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虛懷若谷是什麼意
虛懷若谷,意指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且寬廣,形容十分謙虛。
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後來就用「虛懷若谷」形容非常虛心,心胸開闊。
《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 若朴,曠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註:「不德其德,無所懷也。」後來就用「虛懷若谷」形容非常虛心,心胸開闊。
譯文
《老子》:「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
闡釋
所謂「大盈若缺,大智若愚。」最大的聲音反而聽不見,最白的東西反而有污點。整天穿金戴銀的人恐怕不一定真有錢;柔弱的人不一定膽小;糊塗的人不一定真傻。聖人的胸懷空虛得好像天地間的風箱,又好似山間的低谷,無邊無際。所以他對自己從沒有過自滿。因為低谷不容易充滿,而高嶺也不容易失去。只有匯小溪、納百川才能成為江海湖泊。
② 求知若渴,虛懷若谷。出自哪裡
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求知若渴,虛懷若谷。意思是人迫切地探求知識,謙虛地接納別人的意見。
一、虛懷若谷
解釋: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
示例:每個人都應有虛懷若谷的態度,遇事不固執己見。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二、求知若渴
解釋:知:知識。探求知識像口渴想喝水一樣迫切。形容求知願望十分迫切。
示例:作為學生要保持求知若渴的態度,才能夠取得好成績。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2)鄭若谷證券擴展閱讀:
虛懷若谷的反義詞有目空一切、恃才傲物;求知若渴的反義詞有不學無術、碌碌無能等。
一、目空一切
目空一切意思是眼睛裡除了自己,就什麼也沒有。形容高傲自大,什麼都瞧不起。
二、恃才傲物
指仗著自己的才能而驕傲自大,輕視眾人[1]也指自高自大,出自《南史·蕭子顯傳》。
三、不學無術
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四、碌碌無能
碌碌:平庸。形容人平庸,沒有能力。
③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下一句是什麼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意思是「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兩句的意思是: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但是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這兩句並不是連起來的一句話,所以也沒有下一句的說法。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出自蘇軾的一首詩歌當中。這首詩的題目是,全文如下: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白話譯文:
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不喜歡陪伴著老儒一塊清談過「烹瓠葉」那樣的苦日子,決定隨從舉子們參加科舉考試。
口袋裡沒有錢不置辦那「看花」的馬,但會看取令人眼花繚亂的「擇婿車」。
考試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們誇耀,詔書上如鴉的黑字新寫著俺的名字。
「胸藏文墨虛若谷」出自《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注,不德其德,無所懷也。」
譯文: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
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創作背景
《和董傳留別》這首詩是蘇軾罷官鳳翔簽判赴汴京,途經長安時,與朋友董傳話聚臨別留贈董傳的。嘉祐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董傳時與之相隨。董傳當時在鳳翔窮困潦倒,正准備參加科舉考試。次年蘇軾回長安後作此詩。
④ 什麼叫虛懷若谷
虛懷若谷[漢語成語]
虛懷若谷,意指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且寬廣,形容十分謙虛。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王弼註:「不德其德,無所懷也。」後來就用「虛懷若谷」形容非常虛心,心胸開闊。
基本信息
名稱:虛懷若谷
拼音:xū huái ruò gǔ
出處:《老子》:「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釋義: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
用法:褒義 謂語
結構:聯合式
例句:每個人都應有~的態度,遇事不固執己見。
詞語信息
詞 條:虛懷若谷
讀 音:xū huái ruò gǔ
英 譯:have a mind as open as a valley -- very modest
解 釋:谷:山谷。 胸懷像山谷一樣深廣。胸襟寬大得像山谷一樣。形容非常 謙虛,能 容納很多意見。表示對人的敬意,只能對他人,不能對自己使用。
用法
主謂式;作 謂語、賓語、 狀語;含 褒義。
示例
1、當代· 殷謙《 中國文壇的那些事兒》:「如樹立我們個人的精神一樣,擁有精神財富的人必然是一個優秀的人,那麼我們所在的這個社會呢?要想進入一個文明的社會,殷謙以為就必須養成在批評中成長的習慣,人與社會亦然,都要學會在批評中慢慢長大,逐步走向成熟。所以,文明的社會必然是一個鼓勵並培養批評精神和懷疑精神的社會。我們常說,優秀的人有極高的素養,甚至是虛懷若谷,他們都有一個能包容一切的胸懷,所以說,一個社會倘若對批評的寬容度和寬容度愈大,那麼這個社會的文明度也就愈高。」
2、清·陳確《復吳裒仲書》:「讀教益,知虛懷若谷,求益無方,彌深感嘆。」
3、 紀伯倫《貪心的紫羅蘭》:「玫瑰花聽到鄰居紫羅蘭的哀嘆,笑著搖了搖頭,說:「在百花群里,你最糊塗。你 身在福中不知福。大自然賦予你其他花草都不具備的芳香、文雅、美貌。趕快打消你這些奇怪的念頭和有害的願望吧!滿足天賜予你的福氣吧!你要知道:虛懷若谷的人,地位無比高尚;貪得無厭者,永遠貧困飢荒。
反義詞
盛氣凌人、 目中無人、 目空一切、 自高自大、 咄咄逼人、傲岸不群、斤斤計較。
近義詞
平易近人、 謙虛謹慎、 大智若愚、 和藹可親、 光明磊落、寬宏大量。
典故
《 老子》:「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敦兮其 若朴,曠兮其若谷。」又:「 上德若谷。」 王弼註:「不德其德,無所懷也。」後因以「虛懷若谷」形容非常虛心,心胸開闊。
譯文
《 老子》:「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
所謂「大盈若缺,大智若愚。」最大的聲音反而聽不見,最白的東西反而有 污點。整天穿金戴銀的人恐怕不一定真有錢;柔弱的人不一定膽小;糊塗的人不一定真傻。聖人的胸懷空虛得好像天地間的風箱,又好似山間的低谷,無邊無際。所以他對自己從沒有過自滿。因為低谷不容易充滿,而高嶺也不容易失去。只有匯小溪、 納百川才能成為 江海湖泊。這才是《道德經》中「虛懷若谷」的真締!
虛懷若谷,典自《 道德經》「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⑤ 連雲港若谷化工產品貿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連雲港若谷化工產品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化工原料經營硫酸鹽系列、氯化物系列、碳酸鹽系列、的專業公司。
法定代表人:鄭健
成立時間:2011-08-25
注冊資本:3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70500003259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連雲港市海州區海連中路6-4號東塔樓1107號
⑥ 虛懷若谷是什麼意思
虛懷若谷意思是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且寬廣,形容十分謙虛。
出自《老子》第十五章,原文: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 若朴,曠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註:「不德其德,無所懷也。」後來就用「虛懷若谷」形容非常虛心,心胸開闊。
譯文: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
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曠達而像山谷。
示例:
紀伯倫《貪心的紫羅蘭》:「玫瑰花聽到鄰居紫羅蘭的哀嘆,笑著搖了搖頭,說:「在百花群里,你最糊塗。你身在福中不知福。大自然賦予你其他花草都不具備的芳香、文雅、美貌。
趕快打消你這些奇怪的念頭和有害的願望吧!滿足天賜予你的福氣吧!你要知道:虛懷若谷的人,地位無比高尚;貪得無厭者,永遠貧困飢荒。
(6)鄭若谷證券擴展閱讀:
虛懷若谷的反義詞:
1、盛氣凌人
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出自:老舍的《林海》中:「每條嶺都是那麼溫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示例: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共產黨員決不可自以為是,盛氣凌人,以為自己是什麼都好,別人是什麼都不好。」
2、目空一切
空,什麼也沒有; 目,眼睛。眼睛裡除了自己,就什麼也沒有。形容高傲自大,什麼都瞧不起。 也作「目中無人」。
出自:人教語文書八年級下冊利奧波德《大雁歸來》:「11月份南飛的鳥群,目空一切地從我們的頭上高高飛過。」
示例:一旦手中有權就擺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勢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⑦ 虛懷若谷的成語典故
出處
《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 若朴,曠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註:「不德其德,無所懷也。」後來就用「虛懷若谷」形容非常虛心,心胸開闊。
譯文
《老子》:「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啊,好像深幽的山谷。
闡釋
所謂「大盈若缺,大智若愚。」最大的聲音反而聽不見,最白的東西反而有污點。整天穿金戴銀的人恐怕不一定真有錢;柔弱的人不一定膽小;糊塗的人不一定真傻。聖人的胸懷空虛得好像天地間的風箱,又好似山間的低谷,無邊無際。所以他對自己從沒有過自滿。因為低谷不容易充滿,而高嶺也不容易失去。只有匯小溪、納百川才能成為江海湖泊。
⑧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兩句各出自哪裡
「胸藏文墨虛若谷」出自《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 若朴,曠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註:「不德其德,無所懷也。」
後來就用「虛懷若谷」形容非常虛心,心胸開闊。
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宋代蘇軾的《和董傳留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麤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兩句寫的是董傳粗絲綁發,粗布披身。「裹生涯」詞語搭配新穎巧妙。本應是「生涯裹麤繒大布」,但詞序一顛倒變成「麤繒大布裹生涯」,就有了畫面感,而且表示這種生活已是常態。這兩句詩贊揚董傳雖然貧窮,但勤於讀書,因此精神氣質非同常人。
這首詩的特點是巧於用典,蘊藉含蓄。其中「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至今讓人傳誦於口的名句。「詩書」在這里泛指書籍;「氣」是指氣質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