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哪裡可以找到外資券商(諸如高盛、摩根斯坦利等)的研究人員數量和研究經費的數據啊
購買他們這些大QFII的相關產品不就得了 況且這么的機密 誰會說 除非你去交易所官網去查查 基本上這些特別會員或許會報告相關數據
❷ 1、 證券交易所會員證券商辦理席位申請後,由證券交易所()批准。
投資人進行股票投資,首先必然開立帳戶.開戶的過程包括兩個步驟,一是開立股票帳戶;二是開立資金帳戶.
一.開立股票帳戶
開立股票帳戶是投資者進入股市進行操作的先決條件.開立股票帳戶的注意事項如下:
(一)所需證件
1.本人身份證;2.如開立法人股票帳戶上學,請同時出具企業營業執照原件(或復印件)及法人授權書.
(二)費用
1.申請表:2.00元/張
2.開戶費:上海股票帳戶:40元/戶;深圳股票帳戶:50元/戶.
(三)操作流程
1.填寫申請表並交納手續費;
2.持有關證件,申請表及開戶手續費收據到開戶櫃台交櫃台承辦人;
3.承辦人核查上述材料無誤後,申請人收回有關證件,收據並領取股票帳戶卡;
4.開立股票帳戶流程結束.
二.開立資金帳戶
一般客戶是不能直接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場內交易的,而要委託證券商或經紀人代為進行。客戶的委託買賣是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基本方式,是指投資者委託證券商或經紀人代理客戶(投資者)在場內進行股票買賣交易的活動。股票的交易程序一般包括開戶、委託買賣、成交、清算及交割、過戶等幾個過程。
我們要想買賣股票,首先要尋找一家信譽可靠,同時又能提供優良服務的證券公司作為經紀人。投資者選擇證券公司一般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1.必須是信譽可靠。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頭等重要的事情。因為,投資者本人不能進入證券交易所從事股票的買賣。同時,他也不能全面了解有關股票交易的有關信息。在變化無常的證券市場上從事股票交易,選擇一個信譽可靠的證券公司作為經紀人,毫無疑問,將是保證其資產的安全,進而能夠盈利的重要前提。
2.是該證券公司應取得證券交易所的席位。因為,只有取得了證券交易所席位的證券公司才能派員進入證券交易所從事股票的買賣。不然的話,證券公司只能再委託其他獲得席位的經紀人代理買賣,如果這樣將會徒然增加委託買賣的中間環節,增加投資者買賣股票的費用。
3.投資者在選擇證券公司時,還應考慮該公司的業務狀況是否良好,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是否高,公司的交易設施是否完備、先進,收費是否合理等多方面。
當投資者選定了一家證券作為其買賣股票的經紀人之後,接下來就是在證券公司開立資金帳戶,即委託買賣的帳戶。其主要作用是在於確定投資者信用,表明該投資者有能力支付買股票的價款或傭金。
客戶開設帳戶,是股票投資者委託證券商或經紀人代為買賣股票時,與證券商或經紀人簽定委託買賣股票的契約,確立雙方為委託與受託的關系。
證券商接受客戶委託代理買賣股票的主要規定有:
1.證券商必須經證券主管機關批准方可在證券交易市場經營經紀業務;
2.代理證券商受理委託買賣股票,限於其公司本部營業機構和分支機構以及經證券主管機關批準的股票交易業務的代理機構。
代表證券商受理買賣股票的,是必須在證券交易所注冊登記的出市代表。
委託某證券商代辦股票買賣交易,必須先向該證券商辦理名冊登記手續,以建立一種委託與受託關系。名冊登記的主要內容包括:客戶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家庭地址、職業、聯系電話並留存印鑒和簽名樣卡。法人名冊主要包括法人證明、法人授權書、法人姓名、證券商名稱。在我國上海,這種工作由上海證券交易所辦理,投資者出具身份證、銀行存摺辦理股票帳戶,股票帳戶類似於股票存摺,既是股民的代碼卡,又是股民分紅派息、買賣股票的有效憑證。
在深圳,凡要購買股票者,都必須首先到市內任意一家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綜合性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中有全市電腦聯網、辦理通存通兌的儲蓄所辦理存款手續,確定開戶銀行和帳號,以便作日後分紅派息之用,此帳號也可作為委託買賣資金專戶,以便清算交割的順利進行。投資者憑身份證和存摺到登記過戶公司辦理股東代碼卡,每一個投資者只能建立一個代碼,投資者在認購新股、委託買賣、代理股票過戶時,必須在有關憑證上填寫自己的代碼。
按照我國現行的有關規定,證券商有權拒絕下列人員開戶:
(1)未滿18周歲的成年人及未經法定代理人允許者。
(2)證券主管機關及證券交易所的職員與雇員。
(3)黨政機關幹部、現役軍人。
(4)證券公司的職員。
(5)被宣布破產且未恢復者。
(6)未經證券主管機關或證券交易所允許者。
(7)法人委託開戶未能提出該法人授權開戶證明者。
(8)曾因違反證券交易的案件在查未滿三年者。
一般除了答復證券主管機關、司法機關、監察機關及證券交易所的查詢外,證券商對於客戶的一切委託事項均應嚴守秘密。同時,證券商須按客戶委託的具體要求辦理買賣,不得超越客戶委託的范圍和許可權。但委託買賣證券有下列各項情況之一者,受託證券商不得受理:
(1)全權選擇證券種類的委託買賣。
(2)全權決定買賣數量的委託買賣。
(3)全權決定買賣價格的委託買賣。
(4)全權決定買入或賣出的委託買賣。
(5)分期付款方式的證券買賣。
(6)對委託人作含贏利保證或分享利益的買賣。
證券商接受委託證券買賣時,必須先與委託人辦妥委託契約。委託人須親自簽定受託契約並交驗居民身份證和股東代碼卡正本。委託人為法人者,應附法人登記證明文件復印本、合法的授權書與被授權人居民身份證正本。委託契約應載明委託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聯系電話和地址、居民身份證編號、開戶銀行帳號,其為法人者應載明名稱、地址及統一編號。受託契約的有效時間,由契約雙方當事人約定。
開立帳戶之後,投資者與證券公司作為授權人和代理人的關系就基本確定。投資者作為授權人委託證券公司代理買賣股票,證券公司作為代理人負有認真執行客房的委託的責任,並為客戶的委託事項保守秘密。任何一方如果失信,將承擔違約責任。
❸ 證券交易所的會員是什麼概念
一、會員資格
成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證券商在經營范圍、證券運營資金、承擔風險和責任的資格及能力、組織機構、人員素質等方面應符合證券交易所的規定。一般的,會員資格應包括下列條件:
(1)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依法設立、具有法人地位的證券公司;
(2)具有良好的信譽、經營業績和一定規模的資本金或營運資金;
(3)在組織形式、業務人員及技術風險防範方面符合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的規定;
(4)承認證券交易所的章程和業務規則,按規定交納會員費、席位費及其他費用;
(5)證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條件。
具備上述條件的證券公司向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並提供必要文件.經證券交易所理事會批准後,可成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
二、申請程序
證券經營機構要成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其申請程序如下:
(1)向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並將相應的申報材料報送至會員管理部門。申報材料一般包括會籍申請表、申請成為證券交易所會員的正式公文、中國證監會批准機構設立的批文、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公司《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公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公司章程和內控制度及主要規章制度、經審計的最近兩年的財務報告、公司下屬各證券營業部的《證券經營機構營業許可證》及《營業執照》等等:
(2)證券交易所會員管理部門對上述材料進行初審:
(3)證券交易所會員管理部門初審後,將合格者上報理事會,由理事會審核批准後,即可成為證券交易所會員。
三、會員處分
對於違反證券交易所章程、業務規則及其他有關規定的會員,證券交易所有權根據情節輕重給予一定的單處或並處的處分,主要有:會員范圍內通報批評、在中國證監會指定報刊公開批評、警告、罰款、限制交易、暫停自營業務或代理業務、取消會員資格等等。對會員暫停參加場內交易以上之處分由證券交易所理事會審定,而對取消會員資格等重大處分則要由證券交易所會員大會來審查。
另外.根據我國《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證券交易所決定接納或開除會員應在決定後的5個工作日內報中國證監會備案,決定接納或者開除正式會員以外的其他會員應在辦理有關手續5個工作日之前向中國證監會備案。
❹ 什麼是外資券商
你好,外資控股合資券商的概念
根據證監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外商投資證券公司即(一)境外股東與境內股東依法共同出資設立的證券公司;(二)境外投資者依法受讓、認購內資證券公司股權,內資證券公司依法變更的證券公司;(三)內資證券公司股東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境外投資者,內資證券公司依法變更的證券公司。根據以上標准,我國現有外資投資證券公司共13家。
外資參股證券公司依據其境外股東屬性大致分為4類:
第1類即中金公司,其歷史沿革較久、股東成份較多。1995年中金公司由中國建設銀行與摩根士丹利合資設立,2010年摩根士丹利將其持有股權轉讓給GIC等4家投資方,2015年於香港上市後引入公眾股東。
第2類合資券商的股東為中管金融企業所設在港中資機構,包括中銀國際證券與光大證券。
第3類合資券商的股東均為美國、歐洲地區的大型商業銀行或投資銀行,於2004-2011年期間批設,包括高盛高華證券、瑞銀證券、瑞信方正證券、中德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與東方花旗證券等6家。
第4類合資券商依據CEPA(《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框架設立,股東均為港、澳資機構,於2016年3月後批設,包括申港證券、華菁證券、匯豐前海證券與東亞前海證券等4家。
❺ 中國開放外國券商成為國內交易所會員了嗎
外國證券
機構可以(不通過中方中介)直接從事
B股
交易;外國證券機構駐華代表處可以成為所有中國
證券交易所
的特別會員;允許外國機構設立合營公司,從事國內
證券投資基金
管理業務,外資比例不超過百分之三十三,
加入WTO後
三年內,外資比例不超過百分之四十九
證券之星
問股
❻ 談談券商的盈利模式。券商與 上市公司、交易所、投資者的合作關系流程。券商的是從股票哪裡來的
1. 保薦+直投(類似於VC風險投資) 前期投入資金 然後保薦運作上市 享受原始股價格 利潤相當豐厚的 !
2上市公司發行股票需要有券商來組織發行 一般分為承銷(負責發行出去)包銷(如果沒有足夠投資者申購 剩餘部分券商自行購買)
3我們普通投資者是不能直接參與買和賣的 必須經過會員向交易所報價 然後再成交 券商是要先成為交易所會員 才可以進行代客買賣股票的中介業務
4券商如果符合規定 可以有自己的自營盤 拿出一部分盈利資金 或者是通過合法融入的資金 就可以參與買賣股票的權利!
補充:如果券商買賣的股票和客戶發生利益沖突時 在三公原則下 是客戶優先
❼ 一句話360到底最大投資人是不是日本的
你看了以下這篇文章就會明白了。
美國對日本的「轟炸三部曲」究竟是如何實施的呢?
第一,我們首先談談如何利用股指期貨/期權賺錢。
股指期貨怎麼賺錢——首先,摩根士丹利找到日本保險公司,然後跟他商量:你看現在日經指數是100點,要是下個月是120點,我就給你20元,要是150點,我就給你50元,依此類推,不封頂,反過來,要是下個月是60點,你就給我40元,依此類推,也不封頂,你願不願意跟我賭一把?日本人一聽就笑了,傻瓜,日經指數還會跌成負數了?實際上那不就是我盈利是無限的,而虧損是有限的。而且,日本人覺得摩根士丹利肯定是瘋了,日經指數還需要賭么?肯定是一路上漲啦!所以,日本人說要賭就賭大的,就這個合約簽一萬份,而且簽上一年怎麼樣?摩根士丹利說:好,但是每筆合約我要10元手續費。日本人說:成交。
摩根士丹利當然不傻,他們簽完這單生意就立刻回美國和歐洲,和高盛等著名投行聯合行動打擊日本人。他們說什麼呢?日本人瘋了。一批資深研究員發表重磅報告指出:日本的實體經濟只是表面上在高速增長,但很顯然,它增長的速度遠遠比不上股市的膨脹,更重要的是這種高速增長的背後是實體經濟和各種製成品的毛利在迅速下降,剔除房地產和金融投機的收入,日本一些企業的真正利潤甚至已經不如20世紀70年代。顯然,這些國際投行是要製造一種恐慌和懷疑的情緒。
然後以高盛為首的投行帶著這份報告馬不停蹄地找到世界各地投資日本股市的基金,就問一句話:難道你不擔心你在日本投資的安全么?所有的基金經理看完報告的結論都是:當然擔心,我想對沖風險怎麼辦呢?這些投行說:沒事兒,我們做這個生意好不好?你看現在日經指數是100點,要是下個月跌到60點,我就給你40元,依此類推。反過來,要是下個月是120點,你就給我20元。當然由於有一定的風險,所以每份合約只要買就立即先送給你5元。基金經理就算了一筆賬:還能對沖自己手裡的股票組合風險,還能免費撈到錢,劃算。
與此同時,無論最後日經指數是多少,因為這兩個賭局剛好對沖掉。假設日經指數由100跌到了60,那麼日本人賠給美國投行40元。而美國投行剛好拿這筆錢賠給基金公司,所以根本不虧。但是美國投行參加了日本人的賭局收了10元,而美國投行要求基金參加賭局,所以付了5元,美國投行還賺了5元。只需要把發行規模不斷做大就能財源廣進。
日經指數看跌期權怎麼賺錢——和前面的例子類似,美國投行說:你看現在日經指數是100點,我們來參加你的賭局,美國人賭股價跌,日本人你賭股價漲。是不是?怎麼賭呢?美國人說由日本人坐莊,我們一參加賭局就給日本人10塊的入場費,不管我們玩不玩,入場費都是日本人的。如果指數漲到了100點以上,我們就不玩了。如果從100點跌到60點的話,日本人就賠我40塊。如果100點跌到30點的話呢,日本人就賠我70塊。
這些投行又找到了基金經理這么告訴他們,你看現在日經指數是100點,你來參加我的賭局,你賭股價跌。怎麼賭呢?你一參加賭局就給我15塊的入場費,不管你玩不玩,入場費都是我的。如果指數漲到了100點以上,你就不玩了。如果從100點跌到60點的話,我就賠你40塊。如果100點跌到30點的話呢,我就賠你70塊。
這兩個賭局剛好對沖掉。假設日經指數由100點跌到了60點,那麼日本人賠給美國投行40元。而美國投行剛好拿這筆錢賠給基金公司,所以根本不虧。但是美國投行參加了日本人的賭局付了10元,而基金公司參加美國投行的賭局付了15元,美國投行還賺了5元。
第二,融資融券制度就是打壓股價的必備武器。
首先問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么多人願意買呢?因為日本之前一系列的金融開放使得基金這時獲得了一個免費的提款機。什麼提款機呢?首先,日本1987年批准了類似我們的融資融券的制度,這樣,這些基金可以跟日本券商借股票過來賣股票。舉例而言,你向日本證券公司借出一張股票用今天100元價格賣掉,明天等股價跌到了60元,你再買回這張股票還給日本券商。由於你是100元賣的,60元買的,所以你就賺了40元。而如果大家都這么乾的話,那股價就會應聲滑落。所以融資融券制度就是打壓股價的必備武器。
第三,外資必須成為交易所會員才能操作融資融券。
請注意如果東京交易所1987年不批准外資券商成為會員,他們就不會有這種資格操作融資融券,因此也就無法打壓日本股市。
實際上,下圖就把股指期貨和股指期權的作用描繪得最清楚了。三個灰度字表示出來的都是海外推出了日經指數期貨或者期權,第一次是在1986年9月的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第二次是在1990年1月摩根和高盛等美國投行在美國的場外交易市場(OTC)推出日經指數看跌期權,第三次是在1990年9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日經指數期貨及期權。第一次是將近20%的下挫,第二次是將近30%的下挫,第三次是將近40%的下挫。
而這之前的1987年摩根成為大阪交易所的會員,同時摩根獲批成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隨後的1988年大阪交易所推出日經指數期貨,1989年大阪交易所推出了日經指數期權。從而為摩根等在日本國內布局鋪平了道路,你看很巧合,這三個時間點都恰好對應了日經指數大漲,實際上,他們就是要把日本國內做得滿是泡沫,然後才能反向做空,這樣才能玩兒轉上面提到的「提款機」策略。當然,隨著日本股指的崩盤,購買了看跌股指期貨和期權的美國投行和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
伴隨著「日經指數看跌期權」從1990年1月開始上市熱銷不到一個月,日本股市就已經徹底地土崩瓦解了,那種爭相拋售的景象如同末日來臨一般。
當然,隨著日本股指的崩盤,購買了看空股指期貨/期權的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股票市場的崩潰率先波及到日本的銀行業和保險企業,因為是它們向美國的各家投行們賣出的日經指數期權,大批的銀行和保險企業出現支付危機。在金融業出現危機後,日經指數進一步下跌,從而帶動了實體企業的股價跟隨下跌,日本股市的股災就此一發而不可收了。當然,日本的股災無可避免地沖擊了樓市,也造成日本樓市的崩盤,到現在都沒復甦。
❽ 證券公司必須申請成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嗎
在我國,成為證券交易所會員是從事證券經紀業務的前提條件,否則你無法代理客戶進場進行交易;
融資融券業務沒有明確規定需要會員資格,不過要通過交易所進行交易,據我所知目前取得資格也都是會員;
至於證券自營和資產管理業務有具體的資產、管理人員等要求,不要求會員資格。
總體上目前在國內,券商都有會員資格。
有會員資格表示你可以進場代理客戶進行交易。
❾ 中國開放外國券商成為國內交易所會員了嗎
外國證券機構可以(不通過中方中介)直接從事B股交易;外國證券機構駐華代表處可以成為所有中國證券交易所的特別會員;允許外國機構設立合營公司,從事國內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外資比例不超過百分之三十三,加入WTO後三年內,外資比例不超過百分之四十九
證券之星問股
❿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會員有哪些
所有的券商都是上海交易所的會員,因為不是會員就不能在交易所買賣證券~
銀河是滬深兩市的會員~是全國營業部最多的會員,國企,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