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物理的杠桿
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在生活中回根據需要,杠桿可以答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彎的,但必須是硬的物體。
蹺蹺板、剪刀、扳子、撬棒、釣魚竿等,都是杠桿。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的實質是阻力臂是動力臂一半的杠桿。
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和支點
⒈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通常用O表示。
⒉動力:為達到目的而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表示。
⒊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表示。
⒋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動力臂,通常用L1表示。
⒌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阻力臂,通常用L2表示。
註: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就說此時杠桿處於平衡狀態。
杠桿的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變形式:
F1:F2=L1:L2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那麼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B. 初中物理裡面杠桿。都有哪幾種杠桿
解答:抄
杠桿平衡時,遵從杠桿平衡原理,即:
F1×L1=F2×L2
根據杠桿原理,杠桿可分三類:
1.省力杠桿:
L1>L2,F1<F2
2.省距離杠桿(費力杠桿):L1<L2,F1>F2
3.等臂杠桿
L1=L2,F1=F2.
C. 蘇科版初三物理上冊第十一章杠桿第八頁第一題:指出圖11-11中所示各種杠桿類器具工作時的支點、動力、動力
答案在插入的圖片上
D. 初中物理,有關杠桿的
解:
因為角度很小,杠桿可視為水平方向,同時支點在杠桿的下端,對正方體可類推。故
對正方體來說,左端為支點
動力臂為:
L1=a
阻力臂:
L2=a/2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很容易求出杠桿對正方體的支持力(也即對杠桿的壓力)
F1=Mg/2
而對鐵棒來說:
動力臂:L1『=L
阻力臂:
對正方體的:L2』=a/3
對自身重力的:L2''=L/2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FL1'=F1L2'+GL2''
即:
FL=(Mg/2)×(a/3)+G×(L/2)
解之
F=G/2+aM/6L
可見正確答案為:C
E. 初中物理杠桿知識:
M1*L1=M*L2
M2*L2=M*L1
L1+L2=L
L M1 M2均已知
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F. 初中物理 杠桿
動力是肱二頭肌在產生力的作用,
G. 初中物理杠桿問題
手捏夾子的時候捏是的後半部,支點到手按下去的距離要長(力臂較長),所以是省力杠桿,動力是你手的壓力,阻力是支點處彈簧的收縮力
夾子夾住物體時,物體會往外擴張,但由於支點處的彈簧受阻,不能張開,所以是費力杠桿,動力是物體外擴的張力,阻力是彈簧的壓力,所以夾子有時候是省力杠桿,有時候是費力的,我說的比較模糊,要是不能理解具體的查下書本吧
H. 初中物理杠桿 技巧
OK
I. 初中物理,杠桿
(1)第一空你填對了,第二空:使力臂沿著杠桿,便於測量力臂長度;
第三空:使杠桿的重心通過支點,從而可以不考慮杠桿的重力對其轉動的影響。
(2)A處離杠桿的支點O有3 個單位長度,B處離支點O的4個單位長度;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F1=4,L1=3、L2=4,F2=4*3/4=3,所以在B處掛同樣的鉤碼3個。
(3)變大,因為當彈簧秤向右傾斜時,力的方向變了,力的力臂變小(如圖)所以拉力變大,即彈簧秤示數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