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開放分類包含「定義」的詞條:求大神幫助
抵押貸款 抵押貸款【定義】抵押貸款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為物品保證向銀行取得的貸款。它是資本主義銀行的一種放款形式、抵押品通常包括有價證券、國債券、各種股票、房地產、以及貨物的提單、棧單或其他各種證明物品所有權的單據。貸款到期,借款... 1千字 2008-4-7 渡邊惠子 控制 控制的定義 控制 kòngzhì[control;command] 掌握住對象不使任意活動或超出范圍;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願活動 控制,是指對事物起因、發展及結果的全過程的一種把握,是能預測和了解並決定事物的結果。經濟學中控制的定義 控制... 6千字 2008-4-7 yangguo83 音樂 英文名稱: Music 【音樂定義】 廣義的講,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所謂的音樂的定義仍存在著激烈的爭議,但通常可以解釋為一系列對於有聲、無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並含有不同音... 28千字 2008-4-6 涇鑄 磁流體 磁流體(又稱磁性液體、鐵磁流體或磁液),是由強磁性粒子、基液(也叫媒體)以及界面活性劑三者混合而成的一種穩定的膠狀溶液。該流體在靜態時無磁性吸引力,當外加磁場作用時,才表現出磁性。 用納米金屬及合金粉末生產的磁流體性...
❷ 中國在那些核心技術方面領先世界
要納斯達克(Nasdaq)股票市場(新浪,搜狐,網路都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 的操盤手 、London Stock Market 倫敦股票市場的操盤手、東京股票市場、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操盤手, NYSE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操盤手用上下一代鍵盤、標准配置的力反饋鍵盤;送到Coordinating Committee, COCOM 巴黎統籌委員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ound, 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Midland Bank,Ltd. 米蘭銀行 、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 瑞士聯合銀行;裝到法國香榭麗舍(香榭里舍大道 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香榭麗舍大道(Champs-Elysées)、拉德芳斯(La Défense)大街櫃員機上、裝到美國紐約曼哈頓區林蔭大道(Park Avenue)大街櫃員機上、裝到日本銀座大街和日本東京都新宿大街 Shinjuku Odori Shopping Street櫃員機上、裝到義大利米蘭和佛羅倫薩大街櫃員機上、裝到英國倫敦牛津街Oxford Street 和劍橋大街Cambridge streer櫃員機上。
將中國獨步全球的下一代鍵盤安裝在中國載人航天器上。
應當在每年4月份廣州樂器展覽會;5月份北京樂器展覽會;10月份上海樂器展覽會上展示;應進軍2010年上海國際博覽會;消費電子展CES;為2009年建國60周年華誕獻禮;在每年的德國漢諾威信息展覽會;每年10月5日至9日(日內瓦當地時間),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有「電信奧運會」之稱的ITU World 2010(世界電信展);每年8月份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上展出,這是社會責任。
最頂尖的鍵盤?
獨步創新的鍵盤?
獨創性的鍵盤?
最具有前瞻性的鍵盤?
原始創新的鍵盤?
最昂貴的鍵盤?
功能最全面的鍵盤?
手感最好的鍵盤?
打電玩打游戲機得分最高的鍵盤?
世界上反應最靈敏的鍵盤?
保密性和加密性最好的櫃員機ATM鍵盤?
最前衛最有發展性的鍵盤?
使用鍵盤的喜好與品位、鍵盤的設計和生產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素質。
從日常生活中發現題目,找出現有產品的實質缺陷,就是工藝、理論、基礎、創新能力、商業眼光的綜合體現。
從合理中找出問題,提出在現有環境條件下確保實現的改進,提出切實可行的結構和加工方法,就是真本事。
最好的是獨立自主設計的,是整體創新。
要清楚地認識到,傳統鋼琴有著不可克服的缺陷。
鋼琴的器樂學科 學歷以及學位
不跨過以上台階的學位、論文、商品、展品,就是將真金白銀變成渣子的腐敗。就是打擊科技創新,就是點金為石頭,化神奇為腐朽,誤人子弟,褻瀆課酬;
要杜絕能乾的不準干,不能乾的干大事
為什麼彈鋼琴的時候反應很慢?怎麼改變?
傳統鋼琴本身就有延遲,就有不可克服的缺陷,下一代鍵盤已經完全跨越了這個障礙。你目前的認識只是在個體自身技巧的層面。
鋼琴中變調是什麼意思啊?
樓上所說的是樂理上的變調,鋼琴在物理意義上沒有改變。
以後高檔的鋼琴(不是說電鋼琴),就具有物理上變調和自動調音的功能
最高級的是本人積淀了30年,在30年前就提出而設計製造的力反饋鍵盤,沒有擺錘。沒有擺錘而產生類似於擺錘的手感,就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
珠江鋼琴集團產量世界第一,聘請的外國專家凈收入每天一萬元人民幣,距離這個門檻有幾個數量級別!!!!!!!!!!
中國人的錢都喂狗去了!!!!!!!!
目前最頂級的電鋼琴是用擺錘的,在鍵桿末端加擺動錘子,每個鍵的擺錘質量不同。
普通電鋼琴是用鍵桿末端加配重的,,每個鍵的配重質量不同。
❸ 國慶節資料,急求啊!!!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將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並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麼,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近代國家的這種慶典就是對外顯示力量,因為它們大多是在爭取獨立,政治革命,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中誕生的,需要通過這種力量的顯示,以增強國民信心.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3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的兩次 世界各國確定國慶節的依據千奇百怪。據統計,全世界以國家建立的時間為國慶節的國家有35個。以佔領首(網路)都那天為國慶節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國家以國家獨立日為國慶節。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殲滅了拿破崙的6萬遠征軍,在太子港宣布獨立,從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為國慶節。墨西哥、迦納等國也是如此。
❹ 磁流體概念股票有哪些
磁流體概念股應該也算超導概念股中的。
主要有漢纜股份、永鼎股份、綜藝股份、百利電氣、科達股份、寶勝股份等。
❺ 一星期壞了七塊主板,誰能跟「海」斗
用好點的電源,比如世紀之星的黃金武士什麼的,單位的機器都是7×24小時工作,沒出過問題
注意機器整體的通風
回答者:CD沙皮 - 助理 三級 8-13 22:50
可在PC附近放置一些乾燥劑之類的東西,生石灰石,木炭都可以,這些都是比較廉價和實用的.^_^多少可以吸走一些濕氣
回答者:獨孤星魂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8-13 22:51
電源就有全漢.再加上我樓上所說的.這樣可以比較好.
回答者:bnajj77 - 助理 三級 8-13 22:52
必須採用防水的電腦,這種電腦軍方比較多,好像神舟出過一種防水的筆記本電腦,可以聯系一下,潮氣太大,一般的電腦肯定不行的。
回答者:fly1800 - 助理 二級 8-13 22:53
你單位要配置專門的機房才行.換電腦是暫時的解決方法.
回答者:rggz - 助理 二級 8-13 23:10
最好別用普通pc,而用工業級產品,可以考慮NC
回答者:dgqb01 - 舉人 四級 8-13 23:10
可以考慮NC
回答者:banbanshu - 同進士出身 六級 8-13 23:24
用製冷設備分離內外空間.
1,徹底隔絕機器空氣流通,封閉所有通風孔和縫隙,必要時用膠和漆,屏面與機器介面使用橡膠密封圈或密封膠.
2,每台機器投資一套液冷設備,小型冰箱內膽就可以.製冷部分掛在機內面積要大,必要時要有風扇對吹.外部散熱自己看情況解決.
3,注意內部製冷部分.如果空氣隔絕效果不好,要針對內部製冷部分做好排水設計.
如果是你們公司自己組織,估計每套設備要再投資500元左右,找修冰箱的買壓縮機就行了.如果是外包,買新的,每套1500左右.
回答者:k4me - 進士出身 九級 8-13 23:58
這根本不是電源的問題,再好、再過硬的電源,放到這種潮濕的地方也沒有人敢保整不會短路,燒毀!!不用多長時間,機箱電路板都會生銹!!!
問題根本不是電腦本身的問題!!!這根本就是物理安全問題!
防水電腦也得透氣吧,短暫的浸水可能沒問題,可那是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的環境中啊,電腦也得「呼吸」的!!!
誰敢保證潮氣不進入機箱內!!
放乾燥劑,恐怕效果不會很好!如樓主所描述的,潮氣會很大!在這種環境下,這些東西效果不會太明顯!
要解決就要徹底解決環境!!
是否可以搭建透明玻璃空間,將電腦置入,當然空間可能要大些,至少可以容納多人,不能過小,在其中安置空調,以徹底解決潮濕問題!!!!
回答者:qasdei - 試用期 一級 8-14 01:30
把水抽干!
回答者:jianyutong - 秀才 二級 8-14 01:39
建議在附近開個火電場
回答者:lin851115 - 魔法學徒 一級 8-14 05:35
進空調房玩PC 買幾箱旺旺餅干 狂吃 把裡面的乾燥劑留著 貼滿機箱內壁
回答者:令堂是我殺的 - 秀才 二級 8-14 05:52
都不錯
回答者:bzsukui321 - 助理 二級 8-14 07:36
天天放火
回答者:艾弗森II - 經理 四級 8-14 07:48
壞了就壞了你再換嘛!你家的機器嗎?不是就不要管,用工家的錢換
回答者:艾弗森III - 助理 三級 8-14 07:52
跟館里的魚商量一下,說說情,讓他們馬上適應陸地生活,然後你們單位變成動物園就OK了!~~~~~~
回答者:鬼鬼愛吃人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8-14 10:03
同上!!!!!!!!!!!!!!!
回答者:藍天上的烏雲 - 童生 一級 8-14 11:23
用全封閉式機箱?
回答者:daiqing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8-14 11:58
吃旺旺的那個方法不錯 HOHO~~~~
回答者:247006233 - 試用期 一級 8-14 12:59
觸摸屏電腦嗎?沒辦法,只能離水遠點!
回答者:匿名 8-14 15:27
跟魚商量的那個方法不錯
回答者:牛肉火鍋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8-14 17:32
把電腦從魚館搬到自己家裡就解決了.
回答者:513843222 - 助理 三級 8-14 18:16
還是他嗎的有錢!象我這樣壞一塊,就把電腦搬家去了!
回答者:蟲子肥肥 - 助理 二級 8-14 18:43
回答者:qasdei - 試用期 一級 8-14 同志的意見最實際
回答者:甘州八聲 - 助理 二級 8-14 21:19
同意 回答者:k4me - 進士出身 九級 8-13 23:58 的答案
唯有此法才能解決問題 連旺旺都出來了 大家不要跟著起鬨了 樓主是來解決問題的!!
回答者:lijinze8 - 經理 四級 8-15 06:20
1 [2] 下一頁
根據以上的論述,我覺得其實有兩類:
1 改善電腦的運行環境
2 更換防潮電腦,比如一些特殊軍用電腦
第一種則需要隔離外部環境。提供與外部潮濕環境隔離的乾燥環境,裝上濕度計,用空調等設備來降低濕度。可以把電腦機箱與外部隔絕,這個方法需要檢查密封度,一旦密封不成功,電腦受潮的可能性非常大;也可以把房間隔絕。
第二種比較容易根本解決,採用封閉式機箱給電腦內部一個隔絕的內部環境,但成本也可能很高。市面上有一些不用風扇的電源,比如全漢就有。不過密不透風的主機沒有水冷設備是難以解決散熱問題的,沒有良好把熱量散發出去的封閉式機箱無疑是顆定時炸彈。
特別是你們政府機關單位一般都會用高頻低能的奔騰4(D),賽揚4(D),功耗高,發熱很高。
主要成本是,封閉式機箱+水冷設備。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電腦千萬不要防在地板上,否則很容易受潮。
回答者: allyouget - 高級經理 七級 8-15 09:01
SUP 698 精益型集成製造LIMS及復雜模具G3P產品技術推廣
內容為:1)模具產品的G3P(從虛擬創意性產品CAD設計→模具三維立體造型→虛擬製造,虛擬裝配(根據條件)→直接生成數控代碼→加工出合格產品);2)新產品的反求工程,實用型快速成型,實用型企業製造資源規劃系統;3)最終在某一企業實現一個精益型集成製造系統。擬轉讓或合作。
SUP 8108 HC-1型手持計算機
該機具有低功耗、加固性好、密封性強等特點,適於野外惡劣環境使用;將通用操作系統集成在該類機器中,具有高級語言開發環境、有線無線通信功能、容錯功能等,集計算機與通信為一體,運行可靠,通用性強,在同類產品中,具有國內領先水平。擬轉讓或合作。
SUP 13216 通用的應用系統安全管理軟體
該軟體特點是:1、獨立於具體應用系統;2、可選用用戶角色和用戶級別兩方式之一,控制用戶對模板的訪問;3、用戶可以利用該軟體提供的功能來擴充和加強安全管理;4、該軟體是一個企業級的安全管理工具,可同時管理多個子系統的安全工作。 該軟體用角色和級別兩種方法對系統進行管理,方便了用戶使用。擬轉讓或合作。
SUP 14966 三維電腦雕刻機
是近年來國際上出現的完全由電腦控制的全自動的工藝生產設備,它把計算機作為工作站,將由各種途徑產生的二維或三維圖形雕刻在各種金屬或非金屬材料上。其性能和控制技術達到國外產品的同等水平,並可以成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擬轉讓或合作。
SUP 15785 漢字顯示電梯控制專用計算機
該計算機對電梯計算機或外部線路出現的各種故障進行漢字顯示。當電梯出現故障時,均能及時找到故障點。方便維修,加快了維修速度。特點:1.16位電梯控制專用計算。2.漢字顯示電梯運行情況及各種故障。3.抗干擾性高,可靠性高。4.不須用戶編程序,設定參數容易。5.60層以下集選控制。6.單梯,雙梯並聯,多梯群控等。擬轉讓或合作。
SUP 15837 虛擬儀器集成系統
只要將該系統的硬體插卡插入計算機的擴展槽中,再加上相應的應用軟體,則計算機就變成一部多項功能的智能化測試系統,除保持計算機原有的一切功能外,還兼有數字存貯示波器、FFT頻譜分析儀、集成電路測試儀、智能信號發生器、邏輯分析儀及高精度頻率計等功能。擬轉讓或合作。
SUP 15952 激光掃描獲取三維數據特徵的身份鑒別設備
該設備具有人手特徵數據採集和識別系統。該設備由激光掃描獲取三維數據的裝置以及帶圖象採集卡和IC卡讀寫器的計算機組成,並編寫了基於windows操作系統的用戶界面。該設備的識別系統具有比較完善的控制功能,魯棒性和穩定性好,可做身份鑒別的多步判別。擬轉讓或合作。
SUP 16071 基於高性能計算機和CATV視頻服務系統
本課題是面向實用化、基於曙光高性能計算機和CATV的視頻點播服務綜合應用系統。其核心是依據數字視頻廣播標準的PC視頻伺服器,採用NT Cluster技術和TS軟復用技術,作為數字視頻廣播系統局端節目存儲、播控設備,有非常好的性能價格比;用戶應用服務系統具有網路環境適應能力,管理功能實用,介面開放,依據用戶要求和技術發展可以便捷地升級與擴充。本課題技術含量高,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擬轉讓或合作。
SUP 17142 具有移動通信功能的手持電腦HPC
功能:(1)彩色液晶顯示;(2)手寫輸入;(3)語音識別功能;(4)內建式麥克風;(5)簡易操作功能鍵設計;(6)用功能快速鍵設計;(7)信息提醒裝置;(8)擴充插槽(Compact Flash Slot;(9)紅外線傳輸裝置;(10)Bluetooth傳輸裝置;(11)有線通信裝置;(12)無線通信裝置;(13)尋呼接收機;(14)設置SmartCard(IC卡);(15)GPS裝置等等。擬轉讓或合作。
SUP 17578 穿戴計算機系統
該系統解決了如下問題:1.解決了穿計算機系統的概念性研究。2.提出了基於System-on-Chip的穿戴計算機體結構的設計技術。3.構成了穿戴計算機系統的人機交互子系統。4.研究了動態數據組網的技術。5.研究了動態數據管理技術。6.剖析了linux操作系統。研製成功"穿戴計算機演示樣機"HWP-1兩套。具有國內先進水平。擬轉讓或合作。
SUP 18867 嵌入式密碼計算機
本項目是我校和有關單位共同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種安全個人電腦。命名為"嵌入式密碼計算機"。該產品通過密碼管理委員會批准。安全功能:(1)採用智能卡實現用戶身份認證和許可權控制;(2)具有嵌入式硬體模塊的主板;(3)數據加密;(4)數字簽名;(5)操作系統安全增強;(6)虛擬專用網路技術VPN;(7)完善的密鑰管理。擬轉讓或合作。
SUP 18914 高性能低功耗微型電腦penpal(220mhz)
penpal的設計和樣機經過了審查鑒定。Penpal是一個靈活的電腦平台,充分考慮到性能的擴充而採取模塊化設計,可以衍生出無數的通用和專用產品。Penpal具有筆記本電腦所無法勝任的應用,以可用五號電池為電源;便攜只不有幾盎司重,筆記本電腦尺寸的幾分之一,價格是筆記本電腦的幾分之一。擬轉讓或合作。
SUP 1760 GDX92 型工業大屏幕顯示系統
它是以5 × 8LED發光二極體點陣塊為基本顯示器件,以80 × 32點為基本單元,屏幕尺寸任意組合的智能化電腦聯網型動態聯網型動態圖文顯示系統。它可以實時地顯示工業廠礦、生產現場檢測儀表、分析儀表對生產過程參數的檢測數據。系統硬體部分由下述六個子部分組成:主計算機、顯示部分、主控部分、輔控部分、通信部分、模擬數據採集部分。擬轉讓或合作。
/SUP 9961 PC-Ⅰ型計算機硬體系統演示實驗儀
特點:1、物理模型直觀、清晰、醒目耐用。2、計算機的硬體部件之間採用分色排線聯接、硬體實物主要有系統主板、軟盤驅動器、硬碟驅動器等組成。3、儀器可模擬硬體系頭各類故障現象。4、演示儀還備置一台隔離電源變壓器,以保證實驗用電安全。5、演示儀採用鋁合金框架結構,可方便地調整演示主板的高度以取得最佳演示效果。擬轉讓或合作。
/SUP 9962 PLC-Ⅰ型可編程式控制制系統實驗儀
特點:1、該儀器可靠性高,直觀性強。2、將編程器、中央處理器、電源、輸入輸出組件及被控制系統合為一體。使用靈活、模擬效果好。3、該實驗儀形象逼真,富有動感。4、儀器面板造型美觀大方,攜帶方便,適合於學生的分組實驗和課堂演示。三、主要技術參數:電源電壓:AC 220V;功能:≤50W;輸入點數:12點;輸出點數:8點。擬轉讓或合作。
/SUP 10060 電腦充絨機
本機功能:將羽絨料倉中的羽絨定量、准確、自動、連續地充填到羽絨被套或羽絨服中,實現了從送料、稱重、傳輸、充填過程智能化。指標:全自動充絨:勞動強度低;全封閉傳送:凈化勞動環境;充絨重量設定范圍:0-9999任意設定;充絨誤差:小於±1%符合國家出口標准;充絨速度:1500克/4分(1500g/4min);自動校準:動態計量,自調整功能。擬轉讓或合作。
/SUP 3670 TJX型劍桿織機緯紗電腦選色器
該電腦選色器結構合理,性能穩定可靠,與織機聯裝方便,壽命長,維修容易。織造時,在不改變擋車工原操作規程的基礎上而使操作更加簡單。主要技術指標:(1)最多可八色選緯,適合各種車速劍桿枳機。(2)色織布花型設計從鍵盤輸入。(3)能為消除停機痕而設置不同程式的空緯。(4)織造或停機時能顯示必要的緯紗信息。等等。擬轉讓或合作。
/SUP 5180 計算機輔助跟蹤窄間隙自動焊機
特點:(1)雙絲、熔敷速度達5kg/h以上;(2)氣保護,無需清理;(3)超低焊接線能量(≤5kJ/cm),接頭的塑、韌性損傷極小;(4)引用表面張力過渡(STT)技術,可使用100%CO2氣體保護;(5)可全位置焊接;(6)常有基於面陣CCD圖像處理的計算機輔助實時跟蹤系統;(7)既可用於製造位置,也可用於安裝位置;等等。擬轉讓或合作。
/SUP 11960 PH值電腦監控儀
本儀器由單片微機、結構先進的PH值發送器、PP40列印機、自動沖洗裝置等組成,是一種多功能、遠距離在線連續監控PH值的新穎監控儀器,該儀器可實現PH值自動檢測、列印,並進行超限聲光報警;能予置自動沖洗,自動列印時間及上、下限PH值;實現PH感測器的自動沖洗,還有實時鍾功能。擬轉讓或合作。
/SUP 11482 全電腦化多通道超聲檢測儀
該設備是研製"電腦化多通道管材超聲探傷-測量系統"過程中的一個副產品。主要性能:通道數,6個(可擴展);超聲頻率范圍,0.3-25兆赫(-3BdB);脈沖重復頻率,50-20,000PPS(並行);模數變換頻率,100兆赫。儀器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提高系統的可靠性,降低總體成本,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擬轉讓或合作。
/SUP 11497 電腦化多通道管材超聲探傷-測量系統
用於精密管材超聲檢測的高靈敏度、高精度的檢測裝置。可發現最小達0.03mm的缺陷,標准傷檢測可靠性為100。可同時測量管材的外徑、內徑、壁厚、圓度等參數。測量分辨力1微米,8小時內穩定度±2微米,超過國外同類系統水平。全系統包括機械裝置、自動控制、溫度控制和超聲檢測裝置等部分。擬轉讓或合作。
SUP 18914 高性能低功耗微型電腦penpal(220mhz)
高性能(220mhz)低功耗微型電腦penpal平台是世界上首先達到該水平的微型電腦。其應用於可涉及業務人員旅行隨身攜帶的辦公工具;收發傳真,上網咨詢,信息查詢,文件記錄,電子郵件等;在公司單位,可用來作為網上智能終端進行系統聯網操作;可用於智能型物業管理,使住宅智能化;等等。擬轉讓或合作。
SUP 19165 OPENFIRE軍用筆記本計算機
技術特點:勝任各種惡劣的軍事及自然環境:防雨,抗震,防塵,耐高低溫,耐濕防鹽霧,低電磁電導輻射,方便夜間使用,易於維修升級(完全模塊化),符合各種軍標,並且公司可按用戶要求裁剪或設計硬體和軟體。應用范圍:陸、海、空三軍,公安,消防,礦山作業,地質考察,海上油井,水文探測及其他。合作開發。
SUP 19917 筆記本工作間站
SUN MICROSYSTEM以UNIX作業系統搭配SPARC RISC處理器,其系統之穩定與可靠,實乃網際網路理想之產品。目前在UNIX系統的領域中,SUN工作站無論在技術上、市場上,皆為領先者工作站相較一般PC,在技術上更為高階。如今公司在技術上取得突破,將SUN SPARC工作站簡縮為筆記本,成為極為理想的網際網路產品。擬轉讓或合作。
SUP 20785 一體化電腦
一體化電腦是本公司新推出的一種創新PC產品。產品採用全內置一體化設計,充分體現商用電腦和家用電腦、台式PC機便攜機的融合,市場前景廣闊。擬轉讓或合作。
SUP 21101 可穿戴計算機
可穿戴計算機是一類超微型、人-機"緊密結合與協同"的可穿戴移動信息系統,是繼PC機、筆記本和掌上電腦之後的新一代計算機。可穿戴計算機在體系結構、功能、形態及使用方式上迥然不同於現在流行的移動計算裝置(如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個人數字助理),具有許多特殊的功能和更廣泛的用途。可以廣泛的應用於工業、軍事、娛樂,乃至日常生活等各種領域。擬轉讓或合作。
SUP 20786 一體計算機
一體化加固計算機具有導航定位、顯示功能的一體化加固計算機;能夠在振動、沖擊、顛震、低溫、高溫、濕熱和強電磁干擾等惡劣環境條件下可靠地工作,適合於車載、機載和艦載等多種惡劣環境下使用,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擬轉讓或合作。
SUP 24320 嵌入式容錯工業控制機
嵌入式容錯工業控制機是利用了雄厚的軍用計算機技術力量及資源,開發出的多種類型的工業控制機。其類型有:PC匯流排式工業控制機。配有軟/硬碟驅動器介面及顯示器介面,並配有電子盤系列卡,多種I/O卡、數據採集卡、加速卡、智能通訊卡、並有支持多機系統的軟體包,可組成緊耦合式多機系統。擬轉讓或合作。
SUP 24403 光電顆粒分析儀
DLY-95系列光電顆粒分析儀器由主機、計算機、列印機和專用分析軟體組成,可自動控制分析並輸出試樣小於某粒徑的重要百分比、重量頻率、平均粒徑、中數粒徑、比表面積等參數,圖形顯示,快速方便准確。應用范圍:主要用於泥沙顆粒分析,也可以對土壤、水泥、陶瓷、化工粉體、金屬粉未等分析。合作開發。
SUP 3016 一種回波到回波式聲速測量儀
超聲波頻率可選為0.5-5.0MHz(固體或液體)、30-100kHz(液體)兩檔。前者的測量靈敏度為5ns,後者的測量靈敏度為50ns。可自動地高精度測量聲速,不需人工調節,適用於自動化儀表的開發、教學、科研及聲學儀器的標准。擬轉讓或合作。
SUP 26551 MSD型微波電子順磁共振譜儀
MSD譜儀採用微波邊振自檢、低頻小調場、慢掃描磁場、鎖相放大、計算機自動控制等技術,因而具有靈敏度高、結構緊湊、小型輕便、調試方便、性能穩定、價格低廉等特性,並且具有檢測生物活體、礦石、寶石等大塊樣品的獨特優點。擬轉讓或合作。
SUP 27124 經緯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JW-CIMS)工程
特點:(1)實用性好;(2)覆蓋面廣;(3)創新性強;(4)集成度高;(5)效益顯著。應用領域:JW-CIMS可為其它企業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製造業提供有價值的經驗、技術和方法,其單元技術和集成技術具有良好的推廣前景。合作開發。
SUP 27393 採用西門子PCS7系統的廢紙脫墨工程
廢紙脫墨工程PCS7控制系統以西子PLC(S7-400)為核心,採用冗餘方式運行。主機採用CPU414-2,雙電源,雙CPU同步運行,兩個CPU之間通過PROFIBUS電纜連接,實現用戶程序同步運行及存儲器的鏡像,使得在用CPU出現故障時,備用CPU自動實現無擾動切換。擬轉讓或合作。
SUP 27682 LCT-5016液晶器件參數綜合測試技術及設備
該測試儀將液晶盒間隙測試、電光特性測試、視角特色測試、液晶分子預貨角、扭曲角測試和材料(如彩色濾光膜等)的色參數測試綜合於一體,一機多用,在綜合性方面有獨特之處,用計算機控制測試過程和數據處理,自動給出測試結果,測量精度高、重復性好、測量速度快。擬轉讓或合作。
SUP 27508 單線接觸式存儲鈕扣及其識別技術多用途的台式核磁共振
單線接觸式存儲鈕扣簡稱TM卡,機械強度高、耐腐蝕、耐沖擊、不怕壓、不怕折、不怕水、不怕磁場,工作穩定、可靠性高。TM卡內有一個全球唯一的卡號,該卡號不能復制,安全性極高。根據使用要求,TM卡內除卡號外,還有數據存儲單元,在斷電的情況下,可保持10年以上信息不會丟失;其內部還有加密單元,以增加安全性。擬轉讓或合作。
SUP 27892 GZDW系列微機控制高頻開關直流電源櫃
該電源櫃主要用於發電廠、變電站、電氣化鐵路等重要直流用電場所,作為斷路器分合閘、繼電保護、自動控制、燈光和音響信號、事故照明電源等。它具有穩壓、穩流、精度高、體積小、重量輕、效益高、輸出紋波及諧波失真小、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擬轉讓或合作。
SUP 28110 基於PC機的控制器整機開發
"基於PC機的控制器整機開發"是基於工業PC機和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開發出應用於4種型號工業機器人的控制器,為後續定型產品開發提供技術支持。控制器的主要性能及技術指標是:1、控制器計算機系統採用工業級PC計算機。2、基本16-32通道的I/O能力,並可擴展。3、具有與外部計算機通信的能力等。擬轉讓或合作。
SUP 28123 數據手套CAS-Glove
當用戶帶上數據手套時,計算機通過A/D采樣板和信號調整電路對各個感測器進行采樣,即可將用戶手的姿態和動作信息傳遞給計算機,從而達到人機交互的目的。該數據手套的主要應用包括:虛擬現實系統、遙操作機器人系統、三維游戲娛樂系統、計算機手語識別系統等。擬轉讓或合作。
SUP 28130 增值稅防偽稅控發票智能導入器
該產品對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申報和認證所需錄入的各項數據和符號,一次性掃描輸入就能全部錄入並自動識別。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智能適度高、操作方便、安裝簡單、實用等特點。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擬轉讓或合作。
SUP 28233 平行螺管超導磁流作組合式磁流體海水推進器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的螺管形超導磁流體海水推進器,其中置於低溫容器中的超導磁體由偶數個互相平行的單元螺管磁體組合而成,相鄰單元螺管磁體內的磁場方向相反,每個單元螺管磁體的中心溫孔中有一個螺管鄰平行單元螺管磁體的磁力線相耦合,致使中心溫孔中的磁場得以增強,組合磁體的漏磁大大減少,有利於解決磁屏蔽和提高能力。擬轉讓或合作。
SUP 28592 BH-3000型計算機直接製版系統
BH-3000型計算機直接製版系統是集激光掃描、精密機械、電子控制以及計算機介面技術於一體的綜合技術設備,直接將計算機整頁圖文數據通過32路激光二極體掃描的方式記錄到CTP銀鹽擴散印版上。它縮短了製版工藝過程和提高了製版質量,實現了製版無軟片化。擬轉讓或合作。
SUP 28949 星座模擬器使用技術
星座模擬器由系統工作站、信號發生器、信號發生器和PC終端控制系統所組成,它可以通過工作站內置的幾種簡單軌跡,施加不同類型與量級的誤差源,產生GPS和GLONASS在不同時間和軌跡上的射頻信號,供模擬使用。擬轉讓或合作。
SUP 29107 嵌入式80386FX開發板及BSP
作為用戶應用系統的CPU板。作為386EX應用原理樣機、設計、開發新的應用系統,嵌入式386EX開發板及BSP包括了一般應用系統的最基本的部分和最核心的技術,為用戶解決了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監控和應用軟體運行調試兩個最棘手的難題,用戶只需以此機為樣板,設計解決應用程序演算法和專用介面問題,就可以順利地開發出新的應用系統。擬轉讓或合作。
SUP 29194 RCS-915微機母線保護裝置
裝置的保護板、管理板在硬體上完全獨立,保護板完成所有的保護演算法,波形記錄及報文後台通信功能;管理板作為獨立的總啟動元件。裝置採用了以工頻變化量為基礎的自適應阻抗加權式母線差動保護,具有高速度、高靈敏度、高抗TA飽和能力。擬轉讓或合作。
SUP 30281 DUT-3000系列數據採集模塊
該產品以單片機為核心,將溫度感測器(熱電阻,熱電偶等)的輸出信號或電流、電壓信號經過調理轉換成數字量,通過RS-485匯流排及標准通信協議將數據傳送給主機,也可以通過隔離非同步並行輸出介面將數據傳送給各種PLC或嵌入式設備。應用范圍:工業企業自動化系統,DCS系統,現場匯流排系統。擬轉讓或合作。
SUP 31250 ACS-37GJB15抗惡劣環境計算機
該機採用獨創的專利防震隨技術內置驅動架以保護硬碟數據在各種惡劣環境下免受損害。機箱外殼採用帶防震橡膠的全航空鋁外殼設計。硬質陽極氧化表面工藝形成抗靜電和EMC及EMI屏蔽體,緊密強固、輕便。一體化的主機結構形式,各安裝拆卸面進行疊加重合的密封處理,可有效避免潮氣、鹽霧、沙塵等惡劣環境。擬轉讓或合作。
SUP 31289 G6102智能卡掌上電腦
該電腦提供了功能豐富的軟體介面、硬體資源和方便實用的應用軟體開發平台。G6102系列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數據可用SAM卡進行實時熱備份,即便設備損毀,數據亦不會丟失。被廣泛地應用於金融、保險、身份認證、物流、消費等行業。擬轉讓或合作。
SUP 31529 系列商用電腦
該系列電腦專門為中小企業用戶及SOHO辦公等商業用戶而設計,採用主流配置,一切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做,力求滿足商業用戶穩定,簡潔,高效的需求。該系列電腦既可適用普通撥號上網,又可適用多種主流寬頻接入方式。同時,適用於長城無線區域網解決方案,結合伺服器和AP(無線網路接入點)即可實現無線辦公的網路環境。
SUP 31534 平板電腦
採用VIA公司Eden筆記本用低功耗高性能的CPU處理器,,支持手寫輸入、95%以上的手寫識別,內置MODEM、乙太網介面,多用途PCMCIA插槽支持無線上網,4個USP介面,鋰電支持4小時連續工作,紅外接收發射等等產品特性。合作開發。
SUP 31550 家庭數碼港
數碼導航(1)一鍵啟航:只按一鍵,即可啟動各種數碼應用;導航式操作,勿需復雜煩瑣的過程。(2)數碼經典應用:影音工作室:您通過視頻盒可以將家中攝像機、錄像機、電視機方便連接家庭數碼港,在家自製"好萊塢"電影。擬轉讓或合作。
SUP 31576 汽車電腦
它可以使駕車者個性化語音命令對其進行方便的語音控制,撥通行動電話或用電腦目錄系統直接接通受話者;通過無線上網接收天氣情況、新聞報道、股票報價、電子郵件等等。在駕車途中對不熟
❻ 歷年諾貝爾獎獲得者
歷屆獲獎情況
歷屆獲獎情況
歷年諾貝爾化學獎
歷年諾貝爾化學獎
時間 獲獎人及國籍 獲獎原因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蘭人) 發現溶液中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
1902年 E. H. 費雪(德國人) 合成了糖類以及嘌嗪誘導體
1903年 S . A .阿倫紐斯(瑞典人) 提出電解質溶液理論
1904年 W . 拉姆賽(英國人) 發現空氣中的惰性氣體
1905年 A .馮·貝耶爾(德國人) 從事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國人) 從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畢希納(德國人) 從事酵素和酶化學、生物學研究
1908年 E. 盧瑟福(英國人) 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蛻變理論
1909年 W. 奧斯特瓦爾德(德國人) 從事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反應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國人) 脂環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國人) 發現鐳和釙
1912年 V. 格林尼亞(法國人) 發明了格林尼亞試劑 -- 有機鎂試劑
P. 薩巴蒂(法國人) 使用細金屬粉末作催化劑,發明了一種製取氫化不飽和烴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維爾納 (瑞士人) 從事分子內原子化合價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茲(美國人) 致力於原子量的研究,精確地測定了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爾斯泰特(德國人) 從事植物色素(葉綠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頒獎
1918年 F. 哈伯(德國人) 發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頒獎
1920年 W.H. 能斯脫(德國人) 從事電化學和熱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 (英國人) 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頓 (英國人) 發現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並開發了質譜儀
1923年 F. 普雷格爾(奧地利人) 創立了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頒獎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國人) 從事膠體溶液的研究並確立了膠體化學
1926年 T. 斯韋德貝里(瑞典人) 從事膠體化學中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 H.O. 維蘭德(德國人) 研究確定了膽酸及多種同類物質的化學結構
1928年 A. 溫道斯(德國人) 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與維生素的關系
1929年 A. 哈登(英國人)
馮·奧伊勒 - 歇爾平(瑞典人) 闡明了糖發酵過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爾(德國人) 從事血紅素和葉綠素的性質及結構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國人)
F.貝吉烏斯 (德國人) 發明和開發了高壓化學方法
1932年 I. 蘭米爾 (美國人) 創立了表面化學
1933年 未頒獎
1934年 H.C. 尤里(美國人) 發現重氫
1935年 J.F.J. 居里
I.J. 居里(法國人) 發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國人) 提出分子磁耦極矩概念並且應用X射線衍射弄清分子結構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國人) 從事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從事類胡蘿卜、核黃素以及維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庫恩(德國人) 從事類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類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國人) 從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魯齊卡(瑞士人) 從事萜、聚甲烯結構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G. 海韋希(匈牙利人)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化學和物理變化過程
1944年 O. 哈恩(德國人) 發現重核裂變反應
1945年 A.I.魏爾塔南(芬蘭人) 研究農業化學和營養化學,發明了飼料貯藏保養鮮法
1946年 J. B. 薩姆納(美國人) 首次分離提純了酶
J. H. 諾思羅普(美國人) 分離提純酶和病毒蛋白質
W. M. 斯坦利(美國人)
1947年 R. 魯賓遜(英國人) 從事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發現電泳技術和吸附色譜法
1949年 W.F. 吉奧克(美國人) 長期從事化學熱力學的研究,特別是對超溫狀態下的物理反應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爾斯、
K.阿爾德(德國人) 發現狄爾斯 - 阿爾德反應及其應用
1951年 G.T. 西博格、
E.M. 麥克米倫(美國人) 發現超鈾元素
1952年 A.J.P. 馬丁、
R.L.M. 辛格(英國人) 開發並應用了分配色譜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國人) 從事環狀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鮑林(美國人) 闡明化學結合的本性,解釋了復雜的分子結構
1955年 V. 維格諾德 (美國人) 確定並合成了含硫的生物體物質(特別是後葉催產素和增壓素)
1956年 C.N. 欣謝爾伍德(英國人)
N.N. 謝苗諾夫(俄國人) 提出氣相反應的化學動力學理論(特別是支鏈反應)
1957年 A.R. 托德(英國人) 從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輔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國人) 從事胰島素結構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 提出極普學理論並發現「極普法」
1960年 W.F. 利時(美國人) 發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測定法」
1961年 M. 卡爾文(美國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機理
1962年 M.F. 佩魯茨、
J.C. 肯德魯(英國人) 測定了蛋白質的精細結構
1963年 K. 齊格勒(德國人)、
G. 納塔(義大利人) 發現了利用新型催化劑進行聚合的方法,並從事這方面的基礎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國人) 使用X射線衍射技術測定復雜晶體和大分子的空間結構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國人) 因對有機合成法的貢獻
1966年 R.S. 馬利肯(美國人) 用量子力學創立了化學結構分子軌道理論,闡明了分子的共價鍵本質和電子結構
1967年 R.G.W.諾里會、
G. 波特(英國人) 發明了測定快速 化學反應的技術
M. 艾根(德國人)
1968年 L. 翁薩格(美國人) 從事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基礎研究
1969年 O. 哈塞爾(挪威人)
K.H.R. 巴頓(英國人) 為發展立體化學理論作出貢獻
1970年 L.F. 萊洛伊爾(阿根廷人) 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過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茲伯格(加拿大人) 從事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學結構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國人) 確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區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爾(德國人)
G. 威爾金森(英國人) 從事具有多層結構的有機金屬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 (美國人) 從事高分子化學的理論、實驗兩方面的基礎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亞人) 研究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
V.普雷洛格(瑞士人) 從事有機分子以及有機分子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國人) 從事甲硼烷的結構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時人) 主要研究非平衡熱力學,提出了「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 P.D. 米切爾(英國人) 從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轉換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國人)
G. 維蒂希(德國人) 研製了新的有機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國人) 從事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
W.吉爾伯特(美國人)
F. 桑格(英國人) 確定了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
1981年 福井謙一(日本人)
R. 霍夫曼(英國人) 確定了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
1982年 A. 克盧格(英國人) 開發了結晶學的電子衍射法,並從事核酸蛋白質復合體的立體結構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國人) 闡明了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反應機理
1984年 R.B. 梅里菲爾德(美國人) 開發了極簡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爾、
H.A.豪普特曼(美國人) 開發了應用X射線衍射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演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
李遠哲(中國台灣人) 研究化學反應體系在位能面運動過程的動力學
J.C.波利亞尼(加拿大人)
1987年 C.J.佩德森、
D.J. 克拉姆(美國人) 合成冠醚化合物
J.M. 萊恩(法國人)
1988年 J. 戴森霍弗、
R. 胡伯爾 分析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三維結構
H. 米歇爾(德國人)
1989年 S. 奧爾特曼,
T.R. 切赫 (美國人) 發現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國人) 創建了一種獨特的有機合成理論--逆合成分析理論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 發明了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維核磁共振技術
1992年 R.A. 馬庫斯(美國人) 對溶液中的電子轉移反應理論作了貢獻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國人) 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 開創「寡聚核苷酸基定點誘變」法
1994年 G.A. 歐拉(美國人) 在碳氫化合物即烴類研究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1995年 P.克魯岑(德國人)
M. 莫利納 闡述了對臭氧層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
F.S. 羅蘭(美國人)
1996年 R.F.柯爾(美國人)
H.W.克羅托因(英國人) 發現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稱布基球)C60
R.E.斯莫利(美國人)
1997年 P.B.博耶(美國人)
J.E.沃克爾(英國人) 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J.C.斯科(丹麥人)
1998年 科恩( Walter Kohn) 發展了一套量子化學方法理論,分析分子的性質和分子的化學反應過程
波普( John Pople)
1999年 艾哈邁德-澤維爾 (埃及和美國雙重國籍) 使「運用激光技術通過化學反應觀測原子在分子中的運動」成為可能
歷屆獲獎情況
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時間 獲獎人 國籍 獲獎原因
1901 W.C.倫琴 德國 發現倫琴射線(X射線)
1902 H.A.洛倫茲 荷蘭 塞曼效應的發現和研究
P.塞曼 荷蘭
1903 H.A.貝克勒爾 法國 發現天然鈾元素的放射性
P.居里 法國 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發現放射性元素釙與鐳並發現釷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國
1904 L.瑞利 英國 在氣體密度的研究中發現氬
1905 P.勒鈉德 德國 陰極射線的研究
1906 J.J湯姆孫 英國 通過氣體電傳導性的研究,測出電子的電荷與質量的比值
1907 A.A邁克耳孫 美國 創造精密的光學儀器和用以進行光譜學度量學的研究,並精確測出光速
1908 G.里普曼 法國 發明應用干涉現象的天然彩色攝影技術
1909 G.馬可尼 義大利 發明無線電極及其對發展無線電通訊的貢獻
C.F.布勞恩 德國
1910 J.D.范德瓦耳斯 荷蘭 對氣體和液體狀態方程的研究
1911 W.維恩 德國 熱輻射定律的導出和研究
1912 N.G.達倫 瑞典 發明點燃航標燈和浮標燈的瓦斯自動調節器
1913 H.K.昂尼斯 荷蘭 在低溫下研究物質的性質並製成液態氦
1914 M.V.勞厄 德國 發現倫琴射線通過晶體時的衍射,既用於決定X射線的波長又證明了晶體的原子點陣結構
1915 W.H.布拉格 英國 用倫琴射線分析晶體結構
W.L.布拉格 英國
1917 C.G.巴克拉 英國 發現標識元素的次級倫琴輻射
1918 M.V.普朗克 德國 研究輻射的量子理論,發現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設,解釋了電磁輻射的經驗定律
1919 J.斯塔克 德國 發現陰極射線中的多普勒效應和原子光譜線在電場中的分裂
1920 C.E.吉洛姆 法國 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儀器中的應用
1921 A.愛因斯坦 德國 對現物理方面的貢獻,特別是闡明光電效應的定律
1922 N.玻爾 丹麥 研究原子結構和原子輻射,提出他的原子結構模型
1923 R.A.密立根 美國 研究元電荷和光電效應,通過油滴實驗證明電荷有最小單位
1924 K.M.G.西格班 瑞典 倫琴射線光譜學方面的發現和研究
1925 J.弗蘭克 德國 發現電子撞擊原子時出現的規律性
G.L.赫茲 德國
1926 J.B.佩林 法國 研究物質分裂結構,並發現沉積作用的平衡
1927 A.H.康普頓 美國 發現康普頓效應
C.T.R.威爾孫 英國 發明用雲霧室觀察帶電粒子,使帶電粒子的軌跡變為可見
1928 O.W.里查孫 英國 熱離子現象的研究,並發現里查孫定律
1929 L.V.德布羅意 法國 電子波動性的理論研究
1930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並發現拉曼效應
1932 W.海森堡 德國 創立量子力學,並導致氫的同素異形的發現
1933 E.薛定諤 奧地利 量子力學的廣泛發展
P.A.M.狄立克 英國 量子力學的廣泛發展,並預言正電子的存在
1935 J.查德威克 英國 發現中子
1936 V.F赫斯 奧地利 發現宇宙射線
C.D.安德孫 美國 發現正電子
1937 J.P.湯姆孫 英國 通過實驗發現受電子照射的晶體中的干涉現象
C.J.戴維孫 美國 通過實驗發現晶體對電子的衍射作用
1938 E.費米 義大利 發現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應
1939 F.O.勞倫斯 美國 研製迴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別是有關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O.斯特恩 美國 測定質子磁矩
1944 I.I.拉比 美國 用共振方法測量原子核的磁性
1945 W.泡利 奧地利 發現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P.W.布里奇曼 美國 研製高壓裝置並創立了高壓物理
1947 E.V.阿普頓 英國 發現電離層中反射無線電波的阿普頓層
1948 P.M.S.布萊克特 英國 改進威爾孫雲霧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線方面的發現
1949 湯川秀樹 日本 用數學方法預見介子的存在
1950 C.F.鮑威爾 英國 研究核過程的攝影法並發現介子
1951 J.D.科克羅夫特 英國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開展原子核
E.T.S.瓦爾頓 愛爾蘭 蛻變的研究
1952 E.M.珀塞爾 美國 核磁精密測量新方法的發展及有關的發現
F.布洛赫 美國
1953 F.塞爾尼克 荷蘭 論證相襯法,特別是研製相差顯微鏡
1954 M.玻恩 德國 對量子力學的基礎研究,特別是量子力學中波函數的統計解釋
W.W.G.玻特 德國 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輻射
1955 P.庫什 美國 精密測定電子磁矩
W.E.拉姆 美國 發現氫光譜的精細結構
1956 W.肖克萊 美國 研究半導體並發明晶體管
W.H.布拉頓 美國
J.巴丁 美國
1957 李政道 美國 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稱守恆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獲重大發現
楊振寧 美國
1958 P.A.切連柯夫 前蘇聯 發現並解釋切連柯夫效應(高速帶電粒子在透明物質中傳遞時放出藍光的現象)
I.M.弗蘭克 前蘇聯
I.Y.塔姆 前蘇聯
1959 E.薩克雷 美國 發現反質子
O.張伯倫 美國
1960 D.A.格拉塞爾 美國 發明氣泡室
1961 R.霍夫斯塔特 美國 由高能電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結構
R.L.穆斯堡 德國 研究r射線的無反沖共振吸收和發現穆斯堡效應
1962 L.D.朗道 前蘇聯 研究凝聚態物質的理論,特別是液氦的研究
1963 E.P.維格納 美國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論的研究,特別是發現和應用對稱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貢獻
M.G.邁耶 美國 發現原子核結構殼層模型理論,成功地解釋原子核的長周期和其它幻數性質的問題
J.H.D.詹森 德國
1964 C.H.湯斯 美國 在量子電子學領域中的基礎研究導致了根據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構成振盪器和放大器
N.G.巴索夫 前蘇聯 用於產生激光光束的振盪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
A.M.普洛霍羅夫 前蘇聯 在量子電子學中的研究工作導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製作
1965 R.P.費曼 美國 量子電動力學的研究,包括對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意義深遠的結果
J.S.施溫格 美國
朝永振一郎 日本
1966 A.卡斯特萊 法國 發現並發展光學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級的貢獻
1967 H.A.貝特 美國 恆星能量的產生方面的理論
1968 L.W.阿爾瓦雷斯 美國 對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決定性的貢獻,特別是通過發展氫氣泡室和數據分析技術而發現許多共振態
1969 M.蓋爾曼 美國 關於基本粒子的分類和相互作用的發現,提出「誇克」粒子理論
1970 H.O.G.阿爾文 瑞典 磁流體力學的基礎研究和發現並在等離子體物理中找到廣泛應用
L.E.F.尼爾 法國 反鐵磁性和鐵氧體磁性的基本研究和發現,這在固體物理中具有重要的應用
1971 D.加波 英國 全息攝影術的發明及發展
1972 J.巴丁 美國 提出所謂BCS理論的超導性理論
L.N.庫珀 美國
J.R.斯萊弗 美國
1973 B.D.約瑟夫森 英國 關於固體中隧道現象的發現,從理論上預言了超導電流能夠通過隧道阻擋層(即約瑟夫森效應)
江崎嶺於奈 日本 從實驗上發現半導體中的隧道效應
I.迦埃弗 美國 從實驗上發現超導體中的隧道效應
1974 M.賴爾 英國 研究射電天文學,尤其是孔徑綜合技術方面的創造與發展
A.赫威期 英國 射電天文學方面的先驅性研究,在發現脈沖星方面起決定性角色
1975 A.N.玻爾 丹麥 發現原子核中集體運動與粒子運動之間的聯系,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原子核結構理論
B.R.莫特爾孫 丹麥 原子核內部結構的研究工作
L.J.雷恩瓦特 美國
1976 B.里克特 美國 分別獨立地發現了新粒子J/Ψ,其質量約為質子質量的三倍,壽命比共振態的壽命長上萬倍
丁肇中 美國
1977 P.W.安德孫 美國 對晶態與非晶態固體的電子結構作了基本的理論研究,提出「固態」物理理論
J.H.范弗萊克 美國 對磁性與不規則系統的電子結構作了基本研究
N.F.莫特 英國
1978 A.A.彭齊亞斯 美國 3K宇宙微波背景的發現
R.W.威爾孫 美國
P.L.卡皮查 前蘇聯 建成液化氮的新裝置,證實氮亞超流低溫物理學
1979 S.L.格拉肖 美國 建立弱電統一理論,特別是預言弱電流的存在
S.溫伯格 美國
A.L.薩拉姆 巴基斯坦
1980 J.W.克羅寧 美國 CP不對稱性的發現
V.L.菲奇 美國
1981 N.布洛姆伯根 美國 激光光譜學與非線性光學的研究
A.L.肖洛 美國
K.M.瑟巴 瑞典 高分辨電子能譜的研究
1982 K.威爾孫 美國 關於相變的臨界現象
1983 S.錢德拉塞卡爾 美國 恆星結構和演化方面的理論研究
W.福勒 美國 宇宙間化學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應的理論研究和實驗
1984 C.魯比亞 義大利 由於他們的努力導致了中間玻色子的發現
S.范德梅爾 荷蘭
1985 K.V.克利青 德國 量子霍耳效應
1986 E.魯斯卡 德國 電子物理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設計出世界上第1架電子顯微鏡
G.賓尼 瑞士 設計出掃描式隧道效應顯微鏡
H.羅雷爾 瑞士
1987 J.G.柏諾茲 美國 發現新的超導材料
K.A.穆勒 美國
1988 L.M.萊德曼 美國 從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過發現μ介子中微子從而對輕粒子對稱結構進行論證
M.施瓦茨 美國
J.斯坦伯格 英國
1989 N.F.拉姆齊 美國 發明原子銫鍾及提出氫微波激射技術
W.保羅 德國 創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達到能極其精確地研究一個電子或離子
H.G.德梅爾特 美國
1990 J.傑羅姆 美國 發現誇克存在的第一個實驗證明
H.肯德爾 美國
R.泰勒 加拿大
1991 P.G.德燃納 法國 液晶基礎研究
1992 J.夏帕克 法國 對粒子探測器特別是多絲正比室的發明和發展
1993 J.泰勒 美國 發現一對脈沖星,質量為兩個太陽的質量,而直徑僅10-30km,故引力場極強,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間接證據
L.赫爾斯 美國
1994 C.沙爾 美國 發展中子散射技術
B.布羅克豪斯 加拿大
1995 M.L.珀爾 美國 珀爾及其合作者發現了τ輕子 雷恩斯與C.考溫首次成功地觀察到電子反中微子他們在輕子研究方面的先驅性工作,為建立輕子-誇克層次上的物質結構圖像作出了重大貢獻
F.雷恩斯 美國
1996 戴維.李 美國 發現氦-3中的超流動性
奧謝羅夫 美國
R.C.里查森 美國
1997 朱棣文 美國 激光冷卻和陷俘原子
K.塔諾季 法國
菲利浦斯 美國
1998 勞克林 美國 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斯特默 美國
崔琦 美國
1999 H.霍夫特 荷蘭 證明組成宇宙的粒子運動方面的開拓性研究
馬丁努斯-韋爾特曼 荷蘭
歷屆獲獎情況
歷年生理學醫學獎
歷年生理學醫學獎
時間 獲獎人及國籍 獲獎原因
1901年 E . A . V . 貝林(德國人) 從事有關白喉血清療法的研究
1902年 R.羅斯(英國人) 從事有關瘧疾的研究
1903年 N.R.芬森(丹麥人) 發現利用光輻射治療狼瘡
1904年 I.P.巴甫洛夫(俄國人) 從事有關消化系統生理學方面的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國人) 從事有關結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爾季(義大利人)
S.拉蒙-卡哈爾(西班牙人) 從事有關神經系統精細結構的研究
1907年 C.L.A.拉韋朗(法國人) 發現並闡明了原生動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 P.埃利希(德國人)、
E.梅奇尼科夫(俄國人) 從事有關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 E.T.科歇爾(瑞士人) 從事有關甲狀腺的生理學、病理學以及外科學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爾(德國人) 從事有關蛋白質、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 A.古爾斯特蘭德(瑞典人) 從事有關眼睛屈光學方面的研究
1912年 A.卡雷爾(法國人) 從事有關血管縫合以及臟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C.R.里謝(法國人) 從事有關抗原過敏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奧地利人) 從事有關內耳前庭裝置生理學與病理學方面的研究
1915年-1918年 未頒獎
1919年 J.博爾德特(比利時人) 作出了有關免疫方面的一系列發現
1920年 S.A.S.克勞(丹麥人) 發現了有關體液和神經因素對毛細血管運動機理的調節
1921年 未頒獎
1922年 A.V.希爾(英國人) 從事有關肌肉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問題的研究
邁爾霍夫(德國人) 從事有關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謝問題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
J.J.R.麥克勞德(加拿大人) 發現胰島素
1924年 W.愛因托文(荷蘭人) 發現心電圖機理
1925年 未頒獎
1926年 J.A.G.菲比格(丹麥人) 發現菲比格氏鼠癌(鼠實驗性胃癌)
1927年 J.瓦格納-姚雷格(奧地利人) 發現治療麻痹的發熱療法
1928年 C.J.H.尼科爾(法國人) 從事有關斑疹傷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蘭人) 發現可以抗神經炎的維生素
F.G.霍普金斯(英國人) 發現維生素B1缺乏病並從事關於抗神經炎葯物的化學研究
1930年 K.蘭德斯坦納(美籍奧地利人) 發現血型
1931年 O.H.瓦爾堡(德國人) 發現呼吸酶的性質和作用方式
1932年 C.S.謝林頓
E.D.艾德里安(英國人) 發現神經細胞活動的機制
1933年 T.H.摩爾根(美國人) 發現染色體的遺傳機制,創立染色體遺傳理論
1934年 G.R.邁諾特
W.P.墨菲 發現貧血病的肝臟療法
G.H.惠普爾(美國人)
1935年 H.施佩曼(德國人) 發現胚胎發育中背唇的誘導作用
1936年 H.H.戴爾(英國人)
O.勒韋(美籍德國人) 發現神經沖動的化學傳遞
1937年 A.森特-焦爾季(匈牙利人) 發現肌肉收縮原理
1938年 C.海曼斯(比利時人) 發現呼吸調節中頸動脈竇和主動脈的機理
1939年 G.多馬克(德國人) 研究和發現磺胺葯
1940年--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C.P.H.達姆(丹麥人) 發現維生素K
E.A.多伊西(美國人) 發現維生素K的化學性質
1944年 J.厄蘭格
H.S.加塞(美國人) 從事有關神經纖維機制的研究
1945年 A.弗萊明
E.B.錢恩 發現表黴素以及表黴素對傳染病的治療效果
H.W.弗洛里(英國人)
1946年 H.J.馬勒(美國人) 發現用X射線可以使基因人工誘變
1947年 C.F. 科里
G.T.科里(美國人) 發現糖代謝中的酶促反應
B.A.何賽(阿根廷人) 發現腦下垂體前葉激素對糖代謝的作用
1948年 P.H.米勒(瑞士人) 發現並合成了高效有機殺蟲劑DDT
1949年 W.R.赫斯(瑞士人) 發現動物間腦的下丘腦對內臟的調節功能
1950年 E.C.肯德爾
P.S.亨奇(美國人) 發現腎
❼ 關於祖國建國60周年來的成就或發展論文
一、艱苦創業
1、高瞻遠矚,雷厲風行
1956年4月13日,航空工業委員會(簡稱航委)正式成立,聶榮臻任主任。在聶帥的主持下,30多名科技專家和一批軍政幹部、150餘名應屆大學畢業生陸續集聚北京,成為新中國航天事業創建的班底。
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國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長錢學森。中國的航天事業誕生了。
2、引進技術,學習消化
國防部五院成立之初,原蘇聯給我國提供了重要的幫助。1956年10月原蘇聯先提供了兩發供教學用的P-1模型導彈,1957年12月又提供了兩發液體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P-2及一套地面設備,同時還向我國提供了導彈研製基地、發射基地的工程設計圖紙,派遣了技術專家和導彈操作使用人員。
在原蘇聯的幫助下,我國開始了P-2導彈和C-75地空導彈的仿製工作,開始進行導彈研製基地、發射基地的建設,還組建了教導大隊,學習導彈操作使用技術。
這期間,1957年10月4日,原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極大地鼓舞了我國和其他社會主義陣營國家。
3、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我國航天事業一直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1960年中蘇關系破裂,中國建設強大國防的決心也毫不動搖。1960年11月5日,中國自己仿製的液體近程彈道式地地導彈一舉發射成功。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近程彈道導彈。同年9月,上海機電設計院自行設計、製造的我國第一枚液體探空火箭T-7發射成功。
4、小結,開局成功
國防部五院成立之初,下設10個研究室,1957年重組為一、二分院,1961年成立三分院,1964年成立四分院。同時,相關科研院所不斷加入國防部五院管理體系,充實完善了科研體系,這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上海機電設計院(1958年成立,1963年劃歸國防部五院建制)、上海第二機電工業局(1961年成立,1962年由國防部五院歸口管理)、通信兵部軍事電子科學研究院(1958年劃歸國防部五院建制)、導彈試驗訓練基地(1961年劃歸國防部五院建制)等。截至1964年,國防部五院已經初步建成覆蓋導彈、火箭、衛星及相關系統領域,具有獨立研究、研製、試驗能力和條件的研究院體系。國防部五院的成立、建設及其成績證明,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開局成功,為完成更大的歷史任務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二、配套發展
1、「八年四彈」與導彈核武器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後,發展導彈核武器,解決運載工具已成為緊迫任務。1964年12月,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通過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的決議,由七機部統一組織和管理航天事業的研究、設計、試制、試驗、生產。
1965年3月,七機部《關於地地導彈發展規劃》獲得批准。這就是「八年四彈」的發展規劃,即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時間內,研製成功改進的中近程、中程、中遠程、遠程四種液體彈道導彈。這一規劃在執行中雖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擾,進度有所推延,但都基本實現。這對我國航天科技工業體系的形成與完善起到了積極的帶動和促進作用,並為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新發展奠定了技術和物質基礎。
1966年10月27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東風2號甲中近程導彈攜帶著自己製造的核彈頭精確命中目標,兩彈結合試驗成功。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實用型導彈核武器,為打破霸權主義核壟斷作出了巨大貢獻。
2、航天三線,新基地新創業
六十年代中期,根據中央關於加強戰備,加強三線建設,建立鞏固的戰略後方的指示,航天系統開始大規模的後方基地建設。廣大航天職工從一線大城市來到三線深山僻壤,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經過20年風雨坎坷的努力奮斗,建成了航天三線基地。
3、東方紅一號衛星與長征一號運載火箭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衛星研製工作受到較大沖擊。為了加快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根據聶榮臻副總理的建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於1968年2月成立,有力地保障了衛星研製工作的正常開展。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發射了東方紅一號衛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世界轉播了衛星播送的《東方紅》樂曲,全國各族人民無比喜悅。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經掌握多級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的研製、發射與測控技術,這是我國航天技術發展史上一個重大的突破,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
4、小結,歷史性的飛躍
七機部成立後,體制建設繼續充實,技術體系繼續完善,盡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擾,仍然在短時間內獨立完成了西方強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獲得的技術突破和工程成就,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飛躍。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在兩極世界格局下,航天事業作為國防事業的重要部分,得到了全國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世界處於和平和發展的進程環境里,航天事業面臨轉型。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8605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