;EBIT為息稅前收益;△EBIT為息稅前收益變化量;S為銷售額;△S為銷售額變化量;F即固定成本;Tcm為邊際貢獻。
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按公式2 經營杠桿系數DOL大於1。
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常常使用經營杠桿來衡量,經營杠桿的大小一般用經營杠桿系數表示,它是企業計算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盈餘變動率與銷售額變動率之間的比率。
第一,它體現了利潤變動和銷量變動之間的變化關系。
第二,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杠桿作用和經營風險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變,銷售額越大,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第四,當銷售額達到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近於無窮大。
第五,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產品售價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第六,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產品單位變動成本越低,經營杠桿系數越小,經營風險越小,反之,則相反。
以上基本理論只說明了企業息稅前利潤大於零的情況。然而企業息稅前利潤大於零、等於零、小於零的情況都存在,甚至企業經營也會出現一些極端情況。那麼當企業處於後面幾種情況時該理論如何運用?該理論沒有給出或無法解釋,從而使該理論在學習理解和實踐運用中有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將對此問題做一些粗略探索,以說明這一理論在企業處於不同情況下的運用。
二、經營杠桿效應的實證分析
(一)銷售額變化與息稅前利潤變動及經營杠桿系數計算分析
若某企業只生產銷售一種產品,固定成本為60萬元,單位產品售價為10元,單位變動成本為4元。
1.在其他條件不變時,銷售額變動與息稅前利潤變動同方向。
2.在其他條件不變時,隨銷售額的增加,杠桿系數DOL由負值到無窮大再到正值不斷減少最終收斂於1。這說明杠桿系數DOL不總是大於1。具體來講,銷售額<100萬元時,息稅前利潤小於零時,DOL<0;銷售額=100萬元時,息稅前利潤等於零時,DOL為無窮大;銷售額>100萬元時,息稅前利潤大於零時,DOL>1。
3.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息稅前利潤小於零時(虧損狀態):當50萬元<銷售額<100萬元時,|DOL|>1;當銷售額=50萬元時,|DOL|=1;當銷售額=50萬元時,|DOL|<1。
4.杠桿系數DOL不總是大於1,進而說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不一定大於銷售額變動率。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息稅前利潤變動率才大於銷售額變動率。
(二)固定成本與杠桿系數DOL關系計算分析
取上例資料,且邊際貢獻=120萬元時分析固定成本F變化對杠桿系數DOL的影響,DOL=120/(120-F)。
三、經營杠桿效應存在狀態及強度分析
通過以上經營杠桿效應的實證分析,經營杠桿效應存在狀態及強度應分以下幾種情況說明。
(一)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大於零時(盈利狀態)
設企業盈虧平衡時的銷售額為S0。當銷售額S>S0時,企業的息稅前利潤大於零,此時杠桿系數DOL>1,存在經營杠桿效應。通過表1、表2、圖1、圖2發現銷售額S在臨近盈虧平衡時的銷售額S0,杠桿系數DOL值極大且變化也大,說明在這一區域經營杠桿效應明顯,息稅前利潤對銷售變化非常敏感;此後隨銷售額的增加杠桿系數DOL值仍大於1但其值小且變化逐漸減弱,說明在銷售額遠離這一區域增加時,經營杠桿效應將由強變弱,息稅前利潤對銷售變化敏感但不強烈;當銷售額增加到很大時,杠桿系數DOL值收斂於1,在這一過程中經營杠桿效應將由弱變為不存在,息稅前利潤對銷售變化敏感性大為降低。
(二)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等於零時(盈虧平衡狀態)
當銷售額S=S0時,息稅前利潤等於零。此時,銷售額從小於S0左邊趨近於S0,杠桿系數DOL趨近於負無窮大,銷售額從大於S0右邊趨近於S0,杠桿系數DOL趨近於正無窮大。說明在這一點上經營杠桿效應無窮大,息稅前利潤對銷售變化敏感程度無窮大。
(三)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小於零時(虧損狀態)
當銷售額SS1時,杠桿系數|DOL|>1,經營杠桿效應存在,息稅前利潤對銷售變化非常敏感,即銷售增長速度小於減虧速度。
(四)當企業經營處於極端情況時
1.企業經營處於停業狀態,即當銷售額S=0時,按公式2 杠桿系數DOL=0。
2.企業經營處於停止營業點時,即產品售價等於單位變動成本。此時企業營業或不營業虧損相同。按公式2 杠桿系數DOL=0,說明銷售與利潤無關。
3.企業經營處於極度虧損,即產品售價小於單位變動成本。此時銷售量越多虧損越大。按公式2 杠桿系數0
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大於零時(盈利狀態),杠桿系數DOL大於1,經營杠桿效應存在。可以用杠桿系數DOL的實際計算值,分析說明息稅前利潤變化率大於銷售變化率和衡量經營風險大小。基本理論有關杠桿系數DOL影響因素分析正確,符合實際。
其次,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等於零時(盈虧平衡狀態),杠桿系數DOL無窮大,息稅前利潤變化對於銷售變化反應最強烈。如果企業處於盈利狀態,則企業面臨的虧損風險最大;如果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則企業面臨的扭虧為盈的可能性最大。

⑽ 簡述經營風險與經營杠桿的關系

經營杠桿,是指在一定固定成本比重下,銷售量(額)變動對息稅前利潤產版生的作用。一般用經權營杠桿系數表示。
經營風險,是指因經營上的原因導致企業息稅前利潤變動的風險。即由於經營杠桿作用,當銷售額下降時,企業息稅前利潤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營業杠桿對營業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企業欲取得營業杠桿利益,就需承擔由此引起的營業風險,需要在營業杠桿利益與風險之間作出權衡。

一般而言,經營杠桿系數越大,對經營杠桿利益的影響越強,經營風險也越大。反之亦然。

閱讀全文

與經營杠桿利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每月還貸款 瀏覽:970
黃金查看軟體 瀏覽:209
貸款還不起的後果 瀏覽:3
貸款買房利息比本金高 瀏覽:607
吉翔股份股票行情 瀏覽:230
武漢運輸股票 瀏覽:196
聯合證券手機交易 瀏覽:634
企業拖期貨款 瀏覽:689
航班管家王江融資 瀏覽:485
資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33
銀行理財產品不保本不保息 瀏覽:414
貨車幫融資造假 瀏覽:917
經營杠桿就是成本函數 瀏覽:826
一套80年的人民幣價格是多少 瀏覽:121
專訪福期貨 瀏覽:978
6分鍾3萬的貸款 瀏覽:784
小光股票 瀏覽:365
貨運融資的最快方式 瀏覽:142
金隅股份最新消息 瀏覽:313
農業銀行網上那個銀行跨行轉賬匯率多少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