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業板塊的股票有哪些
棕櫚股份、鐵漢生態、嶺南園林、文科園林、東方園林等。
1、棕櫚股份
棕櫚園林是一家以風景園林景觀設計和營建為主業,具有原建設部頒發的城市園林綠化一級資質(2000年獲得)和住建部頒發的風景園林工程設計專項甲級資質(2008年獲得)的綜合性園林企業。
2、嶺南園林
嶺南園林設計有限公司於2006年05月12日在東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劉勇,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市政工程規劃設計、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風景園林策劃及咨詢等。
3、鐵漢生態
東莞市鐵漢生態農業觀光園,坐落於東莞市橋頭鎮東南部,石馬河東岸,毗鄰東莞市謝崗鎮和惠州市,佔地1300多畝。東莞市鐵漢生態農業觀光園由創業板首家生態環境建設上市公司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秉承綠色生態和健康環保的理念。
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和可持續發展,是集生態旅遊、生態農業、生態科普為一體的綠色環保農業示範園和生態農業觀光園,也是東莞市政府認定為全市首批6個市級農業園之一和享有盛譽的橋頭荷花節每年的主要分會場。
4、文科園林
文科園林於1996年成立,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擁有風景園林專項設計甲級、城市園林綠化一級資質,秉承「設計創造價值,園林提升品質」的理念,專注城市公園、河道景觀、住宅景觀建設,是國內知名的城市生態景觀投資、設計、施工一體化綜合服務提供商。
5、東方園林
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集園林設計、施工、苗木、養護全產業鏈發展的環境景觀建設公司。下設市政園林工程事業部、度假地產景觀工程事業部、園林苗木事業部、生態濕地事業部等多個機構。
擁有與美國EDSA合資成立的EDSA-東方環境景觀設計研究院,以及全資子公司北京東方利禾景觀設計公司(甲級資質)。
2. 求深A股各股票代碼
數字前面加『0』湊夠6位,即為股票代碼,你滿意嗎?
1 深發展A
2 萬 科A
4 ST 國 農
5 ST 星 源
6 深振業A
7 ST 達 聲
8 *ST 寶投
9 S深寶安A
10 S ST華新
11 S深物業A
12 南 玻A
14 沙河股份
16 深康佳A
17 S ST中華
18 深中冠A
19 深深寶A
20 ST華發A
21 長城開發
22 深赤灣A
23 深天地A
24 招商地產
25 特 力A
26 S飛亞達A
27 深能源A
28 一致葯業
29 深深房A
30 S*ST盛潤
31 中糧地產
32 深桑達A
33 新都酒店
34 S*ST深泰
35 ST 科 健
36 華聯控股
37 深南電A
39 中集集團
40 深 鴻 基
42 深 長 城
43 深南光A
45 深紡織A
46 泛海建設
48 *ST 康達
49 德賽電池
50 深天馬A
55 方 大A
56 深 國 商
58 *ST 賽格
59 遼通化工
60 中金嶺南
61 農 產 品
62 深圳華強
63 中興通訊
65 北方國際
66 長城電腦
68 S 三 星
69 華僑城A
70 特發信息
78 海王生物
88 鹽 田 港
89 深圳機場
90 深 天 健
96 廣聚能源
99 中信海直
100 *ST TCL
150 S*ST光電
151 中成股份
153 豐原葯業
155 川化股份
157 中聯重科
158 常山股份
159 國際實業
301 絲綢股份
338 濰柴動力
400 許繼電氣
401 冀東水泥
402 金 融 街
404 華意壓縮
407 勝利股份
408 *ST 玉源
409 ST 泰 格
410 沈陽機床
411 英特集團
413 *ST寶石A
415 匯通集團
416 健特生物
417 合肥百貨
418 小天鵝A
419 通程式控制股
420 吉林化纖
421 南京中北
422 湖北宜化
423 東阿阿膠
425 徐工科技
426 大地基礎
428 華天酒店
429 粵高速A
430 S*ST張股
488 晨鳴紙業
498 *ST 丹化
501 鄂武商A
502 綠景地產
503 海虹控股
504 賽迪傳媒
505 珠江控股
507 粵 富 華
509 S*ST華塑
510 金路集團
511 銀基發展
513 麗珠集團
514 渝 開 發
515 攀渝鈦業
516 開元控股
518 四環生物
519 銀河動力
520 長航鳳凰
521 S 美 菱
522 白雲山A
523 廣州浪奇
524 東方賓館
525 紅 太 陽
526 旭飛投資
527 美的電器
528 柳 工
530 大冷股份
531 穗恆運A
532 力合股份
533 萬 家 樂
534 汕電力A
536 S ST閩東
537 廣宇發展
538 雲南白葯
539 粵電力A
540 世紀中天
541 佛山照明
543 皖能電力
544 中原環保
545 *ST 吉葯
546 光華控股
547 閩福發A
548 湖南投資
550 江鈴汽車
551 創元科技
552 靖遠煤電
553 沙隆達A
554 泰山石油
555 *ST 太光
557 ST銀廣夏
558 萊茵置業
559 萬向錢潮
560 昆百大A
561 S ST長嶺
562 宏源證券
563 陝國投A
564 西安民生
565 渝三峽A
566 海南海葯
567 海德股份
568 瀘州老窖
569 *ST 長鋼
570 蘇常柴A
571 新大洲A
572 海馬股份
573 粵宏遠A
576 廣東甘化
578 S*ST數碼
581 威孚高科
582 北 海 港
584 舒卡股份
585 東北電氣
586 匯源通信
587 S*ST光明
589 黔輪胎A
590 紫光古漢
591 桐 君 閣
593 大通燃氣
594 天津宏峰
595 西北軸承
596 古井貢酒
597 東北制葯
598 藍星清洗
599 青島雙星
600 建投能源
601 韶能股份
602 金馬集團
603 *ST 威達
605 *ST 四環
606 青海明膠
607 華立葯業
608 陽光股份
609 綿世股份
610 西安旅遊
611 時代科技
612 焦作萬方
613 ST東海A
615 湖北金環
616 億城股份
617 石油濟柴
619 海螺型材
623 吉林敖東
625 長安汽車
626 如意集團
627 天茂集團
628 高新發展
629 攀鋼鋼釩
630 銅都銅業
632 三木集團
633 S ST合金
635 英 力 特
636 風華高科
637 S 茂實華
639 金德發展
650 ST 仁 和
651 格力電器
652 泰達股份
655 金嶺礦業
656 ST 東 源
657 中鎢高新
659 珠海中富
661 長春高新
662 索 芙 特
663 永安林業
665 武漢塑料
666 經緯紡機
667 名流置業
668 S 武石油
669 領先科技
671 陽光發展
673 *ST 大水
676 思達高科
677 山東海龍
678 襄陽軸承
679 大連友誼
680 山推股份
681 ST 遠 東
682 東方電子
683 天 然 鹼
685 公用科技
686 S 錦六陸
687 保定天鵝
690 寶新能源
691 ST 寰 島
692 *ST 惠天
695 濱海能源
697 咸陽偏轉
698 沈陽化工
700 模塑科技
701 廈門信達
702 正虹科技
703 世紀光華
705 浙江震元
707 雙環科技
708 大冶特鋼
709 唐鋼股份
710 天興儀表
711 天倫置業
712 錦龍股份
713 豐樂種業
715 中興商業
716 *ST 南控
717 韶鋼松山
718 蘇寧環球
719 S*ST鑫安
720 魯能泰山
721 西安飲食
722 金果實業
723 S 天 宇
725 *ST東方A
726 魯 泰A
727 華東科技
728 S*ST化二
729 燕京啤酒
731 四川美豐
733 振華科技
735 *ST 羅牛
736 S*ST重實
737 南風化工
738 ST 宇 航
739 普洛康裕
748 長城信息
750 S*ST集琦
751 鋅業股份
752 西藏發展
753 漳州發展
755 山西三維
756 新華制葯
758 中色股份
759 武漢中百
760 博盈投資
761 本鋼板材
762 西藏礦業
766 通化金馬
767 漳澤電力
768 西飛國際
776 S 延邊路
777 中核科技
778 新興鑄管
779 ST 派 神
780 ST 平 能
782 美達股份
783 S*ST石煉
785 武漢中商
786 北新建材
788 西南合成
789 江西水泥
790 華神集團
791 西北化工
792 鹽湖鉀肥
793 華聞傳媒
795 太原剛玉
796 寶商集團
797 中國武夷
798 中水漁業
799 S*ST酒鬼
800 一汽轎車
801 四川湖山
802 北京旅遊
803 金宇車城
806 銀河科技
807 雲鋁股份
809 中匯醫葯
810 華潤錦華
811 煙台冰輪
812 陝西金葉
813 天山紡織
815 美利紙業
816 江淮動力
818 錦化氯鹼
819 岳陽興長
820 金城股份
821 京山輕機
822 山東海化
823 超聲電子
825 太鋼不銹
826 合加資源
828 東莞控股
829 天音控股
830 魯西化工
831 關鋁股份
833 貴糖股份
835 四川聖達
836 鑫茂科技
837 秦川發展
838 S 藍石化
839 中信國安
848 承德露露
850 華茂股份
851 高鴻股份
852 江鑽股份
856 唐山陶瓷
858 五 糧 液
859 國風塑業
860 順鑫農業
861 海印股份
862 銀星能源
868 安凱客車
869 張 裕A
875 吉電股份
876 新 希 望
877 天山股份
878 雲南銅業
880 ST 巨 力
881 大連國際
882 華聯股份
883 三環股份
885 ST 春 都
886 海南高速
887 ST 中 鼎
888 峨眉山A
889 渤海物流
890 法 爾 勝
892 S*ST星美
893 廣州冷機
895 雙匯發展
897 津濱發展
898 鞍鋼股份
899 贛能股份
900 現代投資
901 航天科技
902 中國服裝
903 雲內動力
905 廈門港務
906 S 南建材
908 S 天一科
909 數源科技
910 大亞科技
911 南寧糖業
912 瀘 天 化
913 錢江摩托
915 山大華特
916 華北高速
917 電廣傳媒
918 S*ST亞華
919 金陵葯業
920 *ST 匯通
921 ST 科 龍
922 *ST 阿繼
923 S 宣 工
925 S*ST海納
926 福星科技
927 一汽夏利
928 ST 吉 炭
929 蘭州黃河
930 豐原生化
931 中 關 村
932 華菱管線
933 神火股份
935 四川雙馬
936 華 西 村
937 金牛能源
938 紫光股份
939 凱迪電力
948 南天信息
949 新鄉化纖
950 建峰化工
951 中國重汽
952 廣濟葯業
953 河池化工
955 欣龍控股
957 中通客車
958 東方熱電
959 首鋼股份
960 錫業股份
961 大連金牛
962 東方鉭業
963 華東醫葯
965 S*ST天保
966 長源電力
967 *ST 上風
968 煤 氣 化
969 安泰科技
970 中科三環
971 湖北邁亞
972 新 中 基
973 佛塑股份
975 S 科學城
976 春暉股份
977 浪潮信息
978 桂林旅遊
979 ST 科 苑
980 金馬股份
981 SST 蘭光
982 S*ST雪絨
983 西山煤電
985 大慶華科
987 廣州友誼
988 華工科技
989 九 芝 堂
990 誠志股份
993 閩東電力
995 皇台酒業
996 捷利股份
997 新 大 陸
998 隆平高科
999 S 三 九
1696 宗申
3. 一般原始股多少錢一股
原始股抄的價位沒有固定的襲定價規則,一般都是各公司在成立之初的合同中約定的;一般不同的公司發行的價格都會有所不同;一般發行對象也一般都是本公司職員;
一般都是在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總體看定價每股1元的公司居多,每股2元、每股10元的都有;目前市場上賣原始股的多數都是騙局。
對有意購買原始股的朋友來說,一個途徑是通過其發行進行收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公司發起人認購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
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由於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一年內不得轉讓,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
4. 房地產股票有哪些
1、G萬科A(000002):公司專注於室第財產,計謀清楚,對產物市場有明白定位;同時,豐碩的人材貯備能知足公司快速擴大的需求;而豐碩的融資渠道也使得公司能經由過程收買等資產運作體例連結快速增加;另外,公司天下結構,能較好的躲避單一地區市場的風險。
2、G招商局(000024):租售並舉的營業構架,使公司具有妥當加生長的特點;蛇口產業區的新計劃,除將進一步晉升公司收租物業的代價外,還將增加公司事跡增加的動力。作為招商局經心打造的地產平台,公司將來還將整合團體更多優良資產。
3、G華僑城(000069):公司「旅遊+地產」的形式頗具特點,躲避了「招拍掛」的高地價;另外,經由過程旅遊項目標培養,可以或許進一步晉升地盤代價,並包管開辟項目標高回報。公司股改許諾將加速團體團體上市,估計2006、2007年EPS別離為0.75、0.98元。
4、金地團體((600383行情,股吧))(600383):公司的人材貯備及計謀思緒與萬科相近。
5、G天健(000090):跟著新任董事長的到位及辦理層調劑的終了,公司各項辦理效力較著進步。公司其實不知足於做傳統的「修建施工+房地產」公司,正在主動追求轉型,但願成為當局工程的總承包商。
作為深圳市當局節制的獨一一家大型修建施工企業,公司在取得大型當局項目方面,具有自然上風。
6、G深振業(000006):在剝離了修建吃虧營業後,公司房地產主業起頭輕裝進步。公司正在開辟的星海名城及振業城兩大系列樓盤毛利率豐富,將來幾年事跡呈現較快增加已根基肯定。
7、深長城A(000042):民營企業聯泰的進入,對公司運營辦理闡揚實在質而嚴重的影響。在勝利剝離金眾、越眾兩家修建施工企業後,公司主業明白為房地產開辟及旅店辦理。公司今朝已成立起公司總部、地域總部及項目公司三級辦理架構,起頭向天下性地產公司進軍。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房地產股票
5. 聽朋友說有個股權投資,是一家快上市的公司入行7000,還能拉下線,那贏利是多少聽著像傳銷呢
始建於20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股市,經過十餘年的超速發展,上市公司總數已突破1000家。單就這一點來看,可以說,中國股市僅用十年左右時間,便跨越
了發達國家曾花一、兩百年時間走過的股市歷程。這的確是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但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成熟股市相比,我國股市在質與量上卻還存在著相當大的
一段差距,這些差距正是我國股市前進道路上需要攻克的堡壘。
一、上市公司規模
眾所周知,企業規模是與企業內在素質相關聯的。所謂適度規模或經濟規模,正是由企業或企業家的內在素質所決定的,即他們有能力駕馭的資本或資產總規模。事實上,企業的成長是有一個過程的,它不僅需要優秀的企業家,更需要有生命力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資本擴張力。打一個比方,一個企業本來經營好1個億的資本就相當不錯了,但你卻硬要一下子給它10個億的資本讓它經營,其結果一定是不如將這部分"多餘"的資本存入銀行坐收利息來得好。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7.11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3.98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0.88%和1.74%。1998年中國最大工業企業的銷售收入為61.13億美元,僅相當同年世界500強最小企業銷售收入89.02億美元的68.7%。即使以中國工業100強同世界500強比較,差距也仍然是顯著的。1998年中國工業1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19.48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10.89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2.44%和4.75%。
1999年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首次全部進入世界500強,但相比之下,它們在其中的表現卻是"大而不強"。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的龐大規模是政府過去用巨額財政資金和壟斷經營政策做大的。因此,我們的國有銀行雖有世界級大銀行的外殼,但尚缺乏跨國大銀行的內在素質,當然也就不能算作名符其實的世界500強。
不難想像,從上述企業中產生的上市公司,其規模也必然會是偏小的。以上市公司的總股本規模為例,上海30指數所含30隻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規模普遍都是偏小的。以2001年4月底的統計數據為准,在30隻成份股中,可流通股本不足1億股的就有2隻;1~2億股有12隻;2~4億股有8隻;4~6億股有6 只;6億股以上有2隻。從統計結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規模不足2億股,而且沒有一隻股的可流通股本達到10億股。即便從這30家上市公司的總股本來看,公司規模也是偏小的。其中,總股本大於20億的只佔2家;而總股本不足7億的則佔18家;總股本介於7~20億之間的有10家。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在香港恆生指數所含的33隻成份股中,大多屬於藍籌股,它們的總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規模現狀是:5億股以下只有1隻;5~10 億股有6隻;10~20億股有7隻;20~30億股有12隻;30~50億股有4隻;50億股以上有2隻;100億股以上有1隻。
應該承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確立也還不到十年的時間,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仍處在改革與成長初級階段,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有相當部分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國企改制而來,"底子"還很薄弱,尚有待於進一步規范與發展。事實上,我國上市公司通過送股、配股、增發等方式正在不斷地擴張股本規模,上市公司之間以及上市公司對非上市公司之間的並購正在興起。不難設想,上市公司總股本因送配增發將不斷增大,總資產也會隨著經營與並購而不斷擴張。
二、上市公司股本結構
依世界各國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與優先股之分,而我國上市公司總股本卻異樣地分割為國有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三大塊,而且,只有社會公眾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重僅30%多一點。原本偏小的總股本規模,當其中的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時,至少會引發以下後果:
其一,由於股市的實際股本流通量狹小,易於大戶操縱控盤,從而形成"投資不足、投機過剩"的格局,最終導致股價失真。曾經製造中國股市"天價奇跡" 的億安科技,為何能與其業績如此不符地沖上126元的"天價"?後來人們從證監會的公告中才得知,原來是南方四個大戶聯手操縱的結果。其實,只要看一下億安科技的股本結構,我們就不難發現問題所在:7000多萬的總股本已是夠小的了,而可流通股更是少得可憐,僅有3500萬股。正是由於流通股本太小,易於操縱,因此,經常的現象是,大戶"坐莊",散戶"抬庄",賺者投機,套者投資。
其二,由於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尤其是處於控股地位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一方面,它不僅造成了上市公司與上市股本的不對稱,而且還導致了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市場並購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它不利於國有資產的存量活化與結構調整,易於造成國有資產的沉澱與流失。換言之,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嚴重障礙了股市的資源配置功能,同時,退化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機能。
此外,國有股與法人股的不能上市流通,易於形成內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獨大"。由於股權的過分集中,監督與決策機制失衡,經常發生的現象是,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不正常的關聯交易經常發生,強制上市公司為控股母公司擔保、私分上市公司財產、抽逃上市公司資金,甚至大肆掏空上市公司,中飽私囊或滿足小集體的利益。
我國上市公司這種特殊的股權結構,是我國股市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歷史遺留問題。應該看到,我國目前尚處於經濟體制轉軌與法制完善的過程中,國有股與法人股暫未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基於以下三方面考慮:一是龐大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一下子上市相當於股市擴容數倍,市場承接乏力;二是國有資產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國有股匆忙上市,國有資產有可能嚴重流失或被侵吞;三是有相當的國有股分布在國民經濟關鍵行業,國有股上市後有可能失去控股地位。盡管如此,國有股及法人股最終總歸還是要上市的。
實際上,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要想轉讓股權,目前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經證券主管部門批准,與合格的機構投資者簽訂轉讓協議,可以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權的轉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的這種轉讓主要是通過兼並收購、買殼、借殼等資產重組行為而展開的。業已開始試點的國有股減持方案顯示:國有股減持將採取二級市場配售、增量發行、上市公司回購、向非國有企業協議轉讓等四種方式進行。我們相信,隨著這一重大改革舉措的推行,中國股市的國有股與法人股的類別劃分,將最終從上市公司股本結構中消失。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一般地,本土上市公司應該是本土民族企業中的佼佼者,它們是本國或本地區優秀企業的代表。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反映了該國或地區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強弱,是企業內在素質和外在規模的綜合體現。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標有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等。每股收益(也稱每股盈利或每股稅後利潤)側重反映企業當前經營業績的好壞;每股凈資產則著重反映企業經營的現實資本,及其未來創造利潤並能抵禦風險的能力。
縱觀世界各國股市,凡屬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其股市發展史差不多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一樣,長達一、兩百年,因此,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不少是跨國公司)一般都有著較高的國際競爭力和盈利水平。以美國為例,1999年,在世界500強中,美國獨佔185家,我國大陸地區則只佔5 家。正因如此,美國股市有著大批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如J.P摩根1999年每股收益竟高達11.16美元。美國類似公司,80年代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可口可樂等;90年代則有IBM、英特爾、微軟、戴爾等。正是有了這一批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績優股,美國股市與股指才能不斷地成長壯大。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恆指33隻成份股中,絕大部分每股收益都在1港元以上,也有不少在2港元以上。其中,長江實業每股收益曾高達7.66港元。類似業績的藍籌股還有匯豐控股、九龍倉、恆生銀行、和記黃浦、新鴻基地產等。這些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一般都達20港元以上,有的每股凈資產甚至接近50港元。
我國上市公司則沒有這么幸運。以2000年度業績為例,滬深兩市1000餘家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僅0.20元,每股凈資產為2.65元,凈資產收益率為7.66%,虧損面8.55%(剔除年內新上市公司後則虧損面將達10%)。其中,業績最差的每股收益為-3.12元,每股凈資產最低的為- 8.93元,每股未分配利潤最少的為-10.96元;即便業績最好的上市公司(一家釀酒公司)每股收益只有1.60元,每股凈資產最高的公司(當年才增發新股)也沒有達到10元。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同世界500強相比,中國工業500強的盈利能力明顯偏低。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平均資產利潤率、人均利潤和人均收入分別為2.78%、1366美元/人和27456美元/人,而當年世界500強的同類指標分別為11.29%、11093美元/人和 288855美元/人,前者分別僅相當於後者的24.62%、12.31%和9.51%。由此可見,作為上市公司基礎的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水平,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
但可以相信,加入WTO後,隨著我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與國際化經營戰略的不斷推進,已有二十年成功改革經驗的中國人民將會創造出大批國際水平的跨國公司來。業已進入世界500強的將會更強,尚且進入的將會不斷擠身於世界500強之列。到那時,我們的企業品牌不單是"國內知名"品牌,它們更多地將成為國際知名品牌,享譽世界。
四、上市公司利潤分配
按照國際慣例,上市公司必須在兼顧眼前和長遠利益的前提下,先行對稅後利潤至少作出如下幾項必要的扣除後,才能對股東進行最後的利潤分配。第一項扣除是抵補以前歷年虧損;第二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積金;第三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益金。
從國外發達股市來看,上市公司利潤分配基本上是以派息為主的,而派息的多少則是依盈利水平而定的。例如,從香港恆生指數的33隻成份股來看,公司對股東進行利潤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派息,而且絕大多數公司的派息水平都在每10股派5港元之上。其中,派息最多的是恆生銀行,從網上可查閱到的1995—— 1998年的資料來看,該公司連續4年派息都是最高的,其每年派息都在每10股派30港元之上。匯豐控股每年每10股派息則都在20港元之上。對股東如此豐厚的利潤分配,如果沒有極強的盈利能力,那的確是很難想像的。
相比之下,大陸股市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則以送股、配股、或直接增發新股為主要形式,而派息不過是象徵性的,派息面與派息率均很低,例如,每10股派 1元,甚至只有幾角錢。這種現象在我國股市中可能還要持續相當長一段時期,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上市公司股本偏小,客觀上只有通過不斷地送配或增發新股,才能"做大"股本規模,尤其配股和增發還能同時提高每股凈資產含量;其二,上市公司普遍盈利能力較弱,每股盈利水平不高,若強制性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派息最低限,勢必影響企業資本積累與投資擴張。因此,送配增發形式的分配方式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一舉兩得的現實選擇。
五、機構投資者
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成熟股市一般都有著龐大的機構投資者,其中,尤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主體,這種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由於它們是集合投資、規模經營、專家管理、風險分散,而且有著強大的專家隊伍、分析技術和快捷信息作保障,因此,它們不僅是中小投資者的集合體和保護傘,更是股市的中流砥柱。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大小及其內在素質高低,是股市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據統計,1996年2月,美國共有5000多個開放式共同基金和500多個封閉式共同基金,持有基金股東有1億多人,共同基金資產總額達3.01萬億美元,相當於1995年美國GDP(7.4萬億美元)的40%;1997年6月,日本有基金管理公司44家,管理基金5300多個,管理資產近45萬億日元;1997年底,英國有單位信託基金管理公司154個,管理單位信託基金近1600個,管理資產1500億英鎊,另有投資信託公司570多個,管理資產 580億英鎊;1997年底,我國香港特區共有46家基金管理公司、788個投資基金,基金資產總值約為600多億美元。
另據統計,在美國股市中,個人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0%,個人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7%;機構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 28%,機構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5%;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比例約為55%。1997年英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總值的79.5%。日本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率增長很快,1960年為40.9%,1984年為64.4%,1989年為72%,1997年即增加到 81%。
相比之下,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也起步較晚,規模相對較小。1998年初,我國真正意義上的證券投資基金誕生。截止2001年5月初統計,滬深證交所掛牌的證券投資基金僅有33隻,而且全部都屬於封閉式基金。其中,最小規模只有5億個基金單位(佔11隻);最大的基金規模也不過30億個基金單位。
按照加入WTO談判的承諾,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將逐步對外國投資者開放。一旦置於WTO的開放環境下,在一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由於散戶抗風險能力較弱,他們將無法成為市場穩定的力量,因此,培育大批機構投資者的工作非常重要。事實上,為了滿足股市超常發展的需要,我國證券監管部門正在大力培植機構投資者隊伍。例如,已經推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取代"老基金"、券商資本擴容、企業准入放寬限制、保險基金入市等;隨後還將推出的其他舉措包括:開放式基金面世、社保基金與養老金入市、外資設立基金入市、混業經營下的銀行資金直接入市等,直至完全開放的外資機構入市。到那時,我國機構投資者將是股市最龐大的投資者群體,它們將支撐著我們股市的健康發展,並逐步走向完全的國際化。
六、股價分布
股價作為虛擬資本的一種價格,它是股票市場最重要的信號之一。股價只有在市場給予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從而做到准確有效地反映宏觀基本面和微觀景氣度。反之,失真的股價,則不僅會失去"晴雨表"的作用,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還會誤導股市投資和社會資源配置,進而削弱或退化股市的經濟功能。
一般地,股市較為成熟的國家或地區,其股市價格分布大多表現為極差(即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差)較大的均勻分布。例如,美國股市最高股價為100多美元,股價僅有1美元多的也不少,甚至還有不足1美元的。很顯然,其股價最高值與最低值之比均超出了100倍之多。
相比之下,我國股市價格分布則不妙。以2001年5月11日(星期五,年報出盡後的第一周)收盤價為例,最高股價為華工科技53.35元,最低股價為馬鋼股份3.94元,二者相差僅12.5倍。在1091隻上市A股中(不含PT股),站在50元之上的有1隻,介於40~50元之間的有9隻,介於 30~40元之間的有31隻;而落在7元以下的僅有20隻;介於7~10元間有84隻;其餘的946隻股票的價格則分布在10~30元之間,佔全部股票的 86.7%。其中727隻股價高度密集在10~20元之間。也就是說,我國股市的股價分布是"一窩蜂",是"大鍋飯",股價基本上沒有拉開應有的檔次,這樣的股價分布,當然也就反映不出上市公司質量的優劣與差異性來。反過來講,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不高,正是股價普遍拉不開檔次的根本原因。
我國A股上市公司股價分布結構(2001年5月11日收盤價)
價格(元) 合計 7以下 7~10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股票(只) 1091 20 84 727 219 31 10
佔比(%) 100.0 1.8 7.7 66.6 20.1 2.8 0.01
另一方面,由於我國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規模偏小,這就使得股市客觀上供不應求,而流通盤過小的股票則更成為投機者的追逐對象,無論公司業績好壞,其股價均居高不下;相反,為數不多的流通大盤股,即便是績優大盤股,其股價由於流通盤較大不易炒作而始終偏低,例如,10元以下股價中大盤股佔多數。這種因股本而排列的股價嚴重偏離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投資價值。過度的投機行情及短期財富效應,使進入股市的人們大多熱衷於"短平快",希望能一夜之間暴富,每天都想逮住"黑馬——庄股",投資往往成為"被套"的代名詞。客觀上的股市投資不足和投機過剩,勢必造成股價整體水平高企,股價嚴重扭曲。以同時發行A股和 H股的上市公司股價比較,同股卻不能同價,普遍情形是,上市公司在大陸流通的A股市價無一例外地高於在香港流通的H股市價5~10倍,有的甚至達到近20 倍。例如,200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昆明機床的A股和H股收盤價分別為17.69元人民幣和0.88港元。可以肯定的是,香港股市顯然比大陸股市成熟而規范。
七、股價指數的成長性
股價指數是衡量並記錄一國或地區股市成長歷程的重要指標。股市的成長,意味著股指不斷地向上"長大"。眾所周知,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礎,是股市的生命力之所在。股指"長大"正是上市公司不斷成長壯大的必然結果。因此,優良上市公司群體是推動股市成長的生力軍。與此同時,反映股市漲落的股指,又是國民經濟波動的"晴雨表"。一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必然會帶動股指長期性上漲;反之,一國經濟經常"大起大落",必然會導致股市對應地"同起同落"、難以長大。
上個世紀最後10年,美國經濟經歷了戰後少見的長達100多個月的經濟持續增長,這也許是西方世界的奇跡,但正是這一奇跡製造了美國所謂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也正是這股動力推動了道瓊斯指數在近10年中的超常"生長"。美國道瓊斯指數每次突破1000點整數位收盤的日子:1991年4月17日首破 3000點;1995年2月23日首破4000點;1995年11月21日首破5000點;1996年10月14日首破6000點;1997年2月 13日首破7000點;1997年7月16日首破8000點;1998年4月6日首破9000點;1999年3月29日首破10000點;1999年5月 3日首破11000點。盡管目前該指數已回落至10000點附近,但它仍算是"不斷壯大"的。
而僅有十年發展歷程的我國股市的確還很年輕。如上所述,我國股市價格分布過於集中,在股價普遍偏高且拉不開檔次差別的情況下,宏觀面上稍有風吹草動,極易導致股市大起大落,進而形成股價上的普遍性同漲同跌,投資者方面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在股價反復的齊漲齊跌中,股指似乎很難長大。
以滬市綜合指數為例,1992年股指從最低293點猛竄至1429點,但年末卻又徒落至386點;1993年新年剛開市股指又猛升至1558點,隨後又快速步入逐波下跌之路,直至1994年7月底跌至325點,隨後上海綜指強勁反彈至9月13日達1052點,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里股指累計漲幅達 223%,而年末收市又跌至600多點;在經歷了一年多的沉寂之後,1996年初股指從550點逐步啟動,1997年6月股指直逼此波行情的最高點 1510點;隨後股指退守至1000點附近,這種進退兩難的格局又維持了近兩年,直到1999年6月我國連續第七次降息及《證券法》的即將實施,終於推動股指快速上揚至1756點的歷史新高。
在經歷了近十年的曲折後,股指終於第一次擺脫1500點的歷史大箱頂,進而大步沖向2000年的最高點2125點,2001年5月份繼續沖高至 2200點之上。很顯然,自1996年啟動的這一波超長大牛市,一直沒有大回頭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宏觀經濟成功"軟著陸"後的買方市場時代的到來,使我國國民經濟擺脫了過去長期以來的"大起大落"的格局;二是上市公司在市場經濟改革大潮中,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在此我們可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斷:隨著這一波牛市的必然終結,下一波熊市的最低點如果能站穩在1750點之上,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國股市已經告別了過去"大起大落"、難以"長大"的歷史,這將是我國股市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八、股市的國際地位
國際股票市場,不僅擁有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上市公司,而且還有著廣闊的國際資本供給空間。一國或地區要想將國內或地區內的股票市場變成國際股票市場,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完全開放的貿易和金融制度、充分發達的經濟和金融、規范的法治和有力的管制。從當今的國際股票市場來看,如紐約、倫敦、東京等地的國際性股票市場,它們無一例外地建在國際金融中心或開放的國度里。
以國別而論,美國在股市上佔有多項世界第一。其一,上市公司總數最多。1998年底,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上市公司3000多家,在NASDAQ 注冊的企業有5068家,再加上其它全國性和地方性股票交易中心,實際上,美國共有28000家公司的股票直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其二,股票年發行額最大。1996年美、英、日三國的股票發行額分別以84844億美元、30888億美元、17402億美元占據世界的前三位。其三,股票年交易額最大。 1996年美、日、英三國的股票交易額分別為71215億美元、12520億美元、5785億美元。
1996年,美、日、英三國股市股票總市值分別為88272億美元、32842億美元、17405億美元,它們佔GDP的比重分別為115.6%、 71.4%、151.9%。1994年全球共有43個國家285家公司在美國發行了ADR,共籌資達200億美元,交易額達2480億美元。在這些國家的開放股市中,既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優質上市公司,也有來自世界各地規模龐大的機構投資群體,它們共同促進了這些國家股市的發展與繁榮。
目前,大陸股市的股票總市值已超過香港股市,僅次於日本東京股市,成為亞洲第二大股市。截止2000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總數為1088家,比 1993年的183家增長了近5倍;股票(A、B股)市價總值達48090億元,比1993年的3531億元增長了12.6倍;股票總市值佔GDP比重為 53.8%,比1993年的10.2%提高了40多個百分點;流通市值為16087億元,比1993年的862億元增長了17.7倍;股票當年交易額為 60826億元,比1993年的3627億元增長了15.8倍;股票當年籌資額1554億元,比1993年的315億元增長了近4倍。從動態看,我國股市在短短十年中的發展是十分迅猛的,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股市在質上作橫向比較則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尚無外國企業直接來大陸上市,而且除在香港上市外,我國在海外直接上市的公司也很少,僅有10餘家。
我國是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國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前進,我國經濟的現代化指日可待。事實上,我國經濟的持續高增長正在不斷地提升國民經濟的綜合實力。加入WTO,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隨著中國加入WTO、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外企直接上市、外資直接入市的逐步推進,人民幣將會演變成國際性貨幣,中國也將會有若干城市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到那時我國國內股市將會變成名副其實的國際股票市場。
6. 鴻陽股這家企業怎麼樣
沒有那麼多胡里花哨的,直接重點啊15
7. 購買原始股的正規步驟
一個途徑是通過其發行進行收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公司發起人認購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
由於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一年內不得轉讓,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
另外一個途徑即通過其轉讓進行申購。公司發起人持有的股票為記名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一年之後的轉讓應該在規定的證券交易場所之內進行,由股東以背書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轉讓。對社會公眾發行的股票,可以為記名股票,也可以為無記名股票。
無記名股票的轉讓則必須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轉讓。一些違規的股權交易大多數是以投資咨詢公司的名義進行的,而投資咨詢機構並不具備代理買賣股權的資質。
(7)潤鴻建設股票擴展閱讀:
購買原始股的注意事項
1、看承銷商資質
購股者要了解承銷商是否有授權經銷該原始股的資格,一般有國家授權承銷原始股的機構所承銷的原始股的標的都是經過周密的調研後才進行銷售該原始股的,上市的機率都比較大;反之,就容易上當受騙。
2、企業經營情況
購股者要了解發售企業的生產經營現狀。了解考察企業的經營效益的好壞可從企業的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利潤總額等項情況去看,這些數字都能在企業發售股票說明書中查到。
3、看股票用途
要看發行股票的用途。一般說來,發售股票的用途是用來擴大再生產的某些工程項目、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增強企業發展後勁的某些用項等,這些都是值得投資的。
如若工業生產企業發售股票是用來補充流動資金私有制,那就要慎重考慮,是不是企業外欠資金太多,發售股票的目的是用來補窟窿還是償還企業的虧損債務,購買這樣的股票是不會創造新的再生價值的。因此也不可能給購股者帶來好的收益,而且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性。
4、企業負債情況
要看發售股票企業負債的額度。購買某企業的股票時要特別注意該企業公布的一些會計資料報告,這些資料報告發售企業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資產凈值等。
5、看溢價比例
要看溢價發售的比例。企業發售股票大多採取溢價發售的辦法。溢價發售的比例越小,購股者的風險性越小,溢價發售的比例越大,給購股者造成的風險性就越大。
6、看預測股利
要看預測分紅的股利。股利越高說明資金使用效果越好,這當然是投資者最為期望的。所以,在選擇購買股票時,要看預測分紅股利的高低,股利高的是優先選擇的對象,低的應當慎重購買。
居民購買股票不宜集中投放。投資股票具有高利潤、高風險兩重性,因此在利益風險並存的形勢下,要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減少投資的風險性,增強投資的效益性。要對發售企業作出長遠正確的預測。
8. 深圳002都是一些什麼股票呀,請問
小盤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