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安综合金融的销售主管到底做什么啊,一般薪资怎么样,求救!
信用卡,保险,投资金融产品的销售等,一般底薪很低,主要靠拿提成!
2. 现在做什么可以年薪二十万
中国平安年薪20万招人
中国平安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控股关系最紧密的个人综合金融服务集团,融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主营业务为一体、传统金融与非传统金融并行发展的综合性保险金融服务集团。
2016年:
荣登《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前20强;《财富》世界500强第41位;
蝉联“BrandZTM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的第一保险品牌。
平安“1号计划”是中国平安湖南分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一批25岁至45岁的有志之士,公司将分三个阶段进行专项培养,使其成为平安未来的综合金融主管。使其不仅能获得丰厚的收入,而且每年最高可报销八万元的住院费。同时,还有机会去到国内最好的企业大学——平安金融培训学校进修培训。公司提供广阔的晋升空间,为每一个员工实现价值提供优秀平台。
联系人:刘先生 13786848013
3.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综合金融专员是干什么的
基本上是这个 现在招聘单位害怕直接招业务员很多人不愿意来 所以换了很多好听的名字 就跟大学里面那些好听的专业一样 性质都是吸引人
4. 中国平安综合主管是什么
啥都销售
5. 什么是综合金融储备主管
呵呵,你是看见保险公司的招聘广告了吧?那就是保险业务员!
如今保险公司招聘,都知道大家不愿意做业务员拉保单,招聘时往往打出内勤啊,文员啊,组训啊,管理干部啊,行政助理啊,诸如此类的名头。绝口不提业务指标,你再怎么跟他确认,都会拍着胸脯告诉你绝对不用跑业务,有底薪有社保,等等;待你进去考完从业资格,再告诉你内勤暂时没编制了,内勤都是由外勤转的,你考试这段时间原来的岗位已经被人顶掉了,等等。美其名曰“招聘话术”,说白了就是赤裸裸的欺诈和忽悠。最常用的借口就是“表现好才能做内勤”,那怎么才算表现好呢?去拉保单吧!
类似的报道很多财经网站上都有,可以自己找一找。
6. 本人目前从事平安保险综合金融行业已有4年,任职业务主管,2011年大学毕业,工作经验有:人事人员,
建议您在这几个工作岗位上选择自己比较有优势的。应聘一个相对管理比较规范的公司,提升整合自身专业能力和诊断能力,合理规划好自身持续学习的平台和职业发展空间。概括讲:逐步持续学习和积累经验、能力、技巧,外加机遇。 来自职Q用户:费先生
我感觉楼主可以选一个专攻,或者选择一个行业干到底。我是财务专业,至今仍在从事财务,从建筑行业会计跳到了保险公司会计。楼主能这么快做到主管说明实力很强,走管理路线学习下财务也是很有必要的 来自职Q用户:杨先生
7. 什么是综合金融管理客户经理
平安的综合金融管理客户经理,也就是平安的销售人员
职位描述
1、25—40周岁;
2、学历:高中以上;
3、热情积极,有爱心,有责任感,学习能力强;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5、具有人力资源、金融,策划、管理、保险、销售、医学、法律等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
二、服务项目
1.人寿保险(健康、意外、养老、教育基金、投资理财、储蓄分红、团体意外险等)
2.财产保险(车险、设备险、家庭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等)
3.证券业务及产品 股票 债券 基金
4.银行业务 平安银行所提供的相关产品及服务,如信用卡,信贷业务等。
5.信托业务及产品 财产信托计划、资金信托计划,
6.企业年金
三、收入及福利待遇:
1、训练津贴, 业务提成、达成津贴、续年度服务津贴、继续率奖金、增才奖金,养老金等;
2、享有意外保险、定期寿险和住院医疗保险等综合保障;
3、绩优人员享有特别养老补贴;
4、任职5周年以上享有长期养老津贴;
5、享有长期团队管理,营销知识,技能等专业培训;
6、参加公司的管理团队,晋升主任/高级主任/经理/市场总监
7、优先机会调入公司内勤:平安保险/平安银行/平安证券等内勤岗位工作
8、可成为平安的专职培训讲师
9、可成为平安未来专业银行/保险理财规划师
10、保险事业是一分充满爱心助人的事业,发展空间广阔,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可以抒写自己美好的人生!
专业培训
1、新人训练:职前培训、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岗前培训、 衔接训练 、新人成长步步高.
2、转正培训:专题训练、提升训练、拓展训练、讲师训练
3、晋升培训:经营管理技能训练,团队管理培训
4、享受平安大学终身免费金融理财培训,全心打造职业经理人
8. 综合金融是做什么的
综合金融是指在金融监管机构的许可下,金融机构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专等两项以上的金融业务属。我国银行业考虑实行综合金融,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综合金融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历史地看,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得各项金融业务差异越来越小;而技术创新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概念中的资金融通成本、收益对比状况,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提供方式。金融全球化极大地强化了竞争,迫使金融企业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效率。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