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何为企业的经营杠杆效应如何利用经营杠杆效应
一、经营杠杆效应基本理论综述
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所以,产品只有在没有固定成本的条件下,才能使贡献毛益等于经营利润,使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同步增减。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这一现象称为经营杠杆效应。经营杠杆是指在扩大销售额(营业额)的条件下,由于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对降低,所带来增长程度更快的经营利润。在一定产销规模内,由于固定成本并不随销售量(营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随着销售量(营业量)的增加,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相对减少,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营业风险也称经营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风险,尤其是指利用营业杠杆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的风险。
影响营业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产品需求的变动、产品售价的变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动、经营杠杆变动等。经营杠杆对营业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企业欲取得经营杠杆利益,就需承担由此引起的营业风险,需要在经营杠杆利益与风险之间作出权衡。
为了对经营杠杆效应进行量化,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率”,并用公式加以表示。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DOL= (△EBIT/ EBIT)÷(△S/S) 公式1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DOL=(EBIT+F)/EBIT 或者DOL=Tcm/(Tcm-F)公式2
DOL为经营杠杆系数;EBIT为息税前收益;△EBIT为息税前收益变化量;S为销售额;△S为销售额变化量;F即固定成本;Tcm为边际贡献。
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按公式2 经营杠杆系数DOL大于1。
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常常使用经营杠杆来衡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它是企业计算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盈余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第一,它体现了利润变动和销量变动之间的变化关系。
第二,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风险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变,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第四,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
第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产品售价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第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产品单位变动成本越低,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以上基本理论只说明了企业息税前利润大于零的情况。然而企业息税前利润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的情况都存在,甚至企业经营也会出现一些极端情况。那么当企业处于后面几种情况时该理论如何运用?该理论没有给出或无法解释,从而使该理论在学习理解和实践运用中有了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对此问题做一些粗略探索,以说明这一理论在企业处于不同情况下的运用。
二、经营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销售额变化与息税前利润变动及经营杠杆系数计算分析
若某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60万元,单位产品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元。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销售额变动与息税前利润变动同方向。
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销售额的增加,杠杆系数DOL由负值到无穷大再到正值不断减少最终收敛于1。这说明杠杆系数DOL不总是大于1。具体来讲,销售额<100万元时,息税前利润小于零时,DOL<0;销售额=100万元时,息税前利润等于零时,DOL为无穷大;销售额>100万元时,息税前利润大于零时,DOL>1。
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息税前利润小于零时(亏损状态):当50万元<销售额<100万元时,|DOL|>1;当销售额=50万元时,|DOL|=1;当销售额=50万元时,|DOL|<1。
4.杠杆系数DOL不总是大于1,进而说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不一定大于销售额变动率。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才大于销售额变动率。
(二)固定成本与杠杆系数DOL关系计算分析
取上例资料,且边际贡献=120万元时分析固定成本F变化对杠杆系数DOL的影响,DOL=120/(120-F)。
三、经营杠杆效应存在状态及强度分析
通过以上经营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经营杠杆效应存在状态及强度应分以下几种情况说明。
(一)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大于零时(盈利状态)
设企业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为S0。当销售额S>S0时,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大于零,此时杠杆系数DOL>1,存在经营杠杆效应。通过表1、表2、图1、图2发现销售额S在临近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S0,杠杆系数DOL值极大且变化也大,说明在这一区域经营杠杆效应明显,息税前利润对销售变化非常敏感;此后随销售额的增加杠杆系数DOL值仍大于1但其值小且变化逐渐减弱,说明在销售额远离这一区域增加时,经营杠杆效应将由强变弱,息税前利润对销售变化敏感但不强烈;当销售额增加到很大时,杠杆系数DOL值收敛于1,在这一过程中经营杠杆效应将由弱变为不存在,息税前利润对销售变化敏感性大为降低。
(二)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等于零时(盈亏平衡状态)
当销售额S=S0时,息税前利润等于零。此时,销售额从小于S0左边趋近于S0,杠杆系数DOL趋近于负无穷大,销售额从大于S0右边趋近于S0,杠杆系数DOL趋近于正无穷大。说明在这一点上经营杠杆效应无穷大,息税前利润对销售变化敏感程度无穷大。
(三)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小于零时(亏损状态)
当销售额SS1时,杠杆系数|DOL|>1,经营杠杆效应存在,息税前利润对销售变化非常敏感,即销售增长速度小于减亏速度。
(四)当企业经营处于极端情况时
1.企业经营处于停业状态,即当销售额S=0时,按公式2 杠杆系数DOL=0。
2.企业经营处于停止营业点时,即产品售价等于单位变动成本。此时企业营业或不营业亏损相同。按公式2 杠杆系数DOL=0,说明销售与利润无关。
3.企业经营处于极度亏损,即产品售价小于单位变动成本。此时销售量越多亏损越大。按公式2 杠杆系数0
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大于零时(盈利状态),杠杆系数DOL大于1,经营杠杆效应存在。可以用杠杆系数DOL的实际计算值,分析说明息税前利润变化率大于销售变化率和衡量经营风险大小。基本理论有关杠杆系数DOL影响因素分析正确,符合实际。
其次,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等于零时(盈亏平衡状态),杠杆系数DOL无穷大,息税前利润变化对于销售变化反应最强烈。如果企业处于盈利状态,则企业面临的亏损风险最大;如果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则企业面临的扭亏为盈的可能性最大。
Ⅱ 经营杠杆是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经营杠杆定义 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反映销售和息税前盈利的杠杆关系。 经营杠杆原理 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所以,产品只有在没有固定成本的条件下,才能使贡献毛益等于经营利润,使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同步增减。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这样,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在管理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中就常根据计划期产销量变动率来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为了对经营杠杆进行量化,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率”,并用下列公式加以表示: 经营杠杆系数也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 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即EBIT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1)经营杠杆系数计算。 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常常使用经营杠杆来衡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它是企业计算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盈余变动率与销售额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第一,它体现了利润变动和销量变动之间的变化关系; 第二,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杠杆作用和经营风险越大; 第三,固定成本不变,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第四,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 企业一般可通过增加销售额,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措施来降低经营杠杆和经营风险。 控制经营杠杆的途径 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金额、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等措施使经营杠杆率下降,降低经营风险。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经营杠杆 一方面是从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单价和销售量增加,边际贡献就会增加,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因为分母还要减去一个固定成本,分母总是小于分子的,因此同时增加一个数值时,相对于金额较大的分子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而相对于金额较小的分母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则整个式子越小,即经营杠杆系数越小,举例:如边际贡献=100,固定成本=20,则经营杠杆系数=100/(100-20)=1.25,当由于单价上升而使边际贡献增加20时,即边际贡献=120,固定成本不变,则120/(120-20)=1.2<1.25,即经营杠杆系数变小,两者呈反方向变化,其他也一样分析。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知道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则越大,如果单价和销售量增加,那不相当于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吗?经营风险就会越小的,经营杠杆系数也会越小,所以其与经营杠杆系数呈反方向变化。 经营杠杆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DOL=(EBIT+F)/EBIT 或者DOL=Tcm/(Tcm-F) F即固定成本 EBIT为息税前收益 Tcm为边际贡献经营杠杆理解一方面:是从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单价和销售量增加,边际贡献就会增加,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因为分母还要减去一个固定成本,分母总是小于分子的,因此同时增加一个数值时,相对于金额较大的分子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小,而相对于金额较小的分母来说,它增加的幅度相对要大,所以分母增加比例越大,则整个式子越小,即经营杠杆系数越小。 举例:如边际贡献=100,固定成本=20,则经营杠杆系数=100/(100-20)=1.25,当由于单价上升而使边际贡献增加20时,即边际贡献=120,固定成本不变,则120/(120-20)=1.2<1.25,即经营杠杆系数变小,两者呈反方向变化,其他也一样分析。 另一方面: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则越大,如果单价和销售量增加,那相当于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经营风险就会越小的,经营杠杆系数也会越小,所以其与经营杠杆系数呈反方向变化。
Ⅲ 何为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有何作用简答
二、经营杠杆
1、经营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反映销售和息税前盈利的杠杆关系。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
2、经营杠杆的作用:
(1)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规模大的企业的固定成本很高,这就决定了其利润变动率远远大于销售变动率。业务t越高,固定成本总额越大,经营杠杆越大。企业要想多提高盈利能力,就必须要不断增加销售,就可以成倍获取利润。单位变动成本较高,销售单价较低,经营杠杆同样会偏大,利润变动幅度仍然大于销售变动幅度。也就是说,获得能力与利润增长的快慢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2)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
在较高经营杠杆率的情况下,当业务量减少时,利润将以经营杠杆率的倍数成倍减少.业务t增加时,利润将以经营杠杆率的倍数成倍增长。这表明经营杠杆率越高,利润变动越剧烈,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反之,经营杠杆率越低,利润变动越平稳,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小。通常情况下,经营杠杆高低只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小,不能直接代表其经营成果的好坏。在业务量增长同样幅度的前提下,企业的获利水平不同;但在业务量减少同样幅度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的下降水平也不同。无论经营杠杆高低,增加业务最是企业获利的关键因素。
(3)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
通过计算企业的经营杠杆可以对企业未来的利润以及销售变动率等指标进行合理的预测。通过计算企业计划期的销售变动率来预测企业的销售!。这有利于进行较快的预测。与此同时,可以进行差别对待,针对不同的产品来预测不同的销售变动率,有利于企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4)用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
由于经营杠杆系数的高低代表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所以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通常都通过计算经营杠杆的大小来进行风险分析。可直接用经营杠杆率及业务最变化率相乘来计算利润变动率,然后在基期利润基础上计算备选方案的预期利润,最后从备选方案中确定一个最优的方案。这样便可获得一个最佳的经营决策,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经营杠杆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当销售收入减少时,经营杠杆会发挥消极作用,造成息税前利润比同期销售收入减少的速度更快,当销售收人增加时,经营杠杆会发挥积极作用,使息税前利润比同期销收入增长的速度更快。这一点充分表明了其两面性。
二、财务杠杆是筹资管理中一个工具。主要是用来衡量企业制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也就是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是否合理。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普通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作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作用是负债和优先股筹资在提高企业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业的投资利润与负债利息率的对比关系为基础的。
1.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此时企业盈利,企业所使用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即息税前利润) 除债务利息之外还有一部分剩余,这部分剩余收益归企业所有者所有。
2.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企业所适应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债务利息,对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业便需动用权益性资金所创造的利润的一部分来加以弥补。这样便会降低企业使用权益性资金的收益率。
由此可见,当负债在全部资金所占比重很大,从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时,其所有者会得到更大的额外收益,若出现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其所有者会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对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效应成为财务杠杆的作用。
Ⅳ 什么是无杠杆的贝塔系数
无杠杆的贝塔系数是指剔除财务杠杆的贝塔系数,是为了计算相关无财务风险企业特意剔除的部分。
无财务杠杆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没有财务风险,无财务杠杆的贝塔系数是企 业经营风险的衡量,该贝塔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就越大,投资者要求的投资回报率就越大,市盈率就越低。因此,市盈率与无财务杠杆的贝塔系数之间的关系是反向的。
β系数是一种评估证券系统性风险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种证券或一个投资证券组合相对总体市场的波动性,在股票、基金等投资术语中常见。
(4)无经营杠杆的状态扩展阅读:
杠杆反映投资正股相对投资认股证的成本比例。假设杠杆比率为10倍,这只说明投资认股证的成本是投资正股的十分之一,并不表示当正股上升1%,该认股证的价格会上升10%。
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
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即EBIT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在评估股市波动风险与投资机会的方法中,贝塔系数是衡量结构性与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其真实含义就是个别资产及其组合(个股波动),相对于整体资产(大盘波动)的偏离程度。
与系统风险相对的就是个别风险,即由公司自身因素所导致的价格波动。
总风险=系统风险+个别风险
而Beta则体现了特定资产的价格对整体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即,市场组合价值变动1个百分点,该资产的价值变动了几个百分点——或者用更通俗的说法:大盘上涨1个百分点,该股票的价格变动了几个百分点。
用公式表示就是:实际中,一般用单个股票资产的历史收益率对同期指数(大盘)收益率进行回归,回归系数就是Beta系数。
Ⅳ 什么是经营杠杆,他有哪几种计算方法,有何作用
经营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反映销售和息税前盈利的杠杆关系。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
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是指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
经营杠杆示意图
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所以,产品只有在没有固定成本的条件下,才能使贡献毛益等于经营利润,使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同步增减。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这样,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在管理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中就常根据计划期产销量变动率来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
为了对经营杠杆进行量化,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率”,并用公式加以表示。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计划期经营利润计算公式
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
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即EBIT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Ⅵ 如果固定成本为零,则经营杠杆系数为1,企业没有经营风险。 ( )
正确答案:
B:错
答案解析:
如果固定成本为零,则经营杠杆系数为1。但并不意味着企业没有经营风险。
Ⅶ 为什么财务杠杆可选择而经营杠杆有时不能选择 企业为什么会依赖财务杠杆
一、经营杠杆系数
1、含义: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
2、计算:原始基本(跨期)计算公式:
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业务量变动百分比
=(△EBIT/EBIT)/(△X/X)
变形简化(基期)计算公式:
DOL=基期贡献边际/(基期贡献边际-固定成本)
=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1+FC/M3、经营杠杆系数计算与说明
(1)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增长(减少)所引起利润增长(减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4、当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的增加而递增;当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的增加而递减;当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于无穷大。此时,只能保本。若稍有增加便可能出现盈利,若稍有减少,便会发生亏损。
5、结论:只要存在固定成本,经营杠杆就会存在并发挥作用;经营杠杆系数总是大于或等于1的;经营杠杆系数是衡量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系数成正比。
二、财务杠杆系数
1、含义:普通股每股收益(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税息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2、计算:基本公式 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百分比/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
=(△EPS/EPS)/(△M/M)
变形公式 DFL=税息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利息)
3、作用:它可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估计财务杠杆利益的大小,评价财务风险的高低。
4、财务杠杆计算与说明
①财务杠杆系数表明的是EBIT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
②在资本总额、EBIT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收益也越高。
5、结论:负债是财务杠杆作用的前提,无负债则不会产生财务杠杆收益或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用越强,财务风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