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控制人民幣匯率又如何求答案
Geithner)周四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這一措辭與布希政府在富有爭議的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做法發生了鮮明轉變。蓋納使用了「操縱」一詞指責北京人為壓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這暗示著雙方口水戰的升級──倒未必是行動上的升級。許多美國製造商、工會和議員們都指責北京操縱人民幣匯率,給中國公司帶來了對海外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
一國匯率制度是國家經濟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由各國自主決定。但鑒於匯率制度會影響有關貿易國的利益,在匯率制度的選擇上往往經多方協商,在互利互惠的原則下由各國自主決定。在世界匯率制度中,有浮動匯率制度,有管理匯率制度。在浮動匯率制度中從理論上又可區分為清潔浮動(即完全由市場決定,政府不進行任何干預)和骯臟浮動(即政府對匯率水平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
由於匯率變動會影響各國的進出口以及經濟發展情況,理論上的清潔浮動匯率制度在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各國普遍會對本國的匯率水平進行各種形式的干預。特別是在發生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的情況下,政府幹預匯率浮動是極為正常的現象。
我國匯率制度改革後,人民幣對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等世界主要普遍升值,我國出口導向型的企業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美國發生金融危機後,世界各國普遍受到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形勢出現很大沖擊和波動。在此情況下,各國都或多或少地會干預外匯市場,引導匯率水平,以保障本國貨幣購買力水平、保護本國居民的利益、維護本國貨幣的國際聲譽、穩定世界經濟形勢。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是對世界經濟穩定的貢獻。不要說中國沒有進行匯率干預,即使中國進行匯率干預也是合情合理,無可厚非。
所以,中國政府沒有必要對人民幣匯率干預問題做過多解釋,更沒有必要因美國的指責而改變目前的匯率政策。在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下,對匯率進行適當干預屬於正常現象。歐洲會干預匯率,日本也會干預匯率,美國同樣會干預匯率。否則,蓋特納強調保持美元強勢的措施如何落實?既然各國都可能幹預本國貨幣的匯率,中國干預人民幣匯率又如何?美國也可以干預美元匯率,關鍵是你美國是否具有干預美元匯率的能力?
② 國家的匯率是如何控制的
具體如下:
(1)運用財政金融手段,減少政府開支,提高存款准備率,提高利率,以緊縮經濟,促進擴大出口,減少進口。
(2)通過本國貨幣法定貶值,降低本國貨幣對外匯率,從而降低本國出口商品的成本,有利於增加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國際市場;同時,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減少國內對進口商品的需求。
(3)在進口方面發放進口許可證,憑進口許可證購買所需外匯。
(4)採用進口配額制,對一定時期內進口商品的數量和金額加以限制,對超過配額部分不準進口或徵收高關稅或罰款。
(5)進口存款制,是對某些限制進口商品要求進口商預交一定金額的進口存款作為無息存款。有些國家還規定進口方必須獲得出口方所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出口信貸或提高開出信用證押金等方式限制進口。
(6)在出口方面給予出口信貸、出口補貼,鼓勵出口。
(7)管制資本輸出入。即根據經濟情況變化,有時採取一些措施鼓勵資本輸出,限制資本輸入。通常情況下,發達國家多實行限制資本輸入鼓勵資本輸出的政策;發展中國家多採取鼓勵資本輸出限制資本輸入的政策。
(8)建立外匯平準基金。當國際收支發生逆差,表現在國內外匯市場上就是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必然上升。此時,中央銀行拋出外匯,阻止匯率繼續上揚;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而引起外匯匯率下跌時,買進外匯,防止匯率繼續下跌。這種外匯買賣活動,在國家不直接規定匯率變動幅度的情況下對匯率起到了緩沖和穩定作用。但是,這種方式只能對國際收支的短期逆差效果顯著,而對長期逆差作用不大。因為外匯平準基金數額有限,無法供應長期的外匯市場需求。
③ 人民幣和其他貨幣的匯率是誰可以控制的
匯率是和貿易密切相關的。這個東西理論上應該是市場決定的,但是實際上要國家說我們人民幣的匯率是多少那才能是多少。因為外匯的兌現過程是在我們國家的銀行實現的,你拿著人民幣要換成美元是要跑到銀行去換的。銀行是聽國家話的對不?如果降低利率的話,我們出口到國外的商品在國外賣的價格就便宜,人家就買的多,那麼我們出口就能賺錢。反之亦然。
④ 人民幣匯率如何控制
應該實行現在的這種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除非中國的經濟、軍事、政治實力超越美國主導的西方世界,否則,必須一直堅持國家管理匯率。在這之前,人民幣匯率完全市場浮動,那麼,中華民族就永遠不得復興。
⑤ 匯率是由誰控制的大神們幫幫忙
它是一國貨幣當局不規定本國貨幣對其他貨幣的官方匯率,也無任何匯率波動幅度的上下限,本幣聽認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自由漲落。外幣供過於求時,外幣貶值,本幣升值,外匯匯率下跌;相反,外匯匯率上漲。本國貨幣當局在外匯市場上進行適當的干預,使本幣匯率不致波動過大,以維護本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因此,控制匯率的是整個國際外匯市場,而國家能起個干預的作用!
希望採納
⑥ 人民幣的匯率變動具體是怎麼操縱的
只要調整匯率就可以(只是幾個數字),實際上匯價目前還是由政府說了算(包括股市也一樣)。只是向自由貿易邁出了象徵性的一小步。但我個人認為升高匯率是把雙刃劍,利弊孰重孰輕還很難說,與今後的經濟發展和政策有關。
至於貨幣流通量,還有許多因素制約,比如是否學要抑制通貨膨脹等。不能單純依靠匯率決定貨幣流通量。
⑦ 誰控制匯率起伏哪些原因造成
在浮動匯率制下,外匯匯率的變化是非常激烈的。所有的信息都傳到外匯市場,各種因素相抵、相合後決定著匯率,在分析外匯匯率變動方面,通貨膨脹、利率、國際政治經濟開勢等都是驅使匯率變化的重要因素。最基本的理論是購買力平價論,其內容是匯率由貨幣與貨幣購買力比率來決定。比如,在中國花10元錢可以買到的商品,在美國要花1美元,這樣就可以認為1美元相當於10元人民訕。但是,在中國這種商品價格上升到12元人民幣,那麼人民幣的價值就降為1美元=12元人民幣。反之,如果該種商品的價格下降到8元人民幣,那麼人民幣的價值就升到1美元=8元人民幣,那麼人民幣的價值就升到1美元=8元人民幣,即美元/人民幣匯率為1:8。
從上可看出,最重要的是商品的價格。如果推而廣之以全國的物價水平為尺度來看購買力的話,可以認為物價水平反映到外匯匯率上。即:在貨幣膨脹的國家,其購買力是低下的,外匯匯率是下降的。這種認識有利於尋到能長期穩定的外匯匯率水平,但沿不能充分說明短期匯率的變動。
解釋每天的匯率變動一種極為單純的觀點是,由外匯市場上的供求平衡來決定匯率。如果外匯市場賣出美元買入日元的勢頭增強,匯率就變成日元升值美元貶值的局面。
作為決定貨幣供求關系的因素,其中重要的是貿易收支動向以及利率差等。尤其是利率差最近要比以往更受人們的重視。例如,美國的利率如果高於日本,那麼日本的投資者就會積極購買美國的債券等。一旦來自日本的對美國債券投資的增加,那麼在外匯市場上賣出日元買入美元調的壓力就增大。
因此,要集中地關注各國的貨幣膨脹動向,金融政策等。如果美國貨幣膨脹得過頭。那麼美國的貨幣當局就有可能要提高利率:美國的利率一上升,可以想像出美國債券投資就開始活躍,美元將升值。即:貨幣膨脹長時期地使貨幣價值下降;從短期來看,反而也有可能出現使貨幣價值提高的動向。要准確把握短期外匯匯率變動的趨勢,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外匯匯率最受人們重視的因素是什麼?要預先把握這方面的情況。
⑧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誰決定的
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並不是某一國政府能決定的。外匯市場是指在國際間從事外匯買賣,調劑外匯供求的交易場所。所有買賣外匯的商業銀行、專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外匯經紀人、進出口商,以及其外匯市場供求者都經營各種現匯交易及期匯交易。這一切外匯業務組成一國的外匯市場。
國際上因貿易、投資、旅遊等經濟往來,總不免產生貨幣收支關系。但各國貨幣制度不同,要想在國外支付,必須先以本國貨幣購買外幣;另一方面,從國外收到外幣支付憑證也必須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在國內流通。而外匯市場就根據貨幣的供需關系來確定貨幣交易的匯率。
(8)人民幣匯率誰控制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金融機構經營或者終止經營結匯、售匯業務,應當經外匯管理機關批准;經營或者終止經營其他外匯業務,應當按照職責分工經外匯管理機關或者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第二十八條 經營結匯、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和符合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規定條件的其他機構,可以按照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的規定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外匯交易。
⑨ 誰在控制人民幣的匯率
有個問題值得思索,中國對外匯率是否真的市場化了?如果說真市場化,那麼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化,我想在匯率問題上,官方應該能汲取日元崩潰的前車之鑒,和日本在同一個地方栽跟頭,中國精英應該還沒有那麼弱智。中國熱錢流出的可信度又有多高?有專家說,中國的熱錢流向了美國,這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熱錢流向美國的目的是什麼?賺錢是唯一目的,但是眼下的美國經濟面臨著債務危機,信用評級也遭到下調,這意味著美國經濟在未來幾年內不可能得到大發展,甚至有可能走向衰退,美元有可能貶值,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熱錢流向美國是否有利可圖?既然沒利可圖,又為什麼要流向美國?同樣的道理,歐洲的經濟發展並不樂觀,所以從大環境來看,金磚四國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從這個角度看,熱錢沒流向經濟看好的地區,反而流向經濟不看好的地區,這並不符合熱錢流動的邏輯。有經濟學家稱熱錢流出中國,是想做空中國的市場,那麼做空中國市場的概率又有多大?我認為概率微乎其微。首先,從經濟層面看,中國持有上萬億的美元外匯,一旦外國勢力出現大量拋售人民幣的情況,中國可以用手中的外匯儲備回購人民幣,從而穩定匯率,這也是中國大量持有美國外匯的原因之一。其次,人民幣目前還不是國際結算貨幣,一旦出現外國資本做空中國的狀況,中國政府還可以通過行政手段,減少人民幣的交易結算量,從而控制人民幣的流動。所以可見,在人民幣的半市場經濟化條件下,中國是能控制人民幣匯率走向的。熱錢流出無法做空中國市場,那麼人民幣匯率走低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又要考慮另一個問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走低,對誰有利。這個答案是顯而易見,歐美國家一直鼓動中國要人民幣升值,這說明人民幣升值對美歐有利,倒過來說,人民幣非破壞性的貶值對中國有利。目前,歐美國家債務危機非常嚴峻,人民幣持續貶值無疑對歐美的經濟雪上加霜。不是熱錢大量流出中國,也並非有人要做空中國,所有分析都指向一個關鍵點,那就是中國自己控制著人民幣匯率,中國又為什麼要控制人民幣匯率?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看中國今年的出口貿易走向,由於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中國出口貿易順差額不斷減小,也就是說,人民幣的升值打擊了中國的製造業,讓中國商品的競爭力不斷下降。而中國國內市場內需很難在短時間內擴大,再加上樓市、股市嚴重受挫,內外雙重壓力下,中國想繼續高速發展,降低人民幣匯率,擴大外貿,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上從經濟的因素層面考慮,而經濟不是孤立存在的,從政治層面考慮,近年來,中東局勢嚴峻,歐美國家隨時都有攻擊敘利亞,伊朗的危險,敘利亞、伊朗對中國的經濟戰略重要性也不必多說,在對抗中,人民幣匯率很有可能成為對抗中的一柄武器。有點是顯而易見,匯率降低,將影響到歐美的製造業,如果人民幣匯率如歐美所言,是歐美國家工人失業率增加的原因之一,那麼人民幣匯率繼續走低,無疑將增加歐美失業率,失業人口增多,又將導致歐美社會內部矛盾更加突出,一旦歐美國家自家後院起火,自顧不暇,其中東局勢也將有所緩和。不過還有一個問題,以中華民族的秉性,不知道是否會做這樣損人利己的事情?但是有點可以肯定,無論做沒做,中國都會矢口否認。
⑩ 貨幣的匯率是由誰來確定的根據什麼確定的(比如:人民幣兌換美圓)
匯率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由當日貿易平衡情況,國際結匯等因素決定的。當進口順差,世界貨幣湧入中國的時候,人民幣需求增大,如果中國不去做平衡,人民幣就自然升值。具體數據的控制是中國人民銀行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