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汇率的低估和高估

汇率的低估和高估

发布时间:2021-04-28 08:01:07

『壹』 若一国货币汇率高估,往往会出现什么

一国货币汇率高估对国家来说,会有三个影响: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国际收支逆差。

汇率高估实际上可以表示为本国货币升值的幅度高于其国内通货膨胀与国外通货膨胀差额,也就是本国货币汇率高于相对购买力平价。

按照相对购买力定理,由于各国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会相应降低各国的实际购买力,因此,汇率也要相应地按各国通货膨胀的比例偏离旧的平价。

(1)汇率的低估和高估扩展阅读

在自由外汇市场上,汇率由外汇供求关系决定,一般不存在高估现象。而在由官方外汇机构制定汇率时,则会出现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过高地估计本国货币的价值,提高本国货币汇率的现象。

例如,美、日两国发生通货膨胀,美国的通货膨胀使物价指数由原来的1OO%上升为200%,而日本的通货膨胀使物价指数由原来的100%上升为140%,假设原来的美元对日元的汇价为:1美元=1 80日元,那么,出现通货膨胀后的汇率应为:1美元=180×70%=120日元。

假如美国以低于其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如为175%)计算汇率,汇率为:1美元=180×80%=144日元。

『贰』 什么叫做货币高估,货币低估

高估低估,是从一国看另一国。对于不开放的国家,货币太多就通胀太少就通缩,不存在高低估的问题。
对于开放的国家,当一个国家流通中本国货币太多而其对他国汇率没有相应降低,就是高估。
相反就是低估

『叁』 人民币汇率是被高估还是低估了

当然是低估了。
中国是个大国十几亿人口 960万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形式 可想而知啊 资源丰富 劳动力极其的低廉 所以中国出口一直在世界排在前几位的 危机中任是第一 那么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一直是逆差 非常不满 危机中他们需要找这个平衡 所以要逼中国政府让人民币升值 从而增加进口 商务部调查最多时有55个国家围堵中国出口商品 也正是有人民币升值预期 全世界的热钱都通过各种的途径涌入中国 换取人民币的资产 这就是为什么股市楼市不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人多只要政策对头 消费是个巨大的市场 所以经济要好于其他国家 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金融危机没受到多大的影响 除了海外投资 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没有完全的开放 货币现在很坚挺 人民币对美圆最高应该突破6

『肆』 请问汇率被高估的主要体现是什么

好像可以通过购买力平价来体现的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机制。
就是说P1/P2=汇率
我记得我们书上的例子是 Big Mac在每个国家的价格
列了一长串 然后说明人民币是低估货币
瑞士法郎是高估货币。
你可以看看购买力平价的网络

『伍』 直接标价下实际汇率大于一 本币和外币分别是被高估还是低估

前则高后则低

『陆』 在外汇市场中,本币被高估或低估,其中,高估和低估是什么意思

被高估,就好比一样东西,实际上只值10元,但被恶意炒作到了15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即是被高估,现实价格超过实质该值的价格即是被高估;低估意思即相反,值10元的东西被炒至5元或更低,关于货币当局在市场上如何干预,应该就是对于不同的情况各国银行会对利率和政策方面会有调整了。这要自己慢慢理解吧我觉得。

『柒』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低估还是高估

现在的金融从很大程度上面来说已经不能完全参照书本上面的理论知识了。从平均水平来说 中国的平均工资在2000-3000左右 美国也基本在2000左右,但如买一件衣服 中国要300-500,而在美国基本上在30-50 (货币的汇率不考虑)。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物价偏高 或者说 中国的货币价值偏低。但从全局来说,中国不可能让汇率有5%以上的上升,因为这样我们所有出口企业的净利润为负,将会面临大部分出口公司倒闭停业,引发中国的金融危机。这种事例在2007年的人民币升值后就已经发生过,且事态非常严重。相信中国政府还是会在汇率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与手段抵制全球人民币需升值的压力与言论

『捌』 一国为什么要维持一个高估的汇率高估更好还是低估更好

汇率不存在高估还是低估,一个国家的汇率与本国货币的币值紧密相关,实际上也是主权的体现,必须按照本国的经济和金融状况以及世界的经济状况制定适当的汇率,并不能由其他国家操纵强迫改变汇率。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与美元的汇率是1:1.2,汇率不能说不高,不过对国内的经济并没有多少积极作用。当时国内的外汇非常紧缺,全靠出口资源类商品赚一点外汇,用来进口国家急需的物资。

『玖』 判断人民币是否被高估、被低估的依据和理论有哪些

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高估或低估,有许多判断维度。比较理论化的是购买力平价,在不同的国家,按当前的汇率指定等值货币,各自的购买力比较可以成为汇率高估低估的一个理论上的评判标准。
判断人民币是否存在高估和低估,则相对方便。目前境内人民币还是在一个封闭的市场中交易形成的汇率,买卖以实需原则为主,因此理论上市场供需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但人民币汇率有时受到央行的干预,扭曲了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因此,目前的市场汇率和单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汇率是不一致的。只要当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增长的时候,表明央行通过市场大量买入美元打压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相反,当某一时期央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下降的时候,则人民币汇率出现高估趋势。

『拾』 人民币汇率是被高估还是低估了

从六大因素看人民币汇率

摘要: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在通过不断评估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国际影响和国内影响之后,于2005年07月21日开始采取渐进方式允许人民币汇率浮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从单一钉住美元改为钉住一揽子货币、放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攀升。现在人民币升值成为全球政治和经济搏弈的中心。
关键字:汇率 价格 升值 贬值
正文:自从中国启动汇率改革以来,有关人民币下一步升值多少的猜测便成为热门话题。但是,中国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的并非“升值”,而是要建立起由市场力量对汇率进行定价的新“机制”。在10多年来的汇率改革中,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基本格局,其间虽然也经历了贬值和升值压力的交替影响。上世纪90年代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段时期,人民币遭遇到了贬值的巨大压力,有人认为人民币存在被高估的现象。刚迈人21世纪不久,人民币也出现过短期的贬值压力。过去的几年,人民币汇率面临的是升值的强劲压力,又有人认为人民币存在被低估的现象。其实,人民币存在贬值或升值压力的交替影响,及被认为高估或低估的现象都是在现行人民币汇率安排下所形成的对汇率预期的正常反映。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正是在不断地经受贬值和升值的交替压力之下维持基本稳定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即使有微弱升值,但在参考“一揽子货币”和市场供求等因素的新机制下,人民币不会升值太多。人民币值的大幅升值必然引发经济的剧烈动荡,蒙代尔就曾经警告说,人民币升值会对亚洲经济货币政策一体化产生不利影响,会导致东南亚不稳定,甚至可能会导致东亚地区经济的衰退。而且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肯定要受我国国内经济状况、价格水平、国际收支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已经减弱,所以人民币汇率会在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略有升值。
一 中国的财政经济状况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中国GDP的增长和财政收支的增长是直接助长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根本原因。但随着宏观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GDP的增长率将会放慢。同时,财政上的增收因素变化和一些减税措施的出台和弥补国有资产损失而增加的财政支出,会影响到财政状况。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财政经济因素仍旧存在,但已经减弱。
二 国际收支状况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资本项目下的收支状况,对汇率影响是长期的、而且是双向的。资本收支顺差,短期可能引起本币的升值,但因为顺差是顺差国的负债、逆差国的权益,这种负债的积累必然又会导致本币的贬值。中国国际收支的3个主要构成部分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其中,经常项目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在减弱;资本项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逐步加强;外汇储备的作用以调节国际收支为主转向了以干预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我国的对外投资会有所增加,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外资流入,但影响有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仍将推动人民币汇率上行,但力量将有所减缓。
三 价格水平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中国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基本上可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商品零售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作为参照,其原因是作为这两个指标的现行统计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是可以用作对外贸易的。数据表明:近10年来的这两个指标总体上升是缓慢的,低于同期的美国同类指数的上升幅度。这是构成人民币实际汇率稳中有升的一个基本原因。然而,同期的中国的非贸易商品,例如,住宅、医疗、教育等,即基本上没有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却以远超过贸易商品价格水平的速率上升,形成了贸易商品价格与非贸易商品价格严重背离的现象。
一国非贸易商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引导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最终推动贸易商品价格水平的提升。但在中国,由于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与出口结构趋同造成的内部竞争,使得这种成本转移推动贸易商品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变得比较缓慢。
四 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刺激经济,增加产出和收入,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本国货币价值变化的影响却有着不同的作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本国货币贬值;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却会使本国货币升值。
我国从1998年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政府支出和发行公债为主要内容。从1998年到2004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达9100亿元,每年拉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左右。连续几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形成的对人民币的升值因素是非常强劲的。进入2005年,我国先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淡出,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可以认为,影响人民币升值的财政政策因素已转为“中性”。

五 国际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现阶段美国经济状况变化是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最大的国际经济因素。美国经济状况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利率,美联储连续几次提高利率。而人民币利率只调高过一次,幅度为o.27%。人民币升值压力中的美元低利率因素已经消除。二是汇率,美元汇率连续几年的大幅度走低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突现的重要原因。随着美元汇率的稳定,加上美联储持续加息和市场加息预期的基调,为美元汇率反弹注入了新的动力。可以说,人民币升值压力中的美国经济状况影响因素已经松弛。另一方面,受国际油价攀升和飓风影响,今年美国经济增长比上年有所放慢,但随着美国财政刺激措施逐步奏效以及灾后重建投入的增加,将会刺激美国国内需求回升和就业增加,估计美国经济继续处于平稳增长期。虽然欧元区经济则很难走出低迷,但日本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这些因素也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
六 预期与投资的影响
人们的预期会影响一国货币对外汇价。目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较强。但由于目前市场交易者在市场的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外汇市场投资计划也比较理性,不会像股票市场那么极端,所以不会出现汇率大幅度升值的可能。
另外,央行对汇率水平的态度也很重要,这个态度可能具体反映到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管理上来,进而影响人民币的走势。央行报告重申要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总之,中国深化经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稳定的、持续的、较高速度的发展,只要这一发展态势不变,那么由此形成的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的基本格局也将会延续。所不同的是,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会更完善,而且金融机构和进出口企业已开始适应具有灵活性的汇率机制,并且对今后的业务发展显示了信心。今后,中国将继续按照主动、可控和渐进的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健全面向市场、更加具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未来的走势不会大幅度升值。
希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汇率的低估和高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海航集团信托贷款 浏览:139
基金专业理财产品 浏览:962
淘宝优惠券佣金插件 浏览:811
邮政分公司金融岗位 浏览:592
优灏金融服务费 浏览:968
股转协议股票 浏览:409
网上银行理财产品论文 浏览:516
别人股票涨自己的股票不涨 浏览:315
以为杠杆培育新动力 浏览:221
铁路总公司是全球最大非金融公司 浏览:792
金融服务专业属于什么类 浏览:364
基金持仓越来越多 浏览:563
杠杆系数说法 浏览:699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467
微金所是什么理财产品 浏览:997
铼本股票 浏览:499
pp基金官方理财下载 浏览:514
萨斯病毒股票 浏览:9
高杠杆之殇华为员工落泪事件 浏览:712
房贷金融服务费合不合法 浏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