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財務杠桿系數可能為負數么因為財務杠桿系數=(△EPS/EPS)/(△EBIT/EBIT1) ,而=(△EPS
不能,因為△EPS=△EBIT(1-T)/N ,約分以後財務杠桿系數=EBIT/(EBIT-I) ,要是EBIT大於0,而EBIT-I<0,導致財務系數小於0,那是因為公司利潤總額為負數。
2. 財務杠桿系數。
單位應該是萬元吧?筊後利潤稅後利潤嗎?利息也包括在內吧?
若都是,則
稅前利潤=稅後利潤420萬+所得稅180萬[420/(1-30%)*30%]=600萬
利息=6000*10%=600萬
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利息=1200萬,此時代入公式,
05年的財務杠桿系數=1200/{1200-600-[70/(1-30%)]}=1200/500=2.4
3. 請問"如果企業負債為零,則財務杠桿系數為1"這句話的說法是否正確啊
DFL=EBIT/[EBIT-I-PD/(1-T)]
式中:PD為優先股股利。
在有優先股股利的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也大於1
4. 關於財務杠桿系數
【答案及解析】
(2)(EBIT-40-60)×(1-40%)/100=(EBIT-40)×(1-40%)/125
EBIT=340(萬元)
(3)財務杠桿系數(1)=200/(200-40-60)=2
財務杠桿系數(2)=200/(200-40)=1.25
(4)由於方案2每股利潤(0.77元)大於方案1(0.6元),且其財務杠桿系數(1.25)小於方案1(2),即方案2收益性高,風險低,所以方案2優於方案1。
判斷資金結構合理與否,其一般方法是以分析每股利潤的變化來衡量的,能提高每股利潤的資金結構是合理的;反之不夠合理。
小於方案1(2),即方案2收益性高,風險低,所以方案2優於方案1。
財務杠桿系數計算公式:
DFL=(ΔEPS/EPS)/(ΔEBIT/EBIT)=ΔEBIT(1-T)*EBIT/((EBIT-I)*(1-T)-d)/ΔEBIT=EBIT/EBIT-I-L-d/(1-T)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即:DFL=(ΔEPS/EPS)/(ΔEBIT/EBIT)
其中:DFL為財務杠桿系數、ΔEPS為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EPS為基期每股利潤
假如公司發行優先股和向銀行借款,可以按下列簡化公式計算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股利/1-企業所得稅
即:DFL=EBIT/EBIT-I-d/(1-t)
5. 財務杠桿系數
(1)
目前的利息=200*10%=20(萬元)
追加債券後的利息=20+550*12%==20+66=86(萬元)
(2)
每股利潤=【(220+50-20-66)×(1-25%)】÷40=3.45(元)
(3)
每股利潤=【(220+50-20)×(1-25%)】÷(40+27.5)=2.78(元)
(4)
由於發行債券後的每股收益比發行股票的每股收益高。所以,應選擇發行債券。
6. .如果企業的負債籌資為零,則財務杠桿系數為1。對嗎
你好!
對,財務杠桿是由於負債籌資帶來的,沒有負債籌資就沒有財務杠桿效應,系數為1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7. 如果企業的債務資金為零,財務杠杠系數必等於零。這句話對嗎
錯,
財務杠桿作用是指那些僅支付固定性資本成本的籌資對增加所有者收益的作用。
企業債務資金為零隻是企業沒有借債或發行債券進行籌資。影響是部分固定成本,
(EBIT)息稅前利潤—固定性資本成本—所得稅=所有者權益
DFL=(△EPS/EPS)/(△EBIT/EBIT)
8. 財務杠桿系數等於1時意味著什麼,除了知道利息是0外還能看出什麼。那經營杠桿系數呢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利息-優先股股利/1-企業所得稅
杠桿系數等於1 時意味著什麼?
1)息稅前利潤和稅前利潤為同一個數
2)負債比率為0%
經營杠桿系數=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如果也等於1,說明分子分母為同一數值,即利潤與銷量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