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nvidia這個牌子的歷史
nVIDIA(全稱為nVIDIA Corporation,NASDAQ:NVDA,官方中文名稱英偉達),創立於1993年1月,是一家以設計顯示晶元和主板晶元組為主的半導體公司。nVIDIA亦會設計游戲 機內核,例如Xbox和PlayStation 3。nVIDIA最出名的產品線是為游戲而設的GeForce顯示卡系列,為專業工作站而設的Quadro顯卡系列,和用於計算機主板的nForce晶元組系列。nVIDIA的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克拉拉。是一家無晶圓(Fabless)IC半導體設計公司。現任總裁為黃仁勛。
January,1993
NVIDIA 由 Jen-Hsun Huang,Chris Malachowsky,和 Curtis Priem 三人共同創辦.
April,1994
NVIDIA三位創辦人制定了令電腦革命化的計劃.
June,1994
NVIDIA 和全球著名半導體廠商 SGS- Thompson 建立策略夥伴關系.
May,1995
NVIDIA 發布 NV1,第一個主流多功能晶元:操縱桿, 游戲埠,聲效,顯示,2D,3D.
July,1995
NVIDIA 與SEGA 建立夥伴關系.
March,1996
NVIDIA 和游戲開發者聯盟制訂Direct 3D的主要規則.
June,1996
NVIDIA 將主要力量投入開發台式電腦專用的領先顯示晶元.
April,1997
NVIDIA 發布第一個高性能, 128-bit,Direct3D的顯示晶元:RIVA 128晶元.
August,1997
NVIDIA 與全球電腦領先OEM廠商建立合作, 包括: Dell,Gateway,Micron 和其它.
November,1997
NVIDIA的 RIVA 128 獲得<Macworld 雜志>的編輯選擇獎.
December,1997
NVIDIA 被FSA評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私營半導體公司.
January,1998
NVIDIA 的RIVA 128出貨量達到一百萬片.
February,1998
NVIDIA 發布 RIVA 128ZX晶元.
March,1998
NVIDIA 和台積電(TSMC)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系.
March,1998
NVIDIA 發布行業第一個多紋理3D顯示晶元:RIVA TNT.
May,1998
NVIDIA 和 Microsoft 聯手在電腦游戲開發者會議推廣他們共同開發的DirectX 6.0.
September,1998
NVIDIA 被PC Magazine評為最有影響力的 3D 顯示晶元公司.
September,1998
NVIDIA 被選進 OpenGL 結構審核委員會.
November,1998
NVIDIA''s 的RIVA TNT 獲得PC Magazine的編輯選擇獎.
December,1998
NVIDIA 再次被FSA評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私營半導體公司.
February,1999
NVIDIA贏取主要電腦OEM廠商所有Intel Pentium III 的春季訂單.
February,1999
NVIDIA獲得電腦游戲者第五屆年度游戲者大獎特別成就獎.
November,1998
NVIDIA 發布 NVIDIA Vanta 顯示晶元, 藉此進入商用台式電腦市場.
May,1999
NVIDIA 發布擁有行業第一個 32-bit 的畫面結構的: RIVA TNT2.
May,1999
NVIDIA 的顯示晶元出貨量達到一千萬個.
June,1999
NVIDIA''s 的執行長 Jen-Hsun Huang被安永會計事物所評為年度高科技企業家.
July,1999
NVIDIA 和 SGI 建立策略聯盟.
August,1999
NVIDIA 發布 GeForce 256,這是行業第一個顯示圖形處理單元 (GPU).
August,1999
NVIDIA 和 ALI 推出整合圖形晶元技術.
November,1999
NVIDIA 發布全球最快的工作站GPU: Quadro.
January,2000
NVIDIA 獲得Microprocessor Report 分析家選擇獎:最好的3D加速器.
February,2000
NVIDIA 和 S3 簽署協議, 同意廣泛的共享專利.
March,2000
NVIDIA 被Microsoft 選為X-Box游戲機的指定圖形處理單元.
April,2000
NVIDIA 發布全球第一個可每一條渲染線著色的圖形處理單元: GeForce2 GTS.
June,2000
NVIDIA 發布主流圖形處理單元 GeForce2 MX.
June,2000
NVIDIA 獲得<商業周刊>評為全球第一半導體公司.
July,2000
NVIDIA 發布全球最快的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Quadro2 Pro.
July,2000
NVIDIA 發布高端專業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 Quadro2 MXR.
August,2000
NVIDIA 發布第一個十億像素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2 Ultra.
August,2000
NVIDIA 發布 Detonator 3,改良了統一軟體結構.
September,2000
NVIDIA 被公認為矽谷發展最快的技術公司之一.
September,2000
NVIDIA 為微軟的 Xbox 供應第二個主要處理器:媒體傳送處理器(MCP).
November,2000
NVIDIA 發布行業中第一個移動圖形處理單元 GeForce2 Go .
November,2000
NVIDIA 將突破性的 3D 技術特許給微軟.
November,2000
NVIDIA 獲得Comdex 「最有聲望的產品」的獎項.
November,2000
NVIDIA 獲得CADENCE Magazine的編輯選擇獎..
November,2000
NVIDIA被 PC Magazine公認為行業的技術領頭羊.
November,2000
NVIDIA 收購 3dfx 的核心圖形資產.
January,2001
NVIDIA 和 Apple Computers 建立聯盟夥伴關系.
January,2001
NVIDIA 發布 DirectX 8 技術, 從而促進了微軟的 Xbox 和電腦的發展.
February,2001
NVIDIA 發布行業中有史以來第一個可編程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3.
Febraury,2001
NVIDIA 為 XBox大量供應圖形處理單元(GPU)媒體傳送處理器MCP.
February,2001
NVIDIA GeForce3 獲得全球領先電腦和板卡OEM廠商的選用.
March,2001
NVIDIA 擴充 GeForce2 MX 家族圖形處理單元, 發布 GeForce2 MX 200 和 400 GPUs .
April,2001
NVIDIA GeForce2 Go 使用在 Dell 的 Inspiron 8000機型.
May,2001
NVIDIA 宣布成為全球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最大的供應商.
May,2001
NVIDIA 發布Quadro DCC,這是全球領先的專業圖形方案,被游戲開發商制定為開發新游戲的必選方案.
May,2001
NVIDIA的 Quadro2 EX 被Intel和Compaq選用在專業高端工作站.
May,2001
NVIDIA 入選 Nasdaq-100 指數股.
June,2001
NVIDIA 全球第一個在台式電腦推出杜比數碼實時解碼器.
June,2001
NVIDIA 在台灣COMPUTEX 交易會發布nForce平台, 進軍晶元組市場.
June,2001
NVIDIA''s的 nForce 平台被 Fujitsu-Siemens使用.
June,2001
NVIDIA 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第一名.
July,2001
NVIDIA的 GeForce3顯卡被E3 Game Critics評為最好的電腦硬體.
August,2001
NVIDIA 推出全球第一移動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Quadro2 Go.
August,2001
NVIDIA 推出 Personal Cinema.
August,2001
NVIDIA 公布惠普的專業工作站將採用 Quadro2 Pro 圖形方案.
August,2001
NVIDIA 發布新的能延長電池壽命的移動技術 PowerMizer.
September,2001
NVIDIA 發布3D圖形處理單元的Detonator XP 統一軟體.
September,2001
NVIDIA 發布GeForce Titanium 系列產品, 再次擴大圖形處理單元的領先地位.
October,2001
NVIDIA的 Quadro2 Pro 被IBM的工作站指定為固定架構.
October,2001
NVIDIA的 Detonator XP 被WindowsXP認證.
October,2001
NVIDIA 的圖形處理器(GPU)入選 前十名名單.
November,2001
NVIDIA nForce 平台價構被 MicronPC使用.
November,2001
NVIDIA的 GeForce3 圖形處理單元(GPU)被<電腦顯示世界雜志>評為2001年最創新的產品.
November,2001
NVIDIA的 Quadro2 Go 被評為最好的硬體.
November,2001
NVIDIA 入選 S&P 500指數.
December,2001
NVIDIA GeForce3 的3D圖形技術獲得<游戲開發雜志>的最創新獎.
December,2001
NVIDIA被FSA評為最受尊敬的和財務管理最好的半導體公司.
December,2001
NVIDIA 成為全球最快達到10億美元營業額的半導體公司.
December,2001
NVIDIA 的GeForce3 獲得<Macworld 雜志>的編輯選擇獎.
February,2002
NVIDIA 推出行業中速度最快、功能最強、產品線最豐富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4.
February,2002
NVIDIA圖形處理單元(GPU)出貨量達到 1億顆.
February,2002
NVIDIA 推出覆蓋高中低端的Quadro4 系列工作站產品.
February,2002
NVIDIA 為XBOX設計的游戲晶元被 評為 「2001年年度最好的游戲晶元」
February,2002
NVIDIA 推出 NVDVD 播放/解碼軟體.
March,2002
GeForce 4被聯想公司採納為 「家庭數碼港」 產品的標准配置.
March,2002
GeForce3 圖形處理單元(GPU)被<電腦游戲雜志>評為 「2001年年度最好的硬體」
March,2002
NVIDIA與索尼在線娛樂公司攜手推動在線游戲市場
April,2002
GeForce4 420 Go 移動型圖形處理器(GPU)被聯想公司昭陽V80筆記本電腦用作標准配置.
May 14th,2002
NVIDIA GeForce4 系列圖形處理單元(GPU)被評為業界最好的產品.
June,2002
NVIDIA 推出 CG: C for Graphics.
July,2002
NVIDIA 發布數字媒體平台 : nForce2.
September,2002
NVIDIA 發布業界第一個支持AGP8X規格的GPU: NV18,NV28
October,2002
NVIDIA 發布速度最快、功能最強的移動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4 460 Go
November,2002
NVIDIA 發布業界有史以來速度最快、功能最強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 FX. 同時,它擁有多項業界第一的領先技術,包括:第一個使用0.13微米製造工藝, 擁有1GHz速度DDRII顯存,完美支持Direct X9 等等.
February,2003
GeForce FX被評為2002年最好的圖形處理單元.
March,2003
NVIDIA推出覆蓋高中低端的支持Direct X9的圖形處理單元: NV31和NV34.
March,2003
GeForce FX被全球著名電腦廠商和裝機商評為2002年最好的硬體.
March,2003
NVIDIA和IBM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系.
March,2003
NVIDIA nForce2晶元被全球著名IT網站tomshardware評為最好的AMD平台晶元.
April,2003
NVIDIA和著名游戲開發商EA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系.
January,2004
NVIDIA被《財富》雜志評為「 最適合工作的100家公司」之一.
April,2004
NVIDIA推出面向手機的新款超低功耗媒體處理器.
April,2004
NVIDIA發布GeForce 6系列產品——公司歷史上最大幅度的性能飛躍.
April,2004
NVIDIA發布Gelato——業界首款硬體加速的電影渲染器.
May,2004
NVIDIA與領先筆記本電腦製造商聯合發布MXM.
June,2004
NVIDIA被《WIRED》和《Business 2.0》雜志評選為美國最快成長科技公司之一.
June,2004
NVIDIA發布SLI——基於PCI Express匯流排技術的革命性圖形處理解決方案.
July,2004
NVIDIA的GeForce 6800 Ultra和GeForce 6800 GT被譽為驅動《毀滅戰士三》的最佳晶元.
September,2004
NVIDIA發布全球首款3D無線媒體處理器——GoForce 3D 4500.
November,2004
無生產線半導體協會(Fabless Semiconctor Association)向黃仁勛授予2004年度「張忠謀模範領袖獎」.
November,2006
NVIDIA發布頂級DX10游戲顯卡8800GTX.
November,2007
NVIDIA發布最具性價比顯卡8800GT,其採用新的核心G92。其性能超越8800GTS(G80核心版),比8800GTX只落後2%的性能.
December,2007
被商業周刊評為2007年美國高增長IT企業10強(第6名).
年銷售額增長:30%
年利潤增長:84%
股票回報:28.4%
December 26th,2007
啟用官方中文名「英偉達」。
February 24th,2008
NVIDIA 基於65納米的9系列顯卡將來正式發布。
June 18th,2008
NVIDIA的新一代使用GT200的顯卡GTX260/GTX280發布。
March 27th,2010
NVIDIA新一代使用GF100的顯卡GTX480/GTX470發布。
July 12th,2010
NVDIA新一代使用GF104的顯卡GTX460發布
2011年1月4日
寶馬以及Tesla的車內信息系統採用英偉達?圖睿?(NVIDIA Tegra?)2晶元
2011年1月6日
英偉達公布「丹佛」計劃,首次為PC開發CPU
2011年1月14日
英偉達?精視?(NVIDIA GeForce)圖形處理器(GPU)銷量達到10億
2011年2月28日
英偉達發布CUDA 4.0
2011年5月6日
GPU在超級計算與高性能計算領域實現增長
2011年5月9日
英偉達? (NVIDIA) 收購手機晶元廠商Lcera
2011 年6月24日
Zinio 發布專為英偉達? 圖睿? (NVIDIA Tegra?) 2 而優化的 Honeycomb eZine 閱讀器版本
2011 年6月28日
英偉達推出號稱史上最快的移動圖形晶元 —— 英偉達? 精視? (NVIDIAGeForce)GTX 580M 2011 年12月7日 NVIDIA首批發布GeForce 600M系列GPU,包括三款產品,它們分別是GeForce 610M、GeForce GT 630M和GeForce GT 635M
Ⅱ 台積電的股票上市了嗎
上市了,在美國上市的。
實時股價
17.32 -0.24 (-1.37%)
今開: 17.43 成交量: 852.69萬
昨收: 17.56 換手率: 0.02%
最高: 17.47 市值: 898.2億
最低: 17.24 市盈率: 14.56
i美股中概指數 1162.39 (+2.38%)
數據由雪球網提供,更新時間:09月25日 15:59
編輯本段公司簡介
台積公司透過遍及全球的營運據點服務全世界半導體市場。台積公司立基台灣,目前擁有三座最先進的十二吋晶圓廠、五座八吋晶圓廠以及一座六吋晶圓廠。公司總部、晶圓二廠、三廠、五廠、八廠和晶圓十二廠等各廠皆位於新竹科學園區,晶圓六廠以及十四廠位於台南科學園區,而十五廠則位於中部科學工業園區。此外,台積公司亦有來自其轉投資子公司美國WaferTech公司、台積電中國有限公司以及新加坡合資SSMC公司充沛的產能支援。客戶服務與業務代表的據點包括台灣新竹、日本橫濱、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加州的聖荷西及橘郡、德州奧斯汀,以及麻州波士頓等地。[1]
台積電是張忠謀在1987年創立,是全球首創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的公司。身為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業的創始者與領導者,台積公司在提供先進的晶圓製程技術與最佳的製造效率上已建立聲譽。自創立開始,台積公司即持續提供客戶最先進的技術及台積公司 TSMC COMPATIBLE® 設計服務。
2011年,台積公司所擁有及管理的產能達到1,322萬片八吋約當晶圓。台積公司在台灣設有三座先進的十二吋超大型晶圓廠 (Fab 12, 14 & 15) 、四座八吋晶圓廠 (Fab 3, 5, 6 & 8) 和一座六吋晶圓廠 (Fab 2),並擁有二家海外子公司 WaferTech 美國子公司、TSMC中國有限公司及其它轉投資公司之八吋晶圓廠產能支持。
此外,考慮到公司長期的成長和策略發展,台積公司決定投資照明 (Lighting) 和太陽能 (Solar Energy) 相關產業,並計劃透過提供差異化的領導技術及提供客戶獨特價值的定位策略,來追求其中的諸多新商機。
台積公司股票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2330,另有美國存托憑證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股票代號為TSM。[1]
編輯本段
編輯本段股份構成
荷蘭飛利浦公司持股14%,行政院持股12%。
於2002年,由於全球的業務量增加,台積公司是第一家進入半導體產業前十名的晶圓代工公司,其排名為第九名。台積公司預期在未來的數年內,這個趨勢將會持續的攀升。
除了致力於本業,台積公司亦不忘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常積極參與社會服務,並透過公司治理,致力維護與投資人的關系。台積公司立基台灣,客戶服務與業務代表的據點包括上海、台灣新竹、日本橫濱、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加州的聖荷西及橘郡、德州奧斯汀,以及波士頓等地。台積公司股票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其股票憑證同時也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以TSM為代號。
2010年中,台積公司為全球四百多個客戶提供服務,生產超過七千多種的晶元,被廣泛地運用在計算機產品、通訊產品與消費類電子產品等多樣應用領域;2011年,台積公司所擁有及管理的產能預計將達到1,360萬片八吋約當晶圓。台積公司在台灣設有二座先進的十二吋超大型晶圓廠 (fab 12 & 14)、四座八吋晶圓廠 (fab 3, 5, 6 & 8) 和一座六吋晶圓廠 (fab 2),並擁有二家海外子公司 WaferTech 美國子公司、TSMC (中國) 有限公司及其它轉投資公司之八吋晶圓廠產能支持。此外,台積公司預計將於2011年完成另一座十二吋超大型晶圓廠 (fab 15) 的興建。
台積公司2010年全年營收為新台幣4,195.4億元,再次締造新高紀錄。台積公司的全球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在北美、歐洲、日本、中國大陸、南韓、印度等地均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提供全球客戶實時的業務和技術服務。
編輯本段
編輯本段創立背景
1987年,張忠謀創立台積電,幾乎沒有人看好。但張忠謀發現的,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在當時,全世界半導體企業都是一樣的商業模式。Intel,三星等巨頭自己設計晶元,在自有的晶圓廠生產,並且自己完成晶元測試與封裝——全能而且無可匹敵.
而張忠謀開創了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我的公司不生產自己的產品,只為半導體設計公司製造產品。」這在當時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因為那時還沒有獨立的半導體設計公司。
編輯本段
編輯本段價值觀
誠信正直
這是我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念。我們說真話;我們不誇張、不作秀;對客戶我們不輕易承諾,一旦做出承諾,必定不計代價,全力以赴;對同業我們在合法范圍內全力競爭,我們也尊重同業的知識產權;對供應商我們以客觀、清廉、公正的態度進行挑選及合作。
在公司內部,我們絕不容許貪污;不容許有派系;也不容許「公司政治」。我們用人的首要條件是品格與才能,絕不是「關系」。
我們稟持以下的經營理念,致力於和客戶及廠商建立互惠的關系。
創新
創新是我們的成長的泉源。我們追求的是全面,涵蓋策略、營銷、管理、技術、製造等各方面的創新。創新不僅僅是有新的想法,還需要執行力,做出改變,否則只是空想,沒有益處。
客戶信任
客戶是我們的夥伴,因此我們優先考慮客戶的需求。我們視客戶的競爭力為台積公司的競爭力,而客戶的成功也是台積公司的成功。我們努力與客戶建立深遠的夥伴關系,並成為客戶信賴且賴以成功的長期重要夥伴。
Ⅲ 在美國證券市場,有個單詞叫ADR,請問什麼意思
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 即使是對國際金融市場較陌生的台灣企業,從中鋼在1992年5月拔得頭籌發行gdr以來,到今年年底為止,也將有近百家發行過adr或gdr。但是直到今年5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持有台積電股票一年以上,比率達到2%,可以轉換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adr,存託憑證這個家族,才真正引起國內投資人的注意。原因在於台積電的adr,長久以來都處於40%以上的溢價(premiums),也就是和台灣的股價相比,每一股的價格要多上40%,如果台灣的股票可以轉換成adr,投資人馬上可以額外獲得40%的報酬。 存託憑證是國際性的存託銀行(depositary bank),為原本已經在本國發行的股票,在外國發行的交易憑證。憑證如果在美國發行,就是美國存託憑證(adr,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如果在歐洲發行,就稱為歐洲存託憑證(edr,european depositary receipt),所謂的全球存託憑證(gdr,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則泛指在上述兩個國際主要市場交易的存託憑證。以台積電為例,就是由花旗銀行發行adr給美國的投資人,每一張adr代表五股台積電的股票
Ⅳ 上證ADR
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 即使是對國際金融市場較陌生的台灣企業,從中鋼在1992年5月拔得頭籌發行gdr以來,到今年年底為止,也將有近百家發行過adr或gdr。但是直到今年5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宣布,持有台積電股票一年以上,比率達到2%,可以轉換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adr,存託憑證這個家族,才真正引起國內投資人的注意。原因在於台積電的adr,長久以來都處於40%以上的溢價(premiums),也就是和台灣的股價相比,每一股的價格要多上40%,如果台灣的股票可以轉換成adr,投資人馬上可以額外獲得40%的報酬。 存託憑證是國際性的存託銀行(depositary bank),為原本已經在本國發行的股票,在外國發行的交易憑證。憑證如果在美國發行,就是美國存託憑證(adr,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如果在歐洲發行,就稱為歐洲存託憑證(edr,european depositary receipt),所謂的全球存託憑證(gdr,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則泛指在上述兩個國際主要市場交易的存託憑證。以台積電為例,就是由花旗銀行發行adr給美國的投資人,每一張adr代表五股台積電的股票
Ⅳ 台灣有什麼大企業家
郭台銘
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台銘,1950年出生,1971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旋鈕。1985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2001美國《福布斯》(Forbes)"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煙台萊山區的"永銘中學"正是他與母親初永真捐資1500萬元創辦的.
富士康企業集團是於1988年在內地投資興辦的專業生產電腦接插件、精密零組件、機內線攬、精密模具及電腦整機的高科技企業集團。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團分別在深圳和崑山建成兩大資訊科技工業園。
王永慶
王永慶,1916年1月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原籍福建省安溪縣,其父王長庚以種茶為生,生活頗為艱辛。15歲小學畢業那年,王永慶便到茶園當雜工,後又到一家小米店做學徒。第二年,他就用父親借來的200元錢做本金自己開了一家小米店。
1954年籌資創辦台塑公司,1957年建成投產。靠「堅持兩權徹底分離」的管理制度,他的「台塑集團」發展成為台灣企業的王中之王,下轄:台灣塑膠公司、南亞塑膠公司、 台灣化學纖維公司、台灣化學染整公司、台旭纖維公司、台麗成衣公司、育志工業公司、朝陽木材公司和新茂木材公司等9家公司,在美國還經營著幾家大公司;部資本額在1984年就達45億多美元,年營業額達30億美元,佔台灣國民生產毛額的5.5%,在民間企業中首屈一指。與台塑集團企業有著存亡與共關系的下游加工廠超過1500家,如今,在台灣的富豪中他雄居首席,在世界化學工業界他居「50強」之列,是台灣唯一進入「世界企業50強」的企業王。
蔡宏圖
他學法律出身,擁有法律博士學位和美國律師執照,卻成為了金融界的顛峰人物。他是台灣首富之子,擁有享之不盡的財富,卻日夜兼程、腳踏實地、從不停歇。
他信佛,平靜而虔誠;他低調,深居而簡出;工作時,員工們感到的是他的全力投入
,工作外,他是員工們瘋狂崇拜的偶像。
從不到38歲就執掌帥印到現在,他已領航國泰這艘台灣最大金融企業航母整整15個年頭,15年來,國泰不但穩坐台灣金融業龍頭地位,還加速駛出台灣,向華人地區最佳金融機構的目標穩健的靠攏。
蔡萬才(1929年8月5日—),原名蔡萬財,字岳峰,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國泰集團的創始人之一。1979年「國泰集團」分家,蔡萬才執掌「國泰產物保險」,並建立了富邦金融集團。他的夫人是蔡楊湘薰,育有4名子女,蔡明忠、蔡明興、蔡明玫、蔡明純。
蔡萬才
1979年台灣蔡氏家族將「國泰集團」分家,排行老四的蔡萬才執掌「國泰產物保險」,並由此建立了富邦金融集團蔡萬才這一系集團,但是剛開始的時候規模不大,只有6家公司,除國泰產物保險公司與忠興投資公司外,其餘四家都是1978--1980年新建,集團稱為國泰產物集團。核心企業國泰產物保險公司,1979年營業收入達220億元,首次超過公營企業的台灣產物保險公司與中國產物保險公司,成為同業龍頭。另外,1978年設立的富邦建設公司在1979年就進入台灣十大建築公司之列。「富邦」目前在台灣產險市場佔有率近兩成,集團的主營業務還包括金融、證券、投資、信託等,被稱為「最會賺錢」的金融集團。2001年,「富邦」成為台灣第一家金融控股集團,次年並購總資產192億美元的台北銀行,使「富邦金控銀行」躋身台灣最大的民營銀行之位。當時所有企業均集中於台北市南陽街90號的大樓中。
1991年11月5日下午,台北市來來飯店,蔡萬才舉辦酒會,正式將30年前蔡家第一個以「國泰」命名的企業一國泰產物保險公司更名為富邦產物保險公司。
在1994年台灣百大富豪的排名中,蔡萬才以350億元排名第7位,較1993年的第18位提升11位。1995年與1996年,蔡萬才分別以400億元與350億元,名列台灣百大富豪排名榜的第7位與第6位,排名上升之快十分驚人。
林百里
全球每4台筆記本電腦,就有1台出自台灣廣達電腦集團。這是該集團董事長林百里創造的事業奇跡,而他從一個在貧民窟里長大的孩子,成為台灣億萬富豪,其人生也堪稱一部傳奇。
1949年,林百里出生在上海。當時大學畢業的林父帶著家人到了香港,在調景嶺落腳。瘦弱的林百里與眾多兄弟姐妹擠在貧民窟里,生活條件十分惡劣,營養狀況極差,即使日後到台灣念書,他的體重長期只有40多公斤。
1966年,林百里考入台灣大學電機系。林百里常常把自己比作「飛天烏龜」。他對員工說:「烏龜如果和兔子比,一定贏不了;但是烏龜只跟自己比,一步一步往前走;而兔子跟別人比,一定會懈怠。」
林百里不僅是一位企業家,他愛畫成痴也是眾所周知。據了解,他不但收藏了很多張大千的仕女圖,還收藏了不少齊白石的作品。林百里曾幽默地對記者表示,這些「美女」雖然個個都有上千萬元新台幣的身價,不過養她們既不會對老婆構成威脅,而且還是一次性買斷,天底下哪有這么好的事。
在位於台北近郊的廣達工廠,林百里特別設置了一個畫廊―――「廣雅軒」。為了掌握拍賣場上有關張大千畫作的最新消息並鑒定畫作真偽,他聘請「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秦孝儀擔任廣達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當台北故宮沒有張大千畫展時,在台灣能看到最多張大千畫作的地方就是廣雅軒。不過,進入廣雅軒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只有廣達的貴賓才有機會。林百里正是在這種古典氛圍中,談成了一筆又一筆生意。
徐旭東
遠東集團集團董事長徐旭東,1941年8月生,祖籍江蘇,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是台灣第二代企業家中上進心非常強的企業家,也是人盡皆知的工作狂,在海外有著良好的人脈關系,愛好游泳、跑步。
遠東集團1942年由紡織起家,1957年跨入水泥業,1967年投入百貨業,1970年投資石化業,1980年進軍航運業。 1987年起,因經營環境的巨大變遷,集團更加速邁開多地化的投資腳步,在製造業方面,1987—1997年間,分別與法商 AIRLIQUID、美商DUPONT、德商FREUDENBERG、美商 UNIONCARBIDE、日商NUTSUI等在台灣及加拿大設立合資公司,引進先進技術生產高附加值工業用氣體與紡織原料。在服務業方面,配合社會對生活精緻化的殷切需求,先後集資跨足精品百貨、銀行、觀光旅館、無限通訊及固定網路電信等事業,如今事業版圖橫跨十個不同行業,包含七家股票公開上市公司。目前由於旗下各公司都依據其核心專長分別轉型投資,如遠東紡織進軍電信事業、東騰化學投入生化科技、亞洲水泥投資電力事業……等等。
中國大陸是遠東集團著力強占的市場,除了遠東紡織設在上海的「遠紡工業公司」經營績效卓越並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外,亞洲水泥轉投資在江西的「亞東水泥公司」第二條生產線業已竣工。中國大陸將是遠東集團二十一世紀再度大顯身手的舞台。
王令麟
台灣東森總裁王令麟,東森1991年成立,1995年正式介入有線電視。到2004年,東森媒體集團有線電視、衛星電視、電視購物三大塊的營業額已達500億新台幣,約15億美元。根據台灣相關機構的調查,東森媒體集團在台灣同業中的營業額、受歡迎程度,均名列第一。
2002年,東森以「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的策略,開始向全球各地擴展。如今,東森的節目已在全世界52個國家和地區播出,覆蓋了美洲、亞洲等地,明年將向歐洲市場進軍。
蔡衍明
世界最大的米果廠商旺旺集團創始人。「米果大王」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十九歲接手家業,化危機為轉機,一手將公司由瀕臨倒閉邊緣,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米果製造商。同時,近年來,旺旺集團版圖不斷擴張,不但開起大陸第一家台資醫院,更積極建構橫跨兩岸的連鎖飯店體系。
旺旺的前身宜蘭食品工業公司,一九六二年創立之初,主要是從事外銷食品罐頭的代工製造。在罐頭食品工業轉趨沒落之際,蔡衍明接下父親的棒子,構思轉型大計,因緣際會投入製作米果的行列,並一炮而紅。
目前在內地的投資額達5億美元。
福布斯今天在紐約宣布全球巨富名單。
八位台灣的富豪,除了蔡宏圖,還有排名第一百四十二的鴻海科技董事長郭台銘(五十五億美元),排名第一百五十七的王永慶(五十一億美元),排名第兩百八十七名的蔡萬才家族(三十億美元),排名第四百五十八名的林百里(二十一億美元),排名第六百六十四名的徐旭東(十五億美元),排名第八百九十一名的王令麟(十億美元),排名第八百九十一名的蔡衍明(十億美元)。
Ⅵ october產品怎麼樣
January, 1993
NVIDIA 由 Jen-Hsun Huang, Chris Malachowsky, 和 Curtis Priem 三人共同創辦.
April, 1994
NVIDIA三位創辦人制定了令電腦革命化的計劃.
June, 1994
NVIDIA 和全球著名半導體廠商 SGS- Thompson 建立策略夥伴關系.
May, 1995
NVIDIA 發布 NV1, 第一個主流多功能晶元 ? 操縱桿, 游戲埠, 聲效,顯示, 2D, 3D.
July, 1995
NVIDIA 與SEGA 建立夥伴關系.
March, 1996
NVIDIA 和游戲開發者聯盟制訂Direct 3D的主要規則.
June, 1996
NVIDIA 將主要力量投入開發台式電腦專用的領先顯示晶元.
April, 1997
NVIDIA 發布第一個高性能, 128-bit, Direct3D的顯示晶元: RIVA 128?.
August, 1997
NVIDIA 與全球電腦領先OEM廠商建立合作, 包括: Dell, Gateway, Micron 和其它.
November, 1997
NVIDIA的 RIVA 128 獲得 的編輯選擇獎.
December, 1997
NVIDIA 被FSA評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私營半導體公司.
January, 1998
NVIDIA 的RIVA 128出貨量達到一百萬片.
February, 1998
NVIDIA 發布 RIVA 128ZX?
March, 1998
NVIDIA 和台積電(TSMC)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系.
March, 1998
NVIDIA 發布行業第一個多紋理3D顯示晶元: RIVA TNT.
May, 1998
NVIDIA 和 Microsoft? 聯手在電腦游戲開發者會議推廣他們共同開發的DirectX? 6.0 .
September, 1998
NVIDIA 被PC Magazine 評為最有影響力的 3D 顯示晶元公司.
September, 1998
NVIDIA 被選進 OpenGL 結構審核委員會.
November, 1998
NVIDIA''s 的RIVA TNT 獲得PC Magazine的編輯選擇獎.
December, 1998
NVIDIA 再次被FSA評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私營半導體公司.
February, 1999
NVIDIA贏取主要電腦OEM廠商所有Intel? Pentium? III 的春季訂單.
February, 1999
NVIDIA獲得電腦游戲者第五屆年度游戲者大獎特別成就獎.
November, 1998
NVIDIA 發布 NVIDIA Vanta? 顯示晶元, 藉此進入商用台式電腦市場.
May, 1999
NVIDIA 發布擁有行業第一個 32-bit 的畫面結構的: RIVA TNT2,.
May, 1999
NVIDIA 的顯示晶元出貨量達到一千萬個.
June, 1999
NVIDIA''s 的執行長 Jen-Hsun Huang被安永會計事物所評為年度高科技企業家.
July, 1999
NVIDIA 和 SGI 建立策略聯盟.
August, 1999
NVIDIA 發布 GeForce 256?, 這是行業第一個顯示圖形處理單元 (GPU).
August, 1999
NVIDIA 和 ALI 推出整合圖形晶元技術.
November, 1999
NVIDIA 發布全球最快的工作站GPU: Quadro?.
January, 2000
NVIDIA 獲得Microprocessor Report 分析家選擇獎: 最好的3D加速器.
February, 2000
NVIDIA 和 S3 簽署協議, 同意廣泛的共享專利.
March, 2000
NVIDIA 被Microsoft 選為X-Box游戲機的指定圖形處理單元.
April, 2000
NVIDIA 發布全球第一個可每一條渲染線著色的圖形處理單元: GeForce2 GTS?.
June, 2000
NVIDIA 發布主流圖形處理單元 GeForce2 MX?.
June, 2000
NVIDIA 獲得<商業周刊>評為全球第一半導體公司.
July, 2000
NVIDIA 發布全球最快的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 Quadro2 Pro?.
July, 2000
NVIDIA 發布高端專業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 Quadro2 MXR?.
August, 2000
NVIDIA 發布第一個十億像素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2 Ultra.
August, 2000
NVIDIA 發布 Detonator 3, 改良了統一軟體結構.
September, 2000
NVIDIA 被公認為矽谷發展最快的技術公司之一.
September, 2000
NVIDIA 為微軟的 Xbox 供應第二個主要處理器: 媒體傳送處理器(MCP).
November, 2000
NVIDIA 發布行業中第一個移動圖形處理單元 GeForce2 Go .
November, 2000
NVIDIA 將突破性的 3D 技術特許給微軟.
November, 2000
NVIDIA 獲得Comdex 「最有聲望的產品」的獎項.
November, 2000
NVIDIA 獲得CADENCE Magazine的編輯選擇獎..
November, 2000
NVIDIA被 PC Magazine公認為行業的技術領頭羊.
November, 2000
NVIDIA 收購 3dfx 的核心圖形資產.
January, 2001
NVIDIA 和 Apple Computers 建立聯盟夥伴關系.
January, 2001
NVIDIA 發布 DirectX 8 技術, 從而促進了微軟的 Xbox 和電腦的發展.
February, 2001
NVIDIA 發布行業中有史以來第一個可編程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3.
Febraury, 2001
NVIDIA 為 XBox 大量供應圖形處理單元(GPU)媒體傳送處理器MCP.
February, 2001
NVIDIA GeForce3 獲得全球領先電腦和板卡OEM廠商的選用.
March, 2001
NVIDIA 擴充 GeForce2 MX 家族圖形處理單元, 發布 GeForce2 MX 200 和 400 GPUs .
April, 2001
NVIDIA GeForce2 Go 使用在 Dell 的 Inspiron 8000機型.
May, 2001
NVIDIA 宣布成為全球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最大的供應商.
May, 2001
NVIDIA 發布Quadro DCC, 這是全球領先的專業圖形方案,被游戲開發商制定為開發新游戲的必選方案.
May, 2001
NVIDIA的 Quadro2 EX 被Intel和Compaq選用在專業高端工作站.
May, 2001
NVIDIA 入選 Nasdaq-100 指數股.
June, 2001
NVIDIA 全球第一個在台式電腦推出杜比數碼實時解碼器.
June, 2001
NVIDIA 在台灣COMPUTEX 交易會發布nForce? 平台, 進軍晶元組市場.
June, 2001
NVIDIA''s的 nForce 平台被 Fujitsu-Siemens使用.
June, 2001
NVIDIA 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第一名.
July, 2001
NVIDIA的 GeForce3? 被E3 Game Critics評為最好的電腦硬體.
August, 2001
NVIDIA 推出全球第一移動工作站圖形處理單元: Quadro2 Go.
August, 2001
NVIDIA 推出 Personal Cinema.
August, 2001
NVIDIA 公布惠普的專業工作站將採用 Quadro2 Pro 圖形方案.
August, 2001
NVIDIA 發布新的能延長電池壽命的移動技術 PowerMizer?.
September, 2001
NVIDIA 發布3D圖形處理單元的Detonator? XP 統一軟體.
September, 2001
NVIDIA 發布GeForce Titanium 系列產品, 再次擴大圖形處理單元的領先地位.
October, 2001
NVIDIA的 Quadro2 Pro 被IBM的工作站指定為固定價構.
October, 2001
NVIDIA的 Detonator XP 被Windows XP認證.
October, 2001
NVIDIA 的圖形處理器(GPU)入選 前十名名單.
November, 2001
NVIDIA nForce 平台價構被 MicronPC使用.
November, 2001
NVIDIA的 GeForce3 圖形處理單元(GPU)被<電腦顯示世界雜志>評為2001年最創新的產品.
November, 2001
NVIDIA的 Quadro2 Go 被評為最好的硬體.
November, 2001
NVIDIA 入選 S&P 500指數.
December, 2001
NVIDIA GeForce3? 的3D圖形技術獲得<游戲開發雜志>的最創新獎.
December, 2001
NVIDIA被FSA評為最受尊敬的和財務管理最好的半導體公司.
December, 2001
NVIDIA 成為全球最快達到10億美元營業額的半導體公司.
December, 2001
NVIDIA 的GeForce3? 獲得的編輯選擇獎.
February, 2002
NVIDIA 推出行業中速度最快、功能最強、產品線最豐富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4.
February, 2002
NVIDIA圖形處理單元(GPU)出貨量達到 1億顆.
February, 2002
NVIDIA 推出覆蓋高中低端的Quadro4 系列工作站產品.
February, 2002
NVIDIA 為XBOX設計的游戲晶元被 評為 「2001年年度最好的游戲晶元」
February, 2002
NVIDIA 推出 NVDVD 播放/解碼軟體.
March, 2002
GeForce4被聯想公司採納為 「家庭數碼港」 產品的標准配置.
March, 2002
GeForce3 圖形處理單元(GPU)被<電腦游戲雜志>評為 「2001年年度最好的硬體」
March, 2002
NVIDIA與索尼在線娛樂公司攜手推動在線游戲市場
April, 2002
GeForce4 420 Go被聯想公司昭陽V80筆記本電腦用作標准配置.
2002年5月14日,
NVIDIA GeForce4 系列圖形處理單元(GPU)被評為業界最好的產品,
June, 2002
NVIDIA 推出 Cg: C for Graphics.
July, 2002
NVIDIA 發布數字媒體平台 : nForce2.
September, 2002
NVIDIA 發布業界第一個支持AGP8X規格的GPU: NV18, NV28
October, 2002
NVIDIA 發布速度最快、功能最強的移動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4 460 Go
November, 2002
NVIDIA 發布業界有史以來速度最快、功能最強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GeForce FX. 同時,它擁有多項業界第一的領先技術, 包括: 第一個使用0.13微米製造工藝, 擁有1GHz速度DDRII顯存, 完美支持Direct X9. 等等.
February, 2003
GeForce FX被評為2002年最好的圖形處理單元.
March, 2003
NVIDIA推出覆蓋高中低端的支持Direct X9的圖形處理單元: NV31和NV34.
March, 2003
GeForce FX被全球著名電腦廠商和裝機商評為2002年最好的硬體.
March, 2003
NVIDIA和IBM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系.
March, 2003
NVIDIA nForce2晶元被全球著名IT網站tomshardware評為最好的AMD平台晶元.
April, 2003
NVIDIA和著名游戲開發商EA建立策略聯盟夥伴關系.
2004年1月
NVIDIA被《財富》雜志評為「 最適合工作的100家公司」之一。
2004年4月
NVIDIA推出面向手機的新款超低功耗媒體處理器。
2004年4月
NVIDIA發布GeForce 6系列產品——公司歷史上最大幅度的性能飛躍。
2004年4月
NVIDIA發布Gelato——業界首款硬體加速的電影渲染器。
2004年5月
NVIDIA與領先筆記本電腦製造商聯合發布MXM。
2004年6月
NVIDIA被《WIRED》和《Business 2.0》雜志評選為美國最快成長科技公司之一。
2004年6月
NVIDIA發布SLI——基於PCI Express匯流排技術的革命性圖形處理解決方案。
2004年7月
NVIDIA的GeForce 6800 Ultra和GeForce 6800 GT被譽為驅動《毀滅戰士三》的最佳晶元。
2004年9月
NVIDIA發布全球首款3D無線媒體處理器——GoForce 3D 4500。
2004年11月
無生產線半導體協會(Fabless Semiconctor Association)向黃仁勛授予2004年度「張忠謀模範領袖獎」。
2006年11月
NVIDIA發布頂級DX10游戲顯卡8800GTX
2007年11月
NVIDIA發布最具性價比顯卡8800GT,其採用新的核心G92。其性能超越8800GTS(G80核心版),比8800GTX只落後2%的性能。
2007年12月
被商業周刊評為2007年美國高增長IT企業10強(第6名)
年銷售額增長:30%
年利潤增長:84%
股票回報:28.4%
2007年12月26日
啟用官方中文名「英偉達」
2008年2月24日
NVIDIA 基於65納米的9系列顯卡將來正式發布
2008年6月18日
NVIDIA的新一代使用GT200的顯卡GTX260/GTX280發布
Ⅶ 「系統屬性」的「應用」為什麼變灰了
默認情況下應用就是灰色的。因為你沒有做任何改動。
Ⅷ 請問證券中提到的ADR是代表什麼
是將一定期間內上漲的股票家數與下跌的股票家數作一統計,求出其比率。其理論基礎是「鍾擺原理」。其樣本大小無硬性規定,隨使用者需要選取。根據我國股市的價格波動頻繁且幅度大的特點,國內技術分析專家多採用10日比率。
Ⅸ 三星為什麼這么強大
尊敬的三星用戶:
三星手機外觀精緻時尚,功能強大,內容豐富,是技術成熟的品牌。
質量經過中國3C認證,銷售量世界排名第一。
並且符合廣大消費者需求。
如需了解新款手機上市信息,您可以登錄三星官網。
Ⅹ 數字貨幣挖礦風雲如何
「一幣一別墅」的財富神話依然在幣圈裡廣為流傳,不斷有新的投資者躍躍欲試。但其實,從礦機廠商到大礦場主,再到礦池,這個小圈子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權力結構。
制售礦機、挖礦、建礦場、搭礦池,「礦圈」成為區塊鏈世界裡另外一條發財之路,礦機也成為一門鮮為人知的「大生意」。
按照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的設想,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與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池是絕對的中心化,越來越多的礦機接入到礦池裡。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如果說炒幣是一條不歸路,那麼投資礦機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回收成本只是時間問題。」深圳愛播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鍾熙算了一筆賬,一台礦機每天200元收益,120天可以回本,之後就是利潤了。
2017年10月,鍾熙在主業之餘,加入了挖礦大軍,並迅速成為礦圈大佬,他在江西、四川、貴州等地運營著多個大礦場。
其實這個「穩賺不賠」的生意仍然依賴於幣價的持續高漲。過去兩個月時間,比特幣幣價從15000美元跌到了10000美元左右,甚至一度跌破6000美元,使得礦機回本周期延長,如果一直跌下去,盈利也就遙遙無期了。
在比特幣問世4年之後,也就是2012年,可以量產的礦機才出現。在此之前,挖礦主要是私人行為,家用電腦就可完成。「那時,家用電腦就是印鈔機,每天都能挖出不少比特幣。」資深數字貨幣玩家、早年賣過礦機的黃世亮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礦機出現後,挖礦開始「社會化」,出現了礦場和礦池,挖礦成為一件集體工作。單獨的礦機被礦場託管,就像生產線上的工人,只要擺在那裡,就可以每天領薪水。
制售礦機、挖礦、建礦場、搭礦池,「礦圈」成為區塊鏈世界裡另外一條發財之路,礦機也成為一門鮮為人知的「大生意」。
中國則成為全球最大的礦機生產地。從2012年開始,在中國誕生了一批礦機生產商,如生產烤貓礦機的深圳比特泉有限公司,還有現在赫赫有名的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億邦通信。在深圳華強北,到處也都可以看到外國人帶著翻譯詢問礦機價格。
近期,比特大陸CEO詹克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這個成立僅4年的創業公司,2017年的營收規模約25億美元。比特大陸號稱全球最大的礦機生產商,他們的螞蟻礦機一直都是幣圈和礦工世界的硬通貨。
與幣圈一樣,礦圈也需要信仰——要堅信礦機每天機械地數學運算能夠創造巨大財富。
不過,與比特幣所宣揚的「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工的世界正在走向「中心化」。礦機銷售商自己建礦場,投資者買完礦機之後,又被銷售商託管;而生產商則自己建礦池,又將礦場給管起來。
這種「中心化」的過程,使得礦圈的財富被少數人攫取,鍾熙要想進入到核心圈子,也並不容易。
算力「中心化」
礦場的主要作用,是給分散的礦機提供一個運轉的地方。但真正起到整合作用的則是「礦池」。
所謂「礦池」,可以簡單理解為「合作挖礦」。礦工和礦場們,把算力交給礦池,由礦池作為唯一的地址,來接入數字貨幣網路進行挖礦,再按照礦機的算力,給礦工分發紅利。
礦池的歷史要比礦機更悠久。2010年11月,名為Slush的礦池出現,它的官網在今天還寫著是「世界上首個礦池「,這個稱號也被幣圈所公認。與礦場相比,礦池的搭建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相對更高。
國內一家知名礦池的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礦池的原理。他把挖礦比作買彩票,一個人挖,中獎的概率很不穩定,可能今天中了10萬,以後半年都不中。
「把買彩票的人聚到一起,統一買,無論誰中,根據出錢比例來分成。在幣圈,礦池就發揮這個作用。」該負責人說。
礦機連接礦池並不復雜,根據各大礦池的操作指南,一般只要幾步就可完成,然後就根據自己提供的算力,從礦池獲得收益。礦機就像一個站在生產線上的工人,每天領取固定的薪水。
掌握巨大算力和眾多礦機的礦池,在幣圈和礦圈都有著絕對的發言權。比如,如果要發行新的數字貨幣,或者要主導比特幣分叉,一般要獲得礦池的支持,沒有礦池的支持,新幣種沒人挖,也就沒有了意義。
此外,當一個搶手的新幣面世時,礦池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礦工,快速打包,在這些新幣的搶購中佔得先機。
2017年6月份,SNT和EOS兩大代幣發行時,南方周末記者就見證了礦池搶購代幣的場景。由於投資者太多,很多個人投資者無法將資金打入到指定位置,但一家礦池的負責人,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這一操作。
按照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的設想,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去中心化」的,算力分散在全球各地。但是,與去中心化背道而馳,礦池是絕對的中心化,越來越多的礦機接入到礦池裡。
2018年1月18日,康奈爾大學計算機教授埃敏·允·西拉什等5人合著一篇論文,直指兩大數字貨幣比特幣和以太坊背後存在隱性的權力結構,挖礦過於集中,其中比特幣50%的算力被四大礦池所控制。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存在。4年前,以太坊創始人Vtalik在寫以太坊白皮書時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寫道:「這個問題可以說很嚴重,在本文寫作時,最大的兩個礦池,間接地控制了大約全網50%的算力。」
直到今天,這個問題也沒能解決。一位以太坊白皮書的早期翻譯者向南方周末記者無奈地表示:「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5
隱性的權力結構
在礦圈,食物鏈頂層就是礦機生產商。目前,公認的三大礦機生產商均位於中國。他們通過生產銷售礦機,獲得大量的利潤,同時也涉足礦場和礦池的建設,布局在整個幣圈的話語權。
螞蟻礦池是全球排名前二的大礦池,它的算力占據全網算力的17%,但根據工商資料,該礦池是由比特大陸一手創辦;嘉楠耘智的幾位投資人,同時也是杭州礦池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人,後者有自己的礦池Hash和挖礦平台,不過礦池已於2017年底停止運營。
億邦通信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烏海市,新疆准東經濟開發區成立了三家區塊鏈公司。億邦通信的一位銷售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他們在這三地都有礦場和挖礦業務,但這些礦場也已全負荷運轉,沒有機位可以託管新的礦機了。
「我們正在俄羅斯的伊爾庫茨克搭建新礦場,那裡電費低很多,新礦機可以在那裡託管。」該人士說。
在礦機廠商之上,則是晶元巨頭的收割。「礦機的核心技術在晶元上,誰有礦機晶元,誰就可以生產更多礦機。」丁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晶元主要掌握在幾家巨頭廠商手中,如台積電、英偉達、AMD等。
從2015年開始,台積電一直都是嘉楠耘智的最大晶元供應商。2015年,嘉楠耘智從台積電采購的晶元,占據嘉楠耘智所有采購量的69.62%,此後這個數據一直維持在60%左右。嘉楠耘智的大部分利潤,均被台積電賺走。
2018年1月18日,在台積電第四季度財報的說明會上,董事長張忠謀就稱,雖然今年的移動業務前景較弱,但公司的營收依然會增長10%—15%,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持續穩健的加密貨幣開采對晶元的需求。
在礦機廠商之下,則隱藏著另外一種權力結構。嘉楠耘智2017年的招股書上,透露了這個秘密。2017年前4個月,嘉楠耘智的前五大客戶中,有四大客戶屬於「個人」。而根據公開資料,其中有三人均是幣圈鼎鼎大名的「腕兒」。
第一大客戶吳鋼是最早的一批礦工,後來創辦了Haobtc,該公司擁有一個全球前十的礦池;第二大客戶林志鵬是小強礦機的創始人,很早便從事礦機的生產銷售,其與第六大客戶謝維欽,一直是合作關系;第三大客戶王晉創辦了幣圈資訊網站比特幫。
這些大客戶均不是單純的礦工,他們都在幣圈擁有著自己的影響力。機械運轉的礦機給他們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話語權。
據比特大陸一位內部人士介紹,比特大陸的大客戶中,也多為幣圈的大佬。不過,比特大陸官方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該公司公關部回應稱,由於與客戶簽署了保密協議,該方面內容不方便透露。
「一幣一別墅」的財富神話依然在幣圈裡廣為流傳,不斷有新的投資者躍躍欲試。但其實,從礦機廠商到大礦場主,再到礦池,這個小圈子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權力結構。
新入局者,大多隻能做被收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