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杠桿的科學》能提什麼問題,字數50左右,最好有對問題的解釋 哦
一)杠桿的三要素認識 師:要研究杠桿。首先必須知道杠桿上有三個重要位置。(出示教材撬石塊的圖片,邊演示邊講解) 我們人要使力的那個點,叫用力點,如剛才剪刀拿的部位,圖上人手用力往下按的部位。 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如圖上用小石塊墊著的部位。 阻止你用力,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如奶粉盒蓋子、大石塊和我們所用的工具相接觸的地方。 (二)認識更多的杠桿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認識杠桿和其它簡單工具的區分。 師:(出示蹺蹺板圖)你能找出這個杠桿中三個位置分別在哪裡嗎? 生:中間的那個點是支點。 用力點、阻力點分不清。 師:蹺蹺板的一邊是用力點,那另一邊就是阻力點。跟據圖所示,小男孩應往下用力,所以說小男孩的這一邊 是作為用力點,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吧! 生:同意。 師:(出示壓水井的壓桿圖片)你能找出這個杠桿中三個位置分別在哪裡嗎? 生:我找到了三個點:壓桿最外端手壓的地方是用力點,邊緣起支撐作用的是支點,在裡面和活塞相連的是阻 力點。 師:(出示一釘有鐵釘的木板)誰能幫我拔出鐵釘? 一生上講台用手拔,拔不出。 生:羊角榔頭 師:(出示羊角榔頭)試試用羊角榔頭拔釘子(一生上台操作,拔出鐵釘。) 師:其實這個裝置也是杠桿,是變形後的杠桿,生活中許多時候都是應用變形杠桿的。 師:能說說羊角榔頭拔釘子時,杠桿的三個位置在哪裡嗎? 生:上台指出支點、用力點、阻力點。 師:我還有一東西——鉗子,這是不是杠桿呢? 生:這是杠桿。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鉗子有支點、用力點、阻力點。(學生上台指出) 師:出示剪刀,這個是杠桿嗎?為什麼? 生:這是杠桿,因為剪刀的剪口是阻力點,把手的地方是用力點,圍著轉動的那是支點。 師:天平是杠桿嗎? 生:天平是杠桿。因為它也有支點、用力點、阻力點。(上台指出) 師:出示螺絲刀,螺絲刀是杠桿嗎? 生:不是吧,因為我找不出那三個點。 師:出示擀麵棍,認識它嗎? 生:不認識。 生:認識,是用來做餃子時擀麵用的。 師:這是擀麵棍,它是杠桿嗎? 生:不是杠桿,因為擀麵時,找不出它的三個點。 師:從剛才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判斷一個物體是不是杠桿,只要看這種機械是否有三個點,如果能找到這三個 點,那這種機械一定是杠桿。不能找出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的不是杠桿。
Ⅱ 科學實驗杠桿尺平衡作文400字
最佳答案
歲月的巨浪拍打著記憶的礁石,破碎了,散作一團白沫,潮起潮落,遺棄了躺在沙灘上的貝殼。大海就在眼前,可再也回不去了,只好獨自品味其中的孤獨。一如歲月之流把20歲的小舟擱淺,美妙韶華,定格成年齡深處那淡藍的風景。乘著這艘小船我駛向一個叫大學的彼岸……
平靜有序的大學生活在我的生命中已展開兩個多月了,每月奔忙於課堂,食堂和圖書館之間,當自己完全地浸淫於知識的海洋中時,心底湧起的是一份滿足和恬然;當自己漫步於校園的林陰小徑時,呼吸著屬於校園的空氣,滿足於校園的一草一木,我常常會忘窮情於其中,也是就在其中存在著另一些「不平凡」的日子……
Ⅲ 杠桿的原理(科學)小學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Ⅳ 6年級科學小論文400字杠桿
給點啟發材料:說到杠桿,首先想到阿基米德,有一天阿基米德在久旱的尼羅河邊散步,看到農民提 水澆地相當費力,經過思考之後他發明了一種利用螺旋作用在水管里旋轉而把水 杠桿原理吸上來的工具,後世的人叫它做「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阿基米德說:「如果給我一個支點,一根足夠長的硬棒,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杠桿是一種助力器械,當力作用在其上兩點並使之繞第三點旋轉時能傳遞和改變力或運動的剛性部件。杠桿原理的應用在生活中到處都有,比如推門的時候,開窗的時候,開啟瓶蓋的時候,刷牙的時候,開車的時候,都用到了。由此想到,我們要善於利用科學知識,造福人類。
Ⅳ 談談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學習杠桿知識
小學生學習初三的也太強大了吧
Ⅵ 生活中用杠桿的科學設計
蹺蹺板
Ⅶ 科學課杠桿原理實驗步驟
用木棍做一個起重機 就行了 支點.主動臂.阻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