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業務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業務

發布時間:2021-05-02 17:20:27

① 東京金融市場的東京金融市場詳細介紹

進入20世紀,日本經濟向壟斷資本主義發展,金融業走上了集中的道路。東京金融市場的規模隨著海外市場和對外貿易的迅速擴大而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金融資本高度集中,完全置於軍國主義政府的統治之下,資金首先滿足侵略軍軍需產業的需要,使東京金融市場的發展受到很大影響,外匯市場的活動幾乎完全停頓。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金融機構經過整頓,到50年代初期,東京金融市場恢復正常活動。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東京金融市場也成為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場之一。
金融機構 大體可分為中央銀行、民間金融機構、政府金融機構和外國金融機構。①中央銀行。即日本銀行,是日本金融機構的核心(見日本銀行)。②民間金融機構。有13家城市銀行(包括1家外匯專業銀行)、64家地方銀行、3家長期信貸銀行、7家信託銀行、69家相互銀行以及信用金庫、信用組合、商工組合中央金庫、農( 林、漁 )業協同組合、農林中央金庫等等。此外還有21家人壽保險公司、22家財產保險公司和短期資金公司、住宅金融公司、消費信貸公司等。民間金融機構是整個金融機構的主體。③政府金融機構。有進行貸款業務的日本開發銀行、日本輸出入銀行和國民金融公庫、中小企業金融公庫、住宅金融公庫等10家公庫。此外,還有吸收民間資金的郵局、資金運用部簡易保健年金等。政府金融機構的作用是從政策方面補充民間金融機構活動之不足。④外國銀行。在東京設立營業機構的有70多家。
特點 主要是:①間接金融佔主導地位。日本企業的外部資金主要是通過金融機構向資金供應者(個人和企業)籌措的,即個人和企業將多餘資金存入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將它集中起來提供給企業,因此通常稱為間接金融。間接金融在金融市場上約佔60%。直接金融指個人和企業通過在證券市場購入證券(主要是股票),直接向企業投資,它在金融市場上所佔的比重還不到5%。
②企業對外部資金的依賴程度大。
③民間大銀行經常發生超貸現象。民間銀行特別是承擔對大企業提供資金的城市銀行,對企業的貸款經常超過自己籌集的資金。
④金融機構之間資金籌集和運用不均。城市銀行用於貸款和有價證券投資的資金超過所吸收的存款和以發行債券籌集的資金,而其他地區金融機構的貸款和有價證券投資的資金則少於籌集的資金。城市銀行的資金不足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過剩通過短期拆放、金融機構貸款和票據買賣市場進行調節。
東京短期資本市場 有短期拆放市場和票據買賣市場,這兩個市場是金融機構之間對每天營業活動中發生的臨時性資金不足和資金過剩進行調節的市場。還有可轉讓的定期存單市場和附帶條件的債券買賣市場。政府的短期證券國庫券在市場上雖有買賣,但尚未形成單獨的市場。
①短期拆放市場。創始於1945年,是日本歷史最長的短期資金市場。在市場上,城市銀行是經常的拆進者,其他金融機構是經常的放出者。交易種類有當天借進、當天償還,第一天借進、第二天償還(如果拆進者不主動償還,放出者也不催收,可無條件延期)以及7天期的交易等3種。交易時由短期資金公司充當經紀人。
②票據買賣市場。1971年創設。具體做法是由資金不足的金融機構開出票據,通過短期資金公司在金融機構之間買賣。交易期限為1~4個月。日本銀行也參加短期拆放和票據買賣市場,通過本身參加交易調節市場資金的過剩或不足。
③可轉讓的定期存單市場。創設於1979年,是企業和各種非金融機構都可以參加的市場。創設目的在於適應企業和各種團體運用大額剩餘資金的特點,促進利率自由化,擴大短期金融市場調節金融的機能。定期存單每筆金額在 5 億日元以上,期限3~6個月。
東京長期資本市場 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日本發行和流通的證券有股票和公債(包括國債、公社公團債、地方政府債)、公司債(包括事業債、金融債)。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又都是由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構成的。東京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統稱證券市場)是規模僅次於紐約的世界第二大市場。
①股票市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的公司約1400家。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會員證券公司為83家。
②債券市場。由於債券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均不十分發達,新發行的債券在很大程度上靠金融機構認購,個人通過證券公司認購的比重較小。因此,本來應該反映長期資金供求的債券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受短期金融機構資金頭寸變化的影響,很難形成適當的價格。
東京外匯市場 廣義包括外匯指定銀行與一般顧客間進行的外匯交易。通常僅指銀行同業間的交易市場。東京外匯銀行間交易市場的成員為外匯指定銀行、外匯經紀人和日本銀行。日本銀行作為大藏大臣(財政部長)的代理人參加市場,以政府外匯資金特別會計為後盾。視需要來干預市場交易,發揮調節作用,以防止匯價發生異常的大幅度波動,維持市場秩序。
東京美元短期拆放市場 1972年4月成立。在此之前,日本的外匯指定銀行間調節短期美元資金的過剩和不足,均在歐洲美元市場上辦理,東京美元短期拆放市場成立以後,基本上可以在國內市場上進行。美元短期拆放市場的成員和外匯市場相同。資金的流向是:城市銀行將從歐洲市場上籌集的美元資金和對外貿易中獲得的多餘美元資金在市場上放出,由為籌集外貿交易需要美元資金的中小銀行拆進。1980年末,交易余額為117億美元。 隨著日本經濟國際化的急速發展,金融市場的規模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② 世界三大證券交易所是哪三個

世界三大證券交易所是: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

一、紐約證券交易所

股票市場真正的王者。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所在地——紐約華爾街——被譽為國際貿易的麥加(譯註:Mecca,位於沙烏地阿拉伯,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地,比喻眾人都嚮往的地方)。紐約證券交易所又被稱作「大行情牌「(Big Board),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如今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證交所,在2013年5月市場價值高達166130億美金,2013年平均每日的交易額超過1690億美金。由於規模宏達,紐約證券交易所總是恐怖威脅的對象。和納斯達克不同,它既提供電子股票交易也提供人工股票交易。

(2)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業務擴展閱讀

在二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紐約證券交易所為美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化大生產的順利進行、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對美國國內公司上市要求

公司最近一年的稅前盈利不少於250萬美元;

社會公眾擁有該公司的股票不少於l10萬股;

公司至少有2000名投資者,每個投資者擁有100股以上的股票;

普通股的發行額按市場價格例算不少於4000 萬美元;

公司的有形資產凈值不少於4000萬美元。

二、對非美國公司上市要求

作為世界性的證券交易場所,紐約證交所也接受外國公司掛牌上市,上市條件較美國國內公司更為嚴格,主要包括:

1、最低公眾持股數量和業務記錄公司最少要有2000名股東(每名股東擁有100股以上);或2200名股東(上市前6個月月平均交易量為10萬股);或500名股東(上市前12個月月平均交易量為100萬股);至少有110萬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投資者所擁有(公眾股110萬股)。

2、最低市值公眾股市場價值為4000萬美金;有形資產凈值為4000萬美金。

3、盈利要求上市前兩年,每年稅前收益為200萬美金,最近一年稅前收益為250萬美金;或三年必須全部盈利,稅前收益總計為650萬美金,最近一年最低稅前收益為450萬美金;或上市前一個會計年度市值總額不低於5億美金且收入達到2億美金的公司:三年調整後凈收益合計2500萬美金(每年報告中必須是正數)。

4、上市企業類型主要面向成熟企業。

5、採用會計准則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6、公司注冊和業務地點無具體規定。

7、公司經營業務信息披露規定要遵守交易所的年報、季報和中期報告制度。

8、其他因素對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有多項要求;詳細說明公司所屬行業的相對穩定性,公司在該行業中的地位,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紐約證券交易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倫敦證券交易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京證券交易所

③ 日本有哪些證券交易所

東京證券交易所 (第一部 第二部 Mothers JASDAQ)
札幌證券交易所
名古屋證券交易所 (第一部 第二部 Centrex)
福岡證券交易所 (Q-Board)

大阪證交所已被東證合並 不存在了

④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發展特點

發行市場尚未充分發展
長期以來,大量的公眾儲蓄都依賴金融機構進行間接投資,使證券交易具有整批性、數量大等特點,同時也造成發行市場狹小,僅面向少數金融機構,使股票、債券的發行市場形成抽象的無形市場,與發達的流通市場相比較落後。
債券市場比較發達,股票市場相對落後
雖然日本只有一部分債券在交易所上市,但債券發行條件靈活,發行期長,個人認購額大,所以債券流通市場高度發達,促使債券市場得以迅速發展。日本大量過剩資本也吸引外國在日本發行日元債券籌集資金。因此,每年通過債券市場籌集的資金大大超過股票市場。
間接投資相對發達
一方面公眾積累資金大部分存入金融機構;另一方面銀行藉助「窗口指導」,大大促進了經濟高速增長,使企業嚴重依賴銀行借款,形成大量債務資本。經濟高速發展使單一資金來源遠遠不能滿足要求,於是證券市場得以迅速擴展,成為新的籌資渠道。
國家資本的直接投入占較大比重
由於日本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跳躍式發展的大量資金必須依靠國家籌集和分配。因此,大量國債仍將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對象。

⑤ 證券交易所主要做什麼業務

證券交易所是對已公開發行的證券進行交易的場所,負責提供交易場所和設施、在符合法律法規前提下制定交易規則,決定證券的上市及暫停、終止上市,對證券交易活動進行監督等工作。
《證券法》對證券交易所規定如下:
第一百零二條證券交易所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
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和解散,由國務院決定。
第一百零三條設立證券交易所必須制定章程。
證券交易所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第一百零四條證券交易所必須在其名稱中標明證券交易所字樣。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使用證券交易所或者近似的名稱。
第一百零五條證券交易所可以自行支配的各項費用收入,應當首先用於保證其證券交易場所和設施的正常運行並逐步改善。
實行會員制的證券交易所的財產積累歸會員所有,其權益由會員共同享有,在其存續期間,不得將其財產積累分配給會員。
第一百零六條證券交易所設理事會。
第一百零七條證券交易所設總經理一人,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任免。
其他規定(略)

⑥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歷史

它在1878年5月15日創立,同年6月1日開始交易,創立時的名稱為「東京股票交易所」(日文:東京株式取引所)。二次大戰時曾暫停交易,1949年5月16日重開,並更名為東京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樓層於1999年4月30日關閉,全部改為電子交易,而新的TSE Arrows(東證アローズ)於2000年5月9日啟用。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前身是1879年5月曾成立東京證券交易株式會社。由於當時日本經濟發展緩慢,證券交易不興旺,1943年6月,日本政府合並所有證券交易所,成立了半官方的日本證券交易所,但成立不到四年就解體了。二次大戰前,日本的資本主義雖有一定的發展,但由於軍國主義向外侵略,重工業、兵器工業均由國家壟斷經營,紡織、海運等行業也由國家控制,這是一種戰爭經濟體制並帶有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那時,即使企業發行股票,往往也被同一財閥內部的企業所消化。因此,證券業務難以發展。日本戰敗後,1946年在美軍佔領下交易所解散。1949年1月美國同意東京證券交易所重新開業。隨著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東京證券交易所也發展繁榮起來。目前有上市公司1777家,其中外國公司 110家,市場資本總額將近45000億美元。

⑦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介紹

東京證券交易所(日文:東京證券取引所;日文假名發音:とうきょうしょうけんとりひきじょ;英文:Tokyo Stock Exchange)是日本的證券交易所之一,簡稱「東證」(東證),總部位於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兜町(日文假名:かぶとちょう)。其事業體分為「株式會社東京證券交易所」及「東京證券交易所自主規製法人」等兩個法人。 東京證券交易所發展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東京證券交易所與大阪證券交易所、名古屋證券交易所並列為日本三大證券交易所,其市場規模位居世界前三大,同時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經濟中樞。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證券市場。

⑧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發展趨勢

交易業務國際化
7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實力大增,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為適應日本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的國際化需要,日本證券市場的國際化成為必然趨勢。為此,日本政府自70年代以來全面放寬外匯管制,降低稅率,以鼓勵外國資金進入日本證券市場,使國際資本在東京證券市場的活動日益頻繁。1988年,日本政府允許外國資本在東京進入場外交易;1989年,又允許外國證券公司進入東京證券交易所,使東京證券交易所在國際上的地位大大提高。
市場管理自由化
1975 年以後,日本政府逐步放寬對銀行和證券公司的管制,允許銀行參與證券業務。1987年6月,大藏省允許都市銀行、地方銀行、長期信用銀行、信託銀行、信用金庫、信用組合從事股票信用買賣業務,使證券市場管理趨向自由化。
證券投資機構化
戰後一段時期,個人投資者一直是推動證券交易的主體,日本機構投資者購買股票、債券的比重逐年增加。1987年,機構投資者所佔比重已達50.5%,大大超過了個人投資者(佔36.1%)。隨著證券市場上競爭日益激烈和風險不斷增大,機構投資者的地位將進一步上升,逐步取代個人投資者成為證券交易的主體。
債券市場進一步擴大
1)伴隨著日本經濟發展速度的放慢,一方面要求大量的公共投資以刺激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又由於稅收減少,公共投資缺乏資金來源。為了填補這一投資缺口,日本政府勢必逐年增加國債發行量,促進債券市場以國債為中心進一步擴大。
2)轉換公司債的大量流行,將取代部分股票成為股份公司的籌資手段,並因其自由轉換股票的靈活性而進一步得到推廣。

⑨ 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全天都暫停交易,什麼時候可以恢復

2020年10月1日,東京證券交易所運營商日本證券交易所集團在一份聲明中做出表示,公司將暫停所有的證券交易,原因是因為網路問題。除此之外,該公司還做出表示,由於這個問題,交易所也無法接受訂單。日本證交所不確定該系統何時會恢復;公司也沒有詳細說明此事的性質,只是說這與市場信息的發布有關。

這一次故障波及到還有使用東證系統的札幌、名古屋和福岡證券交易所1日也全天停止所有股票交易。幸運的是東證系統的札幌、名古屋和福岡證券交易所的期貨交易還是能夠正常進行。並沒有收到這一次故障的影響。最後,希望日本及早解決故障,恢復正常的證券交易。

閱讀全文

與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業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杠桿之殤華為員工落淚事件 瀏覽:712
房貸金融服務費合不合法 瀏覽:5
11月鋼管價格會回落嗎 瀏覽:18
伊利股東劉春海 瀏覽:590
青島銀行理財到期後幾天到賬 瀏覽:635
銀行匯率有關的實證論文 瀏覽:645
建華科技股票 瀏覽:922
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152
未來金融服務行業 瀏覽:509
ndf與即期匯率之差 瀏覽:261
貴金屬icp檢測機 瀏覽:240
6月23日英鎊匯率 瀏覽:487
銷售貴金屬經驗分享 瀏覽:343
杠桿收購融資財務模式 瀏覽:871
傭金和技術服務 瀏覽:96
湖北融資租賃管理辦吧 瀏覽:208
信託銀監會證監會 瀏覽:752
微店分銷傭金 瀏覽:970
美國期貨指數杠桿率 瀏覽:801
報一淘設置多少傭金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