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存贷款准备金率
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贷款准备金率等于贷款准备金除以银行总资产,贷款准备金包括呆账贷款\呆滞贷
B. 贷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一览
央行近年来存贷款准备金率调整一览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中国央行2011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三次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再创历史新高。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将高达17.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近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一览:
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0年10月13日起,央行对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期限为两个月。
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2008年12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8年9月25日起,下调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外的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而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二个百分点。
央行2008年6月7日宣布,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上调。
2008年5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08年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6%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标准。
C. 如果已经贷款了,央行调整准备金利率那么还款金额什么时间跟着变化是马上变化吗还是一年调正一次
央行调整准备金利率并不影响还款额,如果央行调整准备金利率引起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则会引起还款额的变化,不同银行变化方式不同。
贷款利息计算是浮动利率计算的,利息随着利率调整而调整.当然无论如何计算,对已支付的利息没有影响。对调整后的利息会有影响。
一般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项还没有偿还部分的利率也随之调整,有三种形式:
一是银行利率调整后,所贷款利率在次年的年初执行新调整的利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房贷是这样的);
二是满年度调整,即每还款满一年调整执行新的利率(中国银行房贷是这样的);
三是双方约定,一般在银行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的利率水平。
无论基准利率如何调整,上浮(或下浮)的幅度不变,只是在新的利率基础上的上浮(或下浮)。
公积金贷款则是一年变化一次,一律为每年的一月一日变动。
(3)央行贷款准备金率扩展阅读:
存款准备金利率(英文:Deposit Reserve Rate)是央行支付给金融机构缴存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所支付的利率。
存款准备金利率不同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而存款准备金利率,是这部分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一个是比率,一个是利率,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利率分类
存款准备金利率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这个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就要增加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减少贷款的发放,全社会货币供应量就会相应下降,反之亦然。
因此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是中央银行对超额存款准备金计付利息所执行的利率。
外国的中央银行,有的只对法定存款准备金计付利息,有的对所有存款准备金都不计付利息,但我国对所有存款准备金都计付利息,且利率相对较高。
D. 贷款利率和存贷款准备金率有什么关系吗
虽然与个人理财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宏观上面却是有联系的。
央行收紧银根有几种手段,1。存款准备金,2。利率,3。公开市场操作。4再贴现率。
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就是,商业银行放在央行里的准备金要上缴的多了,这是硬性的。如此一来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就少了,通过放大效应,呈几倍的收缩市面上的货币,是比较厉害的收紧银根的做法。一般出现了这种信号,说明通货膨胀较厉害或者要对冲的外汇较多。如果是冲第一种情况调控,对于个人来说就要知道,政府在为经济踩刹车,让经济的热度降温,接下来的可能就是:提高利率,包括提高贷款利率,这种更为强烈的的手段了。一般按照对货币的紧缩程度高到低排列顺序:利率--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这次的调控就与此一模一样,调整了6次准备金后看到还没有抑制住通货膨胀,就动用了利率的手段。一般来说他们是同向而动的,除非对个别行业有优惠或特殊政策。比如在通货紧缩的时期,国家建设的需要对某一个行业有优惠利率。
E. 什么是央行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10%,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100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00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800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再补充一下。存款准备金用途主要是防范挤提(bank run)和调节货币流通量。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例,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存款准备金与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第一,可以将金融机构分散保管的准备金集中起来,防止存款人集中、大量挤提存款而导致支付能力削弱,对经济金融产生破坏性影响,保证金融机构的清偿力和金融业的稳定;第二,用于调节和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贷款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第三,增强中央银行资金实力,使中央银行不仅有政治实力,还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中央银行难于确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时机和幅度,商业银行难于迅速调整准备金数额以符合提高的法定限额,如果少量的超额准备金难以应付,会使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灵,因此,这一工具是一件威力巨大但不能经常使用的武器。
F.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银行贷款的影响
2010年1月18日正式实施。
对房贷影响逐渐显现
上调准备金率对地产公司影响如何呢?今典地产董事长张宝全认为,这对宏观经济整体产生作用,对房地产市场影响也不会很大。
不过,深圳多家银行的房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央行此次政策调整,地产公司融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对于个人房贷而言,央行前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对个人房贷的影响是个逐步的过程,一开始影响不大,但随着政策的增多和深入,个人房贷也将受到波及,首先的反应就是银行审核贷款更严格、贷款成数要降低,一部分贷款将执行基准利率,而非比基准利率低15%的优惠利率。
“今年以来央行发布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已经陆续到位,紧缩信贷的政策也已经在深圳各家银行实施。一些中小型的房地产商会在政策调整中受到冲击。另外,一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个人也会被银行设置的门槛拦住。”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房贷专家认为,那些有真实贷款需求、符合银行审贷条件的居民申请个人房贷将不会受到影响。比如属于申请自住的首套住房、90平方米以下的自住房等情况,只要这些申请人具备还款能力,都可以顺利申请到房贷。毕竟,房贷是银行优质的资产业务。即使资金有限的话,银行也会首先收缩那些风险相对大的公司贷款业务,而全力保障个人房贷。
G. 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准备金率是一个概念吗
存款准备金率:有关存款准备金率的具体介绍: http://ke..com/view/286715.htm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上调目的:1旨在防止中国经济过热 2深层次引导百姓理财行为 3抑制投资购房 简单的说,存款准备金率对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有影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相应的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利率就会有上升,这样人们的CPI指数就会下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通货膨胀率。 贷款准备金率: 贷款准备金是指对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征缴贷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控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措施之一,抑制其贷款的冲动。 银行贷款准备金率等于贷款准备金除以银行总资产,其中贷款准备金包括呆账贷款、呆滞贷款、逾期贷款准备金。 贷款准备金率是银行用来防范风险的手段,如果市场风险过大提高贷款准备金率就可减少银行现金流动,避免银行贷款损失,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自然也符合市场规律。银行贷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是一种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 . 中央银行提高贷款准备金率是中国政府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如果非常直接的把一项具体的政策和就业联系起来的话,当然也可以说提高贷款准备金率总是比放宽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更为不利。但是对某一项政策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这样联系,货币政策更加健全以后,对金融市场的秩序进一步完善以后,从总体来讲,对就业是有利的,更何况中国政府提出的积极就业政策包括很广泛的政策领域,货币政策只是其中一项政策。
H. 贷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通俗点
据我了解贷款准备金是针对商业银行说的
跟个人没有关系吧。
就是商业银行贷款金额超过一定额度就要向央行缴纳一定的贷款准备金
具体商业银行会把这笔钱怎么转嫁到贷款人身上还真不太清楚。
I. 什么叫贷款准备金率
据我了解贷款准备金是针对商业银行说的
跟个人没有关系吧。
就是商业银行贷款金额超过一定额度就要向央行缴纳一定的贷款准备金
具体商业银行会把这笔钱怎么转嫁到贷款人身上还真不太清楚。
希望采纳
J. 存贷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什么作用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控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措施之一。抑制其贷款的冲动。
自911后美国为避免陷入经济衰退大幅放松银根、日本为摆脱经济萧条也实行了多年的0利率政策、包括中国及东南亚为应对通货紧缩纷纷放松银根拉动内需使猎杀利润的资本流经各国!造成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放眼望去:俄罗斯、中国、美国、英国、东南亚几乎世界各地都有游资活动的身影,这一现象导致了其所到之处楼市暴涨、股市飘红!都是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其根源有两点:1.美日等地提供的低廉的资本2.美元的战略性贬值致使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近而导致各国实质均以很高的通货膨胀。 12个月调了6次准备金,目的是抑制流动性过剩,如今贷款增速过快、投资等相当旺盛。调息吧!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下面有其原因阐述),只有温和的调准备金。一回0.5个百分点的上调不会对经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持续上调可能会逐步对经济高速增长产生抑制。上月cpi才两点多但实际的通货膨胀已很惊人,就中期来说逐步上调准备金会渐渐对投资过热的产业起到降温的作用比如房地产、钢铁等靠着流动性资金支撑的产业,除此也会涉及生活中接触的各个行业,因为准备金上调,会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但对个人影响不明显。
人民币现在是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贬值并不是由于调准备金造成的。
中国加息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6、7次上调准备金但效果不明显,流动性仍就过剩,所以战战兢兢的再次加息,可能导致的恶果------中国与美国甚至日本间的息差进一步加大,促使更多热钱通过各种公开或秘密的途径流进内地,分享加息及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