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給出金屬,非金屬的五大比較
單質:金屬具有還原性,非金屬具有氧化性
常溫下金屬{大多}為固態(Hg液態),非金屬大多為氣態或固態
(不是絕對)~
金屬有金屬光澤,非金屬幾乎沒有
金屬可以有高化合價,非金屬的化合價一般較低且有負價
金屬有延展性、導熱導電,非金屬則基本沒有
5樓的已經很完整了~~~·~~
② 金屬與非金屬的區別
金屬與非金屬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l)從原子結構來看,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較少,一般小於4;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較多,一般大於4.
(2)從化學性質來看,在化學反應中金屬元素的原子易失電子,表現出還原性,常做還原劑.非金屬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表現出氧化性,常做氧化劑.
(3)從物理性質來看,金屬與非金屬有著較多的差別,主要是:
①一般說來金屬單質具有金屬光澤,大多數金屬為銀白色;非金屬單質一般不具有金屬光澤,顏色也是多種多樣.
②金屬除汞在常溫時為液態外,其他金屬單質常溫時都呈固態;非金屬單質在常溫時多為氣態,也有的呈液態或固態.
③一般說來,金屬的密度較大,熔點較高;而非金屬的密度較小,熔點較低.
④金屬大都具有延展性,能夠傳熱、導電;而非金屬沒有延展性,不能夠傳熱、導電.
必須明確上述各點不同,都是「一般情況」或「大多數情況」,而不是絕對的.實際上金屬與非金屬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它們的性質也不是截然分開的.有些非金屬具有一些金屬的性質,如石墨是非金屬,但具有灰黑色的金屬光澤,是電的良導體,在化學反應中可做還原劑;又如硅是非金屬,但也具有金屬光澤,硅既不是導體也不是絕緣體,而是半導體。也有某些金屬具有一些非金屬的性質,如銻雖然是金屬,但它的性質非常脆,灰銻的熔點低、易揮發等,這些都屬於非金屬的性質。
③ 金屬和非金屬的區別
金屬大都可導電,導熱性也好,這是由金屬晶體的結構決定的,金屬晶體中充斥著自由電子,可流動;非金屬一般不導電,導熱也差。
金屬的固態是晶體,自由電子的存在除使金屬有好的導電、導熱性外,也導致金屬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抽成絲、延壓成薄片、金屬箔等(常見的錫箔、鋁箔、鐵絲、銅絲等),其中像黃金這樣的金屬,可以壓成很薄很薄的箔,也可以抽成很長的絲;而非金屬則一般沒有這樣的延展特性;
金屬大多有金屬光澤,大多呈灰、灰白;而非金屬則顏色各異,很多沒有光澤;
常態下金屬一般都是固體(除水銀以外),有較高的熔點,不溶於水,比重大;非金屬在常態下則形態各異,固體、液體、氣體都有,水溶性也各異,比重各異。
有些物質介於金屬與非金屬之間,有些非金屬像金屬,有些金屬又像非金屬。例如石墨的化學成份是碳,不是金屬,但它卻有與金屬類似的灰色光澤,還可導電;而銻雖然是金屬,卻非常脆,又不易傳熱導電,具有非金屬的某些性質。
【但金屬與非金屬的根本區別是金屬的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即金屬具有正的電阻溫度系數,而非金屬的電阻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即具有負的溫度系數。】
由於金屬易失去電子,在化學性質上往往表達出失電子性質,很多金屬有還原性;非金屬中典型非金屬易得到電子,化學性質上往往表達出得電子。由於題目表述不很清楚,這里非金屬主要指非金屬單質呢,還是所有非金屬化合物,非金屬化合物的話,性質就包羅萬象了。
④ 怎樣區分金屬,非金屬,與類金屬
1.類金屬
金屬與非金屬結合的化合物,其性質介於金屬和非金屬之間。 常見的有金屬的硼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等。許多類金屬化合物,為難熔化合物,熔點高,硬度高,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很高的導電性和傳熱性,有的類金屬在真空中或在電場和熱的作用下有發射電子的能力。某些類金屬化合物還具有半導體性質,如一些硅化物、硫化物、氮化物和磷化物等。 常見金屬與類金屬:鉛(Pb)、汞(Hg)、鎘(Cd)、砷(As)等其它金屬與類金屬:錳(Mn)、鈹(Be)、鉻(Cr)、鎳(Ni)、鋅(Zn)、鉈(Tl)、錫(Sn)、銻(Sb)、磷(P)、硒(Se)、硼(B)
2.金屬
除錫、銻、鉍等少數幾種金屬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大於或等於4以外,絕大多數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小於4,主族金屬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ns1或ns2或ns2 np(1-4),過渡金屬的外圍電子排布可表示為(n-1)d(1-10) ns(1-2)。主族金屬元素的原子半徑均比同周期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除外)的原子半徑大。
參考資料網路——非金屬
20倍杠桿比33倍杠桿死得慢些。
相同點是一定會死。
⑥ 金屬,非金屬的概念
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之關聯
摘 要: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是一個看似簡單,卻有著許多內容值得深思的知識點。金屬性與非金屬性討論的對象是元素,它是一個廣義的概念,而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具體表現為該元素單質或特定化合物的性質,學生學習過程中,極易混淆。
關鍵詞:金屬性、非金屬性、氧化性、還原性
元素的金屬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電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屬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電子的能力。
一、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關系
對於主族元素來說,同周期元素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原子核電荷數逐漸增大,而電子層數卻沒有變化,因此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引力逐漸增強,隨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失電子能力逐漸降低,元素金屬性逐漸減弱;而原子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元素非金屬性逐漸增強。例如:對於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屬性Na>Mg<Al,非金屬性Cl>S>P>Si。
同主族元素,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電子層逐漸增大,原子半徑明顯增大,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引力逐漸減小,元素的原子失電子逐漸增強,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所以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減弱。例如:第一主族元素的金屬性H<Li<Na<K<Rb<Cs,鹵族元素的非金屬性F>Cl>Br>I。
綜合以上兩種情況,可以作出簡明的結論: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向左、下方,元素金屬性越強,金屬性最強的金屬是Cs;越向右、上方,元素的非金屬越強,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F。例如:金屬性K>Na>Mg,非金屬性O>S>P。
二、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與元素在化學反應3中的表現的關系
一般說來,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它的單質與水或酸反應越劇烈,對於的鹼的鹼性也越強。例如:金屬性Na>Mg>Al,常溫時單質Na與水能劇烈反應,單質Mg與水能緩慢地進行反應,而單質Al與水在常溫時很難進行反應,它們對應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鹼性 NaOH>Mg(OH)2>Al(OH)3。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它的單質與H2反應越劇烈,得到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的酸也越強。例如:非金屬Cl>S>P>Si,Cl2與H2在光照或點燃時就可能發生爆炸而化合,S與H2須加熱才能化合,而Si與H2須在高溫下才能化合並且SiH4極不穩定;氫化物的穩定HCl>H2S>PH3>SiH4;這些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H3PO4>H4SiO4。
因此,在化學反應中的表現可以作為判斷元素的金屬性或非金屬強弱的依據。另外,還可以根據金屬或非金屬單質之間的相互置換反應,進行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一種金屬把另一金屬元素從它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表明前一種元素金屬性較強;一種非金屬單質能把另一種非金屬單質從它的鹽溶液或酸溶液中置換出來,表明前一種元素的非金屬性較強。
三、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與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的關系
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它的單質還原性越強,而它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弱。例如:金屬性Na>Mg>Al,單質的還原性Na>Mg>Al,陽離子的氧化性Na+<Mg2+<Al3+。中學化學教材中金屬活動順序表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而陽離子的氧化性為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Hg2+<Pt2+<Au2+。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它的單質的氧化性越強,還原性越弱,而它陰離子的還原性越越弱。例如:非金屬性Cl>Br>I>S,它們的單質的氧化性Cl2>Br2>I2>S,還原性Cl2<Br2<I2<S,它們的陰離子的還原性Cl-<Br-<I-<S2-。
四、元素的金屬性強弱與金屬單質的熔、沸點等的關系
在金屬晶體中,金屬原子的自由電子在整個晶體中移動,依靠此種流動電子,使金屬原子相互結合成為晶體的鍵稱為金屬鍵。對於主族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金屬鍵的強度逐漸減弱,因此金屬單的熔、沸點逐漸降低。
回答者:amazon6 - 魔法師 四級 8-9 19:50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⑦ 貴金屬「杠桿」是什麼意思非常感謝
所謂「杠桿」就是放大倍數。比如1盎司黃金1700美元(USD),國際盤1手是100盎司,那麼其價值就專是1700*100=170000美元(USD),如果是屬全額交易就需要170000美元(USD)才能買進100盎司黃金,如果資金放大,也就是杠桿交易,比如杠桿是100倍,那麼1700美元(USD)就可以買進100盎司黃金;而如果杠桿是200倍,那麼僅需要850美元(USD)就可以買進100盎司。這下應該明白了吧,而你支付的1700也許850是保證金,注意支付保證金只是交易,不能提取實物。還得提醒杠桿交易會令你收益倍增,風險也倍增。
⑧ 有色金屬杠桿比例是多少
國際市場 1:100 國內市場 1:10
⑨ 股市行業中板塊 所謂的「金屬 非金屬」 行業是什麼意思啊 在數米基金寶中看到
金屬一般分為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有色金屬指的是銅鋅鍺鋁等,黑色金屬指的是鋼鐵類
非金屬就是水泥玻璃塑料製造
⑩ 金屬+非金屬=
金屬和非金屬
1.不反應或少反應,混合物,可以形成合金,性能更好,如鐵和少量的碳,就可以得到鋼。部分化合生成Fe3C。
2.生成化合物。例子太多,如鈉和氯的反應。
3.相互「溶解」,生成均勻的混合物,如一些金屬吸收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