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初2物理下冊其他簡單機械定滑輪實質什麼的杠桿

初2物理下冊其他簡單機械定滑輪實質什麼的杠桿

發布時間:2021-04-19 08:25:40

1. 八年級下冊全品作業物理第十二章簡單機械,12.1杠桿,第一課時:杠桿及平衡條件。

2. 求初二物理杠桿、滑輪練習題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35分)

3. 初三的物理 其他的簡單機械 主要講什麼 人教版的。

講滑輪組,輪軸,斜面和杠桿。(主要是前三個。)
滑輪是由可繞中心軸轉動有溝槽的圓盤和跨過圓盤的柔索(繩、膠帶、鋼索、鏈條等)所組成的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簡單機械。(可看作變形的杠桿)
滑輪是杠桿的變形,屬於杠桿類簡單機械。
滑輪的歷史在我國,約完成於周安王14年癸巳(公元前388年)墨翟(人稱墨子)和他的弟子們寫的著作《墨經》中就有關於滑輪的記載。中心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是變形的等臂杠桿,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中心軸跟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是變形的不等臂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實際中常把一定數量的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滑輪組。滑輪組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工廠中常用的差動滑輪(俗稱手拉葫蘆)也是一種滑輪組。滑輪組在起重機、卷揚機、升降機等機械中得到廣泛應用。
省力計算公式:s=hn。 V繩=n*V物 F拉=(1/n)*G總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V繩:繩子自由端移動(上升/下降)的速度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V物:物體移動(上升/下降)的速度n:承重的繩子段數。 G總:物重+滑輪重(G物+G滑)。原則是:n為奇數時,繩子從動滑輪為起始。用一個動滑輪時有三段繩子承擔,其後每增加一個動滑輪增加二段繩子。如:n=5,則需兩個動滑輪(3+2)。n為偶數時,繩子從定滑輪為起始,這時所有動滑輪都只用兩段繩子承擔。如:n=4,則需兩個動滑輪(2+2)。其次,按要求確定定滑輪個數,原則是:一般的:兩股繩子配一個動滑輪,一個動滑輪一般配一個定滑輪。力作用方向不要求改變時,偶數段繩子可減少一個定滑輪;要改變力作用方向,需增加一個定滑輪。綜上所說,滑輪組設計原則可歸納為:奇動偶定;一動配一定,偶數減一定,變向加一定。
滑輪有兩種:定滑輪和動滑輪 ,組合成為滑輪組,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定滑輪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動力臂L1、阻力臂L2都等於滑輪半徑。根據杠桿平衡條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輪不省力和不省距離的結論。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的滑輪叫定滑輪。定義:使用滑輪時,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稱為定滑輪。定滑輪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 動滑輪動滑輪的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費距離。這是因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使用動滑輪雖然省了力,但是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鉤碼升高的距離,即費了距離。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省1/2力多費1倍距離.( 註:上句前提為拉力方向為豎直方向方可省1/2的力,若呈斜拉狀態,則拉力多於省的1/2的力。)動滑輪的原理動滑輪實質是個動力臂(L1)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桿。滑輪組滑輪組:由定滑輪跟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既省力又可改變力的方向.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繩子的自由端繞過動滑輪的算一段,而繞過定滑輪的就不算了. 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重物移動的距離.編輯本段滑輪組滑輪組原理有的中學物理教科書認為,利用滑輪組運輸或提升貨物,只能省力,但不能省功,中學物理教科書的上述結論對從事機械傳動設計工作的工程師影響極大,由於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和各種機械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頻繁地出現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各種運動,並在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各種運動過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完全需要在理論上說明怎樣設計或使用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的傳動系統,以使其處於最佳節能狀態,但中學物理教科書的上述結論使得機械工程師在從事機械傳動設計時,以及在指導人們使用運輸車輛和機械裝置時,往往忽略了滑輪組的段數或減速機的傳動比在各種狀態下與節能的關系,造成現有的許多運輸車輛和機械傳動裝置在運行過程中的能量消耗較高,輸送貨物數量較少。下面通過分析兩個物理習題的方式說明利用滑輪組牽引物體,不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通過將更多的物體輸送至目的地的形式節約能源。對於沿水平方向作牽引物體運動的滑輪組分析如下: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M放置在水平面上,利用滑輪組通過繩子與物體M相連,繩子牽引物體M的段數為K,繩子的牽引力為F,利用動力裝置使物體M沿水平面由靜止狀態開始作加速運動,則由牛頓運動定律可知:KF=ma2 (1)式中a2為物體M的加速度,並且a2=a1/K (2)式中a1為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解(1)、(2)式可得:a1=K2F/m (3)使用滑輪組的目的是運輸或提升一定數量貨物到達目的地,每個從事具體勞動的人都希望多拉快跑,即省力、又迅速地完成工作。為了對比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的區別,令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在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時都為a1值,在此狀態下動力裝置輸出的功率相等,設不使用滑輪組時(K=1)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則有:F/m′=K2F/m (4)化簡後可得:m=K2m′ (5)但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物體M的距離是不使用滑輪組時的L/K,為了便於對比,分別令兩種狀態下的動力裝置工作K次,這樣一來,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就可將質量為K2m′的貨物輸送至L距離,不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則將質量為Km′的貨物都輸送L距離,此時通過對比可見,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m為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m′的K倍。當物體M的運動存在摩擦阻力f時,則式(1)變為KF-f=ma2 (6)其中f=μmg,μ為摩擦系數。解(2)、(6)式,並將f=μmg帶入可得:a1=(K2F-Kμmg)/m (7)同樣令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在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時都為a1值,在此狀態下動力裝置消耗的功率相等,設不使用滑輪組時(K=1)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則有:(F-μm′g)/m′=(K2F-Kμmg)/m (8)化簡後可得:m=K2Fm′/(F+Kμm′g -μm′g) (9)同樣地,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物體M的距離是不使用滑輪組時的L/K,為了便於對比,分別令兩種狀態下的動力裝置工作K次,這樣一來,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就可將質量為K2Fm′/(F+Kμm′g -μm′g)的貨物輸送至L距離,不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則將質量為Km′的貨物都輸送L距離,此時通過對比可見,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m為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m′的KF/(F+Kμm′g-μm′g)倍。也就是說,利用滑輪組牽引物體,在某些條件下使運輸車輛和機械傳動裝置不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通過將更多的物體輸送至目的地的形式節約能源。由於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頻繁地出現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各種運動,並在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各種運動過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上述結論可以在理論上被用來指導和說明設計或使用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的傳動系統,以使其處於最佳節能狀態。例如,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在啟動、加速階段可以採用大傳動比的傳動系統,開足馬力全力沖刺,而不要採用傳動比小的傳動系統。對於沿垂直方向作牽引物體運動的滑輪組或者是減速機分析如下: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M懸掛在空中,利用滑輪組的輸出端通過繩子與物體M相連,繩子牽引物體M的段數為K,繩子的牽引力為F,利用動力裝置使物體M在空中由靜止狀態開始作向上的加速運動,則由牛頓運動定律可知:KF-mg=ma2 (10)式中a2為物體M的加速度,並且a2=a1/K (11)式中a1為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解(11)、(12)式可得:a1=(K2F-Kmg)/m (12)使用滑輪組的目的是運輸或提升一定數量貨物到達目的地,每個從事具體勞動的人都希望多拉快跑,即省力、又迅速地完成工作。為了對比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的區別,令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在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時都為a1值,在此狀態下動力裝置輸出的功率相等,設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運輸的物體M質量為m,則有:(F-m′g)/m′=(K2F-Kmg)/m (13)化簡後可得:m=K2m′/〔1+(K-1)m′g/F〕 (14)但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物體M的高度是不使用滑輪組時的h/K,為了便於對比,分別令兩種狀態下的動力裝置工作K次,這樣一來,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就可將質量為K2m′/〔1+(K-1)m′g/F〕的貨物提升至h高度,不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則將質量為Km′的貨物都提升至h高度,此時通過對比可見,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m為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m′的K/〔1+(K-1)m′g/F〕倍。當物體M的運動存在摩擦阻力f時,則式(11)變為KF-mg-f=ma2 (15)其中f=μmg,μ為摩擦系數。解(12)、(16)式,並將f=μmg帶入可得:a1=(K2F-Kmg-Kμmg)/m (16)同樣令滑輪組輸入端繩子的加速度在使用滑輪組與不使用滑輪組時都為a1值,在此狀態下動力裝置輸出的功率相等,設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為m′,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為m,則有:(F-m′g-μm′g)/m′=(K2F-Kmg-Kμmg)/m (17)化簡後可得:m=K2Fm′/(F+Km′g+Kμm′g-m′g-μm′g) (18)同樣地,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物體M的高度是不使用滑輪組時的h/K,為了便於對比,分別令兩種狀態下的動力裝置工作K次,這樣一來,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就可將質量為K2Fm′/(F+Km′g+Kμm′g-m′g-μm′g)的貨物提升至h距離,不使用滑輪組的動力裝置則將質量為Km′的貨物都提升h高度,此時通過對比可見,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m為不使用滑輪組時動力裝置提升的物體M質量m′的KF/(F+Km′g+Kμm′g-m′g-μm′g)倍。也就是說,利用滑輪組或減速機提升物體,在某些條件下使運輸車輛和機械傳動裝置不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通過將更多的物體提升至目的地的形式節約能源。由於上分析可知,對於電梯、吊車等各種縱向運輸裝置,在啟動、加速階段可以採用大傳動比的傳動系統,而不要採用傳動比小的傳動系統。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令動力裝置通過滑輪組或減速機對物體進行輸送,無論是沿水平方向,還是沿垂直方向,都能夠在消耗一定能量的條件下,將更多的貨物輸送到目的地。滑輪組的組裝:滑輪組滑輪組是由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匹配而成,可以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作用方向的目的。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繩子的繞法,決定於滑輪組的使用效果。動滑輪被幾根繩子承擔,力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幾分之一。原則是:n為奇數時,繩子從動滑輪為起始。用一個動滑輪時有三段繩子承擔,其後每增加一個動滑輪增加二段繩子。如:n=5,則需兩個動滑輪(3+2)。n為偶數時,繩子從定滑輪為起始,這時所有動滑輪都只用兩段繩子承擔。如:n=4,則需兩個動滑輪(2+2)。其次,按要求確定定滑輪個數,原則是:一個動滑輪一般配一個定滑輪。力作用方向不要求改變時,偶數段繩子可減少一個定滑輪;要改變力作用方向,需增加一個定滑輪。綜上所說,滑輪組設計原則可歸納為:奇動偶定;一動配一定,偶數減一定,變向加一定。對於繞繩方法,有一點切記:繩不可相交.其實繞繩難的就數滑輪組拉,只要掌握了要決,那就一點不難拉.滑輪組在繞線時如果動滑輪少那麼要先從定滑輪繞起;反之要定滑 輪少,那麼要先從動滑輪繞起;如果一樣多的話還是要先繞動滑輪。滑輪組的分類滑輪組是由一定數量的定滑輪和動滑輪以及繞過它們的繩索組成。滑輪組具有省力和改變力的方向的功能,是起重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滑輪組共同負擔構建重量的繩索根數稱為工作線數。通常,滑輪組的名稱以組成滑輪組定滑輪與動滑輪的數目來表示。如由四個定滑輪和四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稱為四四滑輪組。 滑輪組的用途:為了既節省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省力的大小 沒有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滑輪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滑輪組的特點用滑輪組做實驗,很容易看出,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是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貨物升高的距離。滑輪組繞法畫滑輪組的繞法, 首先要分析題目要求,是要減輕幾倍力(是原來的幾分之一) F=G/n,n為承擔重物的 繩子的段數。註:如果n是偶數,那麼饒線的起始點在上面的定滑輪上;如果n是奇數,那麼繞線的起始點在下面的動滑輪上。 即「奇動偶定」定理。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架絞車通過滑輪組提升重800N的物體,在1min內將物體提升3m,已知軸的半徑是4.8cm,搖柄的長是48cm,搖動搖柄時用的力是49N,計算1.這個裝置的機械效率2.要絞車的人的功率 先假設絞車的效率為100%,則絞車的拉力為49/4.8*48=490(N)。根據此力大於重物重量的一半,則:可以假設使用一個動滑輪的滑輪組組,則:需要絞車拉繩的長度為3m*2=6m;絞車需要轉過的圈數為600(cm)/2/3.1416/4.8=19.894(圈);人做功的距離為19.894(圈)*2*3.1416*48=6000cm。則:1.這個裝置的機械效率為800*300/(6000*49)=0.8162.搖絞車的人的平均功率為48(N)*60(m)/60(s)= 48(W)。假如假設使用兩個動滑輪的動滑輪組,則可以得出另一組結果:1.這個裝置的機械效率為800*300/(12000*48)=0.4166672.搖絞車的人的平均功率為48(N)*120(m)/60(s)=96(W)。編輯本段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特點和作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很省力地拉動物體。動滑輪不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能很省力地拉動物體。滑輪組結合了定滑輪和動滑輪,這樣既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又能很省力地拉動物體。若不計滑輪組使用中所做的額外功,動滑輪用的越多越省力。

4. 急需初中物理杠桿滑輪的應用習題,帶答案的

第十三章 (四、杠桿五、其他簡單機械)(A卷)

5. 初2下學期的物理知識, 很簡單的

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
動滑輪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但能夠省力.
滑輪組是由定滑輪和動滑輪構成的 它能省力 改變力的方向(也可以不)
如果由下面的滑輪出來的繩子有n根,則需要重物1/n的力(不記摩擦 繩重)

6. 物理杠桿習題

第十三章 (四、杠桿五、其他簡單機械)(A卷)

7. 初二物理杠桿題

滑輪

由可繞中心軸轉動有溝槽的圓盤和跨過圓盤的柔索(繩、膠帶、鋼索、鏈條等)所組成的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簡單機械。滑輪是杠桿的變形,屬於杠桿類簡單機械。在我國早在戰國時期的著作《墨經》中就有關於滑輪的記載。中心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定滑輪,是變形的等臂杠桿,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中心軸跟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是變形的不等臂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實際中常把一定數量的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滑輪組。滑輪組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

工廠中常用的差動滑輪(俗稱手拉葫蘆)也是一種滑輪組。滑輪組在起重機、卷揚機、升降機等機械中得到廣泛應用。

滑輪有兩種:定滑輪和動滑輪

(1)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改變作用力方向.

定滑輪的特點

通過定滑輪來拉鉤碼並不省力。通過或不通過定滑輪,彈簧秤的讀數是一樣的。可見,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在不少情況下,改變力的方向會給工作帶來方便。

定滑輪的原理

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動力L1、阻力L2臂都等於滑輪半徑。根據杠桿平衡條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輪不省力的結論。

(2)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省1/2力多費1倍距離.

動滑輪的特點

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費距離。這是因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使用動滑輪雖然省了力,但是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鉤碼升高的距離,即費了距離。

動滑輪的原理

動滑輪實質是個動力臂(L1)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桿。

(3)滑輪組:由定滑輪跟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既省力又可改變力的方向.

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繩子的自由端繞過動滑輪的算一段,而繞過定滑輪的就不算了.

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重物移動的距離.

滑輪組的用途:

為了既節省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省力的大小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滑輪組的特點

用滑輪組做實驗,很容易看出,使用滑輪組雖然省了力,但是費了距離——動力移動的距離大於貨物升高的距離。

8. 請各位高手幫忙總結一下初二物理的簡單機械(杠桿、滑輪等)的有關資料吧~急需!超級感謝!!

13.1 杠桿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__________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這個點就叫____________;使杠桿轉動的力叫___________,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________。

2,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重為5牛頓和15牛頓的甲、乙兩物體,分別掛在杠桿的左右兩端。若杠桿的重力忽略不計,當杠桿平衡時,左右兩邊臂長之比為:

A,3:1; B,2:1; C,1:3; D,4:1。

4,如圖所示的杠桿,每個砝碼重均為1牛頓,杠桿處於平衡狀態,若在杠桿兩邊各減去一個砝碼,則:

A, 杠桿保持平衡;

B, 杠桿左邊向下傾;

C, 杠桿右邊向下傾;

D, 無法判斷。

5,畫出下圖中各種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

13.2 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的動力臂______阻力臂,費力杠桿的動力臂_____阻力臂;若動力臂的長度是阻力臂長度的三倍,則動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

2,天平屬於_______杠桿,杠秤屬於_______ 杠桿,汽水瓶起蓋器屬於_____杠桿。

3,如圖所示為使杠桿平衡,F1、F2、F3 三次分別作用在A點,其中______最小。

4,下列杠桿工具中,不省力的是:

A,鍘刀; B,鑷子; C,剪鐵皮的剪刀; D,扳手。

5,如果天平的兩臂不等,先將物體放在右盤稱,稱得質量為m1;在將物體放在左盤稱,稱得得質量為 m2,那麼物體的實際質量應為:( )

A, ; B, ; C, ; D, 。

13.3 滑輪

1,定滑輪實質是一個_______杠桿,使用定滑輪時不能______,但能________。

2,動滑輪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的_____杠桿,,使用定滑輪時能省力_________,但費________。

3,使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提升物體時,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的裝置是:

4,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物體,以及已知物體重200牛,物體勻速上升1米,不計滑輪組重及摩擦,則:( )

A,拉力為50牛;B, 拉力為40牛;C,繩的自由端拉出4米;D, 繩的自由端拉出1米。

5,如圖所示的是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用這個滑輪組提升重為300牛的重物(忽略滑輪組和繩子重及摩擦)

(1)在圖甲上畫出當動力F=150牛時繩子繞法;(2)在圖乙上畫出當動力F=100牛時繩子的繞法。

13.4 輪軸 *

1, 輪軸是有輪和軸組成,能繞_______旋轉的__________,輪軸是一種______的杠桿。

2, 如圖所示的輪軸,_______是支點,作用在輪上的是________,作用在軸上的是________,動力臂是__________ ,阻力臂是____________,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2 /F1=__________。

3, 如圖是輪軸的截面圖,輪軸的輪半徑和軸的半徑之比為3:1,在A處掛一個重物G2在B處掛一個重物G1,剛好靜止不動;現要在兩邊再加一些重物,仍使輪軸保持靜止不動,則A、B兩邊所加重物質量之比應為:( )

A, 1:1;B, 3:1;C, 1:3;D,1:9。

4,如圖是四個輪軸的截面圖,左邊兩個輪軸的輪半徑與軸半徑之比為3:2,右邊兩個輪半徑和軸半徑之比為2:1,根據圖中所示情況,要提起相同的重物G ,所用的力最小的是:( )

參考答案:

13.1 杠桿

1,固定點、支點、動力、阻力 2,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A 4,C

13.2 杠桿的應用

1,大於、小於、三分之一 2,等臂、省力、省力 3,F2 4,B 5,D 。

13.3 滑輪

1,等臂、省力、改變用力方向 2,2倍、省力 、一半、距離 3,C 4,A

13.4 輪軸

1,共同軸線、簡單機械、變形 2,O點、F2 、F1 、R、r 、r/R 3,C 4,D。

9. 我想要初2物理下冊書里的重點內容和公式!!~~~

物理總結
一. 溫度
1. 溫度
⑴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⑵常見的溫度計原理: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⑶規定:把大氣壓為1.01×10^5時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稱為1攝氏度,表示為1℃。
⑷溫度計的測量范圍:35℃——42℃。
⑸溫度的國際單位是:開爾文(K),單位是攝氏度(℃)。
2.熔化
⑴熔化:物質用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
⑵熔化的過程中吸熱。
⑶常見的晶體是:海波、冰、食鹽和各種金屬。
⑷常見的非晶體是:蜂蠟、松青、瀝青、玻璃。
⑸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⑹同一晶體,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⑺熔化現象:
① 醫生有時要對發高燒的病人做「冷敷」治療,用膠袋裝著質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對病人進行冷敷,哪一種效果好些?為什麼?
答:用0℃的冰效果好,因為0℃的冰在熔化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比0℃的水多一個吸熱的過程,可吸收更多的熱量。
3.凝固
⑴凝固: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的過程中放熱。
⑶晶體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保持不變。
⑷凝固現象:
① 寒冷的地方,冬天貯藏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幾大桶水,這是為什麼?
答:因為水在凝固時放出大量的熱,可以加熱窖內的空氣,是菜窖內的空氣溫度不致降得太低,而把蔬菜凍壞。
②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屬,有時會發生粘手的現象,好像金屬表面有一層膠,而在同樣的環境下,用手去摸木頭,卻不會發生粘手現象,這是為什麼?
答:在寒冷的冬天,室外金屬的溫度很低,若手上比較潮濕,此時去摸金屬,手上水分的熱很快傳遞給金屬,水溫急劇下降,很快降到0℃而凝固,在手與金屬之間形成極薄的一層冰,從而降手粘在金屬上。而在同樣的條件下用手去摸木頭,則不會發生上述情況。當手接觸木頭時,雖然木頭也要從手上吸熱,但因木頭是熱的不良導體,吸收的熱不會迅速傳到木頭的其他部分,手的溫度不會明顯降低,所以手上的水分就不會凝固了。
4.汽化
⑴汽化: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
⑵汽化的兩種方式:①蒸發 ②沸騰
⑶蒸發:蒸發是在液體表面上進行的汽化現象。
它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⑷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液體的表面越大,蒸發越快;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液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
⑸沸騰:沸騰是一種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⑹沸騰的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⑺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液體表面上的氣壓越小,沸點越低;氣壓越大,沸點越高。
⑻水的沸點:100℃
⑼汽化現象:
①有些水果和蔬菜常用紙或塑料袋包裝起來,並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中,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答:目的是為了減少水果和蔬菜中水分的蒸發。這是因為用紙或塑料包裝起來後,減少了外面空氣的接觸面,使蒸發速度減慢;把水果或蔬菜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使液體溫度降低,可以使蒸發變慢。
②盛暑季節,人們常在地上灑水,這樣就感到涼爽了,為什麼?
答:地面上的水蒸發時,要從周圍空氣吸收熱量,使空氣溫度降低,所以人會感到涼爽。
③ 用紙做的「鍋」在火上給水加熱,不一會,水就會沸騰了,而紙鍋不會燒著,為什麼?
答:當紙鍋里放進水以後,蠟燭或酒精鄧放出的熱,主要被水吸走,這些熱量使紙鍋和水的溫度不斷升高,當溫度達到水的沸點時,水便沸騰了,水在沸騰時,還要吸收大量的熱,這些熱使100℃的水變成100℃的水蒸氣,但是沒有使水的溫度再升高,總保持在100℃,這樣,水就保護了紙鍋的燃點遠高於水的沸點,溫度達不到燃點,紙就不會燃燒。
④ 為了確定風向,可以把手臂進入水中,然後向上舉起手臂,手臂的哪一面感到涼,風就是從那一面吹來的,使說明理由。
解:風吹來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蒸發得快些,從手臂吸收的熱量多,手臂的這一面就會感到涼,就知道風是從這一面吹來的。
⑤ 能否用酒精溫度計研究水的沸騰?為什麼?
解:如果酒精溫度計的最大測量值低於100℃,不能用酒精溫度計研究水的沸騰,因為在標准大氣壓下,酒精的沸點是78.5℃,水的沸點是100℃,超過了酒精溫度計的最大測量值,若把酒精溫度計放入沸水中,玻璃泡中的酒精就會沸騰,使溫度計受到損壞。如果酒精溫度計的最大測量值大於或等於100℃(在製造溫度計時,增大酒精液面上的壓強,使酒精的沸點高於或等於100℃),就可以用酒精溫度計研究水的沸騰了。
5.液化
⑴液化: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放熱)
⑵液化的兩種方法:①降低氣體溫度 ②壓縮氣體體積
⑶液化現象:
①夏季悶熱的夜晚,緊閉門窗,開啟卧室空調,由於室內外溫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會出現一層水霧。這層水霧是在室內一側,還是在室外一側?請寫出你的猜想及依據。
猜想:在室外一側
依據:夏天開啟空調後,室外溫度高於室內溫度,室外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時,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玻璃的外側。
6.升華
⑴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做升華。
⑵升華的過程中吸熱。
⑶升華現象:
①人工降雨是用飛機在空中噴灑乾冰(固態二氧化碳)。乾冰在空氣中迅速吸熱升華,使空氣溫度急劇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小冰粒,冰粒逐漸變大而下落,下落過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7.凝華:
⑴凝華:物質由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華。
⑵凝華過程中放熱。
⑶凝華現象:
①請你解釋俗語「霜前冷,雪後寒」。
解:霜是水蒸氣向外放熱凝華形成的,而空氣中的水蒸氣向外放熱的條件必須是氣溫低,所以霜形成前一定是低氣溫,即「霜前冷」。而大雪後,雪會熔化或升華,這都需要從空氣中吸收熱量,使氣溫下降,因此人會感到寒冷,所以「雪後寒」。
8.幾種物態變化:

9.補充題:
⑴三支溫度計,甲的測量范圍是-20℃~100℃,乙的測量范圍是-30℃~50℃,丙的測量范圍是35℃~42℃。由此可知甲是 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
⑵把一勺子水潑到燒紅的鐵塊上,聽到一聲響並看到有「白氣」冒出,在這一過程中所發生的物態變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旱情嚴峻的時期,為了緩解旱情,可以採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讓執行任務的飛機在高空中撒一些乾冰,當乾冰進入雲層時,很快___________為氣體,從周圍空氣中___________大量的熱,使周圍空氣的溫度急劇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_____成一些小冰粒,這些冰粒逐漸變大下降。在下落過程中遇到暖氣流就___________成雨落到地面上。(填寫合適的物態變化名稱和需要具備的條件)
⑷寒冷的冬天室外氣溫是-25℃,河面結了一層厚冰,那麼冰層的上表面溫度和下表面溫度及深水處的溫度分別是( )
A. -25℃,-25℃,-25℃
B. 都低於-25℃
C. -25℃,0℃,0℃
D. -25℃,0℃,4℃
⑸我國南方有一種用陶土做成的涼水壺,夏天把開水放入壺里,壺里的水很快就涼了下來。而且陶土壺中的水的溫度比氣溫還低。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⑴實驗室用溫度計 寒暑表 體溫計
⑵汽化 液化
⑶升華 吸收 凝華 熔化
⑷D
⑸當水盛入陶土壺中時,水會滲出來,在壺的外表面蒸發。蒸發會從周圍或液體所附著的物體上吸收熱量,使周圍或所附著的物體溫度下降,所以水溫很快會降下來。當水溫與外界氣溫相同時,壺的外表仍然會有水滲出來,繼續蒸發使水溫繼續降低,所以,壺中的水會保持一個較低的溫度。

第一章 機械能
1. 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
2. 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3. 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4. 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5. 重力勢能: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6. 物體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7. 彈性勢能: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8. 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9.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 (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
10. 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方式有: 動能 重力勢能;動能 彈性勢能。
11. 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風能和水能。
第二章 分子運動論初步知識
1. 分子運動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擴散:不同物質相互接觸,彼此進入對方現象。
3. 固體、液體壓縮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大於引力。 固體很難拉長是分子間表現為引力大於斥力。
4. 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 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內能也稱熱能)
5. 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6. 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7. 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8. 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
9. 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
10. 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11. 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12. 比熱(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物理意義就類似這樣回答)
13. 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
14. 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5. 水的比熱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16. 熱量的計算:
① Q吸 =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 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 是初始溫度;t 是後來的溫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③ Q吸 = Q放 ( ※ 關系式 )
17. 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第三章 內能的利用 熱機
1. 燃燒值(q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燃燒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2. 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 =qm;(Q放 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燃燒值,單位是:焦/千克;m 是質量,單位是:千克。
3. 利用內能可以加熱,也可以做功。
4. 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曲軸轉2周。
5. 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的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6. 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光的反射
1. 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3. 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4. 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5.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註: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線 法線 反射光線

鏡面
6. 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平面鏡成像特點:(1)像與物體大小相同(2)像到鏡面的距離等於物體到鏡面的距離(3)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4)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8. 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第六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2.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4. 凸透鏡成像:

(1) (2) (3)
F F (1/) (2/)
f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
實像(像距:f<v<2f),如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u<2f),成倒立、
放大的實像(像距:v>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5. 光路圖:

空氣 空氣 空氣

水 水 水

6.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5)光發生折射時,處於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後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8)畫透鏡時,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簡單機械
1. 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
2. 什麼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
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 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 或寫成 。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4. 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省
力,但費距離。(如剪鐵剪刀,鍘刀,起子)
(2)費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費
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
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5. 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質是個等臂杠桿)
6. 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7. 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第十四章 功
1. 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 功的計算:功(W)等於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
3. 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牛•米).
4. 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等於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 斜面:FL=Gh
或 。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 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螺絲也是斜面的一種)
6. 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
7. 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 。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閱讀全文

與初2物理下冊其他簡單機械定滑輪實質什麼的杠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境外對境內融資租賃 瀏覽:370
股票杠桿要找賽岳恆 瀏覽:12
捷匯俄羅斯匯率 瀏覽:157
渤海交易所騙局046在那 瀏覽:640
我國民間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瀏覽:823
最近5年丁二烯價格走勢圖 瀏覽:440
東證期貨合肥營業部 瀏覽:436
萬鑫金融是詐騙公司嗎 瀏覽:37
華誼集團燃料電池 瀏覽:313
金融機構與稅務檢查 瀏覽:303
增強金融機構吸引力 瀏覽:466
外匯管理局屬於哪個單位管理 瀏覽:350
2014年5月美元對港幣匯率 瀏覽:233
銀行卡有風險買理財產品 瀏覽:960
銀行金融機構部是分管什麼的 瀏覽:350
深圳恆通金融貸款公司 瀏覽:745
潤靈環球上市公司 瀏覽:22
新黃埔期貨公司 瀏覽:243
杠桿的省力情況有幾種 瀏覽:334
四川美瑋邦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