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
贷款是金额机构向非金融部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专的货币资金及其行为属,是银行或其他金额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在中国现行金融统计中,各项贷款包括:(1)短期短款,具体又分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建筑业贷款、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三资企业贷款、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和其他短期贷款。(2)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3)中长期贷款。(4)信托贷款。(5)融资租赁。(6)委托贷款。(7)票据融资。(8)各项垫款。
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1、从监管的角度看,信用社与地方银行有很大的区别,信用社属于农村合作金融,不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但视同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地方银行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商业银行监管办法进行监管。目前信用社实行的是多级法人体制并存,乡镇法人,县级法人,市级法人,省级法人或者省级自律组织等多种形式并存。地方银行属于股份制的一级法人,不存在多级法人。市级银监分局更侧重监管地方银行和信用社的市级机构,县级银监办事处更侧重于监管信用社,甚至可以说95%以上的精力放在信用社的监管上面。
2、信用社改制为合作银行或者商业银行,都不会去掉农字头,也就是说即便改制以后,也是农村合作银行或者农村商业银行。
设立农村合作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符合《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章程;
(2)发起人不少于1 000人;
(3) 注册资本金不低于2 000万元人民币,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4%;
(4)不良贷款比率低于15%;
(5)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6)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7)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立农村商业银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章程;
(2)发起人不少于500人;
(3)注册资本金不低于5 000万元人民币,资本充足率达到8%;
(4)设立前辖内农村信用社总资产10亿元以上,不良贷款比例15%以下;
(5)有具备任职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6)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7)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改制条件最核心的部分是注册资本,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资产总额、不良贷款占比这几个条件。
3、从经营的政策来看,虽然国家在准备金政策的制定上,对信用社实施了很大的倾斜,但信用社同时也承担着国家支农的重任,农业贷款基本是由农村信用社来投放的,尤其是小额农户贷款,额度小,户数多,区域广,因此上经营成本是很大的。只能说准备金政策是国家对信用社支农的一种政策性补偿,算不得优惠政策。地方银行比信用社有着更加广泛的业务空间,在很多的业务上,信用社是不能取得准入资格的,比如基金的代销,证券基金的托管等。地方银行在吸收财政性存款方面更具优势,因地方银行都是由市级政府国资委来出资控股的企业,虽然进行了商业银行改制,但仍然是国有控股的,财政性存款依然向地方银行倾斜。
4、当前已经不存在城市信用社,经营较差的也全部改制为商业银行,有些经营较好的,已经改名为某某银行,如上海银行,北京银行,河北银行等。
不知道我有没有说清楚,希望能帮到你。
希望采纳
㈢ 法人贷款,企业贷款,个人贷款,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法人贷款和企业贷款差不多,可以归为一类,叫做对公贷款。
1、贷款金额通常从贷款用途需求、贷款担保方式、借款人还款能力等几方面综合判断。
个人贷款和对公贷款最大的差别在于,收入上的差异。个人都是固定工资收入,比较容易判断;对公贷款则要看经营收入,相对不太标准,而且不同产品还有差异,比如流动资金贷款要估算法人机构的过往日常运营资金量,而项目贷款则要看项目的未来现金流入;
2、三者都能办到的,应该是现在所谓的经营性贷款。差别在于个人贷款最终追究的是个人,而对公贷款最终追究的是企业。另外,通常个人贷款应该手续简便一些。
3、法人和法人代表是两个概念,如果说法人贷款,就是机构作为借款人了,不是自然人;
4、先要明确,担保的概念,担保包括保证、抵押、质押、定金、留置。我估计你的问题中,担保是指保证。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是否需要保证,这个不是一定的。主要看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收入,如果收入不足,多半要增加有足够收入的保证人。
㈣ 信贷资金的特征有
信贷资金,是指金融机构以信用方式积聚和分配的货币资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来源有各项存款、金融债券、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流通中现金、其他项目等;信贷资金的运用有各项贷款、有价证券及投资、黄金占款、外汇买卖、财政借款及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资产等。
定义
有两点说明:一是这里的资金是指一定量的货币资金,既不是指商品资金,也不是指生产资金;二是之所以是货币资金是因为它既是资金作用的货币,即从这里开始了资金的循环,又是起货币作用的货币,即流通中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的银行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信贷资金的筹集和运用,采取有偿的存款和贷款的方式,其特点是有借有还和按期支付利息。
特征
(1) 有偿性和盈利性,即存款有存有取、贷款有借有还。银行存款要支付利息,银行贷款要收取利息,且贷款利息收入总额要大于存款利息支出加各项经营费用,使信贷资金经过一个运动周期能获得盈利。因此,信贷资金不用于各种财政性开支。(2) 流动性或周转性,信贷资金是此存彼贷,不断存进取出,川流不息。(3) 融通性,银行根据社会资金在不同时空中使用的时间差、地区差、项目差,通过各种业务手段和信用工具灵活调剂资金余缺。
㈤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特点是什么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特点如下: 一、贷款利率按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计算,利率水平较高。例如,欧洲货币市场的伦敦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是市场利率,其利率水平是通过借贷资本的供需状况自发竞争形成的。 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选择: 1.借贷双方以伦敦市场主要银行的报价协商确定。 2.指定两家或三家不参与此项贷款的主要银行的同业拆放利率的平均利率计算。 3.由贷款银行与不是这项贷款的参与者的另一家主要银行报价的平均数计算。 4.由贷款银行(牵头行)确定。 二、贷款可以自由使用,一般不受贷款银行的限制。政府贷款有时对采购的商品加以限制;出口信贷必须把贷款与购买出口设备项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项目借款与特定的项目相联系;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有专款专用的限制。国际银行贷款不受银行的任何限制,可由借款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使用。 三、贷款方式灵活,手续简便。政府贷款不仅手续相当繁琐,而且每笔贷款金额有限;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由于贷款多与工程项目相联系,借款手续也相当繁琐;出口信贷受许多条件限制。相比之下,国际银行贷款比较灵活,每笔贷款可多可少,借款手续相对简便。 四、资金供应充沛,允许借款人选用各种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有大量的闲散资金可供运用,只要借款人资信可靠,就可以筹措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不像世界银行贷款和政府贷款那样只能满足工程项目的部分资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