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相線上的相平衡關繫到底怎麼寫才不會錯
根據相律,F=2-3+1=0.即恆定壓力下共佛溫度及三個平衡相的組成均不能任直變動,放在圖上是三個確定的點L1,G及L2。
連接這三個相點的直線稱為三祖平衡線簡路三相線入系統點位於三相線上時,即出現三相平衡共存。加熱時只要三相平衡共存溫度及三個相的組成都不會改變,但三個相的數量卻在改變。
三相負載不平衡就是接在三根火線上的負荷功率不一樣,比如說:A相下面接了100KW,B相接60Kw,C相接80Kw,這就不平衡,如A相,B相,C相各接100KW,這就是平衡的,三相負載不平衡顯著特點是三相電流不一樣,同時,零線有電壓,電工學上稱為零點飄移。
(1)相平衡杠桿定理擴展閱讀:
一個三相平衡電路的三相電壓源必須是正弦波,且頻率相同,幅度相同,相位互差120度;三相的負荷阻抗相同且均為線性阻抗,因此三相的電流都是正弦波,且頻率相同,幅度相同,相位互差120度。
絕對的三相平衡是不存在的,實際的三相系統總是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現象。
對於不平衡現象比較嚴重的系統,可以使用調整不平衡電流無功補償裝置。根據wangs定理(王氏定理),在相間跨接的電容器可以在相間轉移有功電流。通過在各相與相之間以及各相與零線之間恰當地接入不同數量電容器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各相均得到良好的補償,而且可以調整不平衡有功電流。
㈡ 物化杠桿規則
杠桿規則是由物料衡算得出的系統中各部分物質的數量之間的關系。用杠桿規則來解決化學中百分比濃度、溶解度和相平衡的有關計算,比較直觀,列式又簡單,很容易掌握。
設系統中某組分的分子分數為x,如將系統分為分子分數各為x1、x2的兩部分,則它們的摩爾數n1與n2間,必定遵守下列關系:n1/n2=(x2-x)/(x-x1),此關系猶如以x為支點,以x2-x與x-x1為臂長的杠桿的計算公式,故名。如用重量分數,則得重量比。
(2)相平衡杠桿定理擴展閱讀
利用規則-屬性
相圖中計算處於平衡狀態的兩相相對數目的規則。設XA和XB表示平衡相中某組分的組分(如摩爾分數),xT表示該組分在體系中的總組分。根據杠桿定律,a和B相的na和NB(摩爾)之比為
Na:NB=(xB-Xt):(XT-XA)。
㈢ 杠桿定律
杠桿定律
杠桿定律 定義:在結晶過程中,液、固二相的成分分別沿液相線和固相線變化。液、固二相的相對量關系,如同力學中的杠桿定律。因此,在相平衡的計算中,稱式(1-9)為杠桿定律。必須注意:杠桿定律只適用於兩相平衡區中,兩平衡相的相對含量計算。 如圖,合金x在溫度T1由兩相平衡並存,這時兩相的成分和數量保持不變。過x點作水平線交液相線和固相線於a、c點,在某一溫度下液、固兩相的相對量可用杠桿定律來計算
親在網路上可以查到。
㈣ 化學里的杠桿原理怎麼來的該怎麼用 請把兩個問題分開講解,
在二組分系統相圖的應用中用杠桿原理計算兩相的組成.
已知兩組分A與B混合後的版A的摩權爾分數xA,以及混合後兩相中A與B總物質的量分別為n1與n2..T--x圖中的梭形區兩相平衡,在T軸上畫一條水平線(即給定一個溫度),水平線與梭形區相交於兩點(設為D點與E點),可以就此讀出組分A在兩相中的摩爾分數(即X1與x2),也由xA畫一條豎直線與DE相交於一點C.
就組分A來說,有以下的公式成立:n1(xA-x1)=n2(x2-xA)或者n1×CD=n2×DE
就是把圖中的DE比作一個以C點為支點的杠桿,一相的物質的量乘以CD等於另一相的物質的量乘以CE,這個關系就是杠桿原理
我沒有寫推理的過程,推理的原理就是混合前後各組分自己的物質的量不變,有興趣可以看看物理化學相平衡那一章.
㈤ 工程材料 中杠桿原理 誰能詳細說明下 就是用來計算各成分量的那個原理
在工程材料中沒有杠桿原理,只有杠桿定律,杠桿定律適用所有兩相平衡。
杠桿規則廣泛應用在相平衡中,可以簡述為 「一相的量乘以本側線段長度, 等於另一相的量乘以另一側線段的長」。由於形式上與力學中杠桿定理十分相似,故稱為杠桿定律。
杠桿定律是確定兩相區內兩個組成相(平衡相)以及相的成分和相的相對量的重要法則。
若要確定成分為C含量Wc=x%的鐵碳合金在t溫度下是由哪兩個相組成以及各相的成分時,可通過該合金線上相當於t溫度畫一水平線,水平線所接觸的兩個相區中的相就是該合金在t溫度時共存的兩個相,交點的橫坐標就是在該溫度下平衡的兩個相的成分,兩相的相對量和水平線被Wc=x%合金線分成的兩線段的長度成反比。
(5)相平衡杠桿定理擴展閱讀:
利用杠桿定律求解鐵碳合金的相組分和組織組分的相對量,關鍵在於分清相組分和組織組分兩個概念以及確定杠桿的支點和成分點。
由於杠桿定律只適用於兩相區,因此必須依據合金的平衡結晶過程,找出對應的兩相區,使組織組分與相應的相組分相對應,才能用杠桿定律計算組織組分和相組分的相對百分含量。
㈥ 物理杠桿定律
初中物理來杠桿知識點總結:
1、定源義: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杠桿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彎的;2、杠桿的五要素: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3、杠桿的分類:省力杠桿--動力臂大於阻力臂(例如:開瓶器、榨汁器、胡桃鉗等)、費力杠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例如:鑷子、釣魚竿、筷子等)、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動力臂等於阻力臂(例如:天平、定滑輪)4、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
㈦ 化學里的杠桿原理怎麼來的該怎麼用
在二組分系統相圖的應用中用杠桿原理計算兩相的組成。
已知兩組分A與B混合後的A的摩爾分數xA,以及混合後兩相中A與B總物質的量分別為n1與n2.。T--x圖中的梭形區兩相平衡,在T軸上畫一條水平線(即給定一個溫度),水平線與梭形區相交於兩點(設為D點與E點),可以就此讀出組分A在兩相中的摩爾分數(即X1與x2),也由xA畫一條豎直線與DE相交於一點C。
就組分A來說,有以下的公式成立:n1(xA-x1)=n2(x2-xA)或者n1×CD=n2×DE
就是把圖中的DE比作一個以C點為支點的杠桿,一相的物質的量乘以CD等於另一相的物質的量乘以CE,這個關系就是杠桿原理
我沒有寫推理的過程,推理的原理就是混合前後各組分自己的物質的量不變,有興趣可以看看物理化學相平衡那一章。
㈧ 物理化學題:相平衡中,杠桿規則的適用條件是什麼
任意兩相平衡
㈨ 只要動力和阻力相平衡杠桿就處於平衡狀態這句話對嗎
主動力與助力平衡,合外力為零,桿件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