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東和股民有什麼區別 股東的股權和股民手中的股票有什麼區別以及兩者又有什麼聯系
理論上股民就是股東,但事實上只能說股民給機構、上市公司、國家融資的人。
股民是在股市裡買賣股票的投資人 股民手上有那一家公司股票 就是那一家公司的股東 股民賣光某家公司股票時 他又消失了該公司股東的身份。
所以不論手上有沒有股票都是股民 但一定要手上有某公司股票,才能說是該公司股東。
B. 股市中股民和股神之間的區別
閃牛分析:
多年的炒股生涯中深深體會到了股民與股神、散戶與大師的差距。這種差距與其說是帳面的,不如說是心理的。股神或者叫高手與股民的內心狀態也就只差這么幾點。
1、勇敢
股市是勇敢者的游戲,很多股民膽量很小。而高手的膽量很大。
很多股民看似敢於打架鬥狠,可是一遇到關於錢的事,就不行了。當他們持有的股票一震盪,帳戶波動個幾百元、幾千元就受不了刺激了。我姐夫下崗後,開了一個股票帳戶。在股市大廳看了幾天就受不了,因為受不了股價上下波動幾千上萬元的浮動,特別是想到一旦暴跌上萬元可能化為烏有,就更膽顫心驚了。幾天後就堅持取出錢來,不玩了。
還有個好友炒了幾天就睡卧不寧,游泳都游不動了。後來虧了幾千元後就堅決不炒了。
膽量稍好一些的股民的反應是賺了一千元或幾百元就馬上張羅要賣出去,生怕再跌回去……
就這種膽量怎麼能炒股?
一個高手看到幾十萬、幾百萬的股票市值上下在盤中浮動也不會心起波瀾。他根本不會為幾萬元的小錢去著急獲利了結。虧損個幾萬、幾十萬對他來說是很平常的事。因為他知道這是換取勝利機會的代價。他可以眼睜睜看著20%甚至更多的獲利在眼前一點一點的失去而心不動,心不亂。沒有一顆勇敢的心是成不了股神的。
我認識一個北京的財經主編,當年我們一起持有王府井這家上市公司股票。她住在北京對這家公司的情況明顯比我了解得多。可是最後她只賺了10%,而我賺了一倍多。為什麼?只是因為她面對股價的震盪心生恐懼,早早獲利為安罷了。而我則更勇猛些,持股時間長些而已。炒股就如拳擊,沒有勇敢的心技術再高也沒用。
當然也有一些股民是很勇敢的,帳面跌了百分之三十還很鎮定,即使漲了幾倍,可是由於他們沒拋,最後變成了被套。他們一樣沒賺到錢,炒股只有勇敢是不夠的,他們還缺少知識,需要學習。
2、學習
股民大多都不喜歡學習。包括很多老股民,大多最基本的股票知識都不懂。
稍微勤奮些的股民也就學個最基本的每股收益之類的簡單財務數據和均線、K線等最簡單的幾天就能學會的東西。然後就沒有然後,然後他們就不學了,把炒股想的非常簡單。看看那些股神們都讀了多少書:股神巴菲特、索羅斯都是名師的弟子,很多大師都是博士碩士出身。巴菲特每天都要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試問有幾個股民能看懂財務報表的?降低些標准,有幾個股民能每天學習大師們的經典書籍,並寫讀書筆記或盤後筆記的?我當年就是在一個孤寂的小屋中天天學操盤筆記的。寫半年後水平才有提高。其實既勇敢又好學的股民也有,但是他們一樣虧損,他們還差什麼呢?
3、獨立思考
很多股民迷信專家觀點,不愛獨立思考。我看到很多股民買了大量的投資書籍,又聽了很多講座。天天學習和討論真的很勤奮。就像我十幾年前那樣…………我真的既敬佩又感到可憐。因為他們絕大多數註定是失敗者。因為他們只是盲目學習,從來沒思考這個投資理論或交易技術的局限在哪?是否適合我?自己的性格在交易中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所學的這個技術真的有用嗎?有沒有更實用,更能接近真理的技術或理論?只有獨立思考才能增長智慧。
上面這些問題,很少有股民去思考!他們學了一些技術或理論後就以為學會了什麼絕招,以為自己成了高手。其實差的很遠!不進行獨立思考與反思,總是學別人的技術,沒有形成自己的特點與風格是永遠成不了股神的。股神巴菲特年輕時就學過均線之類的技術分析,後來他經過獨立思考採用了更適合他的價值分析理論。索羅斯也是經過反思後,果斷拋棄了傳統的經濟學說,發展了自己的一套理論才在市場上大獲成功的。人雲亦雲,永遠成不了大師!
4、自控力
有的股民有勇有謀,水平也高,但是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手。
大梵谷手都是有很強的自律力,自己認為不好的事,則能抵住誘惑堅決不做。而普通人則不然,人們減肥為什麼很難成功?無非就是自律性太差,抵制不了美食的誘惑。人們為什麼明知抽煙喝酒不好,還要花錢抽煙喝酒?說白了,就是自控力差,想戒也戒不掉。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如何能控制了世界?
那些大師、偉人們都是自律性極強的人。巴菲特從來不買看不懂的股票,當年面對科技股暴漲的誘惑無動於衷。列寧常年都要准時去圖書館看書,以致於管理員堅信他每天必來,當他沒來時,管理員拒絕任何人坐他的位置。華為董事長任正非以前是個軍人,當然明白自律的重要性。無論是做短線還是做長線,股民都要面對暴利的誘惑,都要面對不確定性的威脅,這時自控力的作用就表現出來了。只有那些能夠按著堅持自己計劃永遠不變的人,才可能達到勝利的彼岸。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自律是痛苦的,因為人們喜歡放縱自己。獨立思考與反思是痛苦的,因為有些人寧可死也不願意思考。學習是痛苦的,這個就不用說了。勇敢是令人恐懼的。
說來說去看似能輕松賺錢的股市居然是個需要以忍受痛苦為代價才能賺錢的地方。還是那句老話說得好: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
C. 股東和股民有什麼區別 股東的股權和股民手中的股票有什麼區別,兩者又有什麼聯系
所有買了股票,持有的都是股東,但是那些購買量很小的散戶股民,很難去到股東大會里去,因為股份所佔的份額太小了。股票一般米有區別,除非有的是持有的優先股。區別是那些稱作股東的,人家持有的股票份額高。投資的多。
D. 股民和股東的區別
有股票的人就是股東
股民就是股東
E. 股民和股東的區別是什麼
你的這個問題提得好!為什麼?因為不明白股民就是股東的深層次問題,就非常容易將我們的利益和上市公司的利益對立起來,形成「敵對關系」。看了樓上幾位的回答,除了wangxiaofei33的回答是正確的以外,大家對這個問題的認知都有所偏差。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股東的概念是什麼。
股東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叫投資人。股東是股份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是指通過向公司出資或其他合法途徑出資並獲得公司股權,並對公司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既然股東是「通過向公司出資或其他合法途徑出資並獲得公司股權……的人」,那麼,股民通過合法的股票市場出資購買任一公司的股票,就成為了該公司的股東,並對該公司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
F. 股東所持有的股票和一般股民所持有的股票有什麼區別
大股東持有的股票是原始股,基本上一元一股,而股民持有的是二級市場購買股票,是溢價的。大股東的原始股在該股發行後36個月才可以上市交易,而股民在二級市場購買股票可以在正常交易期里隨時交易。
G. 股東和炒股票的股民是什麼區別
股東
股東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叫投資人。
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股東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
股民
中文解釋:指從事股票交易的個人投資者。
股民所指,並不是所有股份制度條件下的所有股東,也不是概指股票市場的所有參與者。甚至也不包括那些星們、腕們、總們、董們有許多閑錢沒處放,拿出一些散碎銀子扔到股市上,任其隨波逐流票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