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鹅潭的新的超越
去年11月,广州市政府审批通过的《白鹅潭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将白鹅潭定位为广佛之心、国际商业中心、水秀花香的宜居城区。白鹅潭经济圈将建成全市容积率最低的总部经济圈,将严格控制新增住宅。作为白鹅潭新规划披露后的首个楼盘,新世界(11.09,-0.06,-0.54%)·凯粤湾率先享受到区内的规划利好。 如果说历史上的白鹅潭曾经以海上丝绸之路和十三行影响世界,那么今天的白鹅潭必将开辟世界商业新格局。
2010年11月,广州市政府审批通过了《白鹅潭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白鹅潭定位为:广佛之心、国际商业中心、水秀花香的宜居城区。荔湾区政府相关领导表态,从2010年起,白鹅潭每年将投入200亿元,累计5年将投入1000亿元的资金,规划将建成一座高达600多米的广州第一、世界第二的钻石大厦。今年的3月,荔湾区赴港招商,团队重推的就是“王牌”白鹅潭。荔湾区新任区长唐航浩透露,白鹅潭600多米高楼已确定要建,并定名为“钻石大厦”。“白鹅潭经济圈要建全市容积率最低的总部经济圈,平均容积率仅为1.2,这也是市内同类经济带规划中,容积率最低的一个。”
如果说珠江新城服务广州,千灯湖服务南海,那么白鹅潭国际商业中心就是服务广佛、服务世界。白鹅潭国际商业中心以巨大的土地升值潜力、深厚的文化积淀等优势,打造各行业总部,成为创业者的天堂。
另外,白鹅潭国际商业中心位于珠江新城CBD与千灯湖RBD的中央核心位置。交通方面,白鹅潭地区除了现有珠江隧道外,未来还有两条过江隧道连接珠江西岸,分别是规划位于如意坊附近的一条过江隧道和已经在建设的洲头咀过江隧道。再加上珠江大桥和鹤洞大桥,该地区将有5处过江通道。白鹅潭经济圈凭借便利的交通以及未来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必然会成为三个经济圈的中心枢纽,共享三个经济圈的优质资源,使之成为缝合广佛城际空间的接口、联动广佛产业发展的纽带、跨境生态一体化的示范区。
与此同时,白鹅潭首个江畔国际社区—新世界·凯粤湾即将推出市场。时代周报记者从新世界地产了解到,该集团位于白鹅潭板块的新盘新世界·凯粤湾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盘。该盘位于芳村大道以北,为一线江景项目,占地超过37万平方米。 有传奇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区域,总会诞生一座城市的人居标杆,比如北京的老城区、上海的外滩,作为广粤文化的起源处,白鹅潭的价值同样让世界瞩目。
据业内人士分析,白鹅潭规划的全新落定,加速了白鹅潭经济圈向前推进。作为白鹅潭新规划披露后的首个楼盘,新世界·凯粤湾将率先享受到区内的规划利好。
规划利好之余,历史沉淀也是该区域至大的价值所在,与这种珍贵的历史相配的,必然是精心打造的项目。新世界地产认为,白鹅潭的区位价值值得高度认可,只有通过精心打造的豪宅物业才能匹配这里应有的价值。自从进入广州以来,新世界一直以发扬“广粤文化”为己任,并积极探索“广粤文化”在人居方面的实践。作为新世界“凯”字系列豪宅的延伸,新世界·凯粤湾秉承了新世界对品质追求的极致态度,将以更高的质素、更好的产品,打造具备国际高端水准的生活社区,让白鹅潭居民成为白鹅潭全新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白鹅潭的全新规划,意味着白鹅潭35平方公里区域的命运终于尘埃落定。大型国企搬迁后的遗留用地将主要用作写字楼和住宅区;而部分遭工业污染地块修复后会成为公共绿地,整个区域将从老工业基地彻底变成广佛之间的都市区。
值得注意的是,35平方公里的白鹅潭经济圈先行启动区有3.5平方公里,但真正可开发的只有0.5平方公里。有业内人士表示,白鹅潭经济圈容积率低意味着白鹅潭的物业更显价值。据了解,白鹅潭板块的一线岸线将优先让位于商业用地以及公共休闲空间,这就意味着,白鹅潭江畔豪宅将成为稀缺资源。 道路方面,区域道路规划面积86公顷,将设计形成“四横五纵”骨架路网结构。
该区域共有6个地铁站、4条轨道线路,分别是:地铁1号线的芳村站、花地湾站和坑口站;地铁19号线的芳村站;地铁11号线的芳村大道东站;轨道交通广佛线的沙涌站。此外,还有两条过江隧道与市区相连,分别是珠江隧道和洲头咀隧道。
从规划图中看到,四条地铁五条干道呈四横五纵的格局沟通一心四片和广佛两城。6个地铁站中除两个芳村站集中在核心商务区之外,其余的沙涌站和花地湾站还有芳村大道东站均匀分布在生活区和创意文化区以及综合区中芳村站无法覆盖的区域。另外,由于水系发达,还有码头的轮渡作为交通补充。
2. 广东广州市地铁二十二号线(22号线番禺广场至白鹅潭,金融投资是不是真的
广东广州市地铁二十二号线(22号线番禺广场至白鹅潭,金融投资是不是真的?
3. 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来啦!细品之下,未来广州置业高地在哪
“创新”和“科技”是广州未来发展的重头戏,而政策是未来广州各板块楼市发展的风向标。
根据今日下午(5月19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发布的内容,广州未来重点发展的区域有哪些呢?还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重点区域方面:
未来,广州将以 " 一区三城 " 为基点,链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天河智慧城、广州大学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串联广州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完善沿线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集聚国际一流的人才资源、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
“一区”指的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范围包含:琶洲核心片区(含广州大学城),未来将建成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集聚区;鱼珠片区,未来将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未来将建成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区。
“三城”是指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广州科学城。
其中,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是举全力建设,而南沙科学城和南沙国际金融岛则是定位为高标准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则定位为深入推进,广州科学城则是提质升级。
以上这些重点区域未来广州将会着重发展,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各区布局方面:
以珠江为脉络,立足北部山林、中部都会、南部滨海自然地理禀赋,优化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
中部突出数字牵引、国际都会功能,着重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加快城市发展向内涵提升转变,深化城市更新,提升行政管理、科教文卫、数字经济、高端服务等核心功能,增强高端资源配置能力,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城市中心。
南部突出科创引领、湾区门户功能,着重提升南沙城市副中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化与深圳西部及佛山、珠海、中山联通发展,创建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高品质规划建设莲花湾片区,打造连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
东部突出知识创新、智造高地功能,着重建设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打造国家知识中心和中国智造中心,做强增城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促进与深圳优质资源要素畅通流动,积极推动与东莞融合发展。
西部突出区域联动、同城示范功能,着重加快广佛全方位深度融合发展,强化交界区结对合作,提升广佛极点辐射力,加快打造广州南站门户枢纽。
北部突出城乡融合、生态屏障功能,着重做优做强生态功能、绿色经济,高水平发展临空经济,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提升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质量。
无论是中部地区的天河、海珠、白云,还是南部的增城、南沙,都将承载不同的功能建设。总而言之,各区分工明确,发展规划清晰。
产业发展方面:
产业的规划布局,从大的方面将会提升整个区域的发展价值,从小的方面,对于板块的配套、交通、基建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一是做优做高沿江产业带。
着力提升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优化升级天河中央商务区、天河高新区、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区、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海珠广场文化金融产业创新区、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白鹅潭商务区等产业平台,打造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集群。
二是做强做大东南部产业带。
充分发挥广州开发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埔—从化产业共建合作区、从化温泉生态经济总部集聚区、广州国际生物岛、黄埔港新贸易创新中心、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合作示范园、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商务区、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博长隆片区、广州番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粤港深度合作园等重点平台带动作用,形成集中度显示度更高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做实做特西部产业带。
建设广州南站商务区、广州北站商务区、花都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民营科技园、白云新城总部集聚区、海龙广佛高质量发展科创示范区等重点平台,建设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出效益。
产业集聚意味着人才集聚和人口红利,人口集聚与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密切相关,配置更有效率的地区,在接下来的10年里更易吸引人口流入,因而产业结构能更好地筛选出来人才的属性,相互促进。对于楼市而言,资源投入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所在的区域,也会成为置业的方向和热点。
交通枢纽方面:
密集的轨道交通网络和对产业布局的注重,将增强区域的自身辐射力。
一是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
完善以白云国际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空铁联运,推动机场30分钟直达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珠三角城市、3小时联通泛珠三角城市。推进白云国际机场第三航站楼(T3)综合交通中心建设,将高铁、城际、地铁引入机场,实现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高铁互联;建设白云国际机场至广州北站快速轨道交通,推动空铁双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增强对泛珠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
二是引导货运功能向南沙港区、新沙港区、黄埔新港港口集聚。
建成南沙港区四期,加快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南沙港区五期等项目建设,更好适应运输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
三是构建广州站、广州东站、白云站“三站一体”中心组合枢纽。
建成白云站并升级广州站、广州东站,建设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广州至广州东三四线;实施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新建鱼珠站,增强高铁进中心城区能力;扩建广州北站为北部重要枢纽客站,提升南沙站铁路枢纽地位。
四是以城际铁路为骨架,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1小时轨道都市圈。
加快建设广佛环城际、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等,规划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连接南沙科学城的快速通道。
五是重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一)在建项目:3号线东延段、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7号线西延段、10号线、11号线、12号线、13号线二期、14号线二期、18号线、22号线。
(二)规划建设项目:8号线白云湖至广州北站段、8号线万胜围至莲花段、24号线。
(三)规划研究项目:22号线南延线、城市轨道第四期建设规划线路。
路通财通,交通对于人才和产业的集聚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未来,各区的经济发展提速,交通绝对是一大重要影响因素。
总而言之,《纲要》与市民未来的居住置业息息相关,看懂《纲要》,才能看懂广州未来楼市的高地在哪,值得在广州想要置业的购房者深读。
4. 广州白鹅潭,珠江新城,中轴线规划,白云新城,中新知识城会带动广州经济吗
珠江新城、新中轴线已经带动广州经济了;中新知识城、白云新城也开始了,白鹅潭还要过几年;广州金融业比深圳差不少,很难追上深圳;广州旅游业比深圳好些,因为旅游业包括旅游餐饮和住宿、商务会议旅游等各方面
5. 重庆两江新区规划图
根据两江新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产业布局现状及行政区划等因素,两江新区将形成十大功能区: 蔡家高技术产业区 范围:北碚蔡家、施家梁、童家溪,规划建设用地34平方公里。 方向:一是重点发展微电子和生物医药产业;二是布局高品质生态型商住区。 北部新区 范围:即现有的北部新区区域。该区是汽车制造基地,是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信息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区,是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 方向:一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布局战略性创新平台;三是生态居住功能。是两江新区人口居住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目标:到2012年,建成宜居城市示范区,现代都市风貌展示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江北嘴中央商务区 范围:江北区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华新街、五里店、江北城及渝北区龙溪镇,规划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 方向:实施优化开发,建成重庆的金融、商贸、文化发展等商务核心区。其中,江北嘴片区将全力打造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布局金融总部机构和高端服务机构。 目标:到2012年,金融总部集聚,基本形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核心区。 悦来会展城 范围:渝北区悦来镇,规划建设用地18平方公里。 方向:重点布局西部国际会展中心和重庆北部会展中心,建成服务长江中上游和西部地区、辐射全国的重要会展区。 目标:到2012年,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基本形成,建成西部一流的国际会展中心。 保税港区 范围: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及其配套服务的区域,规划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 方向:重点布局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项目,建成具备港口作业、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等功能,以及政策优惠、模式灵活、通关便捷、服务高效的现代化保税港区。 目标:到2012年,形成30万辆商品车滚装和20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能力,建成内陆标志性开放口岸。到2020年,集装箱吞吐能力340万标箱。 木古出口加工区 范围:渝北区木耳、古路镇,规划建设用地22平方公里。 方向:依托临近空港区位优势,重点布局现代食品工业、高端服务产业、高端家具产业、新型玩具产业等。 空港新城 范围:渝北区回兴、双龙湖、双凤桥和玉峰山,规划建设用地97平方公里。 方向:重点依托空港、空港工业园,集中布局临空物流、电子信息、临空加工制造等,以及商贸商务、航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目标:到2012年,江北机场建成西部国际复合型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40万吨。到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500万人次。 龙石先进制造区 范围:渝北区的龙兴、石船镇,规划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 方向: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国家级重大电力装备基地、国家级国防军工基地、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鱼复现代制造和物流区 范围:江北区的郭家沱、鱼嘴和复盛镇,规划建设用地58平方公里。 方向:作为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国家级物流节点的重要对接平台,是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水铁联运基地和港口物流集散地,以及寸滩港部分保税功能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布局现代制造业和临港船舶制造基地。 目标:到2012年,1个重点板块坚实起步。鱼石片区万亿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建成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和汽车制造基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番,超过1500亿元,常住人口达到2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