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咏柳这首诗是一首什么诗,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什么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拓展资料:
1、原文: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释义: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赏析: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4、诗人介绍: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Ⅱ 贺知章的《咏柳》赏析
咏柳⑴
【唐】 贺知章
碧玉⑵妆⑶成一树⑷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⑸。
不知细叶谁裁⑹出,
二月⑺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赏析】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Ⅲ 咏柳——[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下联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下面都是杨柳一类的诗词~!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等晓风。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绝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南内墙东御路傍,须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
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桥北桥南千万条,恨伊张绪不相饶。
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杨家静婉腰。
狂雪随风扑马飞,惹烟无力被春欺。
莫教移入灵和殿,宫女三千又妒伊。
袅翠笼烟指暖波,舞裙新染A*尘罗。
章华台畔隋堤上,傍得春风尔许多。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
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
岸柳拖烟绿,庭花照日红。
数声蜀魄入帘栊,惊断碧窗残梦,画屏空。
春暮黄莺下砌前,水晶帘影露珠悬,绮霞低映晚晴天。
弱柳万条垂翠带,残红落地碎香钿,蕙风飘荡散轻烟。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颦不语恨春残。
绿树藏莺莺玉啼,柳丝斜拂白铜堤,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消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Ⅳ 咏柳的《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用成语表示
1、低吟浅唱
【拼音】: dī yín qiǎn chàng
【解释】: 低吟:低声吟咏。浅唱小声唱歌。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唱。
【举例造句】: 小虫在低吟浅唱,星星在眨眼,夜色十分迷人。
【拼音代码】: dyqc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唱歌等
【英文】: hum and sing softly to oneself
2、浅斟低唱
【拼音】: qiǎn zhēn dī chàng
【解释】: 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
【出处】: 宋·柳永《鹤冲天》词:“忍把浮名,换了浅尝低唱。”
【举例造句】: 这公则会阔论高谈,那里知浅斟低唱。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二折
【拼音代码】: qzdc
【近义词】:浅斟低讴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烦闷的时候
Ⅳ 求音乐:新学堂歌咏柳 希望提供更多的新学堂歌曲
http://www.yue365.com/bang/tag17.shtml到这来看看吧
Ⅵ 唐宋咏柳诗有哪些
咏柳诗
柳树属于杨柳科,品种繁多,据知有三千多种,遍布世界各地。我国的柳树品种也多达五十余种,尤以垂柳、河柳、旱柳、杞柳、黄花柳、长叶柳居多。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很喜欢柳树。人们借助抒情媒介,通过感情渲泄,以柳入诗,写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动人的诗篇。
《诗经》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咏柳的诗。诗说“昔我往矣,扬柳依依”,诗借助柳絮依依,寄托怀往之情。很著名的咏柳诗当推古唐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了:
碧玉装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条。
不知细叶谁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用丝条细带比喻柳条,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别出心裁地呕歌了迷人的春天。在春风吹拂之下,柳树抽芽长叶,正是细如剪刀的春风,“裁”出万条碧绿的柳条,装扮出这绿意盎然的春天。
白居易的《杨柳枝》则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诗道:
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观察柳絮形状很细致,他的《池上絮》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池上无风有落晖,
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
湿却无穹不得归。
这里,杨花即柳絮。夕阳胡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体现出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
唐代诗人吴融有一首《杨花》则又有另番滋味:
不斗浓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朦朦。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诗表的是对杨花的肯定。杨花虽然没有百花艳冶的颜色,但是却有着百花所没有的个性。它不惧怕风吹雨打,反而凭借风力,在空中像雪花似的自由自在飞舞,别具一格。
清代周志蕙有一首《柳》诗云:
岁岁逢春春可怜,
争禁三起又三眠。
丝丝愁绪随风乱,
濯濯丰姿著雨妍。
古渡欲牵游子棹,
离亭留赠旅人鞭。
一声长笛河槁晚,
回首苍茫几树烟。
这首诗虽然题名为“柳”,却抒发了游子的离情。岸边长长的柳条仿佛舍不得游子远去,要牵住即将启程的船。柳树被人格化了。暮色苍茫中,船上的游子也频频回首眺望河边如烟的垂柳,好象在向亲人作别。
我国古代与柳有关的掌故就更多了,这里仅举一例。清代西征大将军左宗棠斩驴的故事和后人的颂诗,至今仍在西北地区广为传颂。
清朝同治年间,俄国军队霸占北疆领土,朝廷派左宗棠为大将军,西征抗敌。同治五年(1866年),左军挥师入甘,但见沿途“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左即传令:“凡大军经过之处,必以植树迎候,否则,无论巡抚、县令,提头来见。”军令如山倒,很快地,大军明天到哪,树就先天栽到了哪。左率军一路厮杀到北疆。返回时,沿途已是“千里陇原,柳絮娜娜”。在凯旋途中,左宗棠见一些树皮剥落,以致枯死。左下车细看,发现一棵树下系着一头驴子,它正在啃柳树的皮,左宗棠当即火冒三丈,下令侍卫,将驴牵到酒泉城内鼓楼下,然后击鼓传令,集合军民、官吏前来听令受训。左站在鼓楼上,下令当众斩杀驴子,并宣布,若有人胆敢破坏柳树,与驴同罪,格斩勿论。人们心胆俱惊,谁也不敢再伤一棵柳树,几年以后,柳树成荫。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左大将军植树爱柳的功劳,就将左公西征时所栽的柳树起名为“左公柳”,甘肃巡抚杨昌浚,还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以赞颂此项功德。诗云:
大将西征人未还,
湘湖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柳树柳诗,令人感叹。
白居易的《杨柳枝》则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诗道:
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观察柳絮形状很细致,他的《池上絮》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池上无风有落晖,
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
湿却无穹不得归。
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Ⅷ 贺知章的诗都有什么 除了《回乡偶书》和《咏柳》
贺知章诗全集
驾知章,字率真,会稽永兴人。少以文词知名。擢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家。后接大常少卿,迁礼部侍部,加集贤院学立,改授工部恃郎。俄迁秘书监。知章性放旷,晚尤纵诞,自号四明狂客。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更善草隶,人共传宝。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已下咸就执别。年八十六卒。肃宗赠礼部尚书。诗一卷。
题袁氏别业一作偶游主人园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采莲曲
稽山罢雾郁磋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麦荷。
答朝士
镇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这渠不道是吴儿。
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首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饶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校理还供。
海潮在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马,犹理云外峰。
故乡古无际,明发怀朋从。
送人之军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分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更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土赐宴赋得谟字
面学会玄览,东堂发圣漠。
天光烛武巴,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援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场点,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唐禅社首乐章
《唐书·乐志》曰:玄宗开元十三年弹社首山余地批乐。迎神用顺和,皇帝行用太和,登船、奠玉帛用肃和,迎俎人用雍和,初献
用寿和,饮福用福和,还宫用太和,送神用灵具醉以代顺和。
顺和
至能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实,增广陈厥诚。
黄抵授如在,泰折俟威亭。
望人家桃李花
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准各。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叹落远。
的陈长奉明光控,氯工半人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岁不调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田井傍,成通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木可村,会持仙实荐君王。
泰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待戎。
造成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无宰,授律取文华。
胃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族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征传晋苑东。
喜人藉责实,乐正理丝桐。
歧陌涵徐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雍和
夙夜着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集盛以采,房组斯荐。
推德推馨,尚兹克通。
泰和
恨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利顺其湮。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放穆不已,袁对斯臻。
福和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洗,执天有禺。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
上帝临我,云胡肃当。
太和
昭昭有唐,天件方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事神配极。
表和
黄抵是低,我其夙夜。
爱畏诚絮,匪逞宁舍。
礼以球玉,荐厥茅籍。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大和
肃我成命,于昭黄批。
袭冕而把,团降在斯。
五吉克各,八变季施。
辑熙肆靖,厥心匪离。
奉和御制春台望
青阳市王道,玄览阳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
缭绕八川浮,它晚双闭映。
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
华滋的四丹青树,预气氤包金玉堂。
尚有灵蛇下拨峡,还征瑜宝人陈仓。
自首秦奢汉穷武,后应万徐宫百数。
旗国五丈殿千门,连绵南阳山西垣。
广画综纸夸绕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
荆临章深赵丛台。何加尧协将禹室。
层栏宋窦下龙舆,清管运迄半绔流。
一听南风引育舞,长谣北极仰鸡居。
Ⅸ 咏柳江南春歌曲4/2拍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江南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韵译
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
散译
干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828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
Ⅹ 《咏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通过什么来赞美春天
《咏柳》这首诗描写的是初春季节的景色,通过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