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近銀行利率提高了,這對匯率有什麼影響啊
從理論上說,利率提高,會吸引外資流入,從而增加人民幣的需求和外幣的供給,從而使得人民幣升值。同時,提高利率是一項緊縮的政策,可以抑制通貨膨脹,降低物價水平,從而增加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加外匯收入,從而使得人民幣升值。
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也要視實際情況而言,本次利率的提高是在CPI增長過快,通脹壓力過大,資產泡沫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實施的,不同的專家對於本次加息的看法不同,建議你多去看看相關的文章。
B. 存款利率對匯率的作用
1)利率提高之後,就意味著本國的貨幣更值錢,使用本國貨幣資金的成本上升,比如說,假設利率已經提高到使投資可以得到的收益和存款差不多,那人們就會放棄投資選擇存款,因為這樣風險更小。外匯市場上的本國貨幣供應就會減少。
同時,利率提高表示放棄使用資金的收益上升,就是存款可以得到更多利息,人們就會更多的存錢,外資也會內流,因為把錢存在利率高的地方可以得到更多利息,是外匯市場上的外幣供應相對增加。
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就會使利率上升。
2)影響匯率有很多因素。
國際收支
順差時候,市場上隨本國商品需求較大,對外國商品需求較小,在外匯市場上就表現為外幣供應大於需求,使本國匯率上升,也就是本幣升值,外幣貶值。逆差反之。
相對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率較高,則貨幣的對內價值降低,對外價值——匯率,也會下降。
相對利率
上面已經回答了這個方面問題。
總需求與總供給
如果總需求中對進口需求增長快於總供給中出口供給的增長,本國貨幣將貶值。
總需求增長從整體上快於總供給的增加時,會導致貨幣的超額發行和赤字增加,間接導致本國貨幣貶值。
心理預期
財政赤字
財政赤字往往導致貨幣供應增加和需求增加,赤字增加將導致本國貨幣貶值。
國際儲備
較多的國際儲備表明政府幹預外匯市場、穩定貨幣匯率的能力較強。儲備增加能加強外匯市場對本國貨幣的信心,有助於本國貨幣升值。
啊。。好像已經寫了很多了。。
3)關於政府直接改變匯率。。
匯率制度有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
固定匯率制度下,匯率是有國家規定的,但是也不能隨便亂訂,說升值就升值,說貶值就貶值。當國家規定的匯率不符合市場匯率時,便會產生黑市,對經濟造成不好影響。
浮動匯率制度下,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供求決定的,國家不加以干預。但實際上一點也不幹預是不可能的,但不可能是直接規定匯率。而只能根據影響匯率的因素,用相應的政策對匯率進行調控。
C. 匯率與儲蓄-投資的關系
關系很復雜,一般來說
匯率與儲蓄:本幣匯率下降,本幣貶值,易引發通貨膨脹,所以利率提高,儲蓄上升。反之亦然
匯率與投資:本幣匯率下降,本幣貶值,促進出口,出口商出口需求增大,進而刺激投資的增加,同時外資撤走,會刺激國內投資,反之亦然。
D. 為什麼國民儲蓄的增加會導致匯率下降
國內儲蓄增加,所以對本國產品需求減少,長期看貨幣強勢與否取決於對本國產品的需求,需求越少,貨幣越貶值。而這里是小國,所以它對外界形象遠小於外界對它的,對它的產品需求主要來自國內。
直到凈出口增加是等於用國外需求彌補國內減少的需求。
E. 國家儲蓄率與本國貨幣匯率之間什麼關系
匯率與儲蓄率在統計上存在相關關系,但相關系數不高且統計檢驗不顯著,似乎不能僅靠調整匯率來調整儲蓄率。
分析決定儲蓄率的主要因素是各國政策選擇時無法迴避的,只有弄清導致高儲蓄率的因素及權重,才能找到有效的調整工具。
東亞國家儲蓄率偏高有多重原因:一是民族傳統。東亞受儒家思想影響,有崇尚節儉、自律、提倡克制、中庸(低調)、反對奢華等傳統。二是文化因素。可能需從大量教科書和文學作品中找出文化差異。與東亞相似,拉美國家並不富裕但儲蓄率也並不高,因為居民拿到工資後很快就消費光了,其中就有文化因素。三是家庭結構。東亞家庭結構緊密,社會對家庭依賴程度高,家庭承擔著贍養老人、撫育子女等大量社會責任。四是人口結構和經濟增長階段。從弗蘭克×莫迪利亞尼的生命周期假說考察,壯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比例增加,會使個人儲蓄增加以備將來養老、醫療之需;從經濟增長階段考察,經濟非同尋常的高速增長將使多數增加的收入轉為儲蓄,導致儲蓄率高於正常比例。中國正好符合上述條件,儲蓄率高不難理解。日美兩國對比也可說明上述因素的作用。日美均屬發達國家、人均收入高、社會保障體系各有缺陷,但日本儲蓄率遠高於美國,主要因為其在社會文化、家庭觀念、人口結構等方面與其他東亞經濟體十分相似。
社保體系不完善導致儲蓄率高邏輯上正確,但並無太多實證支持,且該觀點以理性人為假定,認為社保體系不健全時,人會通過增加儲蓄預防未來醫療、養老等需求,但實際上不一定成立。
產油國高儲蓄率也有客觀成因。產油國稟賦特殊,地下埋藏的石油財富遠超出正常消費需要,必然以儲蓄方式積累下來。
經濟學初級教科書從供需和價格開始,使人們容易聯想是某一價格,如匯率和利率,在左右儲蓄和消費選擇。但事實上儲蓄率高低還與多種因素有關,不能簡單地認為通過名義匯率調整可以大幅改變儲蓄率。民族傳統、文化、家庭結構、人口、社會保障體制等都非短期內能夠改變,即使政策有效也需長時間顯效。
F. 什麼是外匯與外匯儲蓄什麼是匯率及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
在世界市場上來,進口商品需源要支付某中外幣,這些外幣對於我國來說就是外匯.
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我國通常採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
外匯匯率升高則外幣升值,本幣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商品價格升高,國家出口增多,進口減少,本國的生產增多,就業增多,經濟發展但資金外流.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外匯收入及其儲備的增加對於穩定外匯匯率,增加一國的經濟實力與提高國際經濟地位均有重要作用.
G. 國際收支狀況對匯率有什麼影響
1,提高利率,本國對外匯率下降,本幣升值,抑制了出口而鼓勵進口,增加進出口
2,提高利率,國際熱錢湧入,導致貿易盈餘下降
3,提高利率,投資減少,儲蓄增加,消費減少,對進出口都有影響,最終結果不確定
但是簡單來講,根據馬歇爾-勒納條件,提高利率,本幣升值,長期效應是導致進出口減少,貿易收支惡化.
H. 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對匯率有影響嗎
有.提高存款准備金率,銀行可貸資金減少,市場貨幣以乘數的比例下降,貨幣供應緊張,利率上升,套利資增加(將外幣兌換成本幣以獲得利差),短期內該貨幣幣值上升,匯率下降(直接標價法下),對於長期,由於套利資本獲利回吐,則會使該貨幣遠期貶值.
I. 存款准備金率的提高對匯率有什麼影響
是兩個不同的貨幣政策工具,對匯率沒有直接影響。
不過表明央行進一步緊縮銀根的決心,不排除年內再次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