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知道:什麼是"金邊證券"
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信譽度非常高,歷來有「金邊債券(證券)」之稱,穩健型投資者喜歡投資國債。
國債的利率比同期存款利率高,而且國債利息可以免交20%利息稅。
國債又分為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如果你是想投資,到底哪種更適合投資呢?如果投資者購買國債是想持有至到期日,則具有更高收益的記賬式國債可能是更為理想的選擇,如果難以持有至到期日,那麼由於憑證式國債在規避風險方面有優勢,而記賬式國債在收益補償方面有好處。
選擇哪個品種則取決於投資者個人對風險收益的偏好、計劃持有期以及對未來利率走勢的預期,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即便是在不能持有國債至到期日的情況下,計劃持有期越長,越應該考慮選擇記賬式國債。
Ⅱ 國債到底有沒有風險
國債有風險。
但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發行債券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由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2)金邊證券又稱什麼擴展閱讀:
持有期收益:
持有期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i=(P2-P1+I)/P1。其中,P1為投資者買入國債的價格,P2為投資者賣出國債的價格,I為持有期內投資者獲得的利息收益。
例如:投資者於2000年5月22日以154.25元的價格買入696國債(000696),持有一年至2001年5月22日以148.65元的價格賣出,持有期間該國債付息一次(11.83元),則該國債的持有期收益率為:i=(148.65-154.25+11.83)/154.25=4.04%。
Ⅲ 國債級別
債券評級是衡量違約風險的依據。它是由專門的債券評級機構對不同公司債券的質量做出的評判。債券質量通常以信用等級來表示。信用等級越高,債券的質量越好,說明債券的風險小,安全性強。債券違約風險的大小與投資者的利益密切相關,也直接影響著發行者的籌資能力和成本。為了較客觀地估計不同債券的違約風險,通常需要由中介機構進行評級。但是評級是否客觀具有權威性則取決於評級機構。目前最著名的兩大評估機構是標准普爾公司和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因此,國債也會存在違約風險,評級機構也會對國債進行評級。評級越低,違約風險越大,國外投資者的熱情也會下降。此外,一個國家國債的評級下調,勢必還將連累其企業的債券。因為各國都將國債視為「 金邊債券」 ,也即國債是所有債務中信譽最好的。倘若
國債都難以得到信任,企業貨券的信譽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那麼,該國的經濟發展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Ⅳ 什麼是金邊證券
金邊證券,即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信譽度非常高,歷來有「金邊債券(證券)」之稱,穩健型投資者喜歡投資金邊證券。
Ⅳ 衡量通貨膨脹指標到底是什麼
衡量通貨膨脹率的價格指數一般有三種:消費價格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國內生產總值價格折算指數。簡單說,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當市場上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
Ⅵ 買國債有風險嗎
儲蓄國債(電子式)是財政部在境內發行,通過國債「承銷」團成員(一般為銀行)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的、以電子記賬方式記錄債權的不可流通人民幣國債。
國債一般被稱為「無風險收益率」,目前三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8%左右。
儲蓄國債(電子式)產品特點:
1、由財政部代表中央人民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以國家信用為保證。信用等級高,安全性好。一般被稱為無風險收益率,目前3年期國債收益率大約為2.8%左右。
2、按年付息,到期時由財政部通過承銷團成員,將本金和最後一次利息轉入個人投資者資金清算賬戶。
3、收益穩定,利息免稅。採用固定期限、固定利率方式發行。不過個人投資者可通過提前兌取或抵押貸款方式提前變現。
4、購買方便,一般可通過銀行營業網點櫃台、網上銀行渠道購買,並且可以開具存款證明
Ⅶ 諾貝爾獎幾年選一次獎金多少
諾貝爾獎每年選舉一次,獎金不是定額,依據基金會收入而定。
早期的范圍約從11000英鎊(31000美元)到30000英鎊(72000美元)。獎金的數目,由於通貨膨脹和基金會的投資收益,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60年代為7.5萬元美元。80年代達22萬多美元,90年代至今持續多年都是1000萬瑞典克朗(在2006年頒獎的時候約合145萬美元)。
(7)金邊證券又稱什麼擴展閱讀:
獲得過兩次或兩次以上諾貝爾獎的人或組織:
Marie Curie: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物理獎,1903年:發現放射性與釙元素。化學獎,1911年:提煉出鐳。
Linus Pauling:第一位以唯一獲得者身份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化學獎,1954年:化學鍵的研究。和平獎,1962年:反對核武在地面測試。
Frederick Sanger:化學獎,1958年:測定胰島素分子的結構。化學獎,1980年:核酸DNA序列的確定方法。
John Bardeen :物理獎,1956年:發明晶體管。物理獎,1972年:建立超導BCS理論。
聯合國難民署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UNHCR) 1954年和1981年兩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ICRC)1917年、1944年和1963年三次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是獲獎次數最多的得主。
參考資料:網路·諾貝爾獎
Ⅷ schele E 是什麼
哈哈~我的本行~schele E是英國稅收制度中的相關內容~schele E可以稱之為E表~schele這里做「稅收表」解
根據英國所得稅法,收入分為六類,用字母A—F表示:
A類:擁有土地的收入,如租金和租賃收益。
B類:作為企業經營林地的收入。
C類:金邊證券和在英國支付的某些外國貸款的收入。
D類:從貿易、專業工作獲得的收入,利息和每年的年金收入。
E類:就業收入:工資、薪水和董事酬金。
F類:公司股息和其他分配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