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
當企業有負債,即財務杠桿的時候,當盈利時企業會享受由財務杠桿帶來的利益,但是當企業虧損時,有財務杠桿的企業收益下降幅度將會更大。
EBS=((EBIT-I)*(1-T)-D)/N.企業要籌集1000萬資本,兩種方案,一是發行1000萬股票,二是發行500萬股股票和負債500萬。當借款利率小於資金收益率的時候,採取第二個方案每股收益率>第一個方案的每股收益率,即凈利潤越大企業財務風險會越低。
Ⅱ 何為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有何作用
經營杠桿復又稱營業杠桿制或營運杠桿,而財務杠桿是籌資管理中一個工具。
經營杠桿是用來衡量經營風險的大小;而財務杠桿的作用是負債和優先股籌資在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業的投資利潤與負債利息率的對比關系為基礎的。
Ⅲ 什麼是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它們對資本成本有何影響
財務杠桿:財務杠桿又叫籌資杠桿或融資杠桿,它是指由於固定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幅度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幅度的現象。
財務杠桿作用是負債和優先股籌資在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業的投資利潤與負債利息率的對比關系為基礎的。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此時企業盈利,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即息稅前利潤) 除債務利息之外還有一部分剩餘,這部分剩餘收益歸企業所有者所有。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債務利息,對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業便需動用權益性資金所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來加以彌補。這樣便會降低企業使用權益性資金的收益率。
經營杠桿: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
經營杠桿作用
1、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規模大的企業的固定成本很高,這就決定了其利潤變動率遠遠大於銷售變動率。
2、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在較高經營杠桿率的情況下,當業務量減少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減少.業務t增加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增長。
3、預測企業未來的業績:通過計算企業的經營杠桿可以對企業未來的利潤以及銷售變動率等指標進行合理的預測。
(3)財務杠桿和盈利能力擴展閱讀:
企業在運用經營杠桿理論時有兩個問題必須注意一下:
一是與固定成本相關
經營杠桿作用的強度與企業固定成本相關。如果企業的固定成本較高,其邊際貢獻的大部分必須用於彌補固定成本。企業一旦達到保本點(銷售收入=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全部邊際貢獻都為經營利潤。
二是接近保本點時,經營杠桿作用最大
企業達到其保本點之後,只要銷售略增長,就會引起經營利潤較大的增長。同樣,如果企業接近其保本點,只要銷售額略有降低,全部經營利潤就會被抵消掉。
Ⅳ 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杠桿效應的區別
1、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財務杠桿效應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由於利息費用、優先股股利等財務費用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當息稅前利潤增加時,每股普通股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將相對減少,從而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好處。財務杠桿效應包含著以下三種形式: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
2.產生原因
財務杠桿產生的原因在於有利息的負債導致的利息支出,引起普通股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相對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因為該固定利息費用的存在,每股稅後利潤變動率要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如果企業的利潤率大於利息率,則利用財務杠桿是可行的,可以提高凈資產收益率;如果企業的利潤率小於利息率,則不可行,利息支出會導致凈資產收益率的降低,嚴重的說法是用凈資產償還債務了。
Ⅳ 財務杠桿比率和財務杠桿、財務杠桿系數三者之間的區別
1,定義不同
財務杠桿被定義為「企業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使用債務融資」。 因此,財務杠桿可以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債務管理。 該定義強調財務杠桿是債務的使用。
財務杠桿因子可用於預測公司的稅後利潤和每股普通股收益,但主要用於確定公司的財務風險。 人們普遍認為,財務杠桿因素越大,稅後利潤對利息和稅前利潤變化的影響越大,財務風險程度越大。 財務杠桿比率是指公司通過債務融資的比率。
2,不同的計算方法
計算財務杠桿因子的公式為:財務杠桿因子=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化率/利息和稅前利潤變化率。財務杠桿比率權益比率=總負債/股東權益,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
3,具體作用不同
財務杠桿使公司能夠控制大於其股權資本的資源。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財務杠桿是一把雙刃劍。 如果投資回報率高於債務成本,財務杠桿的增加將增加公司的股本回報率; 相反,如果公司未按時支付利息,將面臨金融危機的威脅。
財務杠桿因子可用於預測企業的稅後利潤和普通股的每股收益,但主要用於確定企業的財務風險。 人們普遍認為,財務杠桿因素越大,稅後利潤對利息和稅前利潤變化的影響越大,財務風險程度越大; 相反,財務杠桿因素越小,財務風險越小。
Ⅵ 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什麼區別
營業杠桿是指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導致利潤變動率大於銷售變動率專的一種經濟現象屬,它反映了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營業杠桿系數越大,經營活動引起收益的變化也越大;收益波動的幅度大,說明收益的質量低。而且經營風險大的公司在經營困難的時候,傾向於將支出資本化,而非費用化,這也會降低收益的質量
財務杠桿則是由於負債融資引起的。較高的財務杠桿意味著企業利用債務融資的可能性降低,這可能使企業無法維持原有的增長率,從而損害了收益的穩定性;同時較高的財務杠桿也意味著融資成本增加,收益質量下降。故較高的財務杠桿同樣會降低收益質量。
Ⅶ 何為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有何作用簡答
二、經營杠桿
1、經營杠桿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指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由於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規律。
2、經營杠桿的作用:
(1)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規模大的企業的固定成本很高,這就決定了其利潤變動率遠遠大於銷售變動率。業務t越高,固定成本總額越大,經營杠桿越大。企業要想多提高盈利能力,就必須要不斷增加銷售,就可以成倍獲取利潤。單位變動成本較高,銷售單價較低,經營杠桿同樣會偏大,利潤變動幅度仍然大於銷售變動幅度。也就是說,獲得能力與利潤增長的快慢之間不存在直接的關系。
(2)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
在較高經營杠桿率的情況下,當業務量減少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減少.業務t增加時,利潤將以經營杠桿率的倍數成倍增長。這表明經營杠桿率越高,利潤變動越劇烈,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大。反之,經營杠桿率越低,利潤變動越平穩,企業的經營風險越小。通常情況下,經營杠桿高低只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大小,不能直接代表其經營成果的好壞。在業務量增長同樣幅度的前提下,企業的獲利水平不同;但在業務量減少同樣幅度的情況下,企業利潤的下降水平也不同。無論經營杠桿高低,增加業務最是企業獲利的關鍵因素。
(3)預測企業未來的業績
通過計算企業的經營杠桿可以對企業未來的利潤以及銷售變動率等指標進行合理的預測。通過計算企業計劃期的銷售變動率來預測企業的銷售!。這有利於進行較快的預測。與此同時,可以進行差別對待,針對不同的產品來預測不同的銷售變動率,有利於企業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
(4)用於企業未來的經營決策
由於經營杠桿系數的高低代表企業經營風險的高低,所以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時,通常都通過計算經營杠桿的大小來進行風險分析。可直接用經營杠桿率及業務最變化率相乘來計算利潤變動率,然後在基期利潤基礎上計算備選方案的預期利潤,最後從備選方案中確定一個最優的方案。這樣便可獲得一個最佳的經營決策,對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很大的幫助。
經營杠桿的作用具有兩面性,當銷售收入減少時,經營杠桿會發揮消極作用,造成息稅前利潤比同期銷售收入減少的速度更快,當銷售收人增加時,經營杠桿會發揮積極作用,使息稅前利潤比同期銷收入增長的速度更快。這一點充分表明了其兩面性。
二、財務杠桿是籌資管理中一個工具。主要是用來衡量企業制定的資金結構是否合理。也就是自有資金與借入資金的比例是否合理。由於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普通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杠桿效應,稱作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作用是負債和優先股籌資在提高企業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業的投資利潤與負債利息率的對比關系為基礎的。
1.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此時企業盈利,企業所使用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收益(即息稅前利潤) 除債務利息之外還有一部分剩餘,這部分剩餘收益歸企業所有者所有。
2.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企業所適應的債務資金所創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債務利息,對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業便需動用權益性資金所創造的利潤的一部分來加以彌補。這樣便會降低企業使用權益性資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見,當負債在全部資金所佔比重很大,從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時,其所有者會得到更大的額外收益,若出現投資利潤率小於負債利息率時,其所有者會承擔更大的額外損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對額外收益和額外損失的效應成為財務杠桿的作用。
Ⅷ 財務杠桿與盈利能力的關系,如何利用財務杠桿提高盈利能力急!在線等
財務杠 桿的盈利能力比較 確切的反映是權益 系 數。
權益系數在銷售利潤率和總資產周轉率一定的情況下,所撬動的ROE的提升,應該算是盈利能力的反映。
或者財務杠桿的資金成本,低於公司平均凈利潤率的差異,也可算作盈利能力的反映《財務杠桿會計資料大全》
Ⅸ 財務杠桿如何產生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
1、財務杠桿利益
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是指負債籌資經營對所有者收益的影響。負債經營後,企業所能獲得的利潤就是:
資本收益=企業投資收益率×總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債務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企業投資收益率-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因而可得整個公司權益資本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權益資本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企業投資收益率-負債利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
可見,只要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率,財務杠桿作用使得資本收益由於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大於企業投資收益率,且產權比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於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業投資收益率等於或小於負債利率,那麼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來衡量,財務杠桿系數指企業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相對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其理論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通過數學變形後公式可以變為: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資本總額×負債比率×利息率) =息稅前利潤率 /(息稅前利潤率--負債比率×利息率)
根據這兩個公式計算的財務杠桿系數,後者揭示負債比率、息稅前利潤率以及負債利息率之間的關系,前者可以反映出主權資本收益率變動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企業利用債務資金不僅能提高主權資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主權資金收益率低於息稅前利潤率,這就是財務杠桿作用產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
2、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主權資本收益率對於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如果息稅前利潤率升,則主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麼主權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於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下面的例子將有助於理解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