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购买力平价理论无法充分解释汇率的原因

购买力平价理论无法充分解释汇率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04-28 08:07:26

1. 购买力平价理论无法说明的是(多选)

CDE

2. 购买力平价理论无法说明

3、ACDE
4、ABCD
5、ABD

3. 如何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说又称PPP理论,是汇率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一价定律是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假设前提。该理论认为,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也就是说,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从静态的角度考察汇率的决定,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的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从动态的角度考察汇率的决定及变动,说明的是某一段时期内两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取决于两国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或物价水平)的变动率之比。实际上,相对购买力平价是在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基础上考虑了两国货币的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
举例:绝对购买力平价:同样的一包方便面,在中国购买需要6元人民币,在美元购买是1美元,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1美元=6人民币.
相对购买力平价:方便面在中国涨价了,变为8元人民币,在美国也涨价了,变为1.1美元,汇率为:1美元=8/1.1=7.2727人民币

4. 阻碍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现实中实现的原因有哪些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论。瑞典学者较早就研究了购买力平价方面的问题。瑞典于1745--1777年曾脱离铸币平价而实行过浮动汇率,此后汇率剧烈波动。政府企图通过干预保持汇率的稳定,但屡遭失败。另外,由于瑞典参加了长达7年的英法战争,使国内通货膨胀加剧。

5. 试用购买力平价理论解释国家越穷价格水平越低的现象。(详细、清晰)

首先需要解释什么是货币购买力,然后再理解购买力平价。
1、货币购买力:是指一定单位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2、购买力平价:就是两种(或多种)货币对于一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之比,亦即两种货币在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商品时的价格之比。例如,购买同等数量和质量的一揽子商品,在中国用了80元人民币,在美国用了20美元,对这些商品来说,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是4:1。也就是说,在这些商品上4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等于1美元的购买力
在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比较时,通常采用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用官方汇率对各国货币进行统一换算,但官方汇率并不能完全反映各国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价,使比较的结果不太准确。购买力平价是通过价格调查收集对比国家150多类、2000多种代表规格品(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资料,并利用支出法计算的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作基础,用国内生产总值按150多类划分的支出构成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购买力平价。它是不同国家、不同货币的价格之比,是一种比价指数,实质上是一种计算真实的汇率。
购买力平价的基本思想是,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物价上涨,而物价是一国货币价值在商品市场的体现,物价的上涨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相互紧密联系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使该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将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导致该国汇率的下跌。因此,一国货币对内价值的下降必定导致其对外价值的下降。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解释这种机制的代表性学说。
在经济学上,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Parity,PPP) 是一种根与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 货币 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对各国的 国内生产总值 进行合理比较,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 汇率 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该理论指出,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 汇率 将会趋向于靠拢 购买力平价 。一般来讲,这个指标要根据相对于经济的重要性考察许多货物才能得出。

1、概述
购买力平价汇率对于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现行的货币汇率对于比较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产生误导。例如,如果墨西哥比索相对于 美元 贬值一半,那么以美元为单位的 国内生产总值 也将减半。可是,这并不表明墨西哥人变穷了。如果以比索为单位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而且进口货物在对墨西哥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重要(因为这样进口货物的价格将会翻倍),那么货币贬值并不会带来墨西哥人的生活质量的恶化。如果采用购买力平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1、购买力平价与生活水平
即使使用正确的购买力平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只能表明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产出值,而不能直接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的尺度。其它的指标,如住宅和校舍的质量、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污染程度、消费者保护法的力度等等,很难测定,并且未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反映出来。所以即使是用购买力平价调整过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要谨慎使用,因为它只是生活质量的众多标准之一。

例如2002年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40 000美元,购买力平价调整后是27 000美元,美国是27 500 美元,调整后为36 000美元。但是美国的犯罪率比日本高,贫困人口和地区比重比日本大,而日本的人均国土面积比美国小,国民享有的个人自由据称比不上美国。而且生活质量还依赖于主观判断和个人好恶。最后,平均国内生产总值并不能表明财产分配是否平等。

6. 1、多选题 购买力平价理论无法说明:A.汇率中短期变动趋势B.汇率长期变化趋 C.

你题目没有C,D选项啊~

7. 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实证中为什么不成立

人民币利率平价论的实证不成立的简单原因分析

第一,利率平价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前提是资本能在两国自由的移动,但是我国在资本和金融市场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实现资本的国际间的自由移动相对困难,这造成了利率平价论不适用的根本原因。
第二,当时我国的汇率政策是盯住单一的美元,所以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并未受到两国利率差异的影响,也就是说利率的变动并没有决定汇率的变动。
第三,在我国从1997年到 2005年,先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以及SARS等突发事件。防范突发事件,保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人为地对汇率进行调控,保持汇率稳定。
第四,利率利率平价论在一些实证研究中被人为是长期理论,而我们的分析偏向于中短期,所以利率平价理论不成立。

8.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缺陷及有效地方

购买力平价理论被认为是解释汇率应有趋势的一种理论,也被认为是解释长期汇率的一种理论。依据该理论,一国的价格水平上升,该国的货币就会贬值,或者说,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的国币会贬值。
购买力平价理论具有很强的合理性: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这实际上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这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向,因而其方向是正确的。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价值量既定,则两国纸币购买力的差异实际上代表了两国货币所体现的价值量的差异。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两国货币价值量之比。因而两国货币兑换的汇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表现出来。购买力平价决定了汇率的长期趋势。不考虑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短期因素,从长期来看,汇率的走势与购买力平价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购买力平价为长期汇率走势的预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购买力平价把物价指数与汇率水平联系起来,而且研究思路相对简单明了,对指导投资有一定意义。

理论基础的错误: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但货币数量论与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不想符合的。 把汇率的变动完全归之于购买力的变化,忽视了其他因素。如国民收入、国际资本流动、生产成本、贸易条件、政治经济局势等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也忽视了汇率变动对购买力的反作用。 该理论在计算具体汇率时,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物价指数的选择上,是以参加国际交换的贸易商品物价为指标,还是以国内全部商品的价格即一般物价为指标,很难确定。 绝对购买力平价方面的“一价定律”失去意义。因为诸如运费、关税、商品不完全流动、产业结构变动以及技术进步等会引起国内价格的变化从而使一价定律与现实状况不符。

参考资料来自:http://ke..com/view/43324.html?wtp=tt 网络

9. 为什么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计算出的汇率与实际汇率不一致

因为实际汇率源于资本流动 而市场是决定汇率的最终力量 供需决定货币的价格

阅读全文

与购买力平价理论无法充分解释汇率的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海航集团信托贷款 浏览:139
基金专业理财产品 浏览:962
淘宝优惠券佣金插件 浏览:811
邮政分公司金融岗位 浏览:592
优灏金融服务费 浏览:968
股转协议股票 浏览:409
网上银行理财产品论文 浏览:516
别人股票涨自己的股票不涨 浏览:315
以为杠杆培育新动力 浏览:221
铁路总公司是全球最大非金融公司 浏览:792
金融服务专业属于什么类 浏览:364
基金持仓越来越多 浏览:563
杠杆系数说法 浏览:699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467
微金所是什么理财产品 浏览:997
铼本股票 浏览:499
pp基金官方理财下载 浏览:514
萨斯病毒股票 浏览:9
高杠杆之殇华为员工落泪事件 浏览:712
房贷金融服务费合不合法 浏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