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理中杠桿的計算公式怎麼理解,怎麼的得到的,什麼原理
杠桿又分稱費力杠來桿、省力杠自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沒有任何一種杠桿既省距離又省力,這幾類杠桿有如下特徵:
省力杠桿
L1>L2,F1<F2,省力、費距離。
如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開瓶器,軋刀,動滑輪,手推車 剪鐵皮的剪刀及剪鋼筋用的剪刀等。
費力杠桿
L1<L2,F1>F2,費力、省距離。
如釣魚竿、鑷子,筷子,船槳裁縫用的剪刀 理發師用的剪刀等。
等臂杠桿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
如天平、定滑輪等。
② 物理中杠桿原理的公式
力乘以力臂等於力乘以力臂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③ 物理知識!力矩的最基礎知識。我只知道M=FL。求比較易懂的關於力矩最基礎知識點!別復制一大堆看不懂
如果只是中學階段,對力矩的理解,也就是:
力矩如何計算,就是你寫的這個公式,需要注意的是,第一,L是F的作用線到轉軸之間的距離(數學中的點到直線距離),第二,力矩對物體的轉動效果有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區別,求合力矩須預先規定一個為正,所有力的力矩之和為代數和。
力矩的物理意義:改變物體的轉動狀態。如果物體靜止或者勻速轉動,則稱物體處於轉動平衡狀態(角速度恆定),此時對應的合力矩為零;若合力矩不為零,則物體角速度會改變,我們就說轉動狀態發生了變化,在這個意義上,仿照牛頓第二定律,理解為:合力矩是使物體改變轉動狀態的原因。
在中學階段,大都是討論轉動平衡,此時有轉動平衡條件:合力矩為零<=>物體處於轉動平衡狀態,這是初中杠桿平衡的一般形式。
④ 杠桿原理中,FL的值是代表一個固定的物理量嗎(
不是固定的
因為:
做試驗的時候,為了使結論具有普遍性,
要多次更換鉤碼的位置和數量,
因此,
FL的乘積不是固定的
⑤ 在物理中:什麼叫做杠桿
物理學都是理想化的譏供罐佳忒簧閨偽酣鐮狀態,而在現實很多做出來的實驗都有很大誤差,和書本說的不一樣,所以基礎的都是建立在物理學上的?
⑥ 初中物理,有關杠桿的
解:
因為角度很小,杠桿可視為水平方向,同時支點在杠桿的下端,對正方體可類推。故
對正方體來說,左端為支點
動力臂為:
L1=a
阻力臂:
L2=a/2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很容易求出杠桿對正方體的支持力(也即對杠桿的壓力)
F1=Mg/2
而對鐵棒來說:
動力臂:L1『=L
阻力臂:
對正方體的:L2』=a/3
對自身重力的:L2''=L/2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FL1'=F1L2'+GL2''
即:
FL=(Mg/2)×(a/3)+G×(L/2)
解之
F=G/2+aM/6L
可見正確答案為:C
⑦ 在物理中:什麼叫做杠桿
這個沒什麼高招的,從我的經驗來看就是瘋狂做題,只有實戰才能知道哪裡薄弱,到最後知道把有些題一眼能看出答案那才叫真正的掌握了。除此之外我還想建議的就是一定不要脫離課本,要想做題做的又快又對只有在把課本上的知識熟記在心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的,所以一定要抓住基礎。總之,唬儲杠肥蘄堵擱瑟功雞一是要勤奮,二是要踏實,三是要講究效率。抓住這三點,每科提高20分都是很容易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⑧ 物理 關於力與杠桿
以接觸地面的一端為支點,動力的力臂是木棒全長
粗細均勻的木棒,重心在幾何中心,所以重力即木棒轉動的阻力,阻力臂是木棒長度的一半
根據杠桿平衡原理
fl=g×0.5l
f=0.5g
g=2f=2×196n=39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