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赠与属于形成权,那么受赠人同意接受赠与与否是否影响赠与关系的成立
赠与合同须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赠与人有赠与的表示,但受赠人并没有接受的意思,则合同仍不能成立
㈡ 明知财产有会争议,受赠人还要接受赠与,是否构成犯罪
1、如果财产的来源合法,虽然有争议但不会构成刑事犯罪;
2、如果来源不合法,则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3、受赠人明知接受财产有争议仍然接受赠与,财产的合法权利人可以撤销赠与;
㈢ 关于接受赠与固定资产是否纳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五条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接受赠与的固定资产,可以合理估价,计算折旧。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接受捐赠税务处理的通知》[国税发[1999]195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若干审批项目后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127号]的有关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接受捐赠的非货币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货物)捐赠,应按照合理价格估价计入有关资产项目,同时作为企业当年度收益,在弥补企业以前年度所发生的亏损后,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数额较大,企业一次性纳税有困难的,可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平均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㈣ 资本公积金里的接受与赠与是什么意思
资本公积金是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之外,由资本、资产本身及其他原因形成的股东权益收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主要来源于的股票发行的溢价收入、接受的赠与、资产增值、因合并而接受其他公司资产净额等。其中,股票发行溢价是上市公司最常见、在最主要的资本公积金来源。
资本公积是企业非经营原因产生的资产增值,是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是一种准资本或资本的储备形式,经过一定的程序可以转为资本。
盈余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按其用途,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法定盈余公积在其累计提取额未达到注册资本50%时,均按税后利润10%提取,公益金按5%-10%提取。
㈤ 赠与的接受与拒绝是否属于形成权的一种
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赠与行为也是赠与人单方意思表示而形成法律关系的变更,同样,受赠人拒绝或接受的意思表示也会是赠与法律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亦属形成权。 追问: 依单方意思表示变更双方法律关系是形成权的定义!您说赠与并不是形成权的一种,因为其还要取决于被赠与人,才能形成赠与被赠与人的双方法律关系的变动!赠与的撤销是形成权的一种!我这里问的是受赠人的接收与拒绝是否属于,我这里记的不是!我现在想不起来为什么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记错了,请您回答一下,最好能解释一下! 回答: 受赠的接受是赠与法律关系成立的意思表示,赠与人的意思表示属于形成权,这没有疑问,但受赠人是否属于形成权,确实有点迷惑人。受赠的意思表示有三种结果:同意、明示拒绝和不作意思表示。同意的意思表示导致赠与法律关系成立。明示拒绝和不作意思表示导致赠与法律关系不成立。受赠人没有在法定的时间作出受赠的意思表示,法律推定为放弃。这是法律的拟制,不是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因而不属于形成权。看来你的意见是正确的,受赠方的意思表示不成立形成权。谢谢你的指正。 追问: 可是我记得老师说赠与人的意思表示不属于形成权啊。。。。赠与的撤销权才是形成权!赠与并不一定形成法律关系是么?所以双方之间的发露关系并没有产生、变动、或消灭!因此不够成形成权吧?您说的受赠人的同意不是产生法律关系么?我有点迷糊了。。。。。呵呵 谢谢你的答案!能再和我详细说说么? 回答: 你老师的意见是正确的。给个资料给你看看:形成权的种类主要有
㈥ 接受捐赠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吗
接受捐赠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纳税人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6)金融机构接受赠与扩展阅读:
企业所得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⑴利息支出的扣除。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⑵计税工资的扣除。条例规定,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予以据实扣除,这意味着取消实行多年的内资企业计税工资制度,切实减轻了内资企业的负担。
但允许据实扣除的工资、薪金必须是“合理的”,对明显不合理的工资、薪金,则不予扣除。今后,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制定与《实施条例》配套的《工资扣除管理办法》对“合理的”进行明确。
⑶在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方面,实施条例继续维持了以前的扣除标准(提取比例分别为14%、2%、2.5%),但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提高了。
在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㈦ 接受赠与会不会对遗产继承有什么影响
接受赠与,不会对进行遗产产生什么影响的,因为赠与和遗产继承属于属于两回事.
㈧ 接受赠与固定资产,过去准则如何规定现在最新准则如何规定
由于当时各种制度比较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接受固定资产捐赠一般都是计入资本公积;执行某些行业会计制度的,也有计入营业外收入的。
新准则下,接受固定资产捐赠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
㈨ 企业接受赠与固定资产是否纳税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帐价值: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证的,按凭证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帐价值。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
(1)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3.如受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上述方法确认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帐价值。
根据税法的规定,对于接受固定资产捐赠的,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相关会计处理:
1.接受捐赠时:
借:固定资产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
贷:银行存款 等科目 (交纳的相关税费)
2.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时: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