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什麼是上證公司治理板塊
指的是為進一步深化上市公司治理監管工作,與上市公司治理專項活動相呼應,並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標的產品,中證指數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將致力於不斷改善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單獨納入公司治理板塊,並編制上證公司治理指數。
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是以上證公司治理板塊的股票作為樣本股編制而成的指數。推出公司治理指數的目的是鼓勵和促進上市公司進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
上證公司治理板塊運作機構
1、上證公司治理板塊由中證指數公司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板塊評選和指數編制過程中提供支持。
2、由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評級機構和專門研究機構等組成上證公司治理特別評議單位,對申報上市公司治理情況予以評議。
3、成立公司治理板塊評選專家咨詢委員會對評選方法、評選過程和評選結果進行審議。
(1)台灣交易所公司治理擴展閱讀
2007年10月9日,《上證公司治理板塊評選辦法》正式發布,並接受上市公司自願申報。截至2007年11月2日,上證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共收到255家公司的有效申報材料,並進行社會公示,進行公眾評議。最後,經過公司治理板塊專家咨詢委員會評議,確定了199家治理板塊樣本名單。
1、樣本選取辦法
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股由上證公司治理板塊中的股票組成。
2、指數計算與修正
指數計算與修正,這和上證180指數的計算與修正相同。
3、定期調整
每年五到六月份,上證公司治理板塊進行重新評選,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根據重新評選結果於7月初對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進行調整。
4、臨時調整
當上證公司治理板塊股票有特殊事件發生,以致出現不符合公司治理板塊申報條件的,將盡快從公司治理板塊中予以剔除,上證公司治理指數同時進行相應調整。
『貳』 台灣證券交易所的介紹
台灣證券抄交易所(TWSE),全稱台灣證券交襲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Taiwan Stock Exchange Corporation, TSEC),簡稱台證所或證交所,為主掌台灣股票上市公司交易市場(即所謂的集中市場)的機構,位於台灣台北市信義區的台北101大樓之內。也是台灣唯一之證券交易所。是主掌台灣股票市場的商業機構。1961年10月23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被批准成立,1962年2月9日起正式對外營業。
『叄』 台灣證券交易所概述
台灣交易所簡介
台灣證券交易所網址
http://www.tse.com.tw/
台灣證券交易所(英文Taiwan Stock Exchange Corporation,TSEC)是主掌台灣股票市場-加權指數交易市場的商業機構。1961年11月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被批准成立,1962年2月起正式對外營業。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決策機構為股東大會,下設董事會,由13名董事組成,從中推舉產生5名常務董事,一名董事長。實際位置位於中華民國台灣台北市博愛路17號。
台灣證券交易所自成立起,即採用股份有限制的官民合資的公司組織,擁有台幣資本1.2億元,由45家公營和民營事業投資組成,其中公營事業及銀行佔39%,民營事業股佔61%,其股東全部為法人,無自然人參與。台灣證交所的交易類型除了常規的次日交割、指定日交割以外,從1974年正式開辦證券信用交易的融資業務。
『肆』 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要求
1.企業上市的適合范圍。台灣OTC的規定是「本土的中小型公司」(包括新成立的公專司)。可見,此規定是屬比較寬松的,所以便上市企業的產業領域遠遠超過了高科技范圍。
2.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5000萬元以上,經兩家以上證券商書面推薦。
3.企業上市的業務記錄。至少有三年的業務發展過程。決算營業利益及稅前純益占實收資本額之比率最近年度達4%以上,且其最近一會計年度決算無累計虧損者;或最近平均達2%以上,且最近一年度之獲利能力較前一年度為佳者。
4.企業上市的盈利要求。台灣OTC規定在上市前兩年內,每年的合並全年收入及除稅前純利必須為資本總額的2%,但符合資格的科技類企業則不受此條例的限制。
5.企業上市的信息公布。台灣OTC規定每季度進行報告,及時披露重大消息,遵守一系列有關維持上市地位數值的標准。
6.最低公眾持股量。持有股份1000股至50000股的記名股東,人數不少於300人,且其所持股份總額合計占發行總額10%以上或逾500萬股。
『伍』 台灣大哥大的市場競爭
2002年7月,台灣大哥來大收購台源灣南區移動電信業者泛亞電信,總用戶數達到642萬;2004年6月宣布收購中區之東信電訊,整合後以超過820萬戶的總用戶數,以及31%以上的電信營收市佔率,一舉躍升為台灣最大的移動電信業者。
台灣大哥大於2000年掛牌上櫃,為台灣第一家上櫃的行動電話業者,2002年正式上櫃轉上市(台灣證券交易所交易代碼:3045)。同年納入台灣50指數,並獲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投資指數成分股。由於強化公司治理成效顯著, 2004年獲國際財經媒體「Euro Money」評選為台灣地區公司治理企業第一名。
『陸』 ASX「良好公司治理原則和最佳實務建議」的主要內容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委員會(ASX Corporate Governance Council)頒布的「良好公司治理原則和最佳實務建議」(Principles of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est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柒』 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發展歷史
台灣證券交易所是主掌台灣股票市場的商業機構。1961年10月23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被批准成立,1962年2月9日起正式對外營業。在成立初期,證交所的辦公場所是向民間企業承租而來,當上市公司數目逐漸增加之後(尤其在1980年代後期尤其激增),交易場所開始不敷使用,使得台證所被迫在台北市區各地分散辦公。這個問題在2005年遷入台北101後才獲解決。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決策機構為股東大會,下設董事會,由13名董事組成,從中推舉產生5名常務董事,一名董事長。
『捌』 台灣有沒有證券交易所
有的。
台灣證券交易所是主掌台灣股票市場的商業機構。1961年10月23日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專式被屬批准成立,1962年2月9日起正式對外營業。在成立初期,證交所的辦公場所是向民間企業承租而來,當上市公司數目逐漸增加之後(尤其在1980年代後期尤其激增),交易場所開始不敷使用,使得台證所被迫在台北市區各地分散辦公。這個問題在2005年遷入台北101後才獲解決。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決策機構為股東大會,下設董事會,由13名董事組成,從中推舉產生5名常務董事,一名董事長。
『玖』 怎麼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公告
可以登陸台灣證券交易所網站查詢
『拾』 台灣證券交易所的OTC現狀
台灣的櫃頭市場有些不同於美國NASDAQ及歐洲的第二板市場。按產業領域來分析,美、歐第二板市場的公司主要是高科技電子、互聯網網站類公司,而台灣櫃頭市場的情況是:截止到1998年11月,在台灣OTC市場的上櫃公司總數為157家。其中,資訊電子業上櫃公司58家,佔40%的比重;證券類上櫃公司 17家,佔11%的比重;機械電器類上櫃公司18家,佔12%的比重;鋼鐵業9家,佔6%的比重;金融保險類7家,佔4%的比重。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台灣OTC市場上並不只是資訊電子類高科技公司,還包括證券、機電、鋼鐵、保險、營建、運輸、化學等多達16類行業公司。但其中高科技類公司比重較大,在上櫃市場上仍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