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上海證券報副主編

上海證券報副主編

發布時間:2021-05-17 21:39:02

1. 金學偉簡介

金學偉

簡介

著名經濟學家,。
我國最早證券分析評論家之一。
我國最早職業證券分析師與企業咨詢顧問之一。
第一財經日報創辦人之一。
在圈內素有 怪才 和 理論界權威 之稱。
擅長重大的市場趨勢、市場潮流的超前預測,以及個股價值分析等。
1990年進入證券市場,1991年起在《新聞報》等報刊撰寫各種證券分析評論。
1994年進入我國最大的證券公司——南方證券有限公司。
任職
歷任:
1、上海最早的民間投資刊物《投資熱線》常務副主編。
2、上海證券綜合研究所副所長。
3、南方證券投資策劃部經理。
4、南方證券研究所所長。
5、《上海證券報》市場部主任。
6、上海證券綜合研究所執行董事、副所長。
7、上海社會科學院《證券市場研究》總編。
8、廈門中潤控股集團戰略發展研究部主任。
9、香港陽光財經媒體集團副總編。
10、浙江大學現代企業總裁高級研修班特約教授等等。
現任:
1、上海金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經濟顧問。
2、證券之星首席顧問。
3、深圳各大私募操作顧問
4、上海證券報專欄作家等等。
作品
1、《股市:心理的王國》。
2、《股海沖浪》。
3、《股票投資十八般武藝》。
4、《股票投資全攻術》。
5、《金學偉經典預測》等等。
"怪才、權威"趣話:
金老師極度熱愛看書,在學生感嘆其博學時回憶約從四歲起至今平均每周看四本書以上---可謂博覽群
書、學貫中西。也因此在他講課時常語驚四座,其經典、高超理論常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於是
「大師、權威、怪才!」之名在圈內頻出。

2. 上海證券報主編關文與副主編李彬有什麼樣的關系

新華國宗 助你成功

3. 呂紅兵的個人作品

* 《名律師談名案》,作者之一,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等
* 《大港油田收購愛使股份的法律問題》,《中國律師》1999年等
* 《律師手記》,作者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
* 《香港證券法概論》, 擔任副主編 , 浙江大學出版社
* 《證券法析義與證券規范操作》,擔任副主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證券律師-投資銀行律師實務》,擔任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 《新業務與新視角-金融證券律師實務》,擔任主編,法律出版社
* 《上海市律師協會法學文庫》,編委會主任,法律出版社
* 《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問題》(1-5),《上市公司》2001年-2002年連載
* 《核准制下證券發行公司信息披露的新變化》(1-7),《上海律師》2001年-2002年連載
* 《股權分置改革中的若干操作性問題》,上海證券報,2005年
* 《後股權分置時代上市公司收購的基本格局》,上海證券報,2005年

4. 金學偉的任職

歷任:
1、上海最早的民間投資刊物《投資熱線》常務副主編。
2、上海證券綜合研究所副所長。
3、南方證券投資策劃部經理。
4、南方證券研究所所長。
5、《上海證券報》市場部主任。
6、上海證券綜合研究所執行董事、副所長。
7、上海社會科學院《證券市場研究》總編。
8、廈門中潤控股集團戰略發展研究部主任。
9、香港陽光財經媒體集團副總編。
10、浙江大學現代企業總裁高級研修班特約教授等等。
現任:
1、上海金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經濟顧問。
2、證券之星首席顧問。
3、深圳各大私募操作顧問
4、上海證券報專欄作家等等。

5. 李列的介紹

2000年起歷任《南方都市報》、《21世紀經濟報道》新聞編輯;2003年作為骨幹成員北上創辦《新京報》,任《新京報》品牌版塊深度報道部主編;2006年任《上海證券報》要聞部主編;2007年任《財經》雜志華東新聞中心主管編輯;2008年任和訊網副總編輯;2010年加入財新傳媒創業團隊,任副總經理。

6. 證券報副主編是什麼官職

副廳級

《中國證券報》是 新 華 通 訊 社 主辦的全國性證券專業日報。
新 華 通 訊 社 是 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
《中國證券報》社是 新 華 通 訊 社 直屬正廳級企業
社長、主編 正廳級
副主編 副廳級

7. 上海證券報編輯的中國證券叢書有哪些

你好 我在長春寬平大路 有個書報亭 你可以來這里看看有什麼需要的沒有

8. 王欣新的代表性成果

《公司法》(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破產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破產法學》(現代遠程教育系列教材)(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企業和公司法》(現代遠程教育系列教材)(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版
《破產法專題研究》(獨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企業股份制:中國規則》(獨著),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2年版
《走進股份制:中國規則》(獨著),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7年版
《破產法學》(21世紀遠程教育精品教材:法學系列第二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破產法論壇》(第一輯)(主編),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破產法》(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第一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律師新業務》(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商法概論》(全國高等教育通識課系列教材)(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副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破產法釋義》(合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經濟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規劃教材)(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人民調解員工作手冊》(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經濟法》(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定教材)(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股份制企業實務指南》(副主編),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8年版
《中國公民法律手冊》(副主編),紅旗出版社1997年版
《「一國兩制」法律問題研究》(香港卷)(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分主編),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現代企業法律制度》(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中華法學大辭典—民法學卷》(參編),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
《經濟法》(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指定教材)(參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5至2008年版。
《中國商務知識大全》(參編),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公司法與高新技術企業股份制改組實務指南》(常務副主編),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4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合著,第一作者),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律師資格考試教程》(參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法學大辭典》(參編),團結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公司法與公司運行實務指南》(副主編),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4年版
《市場競爭的法律調整與對策》(國家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青年基金項目)(參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調整》(參編),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債務知識大全》(參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當代中國公司實務》(合著),中國物資出版社1992年版
《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集解及難點分析》(副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1992年版
《法學大辭典》(經濟法分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法律調整》(國家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項目)(參編),中國檢察出版社1991年版
《國際經貿金融慣例》(參編),中國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
《企業經濟顧問》(參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經濟與管理大辭典》(續編)(參編),中國發展出版社1989年版
《行政管理學大辭典》(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概論》(參編),重慶出版社1989年版
《工業企業法讀本》(參編),天津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經濟法原理》(參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律師資格考試指南》(參編),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法學考試指南》(參編),檔案出版社1987年版
《律師公證制度》(合著),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年版 《論破產程序中公益性捐贈行為之撤銷》,載人民法院報2009年1月15日
《論關聯企業破產之規制》,載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9期
《我國承認外國破產程序域外效力制度的解析與完善》,載法學雜志2008年第6期
《破產法制中的司法權與行政權關系探析》,載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9期
《破產程序中共益債權的受償無需申報》,載人民法院報2008年9月18日
《破產案件中對連帶責任保證人責任的追究》,載人民法院報2008年6月27日
《破產立法與實施若干問題探析》,載人民法院報2008年6月12日
《上市公司破產重整問題研究》,載人民法院報2008年5月8日;(中國律師2008年第9期轉載)
金融機構破產問題漫談》,載人民法院報2008年5月6日
《里程碑---立法的創新與完善》,載人民法院報2008年3月23日。
《論新破產法上的取回權》,載光華法學(第二輯)2008年第1期
《違法成本低於守法的立法才是危險的誤區——談法的利益引導機制》,載法學家茶座2008年第19輯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中國破產法發展歷程回顧與展望》, 2008年十三省市區法學會第24次經濟法學術研討會,載「中國經濟法三十年」,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論文獲得一等獎
《評證券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載經濟法學家(200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論新破產法立法宗旨的創新》,載中國商法年刊(200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再論股東破產債權不能與未到位的出資抵銷》,載人民法院報2007年11月15日
《新破產法立法宗旨的創新》,載檢察日報2007年11月9日
《破產撤銷權研究》,載中國法學2007年第5期
《完善小額消費糾紛的法律解決機制》,載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破產企業出資人欠繳的注冊資本不得與其破產債權抵銷》,載人民法院報2007年8月30日
《評債務人提交職工安置方案》,載人民法院報2007年7月11日
《論破產抵銷權》,載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上市公司重整法律制度研究》,載法學雜志2007年第3期
《讓判決書沐浴清澈陽光》,載民主與法制2007第9期
《關於新舊破產法的適用銜接問題》,載人民法院報2007年5月9日
《破產重整立法若干問題研究》,載政治與法律2007年第1期
《破產別除權理論與實務研究》,載政法論壇2007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7年第5期轉載)
《論法院對股東股利分配請求權的保護》,載人民法院報2007年1月17日
《閑話法院判決書的上網公開》,載法學家茶座(第12輯)2006年
《化解基站建設引發的矛盾》,載通信企業管理2006年第11期
《規范企業破產程序 公平清理債權債務----新破產法解讀三人行》,載人民法院報2006年9月6日(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6年第11期轉載)
《企業破產法:金融機構破產法規與國際接軌》,載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9月28日
《新破產法剖析》,載經濟法學評論(第七卷)2006年
《真假破產中「嚴重欺詐」均應追究刑責》,載檢察日報2006年7月13日
《論債權出資》,載法學雜志 2006年第5期
《我國公司法修改後公司合並規則探究》,載政治與法律2006年第3期
《析新公司法中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向非股東股權轉讓之規定》,載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6年第6期
《完善有限合夥 促進風險投資》,載檢察日報2006年6月13日
《Analytical review on major issues of the new bankruptcy (Law) legislation》2006 Volume 1 Number 2,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嘉利來」案的蹊蹺之處》,載法人2006年第5期
《博客目前能否成為廣告平台》,載北京晨報2006年3月14日
《談新公司法清算制度的完善》,載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6第2期
《新<破產法>的突破》,載法人2006年第2期
《談新<公司法>資本制度之變革》,載會計師2005年第12期
《破產立法札記》,載法學家茶座(第9輯)2005年
《論公司清算制度之立法完善》,載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5年第8期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經濟法辨析》,載經濟法學評論(第6卷)2005年
《論公司治理與公司控制人侵權責任的追究》,政法論叢,2005年第6期(江西財經大學學報,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專刊轉載)
《德國和英國的破產立法》,載人民法院報2005年10月21日、10月28日、11月4日
《論破產案件中土地使用權的處理原則》,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新破產立法縱橫談》,載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論職工債權在破產清償中的優先順序問題》,載法學雜志2005年第4期
《論新破產立法中債權人會議制度的設置思路》,載法學家2005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2005年第7期轉載)
《談股東違反出資義務的法律責任》,載人民法院報2005年4月20日
《中國反壟斷法調整范圍的立法思考與建議》,載法學雜志2005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9期轉載)
《中超風波:產權與體制的博弈》,載法人2005年第1期
《破產立法中永遠的痛》,載證券日報2004年11月8日
《國企產權改革的法治化之辯》,載法人2004年第10期
《新破產立法中管理人制度的設置思路》,載法學雜志2004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民商法學》2005年第1期轉載)
《新破產立法中的法律責任制度》,載人民法院報2004年9月10日
《新破產立法的破產原因》,載人民法院報2004年8月20日
《談對專家論證會的一點看法》,載法學家茶座(第五輯)2004年
《堅決打擊破產欺詐逃債行為——論新破產立法中的撤銷權與無效行為制度》,載人民法院報2004年8月6日
《新破產立法中對勞動債權的保護》,載人民法院報2004年7月23日
《新破產立法與國企政策性破產的關系》,載人民法院報2004年7月9日
《新破產法的適用范圍》,載人民法院報2004年7月2日
《再辨破產法兩大難題》,載法人2004年第8期
《新破產法將走向市場化體制》,載會計師2004年第8期
《破產再也不是逃債者免費的午餐》,載檢察日報2004年7月1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記新破產立法風雨十年》,載人民法院報2004年6月25日
《論我國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構建》,載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論破產立法中的經濟法理念》,載北京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2004年第9期轉載)
《上市公司不再是保險箱》,載經濟參考報2004年4月30日
《上市公司合並中區分股權性質確定折股比例的法律思考》,載中國證券報2004年4月16日
《論壇:如何變革集體經濟》,載法人2004年第4期
《宇通股權拍賣涉嫌國資流失》,載證券日報2004年1月29日
《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資格問題》,載人民法院報,2004年1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2004年第4期轉載)
《三論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法律問題》,載人民法院報2003年5月8日;(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2003年第7期轉載)
《「重點企業掛牌」的法律聯想》,載法學家茶座(第4輯)2003年
《外商受讓上市公司股權的稅收問題》,載上海證券報2003年4月8日
《企業改制重組中的同業競爭與關聯交易》,載中國文化報2002年9月16日
《企業改制重組有哪些要求》,載中國文化報2002年8月19日
《再談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法律問題》,人民法院報,2002年7月19日;民商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2002年第10期
《公司發行股票上市條件》,中國文化報,2002年4月8日,5月20日,7月8日
《試論破產立法與國企失業職工救濟制度》,載政法論壇2002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2年第10期轉載)
《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責任實務研究》,載證券導刊2002年第13期
《資本經營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載中國文化報2002年3月18日
《文化產業的資本經營與上市實例分析》,載中國文化報2002年2月11日
《公司合並中對債權人的保護》,載人民法院報2001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民商法學》2002年第1期轉載)
《重組長征何其難 只緣法律不完善---- 再評「鄭百文」事件》,載證券日報2001年11月19日
《中國股市反思:不規范的根源》,載信息早報2001年10月31日
《「鄭百文」事件法律評說----兼論上市公司退出機制》,載證券法律評論,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載人民法院報2001年8月10日(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民商法學》2001年第10期轉載)
《百文重組的法律評析》,載中國證券報2001年5月24日
《「鄭百文」事件法律評說》,載證券日報2001年5月14日(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1年第7期轉載)
《不得濫用資本多數決原則》,載證券日報2001年4月23日
《我國破產法有待進一步完善》,載學習時報2001年3月5日
《鄭百文事件挑戰破產法》,載中國經濟時報2000年12月9日
《上市公司退出機製法律評述》,載法制日報,2000年8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0年第10期轉載)
《債權人利益的保護與破產企業職工安置》,載人民法院報2000年6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民商法學》2000年第7期轉載)
《債權確認程序》,載人民法院報2000年5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民商法學》2000年第7期轉載)
《對破產企業涉訟案件的處理》,載人民法院報2000年5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民商法學》2000年第7期轉載)
《破產法的調整作用》,載人民法院報2000年5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民商法學》2000年第7期轉載)
《深圳市東樂實業公司產權轉讓案法律評述》,載建築報2000年4月18日
《解不開的結—— 西藏聖地股權強制轉讓之法律爭議》,載證券時報2000年1月7日
《上市公司的收購方式》,載上海證券報1999年7月19日、9月14日
《確立市場經濟的標志——我國破產法的實施與完善》,載國際貿易1999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1999年第7期轉載)
《國企轉讓不應侵犯外方利益》,載民主與法制1998年第22期
《試論破產案件中的保證責任問題》,載法學家1998年第22期
《評「劉秋海事件」 》,載南方周末1998年3月13日
《談我國公司資本制度的統一與改革》,載金融時報1998年2月24日
《別除權論》,載法學家1996年第2期
《打擊破產逃債行為,保障市場經濟秩序》,載貴州法學1996年第1期
《破產法系列講座》(共12篇),載金融時報1995年8月2日,8月9日,8月16日,8月23日,9月7日,9月21日,10月14日,10月20日,10月26日,11月3日,11月9日,11月16日
《外資股份公司的稅收問題》,載金融時報1995年7月25日
《國有破產企業職工安置與債權人利益的保護》,載金融時報1995年7月1日
《淺談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載金融時報1995年5月20日,5月27日。
《企業改建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原則》,載金融時報1995年4月21日,5月12日
《試論母子公司法律關系》,載金融時報1995年2月22日,2月25日,3月1日
《談當前破產欺詐行為的防範與制裁》,載金融時報1994年12月20日
《國有企業改建上市公司時資產重組中債務處理問題》,載金融時報1994年12月9日
《談企業股份制改組中土地資產的處置》,載金融時報1994年12月1日
《股票發行上市中的合同審查問題》,載金融時報1994年11月29日,12月6日
《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的關連交易問題》,載金融時報1994年8月30日,9月6日,9月13日
《也談銀行貸款債權變股權問題》,載金融時報1994年9月7日
《境外上市企業的競業禁止問題》,載金融時報1994年7月6日
《未經規范化的公司分立合並時怎樣處理這些公司的債務》,載經濟參考報1994年6月26日
《關於公司對外投資問題》,載金融時報1994年6月11日
《股份制改組中中介機構行為的規范化與法制化》,載金融時報1994年4月22日
《法人股應盡快上市流通》,載經濟參考報1994年4月3日
《被撤銷企業法人的債務應否追究上級主管部門的責任》,載法學雜志1994年1期
《談國有獨資公司的資產轉讓問題——評公司法有關規定》,載金融時報1994年2月16日
《股改時國家減免稅等形成資產的產權確認》,載金融時報1994年1月12日
《論破產法中的債權確認程序》,載福建法學1993年第4期
《有股者當有其權——企業股份制改組中存在的股權不平等問題應予重視》,載經濟參考報1993年11月14日
《試論判決書之缺陷與改進》,載貴州法學1993年第5期
《讓外資股寬活起來》,載經濟參考報1993年10月3日
《也談大型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載金融時報1993年9月26日
《談破產案件受理後被申請破產企業所涉訴訟的處理》,載法學家1993年第3期
《市場經濟與破產法的功能》,載法學家1993年第3期
《股份有限公司改組中股權設置的法律規定應予修改》,載經濟參考報1993年7月25日
《股份制方面法律規定亟待完善》,載經濟參考報1993年6月27日
《收容審查制度應予廢除》,載中國法學1993年第3期
《經濟訴訟中第三人的正確認定》,載法學雜志1993年第1期。
《試論破產程序中的保證責任》,載福建法學1992年第3期
《因上級機關過錯造成合同違約此責任究竟該怎麼追究》,載經濟參考報1992年8月9日
《為有利被告論正名》,載貴州法學1992年第3期
《試論破產法的調整機制與實施問題》,載中國法學1991年第6期
《實施破產法是徹底解決三角債的關鍵》,載經濟參考報1991年10月6日
《未到期的無利息破產債權應當扣息嗎》,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91年第2期
《律師刑事代理剖析》,載法學雜志1991年第1期
《試論公司撤並中的債務責任問題》,載債事縱橫1991年第1期
《論破產財產》,載福建法學1990年第4期。
《中蘇辯護制度比較評述》,載比較法研究1990年第4期
《保障被告人審查、提出證據的權利》,載青海法學1990年第4期。
《談破產案件受理後民事執行程序中止問題》,載法學與實踐1990年第6期
《略論企業破產法中的終結整頓問題》,載江西法學1990年第4期
《土地使用權終止後地面上的不動產應該歸誰》,載經濟參考報1990年8月12日
《企業經整頓後破產的債務清償問題》,載當代法學研究1990年第1期
《破產與兼並相結合——處理虧損企業的一條法律途經》,載經濟參考報1990年6月3日
《談未到期債權破產清償的扣息問題》,載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0年第1期
《再談公司清理中的債務責任問題》,載經濟參考報1990年3月18日
《蘇聯辯護制度漫談》,載海外法學1989年第(3、4)合期
《對承租人負虧能力的剖析》,載法學雜志1989年第6期
《公司清理中的債務清算問題》,載經濟參考報1989年11月5日
《破產界限比較漫談》,載經濟參考報1989年9月3日
《完善公證管轄規定之我見》,載福建法學1989年第2期
《對健全申訴制度的一點意見》,載法學學刊1988年第(2、3)合期
《各國破產和解制度評述》,載經濟參考報1989年7月18日
《談談破產界限中的缺陷與解決方法》,載經濟法制1989年第6期
《企業兼並不能代替破產制度》,載經濟參考報1989年5月21日
《了解案情是被告人行使辯護權的基本條件》,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89年第3期
《談司法機關告知被告人訴訟權利的問題》,載貴州法學1989年第2期
《律師職業道德淺談》,載北京律師1989年第1期
《司法獨立是政治體制改革組成部分》,載世界經濟導報1989年1月9日
《司法機關應當依法行使職權》,載工人日報1988年11月5日
《橫向經濟聯合企業的破產問題》,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8年第5期
《論破產宣告及其效力》,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88年第4期
《也談「高薪養廉」說》,載工人日報1988年9月23日
《談企業破產法中的債權申報期限》,載法學雜志1988年第4期
《對迅速審判程序的商榷》,載法學研究動態1988年第10期
《企業破產法中的別除權、取回權與抵銷權》,載法學評論1988年第4期
《不要再感恩戴德了》,載工人日報1988年6月18日
《被告人「應當如實回答」析——對刑訴法一項規定的商榷》,載未定稿1988年12月
《不重視公民權利便沒有法制》,載工人日報1988年3月11日
《新中國律師制度的回顧與展望》,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87年第6期
《試論律師法律顧問工作》,載山東律師1987年第4期
《政治改革與法制建設》,載工人日報1987年12月25日
《論破產犯罪》,載青海社會科學1987年第5期
《黨政分開之我見》,載工人日報1987年11月13日
《析我國破產法中的撤銷權》,載法學1987年第8期
《宣告緩刑後應立即釋放被告人》,載北京律師1987年第4期
《要正確的理解破產的概念》,載經濟參考報1987年5月23日
《律師應接辦刑事申訴案件》,載北京律師1987年第2期
《對一審宣判無罪的被告人應交待上訴權利》,載湖南法學1987年第2期
《談辯護中被告人隱瞞罪行的問題》,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87年第2期
《毀壞「自家財物」是否構成犯罪》,載法學學刊1987年第1期
《刑事訴訟理論中若乾重要問題的綜述》,載江西法學1987年第1期
《人民法院應保證二審案件刑事被告人的辯護權》,載新疆法制報1987年4月4日
《也談法的概念——兼與郭宇昭同志商榷》(筆名 辛平),載法律學習與研究1987年第1期
《企業破產法與公民勞動權利》,載中國法制報1987年1月5日
《略談辯護律師參加訴訟的時間》,載北京律師1986年第6期
《迎接破產法的挑戰》,載工人日報1986年11月8日
《理論上要有一個新的突破》,載工人日報1986年10月18日
《民主集中制之我見》,載工人日報1986年10月17日
《「極端民主化」剖析》,載工人日報1986年9月12日(人民日報1986年10月3日摘登)
《立法思想也要更新》,載工人日報1986年8月29日(人民日報1986年9月5日摘登)
《黃旺連犯的是故意殺人罪》,載法學學刊1986年第2期
《論制約與配合——談公檢法三機關的關系》,載法學與實踐1986年第3期
《談談我國辯護制度》,載學員之家1986年第3期
《「人來人往」還是「文來文往」》, 載中國法制報1986年1月13日
《南斯拉夫的錯案賠償制度》,載法制園林1985年第4期

9. 朱慈蘊的個人履歷

1.《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天津社聯學刊》, 1989 年第 6 期
2.《論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天津財院學報》, 1990 年第 5 期
3.《論經濟法律手段軟約束的成因》,《天津社會科學》, 1995 年第 5 期,第 105 - 109 頁
4.《論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的價值取向》,《商事法論集》第 2 卷( 1997 ),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68 - 214 頁
5.《經濟法學研究綜述》,《法學研究》, 1997 年第 1 期,第 52 - 63 頁
6.《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與公司的社會責任》,《法學研究》, 1998 年第 5 期,第 83 - 100頁
7.《論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的適用要件》,《中國法學》, 1998 年第 5 期,第 73-81 頁
8.《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與訴訟程序》,《法商研究》, 1998 年第 5 期,第 19-26 頁
9.《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在母子公司中的運用》,《法律科學》, 1998 年第 5 期,第 40-46 頁
10.《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與一人公司》,《法學評論》, 1998 年第 5 期, 59-64 頁
11.《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在中國的實踐》, [ 日 ] 《奧島孝康還歷紀念論文集》, 1999 年
12.《中國證券監督管理的幾個問題》,《中、日、韓關於公司法、證券法的變革與發展》,成文堂 2000 年 7 月出版,第 245-276 頁
13.《對一人公司立法與規制的思考》,《商事法論集》第 5 卷,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8 - 69頁
14.《一人公司利弊分析與立法》,《法制日報》 2001 年 1 月 28 日第 3 版
15.《論證券交易所與會員公司的法律關系——兩者關系法律構造的問題點》,《法商研究》 2001 年第 3 期,第 106-116 頁
16.《職工持股立法應注重人力資本理念的導入》,《法學評論》 2001 年第 5 期,第 125-132 頁
17.《怎樣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兼論證券市場民事賠償制度的建立》,《中國經濟時報》 2001 年 10 月 30 日 5 版
18.《控制股東與公司的獨立人格》,《法制日報》 2001.12.9 第 3 版
19.《一人公司對傳統公司法的沖擊》,《中國法學》 2002 年第 1 期,第 103-113 頁
20.《論控制股東的義務》 ( 朱慈蘊、鄭博恩 ) ,《政治與法律》 2002 年第 2 期,第 13-22 頁
21.《規制董事利益沖突交易的披露原則》 ( 朱慈蘊、祝玲娟 ) ,《現代法學》 2002 年第 2 期,第 59-64 頁
22.《評我國獨立董事之引進》 ( 朱慈蘊、金明義 ) ,《浙江社會科學》 2002 年第 4 期,第 88-93 頁;本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 2002 年第 5 期轉載)
23.《中國引入獨立董事制度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載於《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監管——比較與借鑒》,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年版
24.《 The Impact of the One-Person Company system on the Traditional Company Law 》 , 《 CHINA LEGAL SCIENCE 》 2003 )
25.《法治社會下的公司自治》,載《法治:理念與制度》 (985 項目 )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88-470 頁
26.《反思反壟斷: 我國應當建立溫和型的反壟斷制度 》,《清華大學學報 ( 哲學社會科學版 ) 》 2003 年第 3 期,第 28-36 頁;《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 2003 年第 9 期全文轉載
27.《公司自治與政府規制》,第二屆國際商法論壇國際研討會主題發言,載於第二屆國際商法論壇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85-392 頁
28.《商法探源――論中世紀的商人法》(朱慈蘊,毛健銘),載《法制與社會發展》 2003 年第 4 期,第 129-133 頁
29.《 「上市信用」是上市公司的特有信用 》(朱慈蘊、王莉萍),載《中國法學》 2004 年第 1 期,第 87-96 頁
30.《 法定最低資本額制度與公司資本充實 》,載《法商研究》 2004 年第 1 期,第 17-21 頁;《人大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 2004 年第 4 期全文轉載
31.《公司法證券法修改需要良性協調》,載《上海證券報》 2004 、 4 、 14 第 13 版
32.《資本市場創新與法律制度構建》,載《上海證券報》 2004 、 6 、 9 第 16 版
33.《資本多數決原則與控制股東的誠信義務》,載《法學研究》 2004 年第 4 期,第 104-116 頁
34.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majority rule principle and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ficiary ties: A Chinese perspective,Australian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Volume 16 Number 3 July 2004,Page 248-267, LexisNexis Butterworths
35.《 正確理解法定最低資本額的功能 》,載《法制日報》 2004 、 9 、 30 第 9 版
36.《我國商事登記立法的改革與完善》,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 2004 年第 6 期,第 14-22 頁
37.《 轉型中公司法的現代化——「 21 世紀商法論壇」 2004 年國際研討會綜述 》, (朱慈蘊、王洪偉) 載《月旦民商法雜志》 2004 年第 6 期,第 182-196 頁
38.《有限責任公司法修改與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公司自治抑或政府規制?》(朱慈蘊、毛健銘),載王保樹主編《商事法論集》第八卷,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0-64 頁
39.《 我國公司法應確立揭開公司面紗規則 》,載《法律適用》 2005 年第 3 期第 11-14 頁
40.《公司資本制度的緩和化趨勢與債權人利益保護》,載《公司法比較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年 4 月版
41.《公司資本理念與債權人利益保護》,載《政法論壇》 2005 年 3 期第 126 - 134 頁;本文被《新華文摘》 2005 年第17 期全文轉載;被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 2005 年 10 期全文轉載( 42 - 50 頁)
42.《 上市公司信用制度的法律架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朱慈蘊、成員:王保樹、王莉萍、樑上上、徐洪濤、金明義) 12萬字,已結項,載王保樹主編《商事法論集》第九卷,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1 - 266 頁
43.《一人有限公司應該得到立法認可》,《法制日報》 2005 年 6 月 7 日第 10 版
44.《確認公司法人格否認規則》,《法制日報》 2005 年 6 月 14 日第 10 版 1.《經濟法概論與案例分析》,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3 年版
2.《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歷史見證》,副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3.《公司法人格否認法理研究》,專著,《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4.《經濟法律教程》,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9 年版
5.《經濟法律教程》,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第三版
6.《商法原理與實務》,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
7.《商法》,副主編,《當代世界出版社》, 2003 年版
8.《商法》(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教學用書),副主編,《法律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版
9.《中國公司法建議稿》,副主編,撰寫部分內容並統稿,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 年 11 月版

10. 什麼是超爆魔鬼經濟學

內容簡介《超爆魔鬼經濟學》歷經4年時間創作而面世的書,深入探討了世間萬物那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提出的問題不僅更具挑戰性,而且更出人意料,它將再次挑戰我們的傳統思維方式:△身體肥胖的女性和牙齒長得難看的女性薪水就低!這是為什麼呢?△在高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女生再進入大學,畢業之後就能找到好工作?△導致大多數男女薪水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足?△為什麼世界上大部分頂級運動員都出生在1月-3月份?△馬和汽車,誰的危險更大?想阻止氣候變暖?用煙囪捅破天吧!?△發生在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與橫掃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有什麼不同?△安全帶真的能保證你的駕車和乘車安全嗎?兒童車座也照樣不安全?你是不是經常碰到令你無法解決的事情?或者即使解決了,又不能令你滿意?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你的傳統思維在作祟,像列維特和都伯納一樣換個思路吧,把你的傳統思維徹底顛覆掉,你會發現原來麻煩重重的問題可以這樣解決!閱讀《超爆魔鬼經濟學》,你會發現,跟隨列維特和都伯納荒誕不經的思維,來一次徹頭徹尾的頭腦風暴,將會是多麼地酣暢淋漓!「全美國最有趣的腦袋」列維特和都伯納又出場了!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如果能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把地球撬起。而現在,列維特和都伯納憑借這本《超爆魔鬼經濟媒體推薦我的確喜歡《超爆魔鬼經濟學》這本書,而且,我認為該書較《魔鬼經濟學》更勝一籌。——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創始人《超爆魔鬼經濟學》的發散思維方法,也許我們還不習慣,但的確有利於打開思路,深化分析。只要認真讀下去,你的思維水平會有所提高。——梁小民經濟學家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實驗經濟學,什麼是行為經濟學,特別是如果你還想知道一些實驗經濟學家們的人生軌跡和行為藝術,你千萬不可錯過列維特和都伯納的這冊非常有趣的大眾讀本。——王則柯經濟學家《超爆魔鬼經濟學》是一本「聳人聽聞」的書,同時也是經濟學攻城略地的最新和有力的證據。——王福重經濟學家,暢銷書《人人都愛經濟學》作者《超爆魔鬼經濟學》的確是一本好書。閱讀這本書,有助於人們改變思維方式,摒棄那些經常出現的認識誤區。——徐小平新東方文化研究院院長真正的經濟學應該是源於生活的,應該是簡潔、實用並且充滿樂趣的。《超爆魔鬼經濟學》做到了這一點。它從生活中一些被忽略的現象入手,經過梳理和推導,還原事物的本質,讓人們在一種游戲般的快樂中,學會另一種思考方式。——時寒冰《中國怎麼辦》作者、上海證券報評論主編有趣的頭腦與超爆魔鬼經濟學相得益彰,生活是魔鬼經濟學不可缺少的加餐佐料。——葉檀資深財經評論員列維特和都伯納的比較方式新奇,通過對照分析看似毫無關聯的主題,不斷挖掘出事實真相,讓人有茅塞頓開的暢快之感,這就是本書趣味橫生的原因所在……真是精彩絕倫的一本書。——《紐約時報》大膽、令人贊嘆,它在向傳統智慧開戰。沒讀過這本書,可不要在飲水機旁聊天哦。」——《華盛頓郵報》這本書很像《魔鬼經濟學》,但更精彩……——《金融時報》這是迄今為止世界知名經濟學家用統計數據所做的最搞怪的研究……列維特和都伯納設法從人類行為這道高深的數學難題中,尋求其內在聯系。——《娛樂周報》痛快……事實上,這本書表明:在探索欲永無窮盡、分析技能極為嫻熟的經濟學家的手中,普通的傳統經濟學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經濟學人》《超爆魔鬼經濟學》要做的就是徹底顛覆你頭腦中的傳統思維——真是一部讓人贊嘆稱奇的作品。——《華爾街日報》簡直就是飛馳而過的過山車……《超爆魔鬼經濟學》真是精彩絕倫、生動有趣,還有那麼一點醉人,就像一大杯龍舌蘭酒。——《泰晤士報》《超爆魔鬼經濟學》內容構思新穎,我們總能驚奇地看到難於預見的不可能情形。——《溫哥華太陽報》毫無疑問:本書生動有趣。列維特和都伯納的探索與發現與任何偵探小說一樣扣人心弦……——《愛爾蘭審查報》女性應買這本書送給他們的丈夫,但首先要自己讀!與他們的第一本書一樣有趣,給人的啟發甚至更大,而且,這里有很多內容適合每個人閱讀。——亞馬遜網站讀者《超爆魔鬼經濟學》再次挑戰了我們的傳統思維方式,深入探討了世間萬物那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不論是尋求解決全球變暖的方案,還是探討抓住恐怖主義分子的最佳方法是什麼,列維特和都伯納的分析,處處閃現智慧的靈光,敘述方式格外新穎,讓人眼前一亮。通過分析人們在各種動機下的表現,他們兩人將世界的本來面目呈現給大家:善、惡、丑……歸根結底就是,荒誕不經。——王立鵬《中國經營報》常務副總編、《職場》主編福爾摩斯和列維特的共同點就是——很多事情在他們進行了連續兩步以上合理的推論後,就會顯示出讓我們始料不及的結果。只不過福爾摩斯是基於證據和邏輯,而列維特更多是基於數據和經濟學原理。——劉湘明《商業價值》出版人《超爆魔鬼經濟學》以經濟學的統計方法,發現種種貌似不相關聯事件背後的隱秘邏輯。是作者的研究過於搞怪?還是我們的世界本來就匪夷所思?——賀志剛《IT經理世界》雜志社副總編讀了《超爆魔鬼經濟學》,我才發現,用微觀經濟學的手段和思維方式來研究社會問題,可以如此痛快過癮,看似荒誕不經的論述,卻處處閃耀著智慧與機敏,讓人茅塞頓開,拍案叫絕!——陳朝華《南方都市報》副總編輯兼《南都周刊》總編輯《超爆魔鬼經濟學》真是令人拍案叫絕,閱讀這本書,有助於人們改變思維方式,摒棄那些經常出現的認識誤區。很難想到經濟學也會如此有趣!——張晨《北京青年》周刊總編要是你在尋偶期,遇到個適齡異性在讀這本書,一定上去跟他/她搭訕。寫這本書的人,智商高,好奇心無邊無際,講話表面正經其實很不正經,有專業知識又有人情,看這本書的人一定也差不到哪兒去。按我說,這就是新時代的性感標准。——覃里雯《周末畫報》新聞中心主任編輯推薦《超爆魔鬼經濟學》是不敲破你的腦袋,誓不罷休!賦予你看透世界的魔力!連續數周榮登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書總榜前10名!想要改變世界嗎?你的魔力就藏在這本充滿怪誕思考的書里!《超爆魔鬼經濟學》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冊的《魔鬼經濟學》作者再度傾力打造!超爆、超怪、超爭議、超發燒、超叫座……讀書也如同看戲,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看熱鬧的往往看到了外面最浮淺的東西,就大呼不可取!看門道的,不會如此浮躁、淺嘗輒止,他更願意深入到書的精彩之處,以察究大道之理。讀《超爆魔鬼經濟學》,應手執一杯名茶,一邊細細品味名茶的清香,一邊深索書中蘊含的精細哲理——但在你讀到精彩之處而拍案驚奇時,別忘了把杯子放在桌上。目錄專家推薦一真的喜歡《超爆魔鬼經濟學》/比爾•蓋茨專家推薦二一本引導你思維的書/梁小民專家推薦三怪誕經濟學家的行為藝術/王則柯專家推薦四經濟學是你身體里的魔鬼/王福重專家推薦五科學其實是故事/陳曉民寫在前面導言超爆魔鬼經濟學=荒謬怪誕經濟學?有時候,一個人在生活中要想擁有清晰的思維是非常困難的。我們一直被告知,酒後駕車發生事故的概率要比清醒正常人駕車發生事故的概率高出很多倍。有如此多的人酗酒後仍然要手握方向盤,這是為什麼呢?酒後駕車極其危險,可是,難道酒後步行就安全嗎?馬和汽車,誰的危害更大?如果我們不開車,改成騎馬,社會將會怎麼樣?酒後步行比酒後駕車還要危險!3電視把印度女性解救了出來?6馬和汽車,誰的危害更大?11還原世界的本來面貌16獨樹一幟的經濟學21第1章遏制氣候變暖:火山爆發?用煙囪捅破天?還是架一根18英里長的管子?全球變暖可能導致的最恐怖的情形,絕對與《聖經》中的描述無異:海面上升,高溫煉獄,災難頻發,地球混沌無序。面對全球變暖,我們普通人該怎麼辦?牛、羊及其他反芻動物,是十惡不赦的環境污染者?全球反芻動物排放的溫室氣體,比所有交通活動產生的多50%!那麼,我們別吃牛羊肉了,也別喝牛奶了,改吃袋鼠肉吧。購買本地產的食品,事實上反而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量,為什麼?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火山爆發竟然讓全球氣溫降低了,為什麼?全球變暖:經濟學家的觀點28你開空調時應該想到的事情32外部效應的邏輯:從汽車防盜裝置到火山爆發35二氧化碳與全球變暖沒有關系!39太陽能電池加劇了全球變暖?49火山爆發與氣候變暖51解決氣候變暖:用一根18英里長的管子向天空吹二氧化硫56用毯子把地球裹起來60想阻止氣候變暖?用煙囪捅破天吧!64醫生最容易違規?68如此預防艾滋病:你根本不可能想到73第2章恐怖分子的銀行賬戶有什麼特點?世界上大部分頂級運動員都出生在1~3月?恐怖分子往往來自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中產階層或高收入家庭?「9•11」恐怖襲擊發生後的僅僅3個月內,美國發生的交通事故大幅增加,為什麼會這樣?去醫院就醫,如何選擇醫生?醫術更高的醫生治療的病人,其死亡率甚至更高,為什麼?最出色的醫生有什麼樣的特點?如果你的病情很嚴重,去醫院看病會略微提高你存活下來的概率;但如果病情並不嚴重,那麼去看病就會提高你死亡的概率。公路交通事故增多:全是「9•11」恐怖襲擊惹的禍?81最出色的醫生和最差勁的醫生有何區別?86想長壽嗎?拿個諾貝爾獎吧!103恐怖分子的銀行賬戶有什麼特點?109如何判斷誰是恐怖分子?114計算一下誰是恐怖分子117第3章難以置信:犯罪率升高是因為電視看多了?暴力類電視節目可引發人們的暴力行為?觀看大量電視節目的孩子,在他們長大後,從事犯罪活動的概率更大?發生在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與橫掃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有什麼不同?慈善家行善僅僅是為了樂善好施嗎?犯罪率升高是因為電視看多了?124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樂善好施?129人類天生具有利他主義的本性?132交易大廳的欺騙作為138利他主義的精神哪兒去了?144十字路口有交警,你會闖紅燈嗎?147人真的既慷慨大方又冷酷無情?151兇殺案的報道屬實嗎?153第4章疫苗、安全帶和颶風:不一樣的事情,一樣的邏輯相對於農村產婦由接生婆接生,產婦在醫院分娩的危險性為什麼會更高呢?是硝酸銨養活了整個世界?如果硝酸銨一夜之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那麼大多數人的飲食結構將會再次轉向穀物和塊莖植物,而肉類和水果僅僅只有富人才能享受!安全帶真的能保證你的駕車和乘車安全嗎?兒童車座也照樣不安全?《勞動法》也會損害勞動者168硝酸銨養活了整個世界?171從捕鯨到石油開采173沒有什麼醫療手段比疫苗更簡單174安全帶有多安全?177兒童車座的安全效應182由颶風想到的191第5章街頭妓女與百貨商店聖誕老人有何相似?男職員和女職員薪水差別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麼?身體肥胖的女性和牙齒長得難看的女性薪水就低!這是為什麼呢?在高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女生再進入大學,畢業之後就能找到好工作?教師工作是女性最好的職業選擇嗎?導致大多數男女薪水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夠強烈?從中國的纏足習俗到美國的性服務市場202為什麼妓女的收入越來越少?209一星期中妓女哪天掙得最多?215皮條客與房地產經紀人221女性工資低是因為女性追求高薪的願望不夠強烈226從妓女的營生中我們看到了什麼?234結語猴子也是人致謝……

閱讀全文

與上海證券報副主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負責融資的人的職稱 瀏覽:456
公司理財收益應繳什麼稅 瀏覽:749
有用的費力杠桿 瀏覽:279
上汽集團roe開頭汽車 瀏覽:819
金融服務外包公司居間協議模板 瀏覽:931
什麼是股票增發價格 瀏覽:638
縣域金融機構經營理念 瀏覽:987
阿里媽媽的團長傭金比率 瀏覽:456
osc指標通達信公式 瀏覽:165
金融公司渠道合作協議範本 瀏覽:404
浙商證券傭金萬分之8 瀏覽:836
今日美棉期貨價 瀏覽:148
中行visa英鎊匯率查詢 瀏覽:413
羅斯公司理財自學 瀏覽: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組的有哪些公司 瀏覽:495
10月7日日本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920
銀行理財資金對接信託 瀏覽:219
傭金寶創業板深圳 瀏覽:150
小蟻幣目前價格 瀏覽:741
人民幣兌換烏吉亞匯率 瀏覽: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