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了33個基點是什麼意思
一個基點就是萬分之一,33個基點就是萬分之三十三,即0.33%外匯匯率的標價通常由5位有效數字組成,從右邊向左邊數過去,第一位稱為「×個基點」,它是匯率變動的最小單位;第二位稱為「×十個基點」。
它在計算利率、匯率、股票價格等范疇被廣泛應用,因為這些范疇須要牽涉極微小百分數的計算。一浮動利率債券的利率可能比LIBOR高10個基點,100個基點相當於1%,該債券的利率可能比普遍使用的LIBOR利率高0.1%;當美聯儲宣布將利率下調50個基點時,也就等於下降了0.5個百分點。
(1)人民銀行美元遠期匯率擴展閱讀:
「基點」一詞起源於交易「基礎」或兩種利率之間的差價。由於基數通常較小,所以引用乘以10,000,因此「基數」的「全點」運動是基礎。與外匯遠期市場的差距相反。
收益率上升或下降一個基點時的基點價格值是近似相等的。由於收益率下降引起價格變動幅度比同等的收益率上升引起的價格變動幅度應該大一些,但是,這里由於收益率的變動很小(僅為一個基點),收益率上升或下降引起的價格波動是大致相等的。
❷ 人民幣 美元 匯率 基點 什麼意思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
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71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
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
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除外)。目前流通的人民幣,主要是1999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
2、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貨幣縮寫:USD;ISO 4217貨幣代碼:USD;符號:USA$)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
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
3、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
4、(基點)同一商品的現貨價格和期貨合約價格的落差。即現價和期貨價格的落差。計算公式:現金價格-期貨價格=基點。
(2)人民銀行美元遠期匯率擴展閱讀:
1、2000年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的學習輔導讀本中有詳細釋義,稱人民幣的單位為元。
輔幣單位為角和分,作為支付單位的代號,人民幣符號是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而不是Y加一橫「¥」。
2、關於這個美元標志的由來,有許多說法,其中較為普遍的有兩種。一種說法認為,這個符號是將一個寫得較窄的U放在一個寫得較寬的S上形成的。
所以它代表了美國(United States)的美元符號。另一種說法卻指出,它是PS疊合寫法的演變。PS是18至19世紀期間美國的一種圓形硬幣比索(Pesos)的縮寫。
這種硬幣在1974年美國正式建立造幣廠以前一直在全國通用。後來美國政府認可了$這個符號作為新貨幣的一個單位,即一美元。在書寫時,$要擺在數字前面。如1美元應寫成$1,50美元寫成$50。
3、像百分點一樣,基點只能通過僅處理利率數值的絕對變化來避免關於利率的相對和絕對的討論之間的歧義。例如,如果一個報告說10%的利率上漲了1%。
這可能是從10%上升到10.1%(相對於10%的1%)或10%至11%(絕對值,1%加10%)。但是,如果報告說10%的利率上漲了「100個基點」,10%的利率就顯著上漲了1%,達到11% 。
金融業通常採用基點來表示金融工具的利率變動,或兩種利率(包括固定收益證券的收益率)之間的差額(差價)。
由於某些貸款和債券可能通常與某些指數或基本證券相關,所以它們通常會被引用為指數(或下)。
例如,超過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的年利率為0.50%的貸款據說比LIBOR高出50個基點,通常表示為「L + 50bps」或簡稱「L + 50」。
「基點」一詞起源於交易「基礎」或兩種利率之間的差價。由於基數通常較小,所以引用乘以10,000,因此「基數」的「全點」運動是基礎。與外匯遠期市場的差距相反。
投資基金的費用比例通常以基數報價。
❸ 人民幣對美元怎麼計算
不同國家貨幣的對比,必須涉及到匯率問題。
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兩種貨幣之間的對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匯率又是各個國家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的金融手段。匯率會因為利率,通貨膨脹,國家的政治和每個國家的經濟等原因而變動。而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市場開放予不同類型的買家和賣家以作廣泛及連續的貨幣交易(外匯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時進行,即從GMT時間周日8:15至GMT時間周五22:00。即期匯率是指於當前的匯率,而遠期匯率則指於當日報價及交易,但於未來特定日期支付的匯率)
匯率種類
(1)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劃分,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2)按制訂匯率的方法劃分,有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
(3)按銀行買賣外匯的角度劃分,有買入匯率、賣出匯率、中間匯率和現鈔匯率
(4)按銀行外匯付匯方式劃分有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和票匯匯率
(5)按外匯交易交割期限劃分有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6)按對外匯管理的寬嚴區分,有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
(7)按銀行營業時間劃分,有開盤匯率和收盤匯率
標價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更多資料可以在福匯環球金匯上查看。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
波動編輯
波動形式
1.匯率的法定升值和法定貶值
2.個別匯率變動與一般匯率變動
3.真實匯率變動與市場匯率變動
4.匯率的高估與低估
波動形勢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10月2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2485元,1歐元對人民幣8.081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8509元,1港元對人民幣0.8062元,1英鎊對人民幣10.055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6.4784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6.2629元,人民幣1元對0.4840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5.0085俄羅斯盧布。
匯率計算
· 直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
· 間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新匯率/舊匯率-1)*100
結果是正值表示本幣升值,負值表示本幣貶值
❹ 如何在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查遠期匯率
打開中行主頁,選金融數據-中國銀行遠期外匯牌價,搞定
❺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是由什麼決定的
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
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10日發布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就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發表了看法。報告認為,無論是2017年至2018年一季度的人民幣匯率升值,還是二季度以來的人民幣匯率貶值,都是由市場力量推動的,央行已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干預,這從官方外匯儲備和央行外匯占款變化上也能反映出來。
我國一向堅持市場化的匯率改革方向,更多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搞競爭性貶值,不會將人民幣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爭端等外部擾動。
報告指出,人民幣匯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央行不會將人民幣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摩擦等外部擾動。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隨著匯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匯率彈性逐步增強。
(5)人民銀行美元遠期匯率擴展閱讀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漲逾2%
在經歷了一段顯著升值後,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全線大跌回調。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081,較前一交易日下調56個基點。
自2018年1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勢如虹,無論是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還是在岸、離岸匯率,均從6.97附近升值至6.7左右。截至1月31日,兩個月內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價升值3.5%,而同期美元指數僅下行2.0%。
不過,人民幣的高歌上進昨天暫時叫停。昨天早間,美元指數飆升,人民幣對美元短線急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回調逾百點,失守6.71關口;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短線急挫逾170點,接連失守6.71、6.72兩道關口,隨後跌幅進一步擴大。
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連破四道關口跌至6.74下方,日內跌超300個基點;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日間收盤逼近6.74,日內跌超300個基點。
盡管如此,2019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仍漲幅不小。去年12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632,截至昨天,人民幣中間價已升值2.31%,在岸匯率去年12月28日報6.8658,今年以來已上漲1.88%。
❻ 是知道中國銀行的遠期外匯交易和即期交易方式
與銀行做的遠期交易跟交易所不同,銀行交易不是標准合約,金額、期限可以自己定,交易非常靈活。
遠期交易根據不同到期期限需要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但對於優質客戶也可以採用佔用客戶授信的方式。
對於單筆交易金額銀行沒什麼太大的限制。遠期交易的起點金額一般在1萬美元以上,再小的金額一定要做也可以。
人民幣對外幣的遠期交易稱為遠期結售匯業務,需要有對應的交易背景;外匯與外匯之間的遠期交易比較寬松,無需交易背景審核。
❼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匯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1、直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舊匯率/新匯率-1)*100
2、間接標價法:
匯率升貶值率=(新匯率/舊匯率-1)*100
結果是正值表示本幣升值,負值表示本幣貶值
人民幣的匯率計算主要是受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匯率套算而來的,此外還要來自國內因素也會造成人民幣升值或貶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因素:
1、國際收支的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2、央行的干預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3、公眾的預期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4、通貨膨脹的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5、熱錢的流動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6、美元幣值的變化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7、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趨勢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調整。
(7)人民銀行美元遠期匯率擴展閱讀:
影響匯率的因素
1、國際收支
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元佔到全球支付體系份額39.35%(2018年6月份數據),巨大的美元需求導致美元匯率居高不下,當然這也與美國強大的實力分不開。
2、通貨膨脹率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
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
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
4、經濟增長率:如果一國為高經濟增長率,則該國貨幣匯率高。
5、財政赤字:如果一國的財政預算出現巨額赤字,則其貨幣匯率將下降。
6、外匯儲備:如果一國外匯儲備高,則該國貨幣匯率將升高。
7、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匯兌心理學認為外匯匯率是外匯供求雙方對貨幣主觀心理評價的集中體現。評價高,信心強,則貨幣升值。這一理論在解釋無數短線或極短線的匯率波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8、各國匯率政策的影響。
❽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有什麼含義
即期匯率也稱現匯率,是交易雙方達成外匯買賣協議後,在兩個工作日以內辦理交割的匯率。這一匯率一般就是現時外匯市場的匯率水平。 即期匯率是由當場交貨時貨幣的供求關系情況決定的。一般在外匯市場上掛牌的匯率,除特別標明遠期匯率以外,一般指即期匯率。 即期匯率由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一般是100美元等於多少人民幣,所以即期匯率下跌表示一美元所換的人民幣變少,這表示人民幣升值。希望你能理解!嘿嘿
❾ 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是什麼意思
1、即期匯率也稱現匯率,是指某貨幣目前在現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價格。即是交易雙方達成外匯買賣協議後,在兩個工作日以內辦理交割的匯率。這一匯率一般就是現時外匯市場的匯率水平。
即期匯率是由當場交貨時貨幣的供求關系情況決定的。一般在外匯市場上掛牌的匯率,除特別標明遠期匯率以外,一般指即期匯率。
2、遠期匯率是「即期匯率」的對稱。遠期外匯買賣的匯率。通常在遠期外匯買賣合約中規定。遠期合約到期時,無論即期匯率變化如何,買賣雙方都要按合約規定的遠期匯率執行交割。
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差額稱為遠期差價,或遠期匯水,通常用升水、貼水或平價來表示。一國貨幣的遠期匯率高於即期匯率稱為升水,遠期匯率低於即期匯率稱為貼水,二者相同稱為平價。
按照利率平價理論,遠期差價通常反映了兩種貨幣的利差。即利率高的貨幣一般表現為貼水,利率低的貨幣一般表現為升水。遠期匯率的高低直接關繫到利用遠期外匯交易進行抵補保值、套匯套利和投機活動的損益。
(9)人民銀行美元遠期匯率擴展閱讀:
遠期匯率的報價方法。遠期匯率的報價方法通常有兩種:
(1)直接報價法。直截了當地報出遠期交易的匯率。它直接表示遠期匯率,無需根據即期匯 率和升水貼水來折算遠期匯率。直接報價方法既可以採用直接標價法,也可以採用間接標價法。它的優點是可以使人們對遠期匯率一目瞭然,缺點是不能顯示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之間的關系。
(2)點數報價法。也稱為即期匯率加升水、貼水、平價,是指以即期匯率和升水、貼水的點 數報出遠期匯率的方法。點數報價法需直接報出遠期匯水的點數。遠期匯水,是指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差額。若遠期匯率大於即期匯率,那麼這一差額稱為升水,表示遠期外匯比即期外匯貴。
若遠期匯率小於即期匯率,那麼這一差額稱為貼水,表示遠期外匯比即期外匯便宜。若 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相等,那麼就稱為平價。這種報價方法是銀行間外匯報價法,通過即期匯率加減升貼水,就可算出遠期匯率。
在遠期外匯交易中,一般有幾種交易方式,分別是:
直接的遠期外匯交易:是指直接在遠期外匯市場做交易,而不在其它市場進行相應的交易。銀行對於遠期匯率的報價,通常並不採用全值報價,而是採用遠期匯價和即期匯價之間的差額,即基點報價。遠期匯率可能高於或低於即期匯率。
期權性質的遠期外匯交易:公司或企業通常不會提前知道其收入外匯的確切日期。因此,可以與銀行進行期權外匯交易,即賦予企業在交易日後的一定時期內 ,如5-6個月內執行遠期合同的權利。 即期和遠期結合型的遠期外匯交易。遠期交易的報價
在遠期外匯交易中,外匯報價較為復雜。因為遠期匯率不是已經交割,或正在交割的實現的匯率,它是人們在即期匯率的基礎上對未來匯率變化的預測。
❿ 2006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變化
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一直呈現單邊小幅升值的走勢。市場普遍預期2006年人民幣匯率還將有較大升值。然而,有專家則說,實體因素是一方面,也確實決定著人民幣中長期存在升值壓力,但這種升值壓力是否像現在那樣或者市場所猜測的那樣表現?這很難判斷,因為人民幣升值預期中也存在著貨幣性因素,如果再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調整對匯率的影響、世界經濟的調整等,人民幣匯率甚至還有貶值的風險。在當前局面
下,人民幣匯率貿然大幅升值後果很難把握,小幅升值、保持相對的穩定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升值不是問題
一般來說,對人民幣匯率的關注無非是兩個方面,一是人民幣匯率是如何形成的(匯率機制問題),一是人民幣匯率走勢怎麼樣?升值還是貶值?(匯率水平問題)。
2005年7月21日,央行將人民幣匯率從單一盯住美元改成盯住一籃子貨幣,解決了前一個問題,新的匯率機制有望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於是,市場就將更多的目光轉移到了後一個問題上。央行當初利用匯改之機將人民幣匯率升值2%後,人民幣匯率就此踏上了升值的通道。截至到現在,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幅度達到了2.38%。對於2006年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升值」成了共同的預期。特別是,在央行首次實施的掉期操作中,一年期美元兌人民幣定價為7.85,這對人民幣遠期定價無疑具有一定的影響,市場據此也更加確信,未來人民幣匯率升值不可避免。
總體而言,升值的基本理由有兩條:其一,實體經濟發展和增長情況是基本因素。業內人士分析說,如果一國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國力日盛,本國貨幣必然出現持續升值情況,當年的馬克、日元都是經歷過一段較長時期的升值周期,當前,人民幣匯率的情況也是如此。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製造業生產水平提高迅速。據專家估計,1995―2003年間,中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與美國和歐盟國家相比累計相對增長了1.2~1.5倍。我國GDP平均增長率在8%以上,最近的全國普查又重估了2004年的GDP總量,為159878億,增加了2.3萬億,排名提高一位,升至第六。其二,貿易順差也給人民幣升值帶來一定壓力。2005年我國出口增長迅速。據海關統計,截至到2005年11月,本年累計出口6865.4億美元,累計進口5957.3億美元,累計順差908.1億美元。近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一次中紡圓桌論壇上說到,貿易順差將進一步增加,全年將在千億美元左右。這一數字較去年番了三倍多。同時姚景源還認為,國際收支不平衡已成為影響國內經濟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其突出表現,就是巨額貿易順差。一方面會招致更劇烈的貿易摩擦加劇,另一方面則進一步加大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升多少怎麼升是個問題
然而,盡管市場對升值存在較多共識,但對升多少、如何升卻存在明顯分歧。據報道,有專家從調整進出口順差的角度出發,得出了升值13%的結論。而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則認為,2007年之前人民幣升值幅度最多不超過10%。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則更加謹慎,他預計人民幣到明年底只會升值2%。
如何升值也是個問題。此前,國際上強烈要求人民幣匯率一次性升值20%甚至30%。更多的業內人士認為漸進性升值更加合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此前就強調,人民幣匯率應當有所提升,但要緩升而不能急升。漸進性升值思路也略有不同。有的希望央行先通過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加大市場波動性,在此基礎上逐漸升值;有的則認為先逐步小幅升值,待市場各方都適應、條件較好時再擴大浮動區間,這可能是市場上的主流觀點。其中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夏斌和陳道富為代表。兩位專家在其《2005年匯率制度報告》中分析說,在目前人民幣升值預期壓力明顯大於實體經濟內在升值需求的情況下,特別是在中國金融改革進入關鍵時期,經濟金融變數較多,中國金融機構和企業對浮動匯率制度尚需要有個適應過程,大幅提升人民幣匯率不利於經濟的穩定,需要在小幅升值過程中繼續保持相對的穩定。只有在基本吸納和消化前期的政策、產生了新的市場供求後,才能適度的擴大浮動區間。
更有專家提出,2006年人民幣匯率的升值過程可能不會「一帆風順」,階段性貶值亦有可能。在該專家看來,我國經濟發展並不均衡,煤電油運等瓶頸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銀行等金融體系的改革目前都還在「攻堅」階段,有待進一步深化。另外,2005年人民幣升值預期一直較高也有貨幣性因素。世界富裕資金在全球尋找投資機會,製造輿論壓力,炒作人民幣升值也是一種投機方式。匯率波動更多的反映了金融性交易,而不是貿易性交易,而金融市場本來就是變化無常的。因此,當基本面和市場面都有新情況、新變化時,人民幣匯率出現階段性貶值亦未可知。
總結專家們的觀點,2006年人民幣匯率在現在基礎上繼續升值似乎並不是問題,升多少、怎麼升卻是個問題,這取決於改革實施效果、外匯新政策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等等。
+++++++++meiyuan.tp3.cn/s/1074098928/ClassList/?bHjtZ1=h36rXIHme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