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粘性价格汇率模型

粘性价格汇率模型

发布时间:2021-04-25 13:09:11

Ⅰ 什么是金融中的超调模型它是怎么调的调的是什么对于它的评价是什么呢

1、 黏性价格货币货币分析法:简称“超调模型”,与货币模型相比,最大特点是:它认为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价格的特点,使得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过渡过程。
2、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汇率对外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机会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会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Ⅱ 西方经济学中“粘性价格”是什么意思

价格粘性是指市场经济下,商品的价格不容易发生变动的一种现象。粘性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不容易发生变动,而弹性就是指价格非常灵活。一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随着供求变化而不断的发生变动,具有相当的弹性,从而可以促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价格有官定,不随市场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具有粘性。这只是简单意义上的阐述。更深入一点地说,这是模型建立的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条件。凯恩斯就认为在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价格具有粘性,当实现了充分就业之后,随着货币供给的变化,价格就是弹性的。
应答时间:2020-12-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简述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多恩布什认为,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汇率对外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模型内容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内容分析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中解释的汇率从初始均衡状态到达新均衡状态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式中A代表初始均衡点,M0为初始货币存量,P0为与初始均衡点相对应的商品价格,S0为初始均衡汇率。
其调整过程是: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了货币供给量从M0增加到M1时,由于产生了瞬间的货币超额供给,作为资产价格的利率和汇率会作迅速调整。由于价格粘性,在价格水平来不及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利率水平下降,同时汇率从S0调整至Sb(本币贬值),即所谓的汇率超调(汇率超调的程度取决于M线的斜率,M线越陡,汇率超调程度越大)。经过一段时间后(从t0到t1),价格开始做出滞后反应,而此时的利率水平经过短暂的下降之后,会由于国际资本的流入而上升,而货币的超额供给导致预期通货膨胀而使利率上升,相对利率的提高又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流入。从而使货币的超额供给得到缓和。随着价格的进一步上升,最终使货币的超额供给完全消化。这时汇率则从超调状态B点(P0、Sb和M1的交汇点),到达E点(Pe、Se、M1的交汇点)。在E点上,汇率、利率、价格、货币存量和产出重新达到了均衡状态。此时,购买力平价成立,这既是所谓的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原因。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与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区别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和国际货币主义汇率模式都强调货币市场均衡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同属汇率的货币论

Ⅳ 什么是汇率超调模型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Sticky Price Monetary Approach)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又称为“超调模型”( Overshooting Model),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鲁迪格·多恩布什 ( Rudig er·Dornbusch)于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

Ⅳ 可以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吗(后半句“一段时间后”看不懂)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一.超调模型的基本假定

1.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

2.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不是垂直的二.超调模型中的平衡调整过程

当商品价格在短期内存在粘性而汇率、利率作为资产价格可以自由调整时,为维持经济平衡,汇率在短期内的调整幅度超过长期平衡水平,这一现象被称为汇率的超调。在长期价格水平经过调整,经济会达到长期均衡水平,价格水平发生与货币供给量同比例的上涨,本国货币汇率达到长期平衡水平,购买力平价成立,利率与产出均恢复原状。

三.对超调模型的评价


1.超调模型在现代汇率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超调模型的主要缺点


(1)由于建立在货币模型的分析基础上,具有与货币模型相同的一些缺陷。
如假定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再如假定国内外资产具有完全的替代性,事实上,由于交易成本、赋税待遇和和各种风险的不同,各国资产之间的替代性远远没有达到可视为一种资产的程度


(2)作为存量理论的超调模型忽略了对国际收支流量的分析。它将汇率波动完全归因于货币市场的失衡,而否认商品市场上的实际冲击对汇率的影响,未免有失偏颇。

供参考。

Ⅵ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介绍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简称为“超调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Dornbucsh)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与货币模型相比,这一模型的最大特点在于认为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的特点,这使得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过渡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短期平衡,是指价格还来不及发生变动时的经济平衡。由于在一段时期后,价格才开始调整,所以长期平衡就是价格充分调整后的经济的平衡。可以看出,货币模型中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市超调模型之中长期平衡的情况。

Ⅶ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粘性价格

粘性价格:
粘性价格是指短期中价格的调整慢于物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简介:
粘性价格理论也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针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批评而做出的解释,其特点同样是试图为价格粘性提供一个坚实的微观基础。最主要的论点有:
(1)菜单成本论(曼丘1985),即企业调整价格需要花费像印刷新的菜单一样的成本支出而对微小的价格调整需要不做反应,且微小的调整成本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波动;
(2)近似理性理论(阿可洛夫、耶伦,1985),即企业在实际决策中未必完全根据理性的最大化目标随时调整价格、而是依据近似理性追求次优目标(所带来的损失是冲击的二阶无穷小);
(3)其他理论,如扭折的需求曲线,平缓的成本曲线以及规模收益递增等。

Ⅷ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多恩布什认为,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汇率对外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Ⅸ 哪种汇率决定理论描述的利率与通货膨胀率

资产市场说特别重视金融资产市场均衡对汇率的影响,认为应将汇率看成一种资产价格。依据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可替代性的不同假定,资产市场说可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而根据对价格弹性的假定不同,货币分析法又可以分为弹性货币分析法和粘性价格分析法。
1.货币分析说
货币分析说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加以发展的,其倡导者是H.G.约翰森。认为汇率变动是由货币市场失衡引发的,引发货币市场失衡有各种因素:国内外货币供给的变化、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通过对各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而最终决定汇率水平。
(1)弹性价格货币分析分析法&货币主义模型
①弹性价格货币分析分析法&弹性价格分析法的代表人物有弗兰克尔、穆萨等。
②基本思想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弹性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为:
该式表明,本国与外国之间货币供给水平、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以及利率水平,通过对各自物价水平的影响决定了汇率水平。这样,弹性货币分析法就将货币市场上的一系列因素对汇率水平影响引入到的汇率决定之中。
(2)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超调模型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简称为超调模型,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于1976年提出。该理论指出,在短期内,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具有粘性,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成立。但证券市场反应极其灵敏,利息率将立即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由于价格在短期内的粘性,经济均衡的恢复完全依赖于利率的变化,导致利率必然超调。与利率的超调相适应,汇率也的变动幅度也超过长期的均衡值,表现出超调的特征。
超调模型首次涉及了汇率的动态调整问题,创造了汇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汇率动态学。另外,在研究方法上,超调模型是对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一种综合,对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从而成为国际金融学中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基本模型之一。超调模型是建立在货币主义模型分析基础上的,因而也具有与货币主义模型相同的一些缺陷。

Ⅹ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意义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意义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的显著特征是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与货币主义的长期分析结合起来;采用价格粘性这一说法,更切合实际。同时,它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表明了货币扩张(或紧缩)效应的长期最终结果是导致物价和汇率的同比例上升(或下降)。但在短期内,货币扩张(或紧缩)的确对利率、贸易条件和总需求有实际的影响。当政府采取扩张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时,就需要警惕汇率是否会超调,以及超调多少这样的问题,以避免经济的不必要波动。
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模型是国际金融学中对开放经济进行宏观分析的最基本的模型;它首次涉及汇率的动态调整问题,开创了从动态角度分析汇率调整的先河,由此创立了汇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汇率动态学(Exchange Rate Dynamics)。

阅读全文

与粘性价格汇率模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青岛银行理财到期后几天到账 浏览:635
银行汇率有关的实证论文 浏览:645
建华科技股票 浏览:922
光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怎么样 浏览:152
未来金融服务行业 浏览:509
ndf与即期汇率之差 浏览:261
贵金属icp检测机 浏览:240
6月23日英镑汇率 浏览:487
销售贵金属经验分享 浏览:343
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 浏览:871
佣金和技术服务 浏览:96
湖北融资租赁管理办吧 浏览:208
信托银监会证监会 浏览:752
微店分销佣金 浏览:970
美国期货指数杠杆率 浏览:801
报一淘设置多少佣金 浏览:553
广东贵金属交易是期货吗 浏览:40
贵金属延期保证金账户明细 浏览:697
期货连续涨跌停 浏览:209
境外汇款到国内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