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匯率傭金 > 李小龍杠桿多粗

李小龍杠桿多粗

發布時間:2021-04-21 05:29:37

A. 李小龍的肌肉密度比普通人強多少

李小龍那身結實的肌肉、令人生畏的線條輪廓和難以置信的爆發力都代表著一種獨有的神威和氣勢,他的肌肉質量是舉世無雙的。——摘自李小龍傳---李小龍與健身

那麼如何練成這樣一身有質量的肌肉呢,有誰知道么?我不知道,我很想知道!

看了關於李小龍一些的資料,始終沒有系統的健身方案,不過也有一些心得,在此簡單說一下。首先李小龍健身是非常專業,非常科學的健身方法(很多世界著名健美運動員都仰慕這種獨特的力量練習和據此所練就的素質與肌肉,其中包括「大塊頭」婁.弗里格諾、肖恩.雷、麥.馬特拉佐、凱文.利弗斯.弗萊克斯.韋斯、莎倫.布魯諾以及現在的奧林匹亞先生和小姐多里安.耶茨和琳達.莫莉等等。他們都發表過個人觀點和文章,稱李小龍對他們的健美生涯有很強烈的影響。)

其次伊魯山度回憶說,李小龍具有一種極快的速度力量,別看李小龍看上去精瘦精瘦的,但是只要他舉臂抬腿,殺傷力是足以致命的。如果以每磅體重計算,李小龍肯定是世界上動作速度最快的人之一。美國跆拳道之父的李俊久說:「我從未見過如此強壯的人,他可以單手用一隻食指來做俯卧撐,而我用四個指頭撐都很吃力。」李小龍獨創了一種他稱為「升旗」的下腹肌練習方法,就是平躺雙手向後抓住豎著的桿子,身體肩膀以下騰空,然後用腹部的力量抬起下半身。他具備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他可以把34公斤重的杠鈴直臂水平前伸、收回,再伸出靜止「鎖住」控20秒鍾!這對一名體重62公斤的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即使一個90公斤重的人都未必做得到。

以上這些李小龍的傳奇就不說了,說說他都怎麼鍛煉肌肉吧!首先有一點是李小龍不求強壯,只求質量,他有時鍛煉是不按照正常的方式來的,比如推舉的方式是快推停頓慢放,李小龍是快推快放不停頓,所以可以看到李小龍的胸肌不大,但是充滿線條,正是快速的推舉造就的有耐力有質量有爆發力的胸部。李用72公斤重量進行3組,每組10次卧推,再用45公斤重量進行20~30次卧推,然後調高或調低卧推凳進行不同角度的練習。

另外就是李小龍的背闊肌,李小龍的背闊肌簡直成了蝙蝠衫了,太大了,至於這點我想就不能快速的鍛煉背部肌肉群了,應該是正常的鍛煉方式吧,那樣的話背闊肌才能往大的方向發展,到了一定的幅度再做快速的耐力練習,否則的話就會形成虎背熊腰了,健美者的背闊到了最後往往都直接連到腰部了,顯得腰也很粗,而李小龍腰卻非常細,典型的肩寬腰細,也就是科學上所說的最標準的身材,肩寬腰細胯寬腿長,李小龍全佔了,只可惜天妒英才。至於鍛煉背闊本人認為應該效果好的還是引體向上了,但在李小龍的健身方案中沒有看見,卻有杠鈴劃船,相信杠鈴劃船比引體向上還好。

下面再來說李小龍舉世無雙的前臂,粗大有力線條密布,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李小龍從練詠春拳時就再鍛煉前臂,那時的鍛煉方式就是卷腕,李小龍每天堅持練習前臂,他認為前臂的密度很大,所以必須每天給予它們一定量的刺激,才能夠強壯。注意是每天練習前臂,而且是各種方法。《青蜂俠》播出後,李小龍名聲大震,訓練更加刻苦,並修改了計劃的部分內容,增加了器械重量,減少了次數,並在每項練習中相應增加兩組練習。再次注意,增加了重量,減少了次數,說明前臂的鍛煉也是正常的鍛煉方式,先將前臂增肌,再鍛煉密度和質量!在李小龍的健身計劃中寫的是握力練習,沒有具體項目,可見是各種各樣的了,大家可以自行鍛煉。

下面說下腹肌吧,龍的腹肌:在李小龍身體各部分肌肉中,腹肌最結實,線條最清晰。《黑帶》雜志社經理三戶上原回憶說,李小龍特別注意腹肌力量訓練,他說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腹肌,那麼干一切事情都「沒門兒」。琳達說,李練習腹肌簡直到了「入魔」的程度———仰卧起坐、羅馬練習椅、懸垂舉腿、倒掛起身...注意這里是省略號,凡是你能想起到的鍛煉腹部的方法你就盡管開始。當然還有李小龍最著名的「升旗」。李小龍的腹肌訓練次數總是以百記,甚至上千。上千次的腹部練習!!!!

在這里我想談談李小龍的上臂,包括三角肌、肱二、肱三,在第四幅圖片中可以看見李小龍的肱二、肱三都有線條,太不可思議了,我試過很多姿勢,發現在做前平舉和側平舉舉起的瞬間才能看見自己的肱二、肱三有線條,而且若隱若現,要麼就是雙手提著重達40公斤以上的啞鈴也會出現一點,難道為了給人展示我們的肱二、三的線條還非得拎上40公斤的重物啊,其實三角肌的線條是比較好練的,主要就是站姿推舉和前平舉、側平舉。但是肱二、三就不知道如何練習了,李小龍的健身計劃中沒有關於三角肌的訓練內容,但是我曾經看到過李小龍說過三角肌最棒的鍛煉方式是站姿推舉,而我本人也很喜歡這個姿勢,三角肌是我健身6個月發展最快的肌肉。

下面該說什麼了,龍的腿么?腿部是武術發力的核心。大成拳祖師王薌齋有言:力起於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在各種武術項目中,腰腿都是拳法的主要發力部位。腿法自不必說,在其他技法中腿部力量也是起著關鍵作用。李小龍從開始武術訓練起,就一直堅持練習深蹲。他的深蹲重量最多達到過295公斤,這對於一個體重不足70公斤的人來說實在難能可貴。就連奧林匹亞先生多里安耶茨也稱贊說,李小龍的大腿如同鋼鐵一般強壯,令人難以置信。李小龍不僅能像魔鬼一樣練習深蹲,還能像魔鬼一樣練習腿舉、腿屈伸等。又是一個等!!!深蹲295公斤?6袋子水泥或者三袋子大米放在肩上什麼感覺?李小龍深蹲295公斤的腿居然那麼細。在「格鬥聖地」曼谷,泰拳手們經常踢擊樹干,甚至鐵棍,以此鍛煉小腿肌肉和硬度。李小龍把這些訓練吸收到截拳道中,作用十分顯著。現在大家都不用再練習提踵了,都去踢鐵棍吧,絕對不會增粗,而且會非常有力度!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李小龍的有氧運動,非常的重要,這是保持最佳身材和最佳耐力的永恆方式。李小龍認為,通過長期訓練身體最大肌肉群結合有氧練習的方法,可達到最大限度消耗脂肪的目的。(胖子們總是減不下一身贅肉,是因為吃不了苦)李小龍在力量練習後進行有氧練習,他當時運用較多的計劃是15~45分鍾內跑3~10公里。有時會後退跑;有時會在大風天時跑;有時跑一公里,走一段,再跑一公里,有時他也採用騎45分鍾固定自行車,直到渾身大汗為止。另一項李小龍喜歡的練習是跳繩。

由以上的內容大致可以這樣認為,要練成李小龍的身材,首先我們需要按照正常的健身方案來鍛煉,等到鍛煉到一定的程度,假設鍛煉到第一張照片,就可以不再按照正常的鍛煉法了,可以有選擇的鍛煉,強化胸部、胳膊、腹部、這些部位的鍛煉全部改為快速持久地耐力練習,背部依然按照正常的鍛煉方式,加強有氧運動和器械運動的結合。另外就是腿部,深蹲和有氧結合,即鍛煉了力量又不變的粗大!

李小龍在70年代初的訓練完全是一種「本能」的訓練,那個時候李採用的是「兩練兩休」方法,但有時計劃也有所改變。一般情況下每項練習3~6組,每組15次左右。李還有一種獨特的「短距力法」,如在卧推時手臂只彎曲8厘米,然後再爆發用力推直,有時還做一些等長收縮練習。

雖然李小龍的本能訓練計劃和經驗的確具有寶貴的價值,但是現存的記錄卻少得可憐,大多數的資料和記錄都只限於他逝世前幾年。李小龍的超人天賦是顯而易見的,他的體格可使任何健美運動員為之羨慕,他的所有計劃都是以改進肌肉線條為目的。以上是李小龍健身的紀錄及他人口傳的各種傳奇,希望這些可以幫助喜歡李小龍的朋友快速練成李小龍的身材,我個人認為東方人比較瘦小,李小龍的身材最適合我們,下面將李小龍的健身計劃附上,當然李小龍健身絕對不僅僅是這個計劃,可以說李小龍每天每時每刻都在鍛煉,包括截拳道,健身,運動等等,而且常常修改健身計劃。所以想成為李小龍身材決不是一份計劃,一種決心可以成就的,只希望本文能給喜歡李小龍的朋友有一點幫助。

B. 李小龍的真實出拳力量,350磅是10CM發力距離打出來的,我知道,那如果有足夠的發力距離呢

一輛跑車也不能把人撞飛22米遠吧!真實是李小龍把人T出22「英尺」約合6.7米或者7米吧!不過這也很牛B了

C. 李小龍和大力士哪個力氣大

單手舉起90斤杠鈴,雖然比不上大力士,可也是壯漢一枚

D. 單杠杠桿的大小(直徑)

高興解答問題建議先加強手臂力量鍛煉舉杠鈴拉力器等等手臂力量單杠做幾答案能夠幫請及採納噢謝謝

E. 李小龍的臂力有那麼大嗎

龍的肌肉是靠吃類固醇葯物和使用日本人的肌肉振盪器弄出來的(龍在美國學當地人練肌肉捷徑),真正力量應該不是很大,那個時代國人都很搜小(看他電影就知道了),因此顯得龍力量比較大。假如讓龍和同一體重級別的普通拳擊手比臂力,臂力肯定不如後者。

演電影泡妞的人無法與整天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的人相比,一般運動員2天不鍛煉,體能力量就開始下降,所以必須保證充足的運動量才能在保持身體機能的情況下緩慢的增強。很多拳擊手格鬥家拍一部電影後再上擂台完全變成兩個人的原因就是這個(鍛煉減少或停頓了)。

希望提問者相信科學,不可相信各種造神行為。

F. 李小龍的手臂,為什麼不是很粗,但卻很有力

李小龍的肌肉是經過科學嚴格的訓練形成的,他注重身體的協調與配合,全身肌肉的調動。
不單純是手臂的肌肉,要練成李小龍那樣不是一朝一夕就行的,建議你還是從最基本的俯卧撐開始訓練,每組盡量多做,將力量發揮到極限,有條件可以買輕一點的啞鈴,練習爆發力,李小龍的爆發力是非常強的。

G. 李小龍的肌肉密度究竟有多高!

H. 李小龍的身材。

身高:173厘米(5英尺7英寸半)
體重:64公斤(141.5磅)
視力:500度近視。
胸圍:41.5英寸(擴胸前)、44.25英寸(擴胸後)
腰圍:29.5英寸。
右前臂圍:12.25英寸。
左前臂圍:11.75英寸。
右上臂圍:14.25英寸。
左上臂圍:13.75英寸。
大腿圍:22.5英寸。
右小腿圍:13英寸。
左小腿圍:12.88英寸。

I. 李小龍是如何練功我想得到更多的一些細節!!

求知若渴

李小龍馬上訂閱了所有能夠找到的健康和健美運動雜志,包括喬.韋德的《美國先生》和《健美者與力量》。他把這個雜志有價值的部分裁剪下來並整理保存好,在洛杉磯時他只要一有空就逛各書店尋找健美雜志,他所收集到的有從本世紀初到60年代的各種各樣的力量練習雜志的書籍,他對這方面知識的渴望幾乎到了發瘋的程度。從那時候一直到1973年去世,李小龍積聚了大量的有關哲學、武術的書籍,另外還有約400冊有關健身健美,運動訓練學、營養學和舉午等方面的書籍,他仔細鑽研,把其中有價值的部分劃線,並在空白處註明。

訓練計劃

經過鑽研大量資料和信息,李小龍匯編了一套適合自己並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力量,又相對不增長體重的訓練計劃。包括每周3次的訓練內容,恢復手段和營養等,尤其是把素質練習和武功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得其本已很高深的武功升華至幾乎完美的程度。結果證明這樣做的效果是驚人的。

李小龍安排的力量訓練比重很大,彷彿要把失去的時間彌補回來,而且改變過去對力量訓練的看法。事實上,他從中受益匪淺,並把這計劃傳授給最常來館訓練的學生之一———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賈巴爾曾對《肌肉與健美》雜志記者說:「布魯斯是在1970年夏讓我進行力量訓練的,那是每周3次的計劃,大多數內容都是布魯斯經常練習的,雖然我當時只能做每項兩組各12次,但是它的確有效!」

李小龍對力量練習簡直到了「瘋狂」地步。據伊魯山度回憶,除每周3次力量訓練外,李小龍還在武功練習中滲入很多相似的練習。他說:「李小龍在武功練習常手持啞鈴進行拳擊練習,每次練習進行12組,每組100次,雙手各持1、2、3、4、5、6、7和10磅啞鈴進行『金字塔形』遞增6組,然後再依次遞減重量,進行6組拳擊模仿。李曾讓我和他一起練過一次,哇,練習後三角肌和手臂是如此酸痛!」但不僅僅這些。李小龍在那三天的力量訓練日和未負重練功以外時間里,就會用啞鈴「發泄」多餘能量。「他就是那副啞鈴。」琳達說道。他從來不閑著。當電視里有拳擊賽時,他經常是邊看邊持鈴「模仿」,即使是在看書時,也是一隻手拿著書而另一隻手做著啞鈴練習,真是不可思議。

力大無比的前臂

李小龍尤其注重前臂訓練,以增強他的握力和擊拳力量。他的妻子琳達說他對前臂練習幾乎「入迷」的地步,只要有人採用任何一種新的前臂練習方法,他一定要想辦法得到它,他甚至讓他的一位在舊金山的老朋友李鴻新給他製造幾種握力練習器。李鴻新說:「小龍經常把設計草圖給我,然後讓我按照要求和規格去完成,當然我也不傻。」他笑笑後接著說,「我知道小龍設計的這些器械對練習肌肉是很有效的,所以我往往給他寄一個的同時也留一個在家自己練。」鮑勃.沃爾是李小龍的另一位朋友,他還在李小龍主演的《猛龍過江》《龍爭虎鬥》《死亡游戲》等3部影片中扮演過角色。他說李小龍力大無比的前臂在他的功夫中佔有很突出的位置。他說:「布魯斯的前臂和身體的比例是我所見的人中最大的,他不但前臂異常發達,而且還擁有一雙鐵拳和十隻鋼指,簡直真是太可怕了。」奧林匹亞健美先生多里安.耶茨這樣評價李小龍:「他渾身每塊肌肉是如此結實,擊出的力量是如此的可怕,他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人。」李小龍的拳頭是令人生畏的,他曾將一個由鋼絲條編制的頭盔擊了個「坑」,而這個頭盔事實上已經經受住了好幾次砸擊!

1965年,李小龍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系列電視劇《青蜂俠》中扮演二號男主角加藤時,與「青蜂俠」的扮演者、好萊塢影視明星范.威廉姆斯成了好朋友。兩人都擁有粗壯的前臂,但取得的方式不同,李小龍是通過練功有目的的訓練獲得,而後者則通過多年「騎野牛」的競技表演和越野摩托而練就。這位身高1.86米(6英尺1英寸)、體重95公斤(210磅)的大漢是當時惟一能和李小龍「掰手腕」較量的人,現在想起這些事來他還不好意思地說:「他(李)真是不可思議,我們之間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我超過他40磅,但是他的前臂是我所見同等體重的人中最粗壯的。」李小龍在「掰手腕」比賽中總是獲勝。

據赫伯.傑克森回憶說,李曾開玩笑說,准備當「此項目世界冠軍」。李另一位好朋友木村武之說,你如果抓住李的前臂,感覺就像抓住了「一根結實的棒球棒」。李小龍每天堅持練習前臂,他認為前臂的密度很大,所以必須每天給予它們一定量的刺激,才能夠強壯。范.威廉姆斯回憶說:「布魯斯那時總是開車帶上琳達和布蘭頓(李國豪)到我家度周末,即使來我這里他也不忘練習,總是隨身帶著練慣用的小玩意。他從不沾煙酒,是名真正潔身自好很不錯的人。當我在他死前約一個月看到他們時,他看上去真是棒極了,他的身體就像岩石一樣的堅硬。」他說:「布魯斯很尊重我,只要我們在一起,氣氛就會活躍起來,他還經常開玩笑,有一次他將一張粘貼物粘在我車子後窗,上面寫著『《青蜂俠》保護此車』」。當電視連續劇《青蜂俠》播出後,李小龍名聲大震,他訓練更加刻苦,並修改了計劃的部分內容,增加了器械重量,減少了次數,並在每項練習中相應增加兩組練習。 難以置信的力量

原址:http://www.yelg.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592

李小龍的力量素質是超群的,根據被稱美國跆拳道之父的李俊久所述,他曾和李小龍交過手,深深被李小龍的武功、速度力量所征服。他說:「李小龍真是天才人物,我從未見過如此強壯的人,他可以單手用一隻食指來做俯卧撐,而我用四個指頭撐都很吃力。」曾是李小龍徒弟的2.23米高的大個子籃球運動員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回憶說,李非常有力精幹。他總是速度特別快,動作像貓一樣敏捷。李還獨創了一種他稱為「升旗」的下腹肌練習方法。70年代美式自由搏擊的倡導者喬.劉易斯(Joe Lewis)曾拜過李小龍為師。喬回憶說,按照李的身體和體重來說,他具備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他可以把34公斤重的杠鈴直臂水平前伸、收回,再伸出靜止「鎖住」控20秒鍾!這對一名體重62公斤的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即使一個90公斤重的人都未必做得到。而伊魯山度說的比這更「玄」,他說曾親眼目睹李把56公斤的杠鈴水平前舉並停留片刻。李小龍在美國的第一個徒弟傑西.格洛弗也回憶說,師傅經常做這樣一種練習:一手持32公斤啞鈴水平前舉接一個順勢後擺,然後呈側舉至肩部水平並堅持數秒,這重量對一般人提擺尚有困難,更不用說做動作了。

此外,李小龍還有很多「小絕活」,如可以輕松地把手指插進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或者一個側踢使一隻45公斤的沙袋破裂。美國著名柔術大師威利.傑伊(Welly Jay)回憶說,他最後一次看到李小龍是李小龍住在好萊塢時。「那時李剛剛把家從卡佛城搬到洛杉磯貝爾空港。在李小龍新家的院內,懸掛有兩只很重的沙袋,大約135公斤重,我幾乎都移不動它,然而李對我說,『嗨,威利,看著!』接著,他就飛起一腳把它踢悠得老高,幾乎碰到天花板,然後又重重彈回來,李小龍的力量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李小龍的絕招還有他的「寸拳」。他的「寸勁」可將一名體重45公斤以上的人擊出相當一段距離。泛美柔道冠軍海沃德.小本曾領教過這種拳的滋味,每當一提起這件事他就不無傷感地說,怎麼也沒想到李的拳頭竟如此厲害。當時他從後面抱住李,以為李動彈不了,沒想到李只抽動了一下身體,回頭就是一拳,小本只覺得自己飛行一段後撞到牆上再摔倒在地上,就這一拳使小本躺倒很久才恢復。和李小龍同時期的武林高手一談到李都有一種恐懼感,特別是李小龍的速度。他們共同的感覺是發現李小龍出奇地快,並能夠事先察覺對手意圖,即使是和對手同時出擊也是李先擊中對方。李小龍的另一名徒弟道格.帕爾默是這樣評價他師傅的:「布魯斯的全盛期就像麥克爾.喬丹和默罕默德.阿里一樣稱霸於自己的領域,不是別人不行,而是他實在太出色了。」

鐵人李小龍的第一步計劃

盡管李小龍具有超乎常人的素質天賦,但是他仍然很崇拜具有相似超群素質的選手,他曾寫道:「訓練不僅能提高體能,而且還能培養精神和感情,它需要智力和天賦的高度結合才能達到完美境界。」(摘自李小龍遺著《截拳道之道》)從生理學的角度講,強大的力量來源於肌纖維的增粗和神經系統的高度完善。李小龍的妻子琳達說,布魯斯生前有收集健美明星圖片和資料的嗜好,其中包括拉里.斯科特、大衛.德雷珀和當時還不太為人所知的年輕小夥子——阿諾德.施瓦辛格。在收集過程中,李小龍把這些著名選手適合自己的訓練內容和計劃「裁剪」下來並粘貼到專門的筆記本上。伊魯山度回憶說:「布魯斯每次回『中國城』的武館時都帶回一大堆從外面買來的健美雜志,然後從中精選,結束以後對我說,『丹,這三個伙計都說這是發展肌肉線條清晰度的最佳方法,簡直是太棒了。』然後他就會親自去體驗。」這就是李小龍在1969年時的狀態,但是他是如何對健美和力量訓練感興趣的呢?一種推測可能是他和嚴鏡海在加州奧克蘭認識後受嚴的影響所致。嚴鏡海有很多「背景」和「關系」,他曾和當時著名健美選手史蒂夫.里夫斯、克蘭茜.羅斯、傑克.拉蘭以及日本著名舉重運動員、奧運會冠軍湯米.片崗一起訓練了很長時間,而且積累了豐富的訓練方法。在李小龍和琳達結婚後不久,他們由西雅圖搬來奧克蘭,和嚴鏡海一家住在一起,所以李小龍有機會和嚴鏡海一起練習。

然而《李小龍傳》的編寫者、來自紐約的喬治.泰恩說,布魯斯在遇到嚴鏡海前幾年在香港時就有力量練習的記錄和裸露上身肌肉的照片。根據泰恩的資料,李小龍的大姐李秋源有一次將她男朋友羅伯特.陳帶回家,陳是一名健美運動員,身體很強壯,雖然李小龍馬上要返回他的出生地美國,但他對陳說以後回香港再安排和他一起訓練。不管誰是李小龍首位健美啟蒙者,所有李小龍傳記作者都一致認為李小龍在1965年以前很少進行力量練習,他當時主要還是練習詠春拳等中國傳統功夫。傑西.格洛弗回憶說,布魯斯18歲時到達西雅圖,他的訓練只有擊打柚木製作的「模仿靶」,一些單、雙杠練習,健美操和柔韌練習。但過了不久,布魯斯就有一些力量練習如拉負重滑輪和用短棒繩系30千克啞鈴進行「卷腕」練習前臂。格洛弗還補充說,布魯斯特別注重關節力量訓練,因為認為要發力首先要使關節強壯,並傳遞擊打時所迸發的強大力量。

原址:http://www.yelg.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592

轉折點

這些看似簡單然而有效的力量練習,結合武術功夫的訓練,使得李小龍在60年代初就已小有名氣。但是一直到了1964年,他才得以對力量和其他素質的理解更加深入,因為他一直是在舊金山他的「武館」傳授武藝,在1964年下半年他身不由己地捲入一場對他身心具有強大震撼力的「大比武」之中。那是當李小龍正准備向他的學生傳藝時,門突然被一夥人踢開,進來的是幾個中國武術高手,他們是當地中國社團的「代表」。據琳達說,當時她正好在場,並懷有他們的後代———李國豪8個月的身孕。這些「代表」走到李小龍面前,給了他一個最後能牒:「要麼停止向非東方人傳武,要麼和我們比武!」
「我教給任何想學的人!」李小龍回答說:「我不在意他們的膚色,只要懷有真誠,我就教!」(當時布魯斯的學生包括了「聯合國」以外國家的人,包括了世界上不同種族和信仰的人。)但是1964年在舊金山的「中國城」,把中國武術的秘密傳授給西方人,在當地華人武術社團被認為是一種背叛行為。雙方的態度很自然地導致一場「比武」。在開始前這些中國武術高手曾說過李最好關閉這所「所館」,否則的話......

根據那些了解和曾與李小龍訓練過的人說,李小龍是有名的火爆性,從未受過「挑戰」或「愚弄」,只見他緩緩地戴上拳套,控制一下情緒,經過一陣激烈的交手就把那位與他比武的「功夫高手」打跑了。盡管李小龍功夫征服了「挑戰者」,但是在這場較量中他的體能消耗很大。琳達回憶說布魯斯當時真是累極了,他認為這次「較量」的時間不應該這么長,都是由於自己「殺傷力」還不夠所致,他當時真是難過極了。通過這次搏鬥,使得李小龍認識到真正的「武功」不光是一招一勢的拳腳,而且還必須具備超人的體能與力量素質,他把這次事件看做是一個起點,從此之後他更專門收集和埋頭苦練,這也就是李小龍對力量練習認識的轉折點。
參考資料:www.yelg.com

J. 李小龍臂有多粗

跟正常人差不多,就是有肌肉而已啦……希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李小龍杠桿多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大信託與租賃形成性單選 瀏覽:378
金融公司新媒體宣傳 瀏覽:435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保險公司 瀏覽:89
農商銀行6月份理財產品價格 瀏覽:347
鐵礦石價格期貨吧 瀏覽:560
9月8日人民幣匯率 瀏覽:346
為什麼b份額的杠桿要加a份額 瀏覽:241
p2p理財收益排行 瀏覽:409
bar指數期貨 瀏覽:820
烏魯木齊華融信託公司地址 瀏覽:673
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董事長 瀏覽:79
境外對境內融資租賃 瀏覽:370
股票杠桿要找賽岳恆 瀏覽:12
捷匯俄羅斯匯率 瀏覽:157
渤海交易所騙局046在那 瀏覽:640
我國民間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瀏覽:823
最近5年丁二烯價格走勢圖 瀏覽:440
東證期貨合肥營業部 瀏覽:436
萬鑫金融是詐騙公司嗎 瀏覽:37
華誼集團燃料電池 瀏覽: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