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送股票與轉送股票
你可以到杜拜金融網看下的,具體你可以去了解下的!
杜拜金融網是國內唯一定點融資融券的網站,本站平台可對滬深A股進行買空賣空,T+0的非傳統在線交易網,為方便國內廣大股民,本公司的開戶門檻最低,操作簡單,專業在線客服專業服務,全程為會員的交易服務。
㈡ 股票里的轉、送、派有什麼區別
股票里的轉、送、派的區別:
1、轉:資本公積金轉增股;轉贈股:是指用公司的資本公積金轉化成股本送給全體股東,不用花錢的。
2、送:公司利潤送紅股;送股:是指用公司的可分配利潤轉化成股本送給全體股東,不用花錢的;
3、派:公司利潤派發現金紅利(要扣稅10%),派現金:是指用公司的可分配利潤送給全體股東;
轉、送這兩種都是派送股份,最大的區別就是派股的來源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上也有所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
(2)股票送跟轉擴展閱讀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稱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發股票,紅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現,又稱為送紅股或送股;
另外,投資者還經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轉增股本的情況,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別,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
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它是從公積金中提取的,將上市公司歷年滾存的利潤及溢價發行新股的收益通過送股的形式加以實現,兩者的出處有所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上也有所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
1、配股
配股也是投資者經常會遇到的情況,配股與送股轉增股本不同,它不是一種利潤的分配式,是投資者對公司再投資的過程。
配股是指上市公司為了進一步吸收資金而向公司股東有償按比例配售一定數額的股票,它本身不分紅,而是一種籌資方式,是上市公司的一次股票的發行,公司股東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購買所配的股票。
2、除息除權
股票上市公司分配給股東的權利,包括分紅、即領取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權利以及配股的權利,但由於股票在市場上一直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轉讓買賣,當上市公司在一定時期向股東分派股利進行配股時,為使本公司的股東真正得到其應得的分紅配股權利,就存在著一個這種權利應該分配給股票的買入者還是賣出者才合理的問題,由此產生了股票除息與除權交易。
此外,由於公司分紅配股引起公司股本以及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的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的變動,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後以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因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而使股本增加形成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權,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的、送股轉增股本或配股的權利:而因紅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為稱為除息,即從股價中除去股東享受現金股息的權利。
股權(息)登記日與除權(息)基準日股權(息)登記日,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利或進行配股時規定一個日期,在此日期收盤前的股票為「含權股票」或「含息股票」。在該日收盤後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享受分紅配股的權利,通常稱之為R日。
之所以稱為登記日,是因為交易所在該日收盤之後將認真核對有關資料,對享受分紅配股權利的投資進行核對後登記全部過程均由交易所主機自動完成,而不需要投資者去辦理登記手續,這也是證券無紙化交易的一個優點。
除權(息)基準日,是相對於股權(息)登記日的下一個交易日,即R+1日,在該日及以後交易日稱為「除息股票」,買入該股票的投資者也就不再享受此次分紅配股的權利,而在股權(息)登記日收盤後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在除權(息)基準日及以後賣出該股票後,其所享受的分紅配股的權利不受影響
3、除權與除息報價
除權(息)股票與含權(息)股票的判別在於是否能夠享受股利、股息、這也決定了兩者市場價值之間存在差異,一般而言,除權(息)基準日的股價要低於股權登記日的股價,為保證股票價格的公平性和連續性,需要在除權(息)基準日對該股票進行技術處理。
根據除權(息)具體情況計算得出一個剔除除權(息)影響後的價格價格作為除權(息)指導價或基準價,又稱為除權(息)報價,通常在除權(息)日作為前收盤價來處理。
㈢ 股票分配「送」和「轉」有什麼區別
1、送:就是公司用可分配的利潤換算成股份分給股東,股本增加,利潤仍留在公司發展生產經營;
轉:就是公司拿出部分資本公積金轉換成股份分給股東,股本增加,每股資本公積金減少。 作用是把市場上的股價降低。
2、送股:送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送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股價也相應降低。
轉股:轉增股本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金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結果與送股相似。如果你不想弄清楚細節的話,可以將轉股直接看成送股。
㈣ 股票轉增與送的區別
轉增股雖然同樣是上市公司送予股東的股份,與送紅股不同的是,送股是利潤分配所得,專轉增股屬則從資本公積金轉成股本。 轉增是從資本公積里取出錢換成股份分給大家,送股是從未分配利潤里取出錢換成股份分給大家。咱們拿到手裡是一樣的。 送股和轉增股都是無償地獲得上市公司的股票,只是上市公司在財務核算的賬務處理不一樣。
㈤ 股票送與轉有何不同
送紅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送紅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及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
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轉增股本和送紅股的本質區別在於,紅股來自於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賬面上的資本公積減少一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轉增股本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㈥ 股票送和轉有什麼區別
送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如果你想了解有關證券方面的知識,可以看一下股林英雄百事通。百事通儲備了上千條關於股市的相關知識、論點及疑難問題,還能為你解答各種五花八門的世間小事。
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股相似。
轉增股本與送股的本質區別在於,送股來自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帳面上的資本公積減少一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轉增股本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㈦ 股票中送和轉有什麼差別
送股按照形成方式可以分為紅利轉增資送股和公積金轉增資送股,後者又分為盈餘公積金轉增資送股以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資送股。
紅利轉增資是指上市公司分紅時,不是將現金紅利分給股東,而是將其留在公司內部,轉為資本,相應地將一定比例的股票作為股利送給股東。紅利轉增資送股,屬於上市公司分紅的內容。
盈餘公積金是從公司稅後利潤中提取的一種公積金。由於盈餘公積金的來源是公司的凈利潤,是通過分配形成的,因此盈餘公積金與未分配利潤在性質上可以認為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盈餘公積金具有指定的用途。盈餘公積金的用途是彌補公司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和增加公司注冊資本及分派紅利。我國《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用法定盈餘公積金轉為股份,所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得少於注冊資本的25%。應當注意的是,有關文件還規定,公司無盈利時,一般不得分派股利。但當公司的法定盈餘公積金超過全部注冊資本的50%時,經批准,可以按不超過注冊資本的一定比例(我國股份制企業規定6%)分派紅利。
資本公積金是指從公司的利潤以外的收入中提取的一種公積金。其主要來源有股票溢價收入、財產重估增值以及接受捐贈資產等。資本公積金的來源不是公司的利潤,因此資本公積金轉增資本送股不能作為上市公司分紅的一種內容(除了美國的少數州之外)。資本公積金的用途是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和增加公司注冊資本,我國沒有對資本公積金轉增資本的數量進行規定。有些國家的公司法規定了在法定盈餘公積金不足彌補虧損的前提下,可以用資本公積金彌補虧損。
㈧ 股票送和轉的問題
你的賬戶上有1000股股票,每10股送5股,股權登記日以後,除權以後你的賬戶上會多出1000*0.5=500,共有1500股。因為投資人在除權或除息日之前與當天買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內含的權益不同,因此,必須在除權或除息日當天向下調整股價,成為除權或除息參考價。除權除息當天,滬市用XR表示
除權,XD表示除息,DR為同時除權和除息,深市則無標記。
但是除權以後,股票的價格是會變的,除權公式:除權參考價=前一交易日該股票收盤價/(1+送股率) ,每10股送5股,送股率0.5,除權參考價=11/(1+0.5)=11/1.5=7.33元,除權後開盤的時候你的總資產是不變的,7.33*15000=11000,一般情況下,強勢股票除權後由於價格下來的會吸引投資者,價格如果從7元開始上漲,漲到11元以上,這個過程就叫填權了。不知道是否解釋清楚了。
㈨ 股票「送轉」是什麼意思
高送轉(配)是指送股或者轉增股票比例較大,一般10送或轉5以上的才算高送轉。比如每10股送6股,或每10股轉增8股等。送轉的比例一般不會超過10送轉10.
高送轉作為一種炒做的題材,相對多見於股市處於牛市階段時,因為此時更容易受到股民追捧,而在熊市階段由於股民相對不熱衷這種題材,高送轉的情況就相對較少。
公布高送轉之前,主力(莊家)一般都會提前知道(這種信息不對稱有時不可避免),因此股價往往會出現預熱。不過高送轉的股票還是有一定的炒做價值,但只是炒做價值,並沒有根本意義上的投資價值,只是具有投機的價值 。
在公司「高送轉」方案的實施日,公司股價將作除權處理,也就是說,盡管「高送轉」方案使得投資者手中的股票數量增加了,但股價也將進行相應的調整,投資者持股比例不變,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也未發生變化。「高送轉」的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凈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並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而且,在凈利潤不變的情況下,由於股本擴大,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與送紅股將攤薄每股收益。
高送轉只是迎合市場概念的一種炒作,實際上送股也好轉增也罷都無根本意義,只有炒作意義。因為持有的股數多了,但價格也相應下來了,所謂背著抱著一般沉,股票總市值並無變化,主要是看有沒有主力拉高股價,這樣股民才有獲利的機會。 高送轉受追捧主要是一種心理因素,譬如說在牛市中某股10元一股,年報時10股送10股,而股價攔腰一半成了5元,視覺上價格較低容易吸引新股民跟風,就好像大白菜一塊一公斤你嫌貴,而五毛一斤你就覺得便宜了的一樣的無意義心理。填權後莊家獲利豐厚,真實的復權價格已到天上,但跟風的並不感覺價格高。老股民雖然對這種游戲規則心知肚明,但既然大家認為大家都有這種心理,就形成了默認的擊鼓傳花式的博傻游戲。所以,在西方成熟市場,股民們並不太認可高送配,他們只認現金分紅的持續能力,這才是根本。好在每種游戲規則都有其底線,不能輕易觸碰,送轉股票也是有基本要求的,要求公司基本面(股價,業績,公積金等等)有基本條件,不是公司可以無限制送轉的。
當然,股票拆分本身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例如,由於股價低,也就使得資金門檻相對降低,方便小資金的出入,提高流動性。譬如說,美國很多股票的股價每股成千上萬美金,試想如果中國某支股票一萬元一股,有幾個股民會參與?既限制了小資金的自由,又影響了稅收。當然,發達金融市場由於大資金較多,機構投資者較多,投資理念也不一樣,也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