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新加坡汇率干预手段

新加坡汇率干预手段

发布时间:2021-04-30 14:41:06

① 中国银行以什么手段控制汇率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活期存款 0.36% 三个月 1.71% 半 年 1.98% 一 年 2.25% 二 年 2.79% 三 年 3.33% 五 年 3.60 % 利息=本金×利率×期限 五年利息=10000×3.6%×5= 1800元 注:2008年10月9日取消了利息税,目前是免税的

1、中国银行的基本介绍

中国银行于1912年经孙中山先生批准在上海成立,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之一。1912~1928年,中国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负责代理国库、承汇公款、发行钞票等。[1] 1928~1942年,中国银行作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改革管理机制,在中国金融界率先走向国际市场,先后在伦敦、新加坡、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1942~1949年,中国银行作为国际贸易专业银行,负责政府国外款项收付,发展国外贸易并办理有关贷款与投资。

2、汇率产生的原因

各国货币之所以可以进行对比,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因在于它们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汇率的决定基础。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为本位货币。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 如在实行金币本位制度时,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为22K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纯金;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纯金。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1英镑=4.8665美元,汇率就以此为基础上下波动。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做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 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着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汇率对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等具有影响。

3、中国银行的历史发展

1、 912年1月初,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正式上书孙中山,建议“就原有之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重新组织,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1912年,大清银行副监督陈锦涛经时任政府司法总长的伍廷芳提名,出任临时政府财政总长并且常驻上海,开始借助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的力量,着手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建立政府中央银行。[2]1912年1月28日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召开股东大会,大会决定由股东会职员组成中国银行临时理监事会,负责与正副监督筹订章程,并管理全行事务。1912年1月24日由孙中山总统下令批准成立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应运而生。1912年2月5日正式开业1912年—1928年 中国银行成为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行使当时政府中央银行的职能。1916年 抗拒袁世凯政府停兑令,全力维护中行信用。1916年-1923年 中行历近十年之久,全面整理京钞问题。中国银行(7张)1917年 则例之争——官商争夺中行领导权的斗争。1927年 武汉国民政府集中现金,汉口中行损失惨重。1928年 中行重要转折点——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 。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1930年-1937年 兴建外滩中行大厦,抗衡上海外资银行。1932年 发起成立中国征信所,开创中国征信事业。1929年-1936年 中行开设海外机构,拓展我国外汇业务。1929年-1936年 扩大贷款规模,转变贷款结构,支持国内生产发展。1931年 组建中国保险公司,推动保险业务发展。1932年 平息公债风潮,推动整理公债。1933年-1935年 世界银市剧烈动荡,中行力阻白银外流。1932年-1933年 中国银行力主废两改元,积极参与币制改革工作。1935年4月间,国民政府再次修订中国银行条例,试图以强迫中行再次改组的方式垄断金融,导致中国银行的实际控制权事实落入四大家族中,成了官僚资本主义聚敛财富的工具。1939年 南京政府成立四联总处,调整四行分工。1938年-1942年 加强钞券调运,供应抗战需要。中国银行总行大厦1939年-1941年 平衡上海汇市,全力维持汇价。1939年-1943年 坚持进行货币斗争,抵制日伪金融侵略。1939年-1945年 努力争取侨汇,积极支持抗战。1942年中国银行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专业银行。1946年-1949年 “粒米百元”——恶性通货膨胀给中行带来严重影响。1947年-1948年 南京政府勒令外汇移存,中行迫于压力抵制未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政府接管了中国银行,同年12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由上海迁至北京。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中国银行。原总管理处随民国政府迁往台湾,至1960年在台重新开业。1949年-1952年 承担外汇经营管理工作,成为我国外汇专业银行。1949年-1950年 积极稳定金融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恢复。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向我国驻港机构发布保护国家资产,听候接管的命令。1950年4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1950年-1952年 反封锁、反禁运、反冻结,促进对外贸易发展。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1964年-1976年 加强外汇资金运用,支持远洋运输船队建设。1968年-1976年试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实现出口收汇保值。1973年 加强调研工作,按时完成陈云同志布置的十个调研专题。1978年 顺应改革开放需要,开创中国信用卡先河。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1979年-1980年 中国银行进行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成立。1979年-1989年 加强外汇管理,发行外汇兑换券。1979年 解决中美冻结资产问题,促进中美金融合作发展。1979年-1992年 加大外资利用,发行国际债券。1979年-1980年 恢复国际金融组织合法席位,支持国内经济文化建设。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的身份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原中国人民银行一个分支部门、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转为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1987年-1992年 取得港币澳门币发行权,利于港澳经济繁荣稳定。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由外汇管理局经营,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1994年 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发钞银行。2003~20132003年,国家选择中国银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两家试点银行之一。2004年 中国银行稳步推进股改工作,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2004年7月22日 中国银行推出第一款奥运题材金融产品——长城VISA欧元卡雅典奥运珍藏版,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雅典。2004年8月23日 中国银行在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为中国奥运健儿举办庆功酒会。2004年8月26日,经国务院、银监会批准,中国银行以汇金公司独家发起的方式,整体改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内部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取得了长足进步。2005年2月22日 中国银行作为国内独家经销“北京奥运金”的金融机构,在京成功发行第一组“北京奥运金”本色系列产品2006年 中行实现精彩上市,开启百年历程新篇章。[3]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中国银行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大奖。中国银行奥运存折2009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一位。2009(第六届)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新出炉的“2009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更好地体现了今天的中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这次调查共涉及17个行业,457 家候选公司。中银行凭借良好的信誉度入选明星榜。2010年 在《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巴菲特杂志年度金融大奖”评选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2010年(第七届)中国25家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位列第7位。百年庆2011年 国际金融监督和咨询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在法国戛纳发布全球29家具有系统性影响力的银行名单,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乃至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中唯一入选的机构。中银百年港澳纪念钞2011年9月23日,中国银行首个境外大宗商品融资中心新加坡挂牌。中国银行副行长岳毅说,中行是首个在境外成立大宗商品融资业务区域中心和福费廷业务区域中心的中资银行。随着亚太区贸易发展,尤其是中国和东南亚贸易发展,中资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也在快速发展,自1936年起就开始在新加坡经营业务的中国银行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至2013年中行在新加坡有7个分支机构。中行新加坡分行当天也和中国石化子公司联合石化签署了开展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协议。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魏苇和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助理局长黎秀婷出席了当天的挂牌和签约仪式。[4]2012年 中行百年行庆。2013年中国银行与乌干达DFCU银行合作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开设中国业务柜台,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咨询业务,以适应两国双边贸易和投资业务的快速发展。这是中国银行在海外设立的第六家中国业务柜台。[5]股份制改中国银行中国银行于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围绕"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整合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启动了新的航程。中国银行成为了国内首家H股和A股全流通发行上市的公司。作为国内A股市场IPO最大、市值最大、流通股份最多的上市公司,中行上市没有分拆任何资产,而是采取了整体上市方式,为国有银行改制试点创造了一个成功范例。整体上市不留存续公司,有利于建立和巩固良好的治理机制,实现中国银行品牌的统一经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既符合中行适应金融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自身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股权投资多元化的需要,更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② 留学新加坡 如何应对人民币美元汇率波动

别着急提前换汇

人民币贬值,意味着换取同样的外币要花更多的人民币。以美元为例,现在换1万美元就比8月份前得多花好几千元,也是有些肉疼的。因而,不少有外汇需求的人们决定提前“囤外币”,因而各家银行换汇窗口爆满也不算新闻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民币贬值有暂告一段落的趋势,因而也有专家表示,从最近管理层的表态来看,短期内人民币贬值的空间不会太大,所以除非有较大的需求,不必着急换外币。

短期不用外币可考虑外币理财

近期人民币的频繁波动,也催热了一度销声匿迹的外币理财产品。有理财师表示,此前基本无人问津的外币理财产品,现在来咨询的人渐渐多了。

以往,由于外币存款利率、外币理财产品收益一般非常低,较高的年化收益都在3%左右,较动辄3.5%~5%的“宝宝类”人民币理财产品来说实在没有竞争力,因而少有人问津。但在近期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外币理财除了可以获得本身的收益外,还可能获得一笔额外的“汇率变动”收益。比如在投资期限内,该币种对人民币升值1%,那就等于额外获得了1%的收益,总体收益或可以超过人民币理财产品,因而竞争力还是有的。

因而,理财师建议大家:“如果手中的外币在一定时期内不用,稳健的外币理财产品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目前,银行外币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型和不保本型,不保本型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高于保本型。这两类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在0.3%-4%。一般涉及的币种有美元、欧元、日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港币、英镑等,投资期限3个月-1年不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外币理财业务还额外有最高限额问题。目前,每个人每年可以兑换的外汇总额不得超过5万美元,这也使得普通市民的外币理财注定只能“小打小闹”。

房产、股市投资仍需谨慎

诚然,人民币贬值会使得老百姓寻求其他的保值工具,这其中房地产、股市等会成为大家自然而然的选择。但有关专家也指出,从最近国内各地楼市的降价来看,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已经开始有破裂的痕迹,而政府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房地产泡沫危害现有的经济,这次人民币贬值可以说是对当下我国国内现有楼市泡沫,通货紧缩等的一剂特效药,通过人民币贬值,人们可以将会提高对房地产等保值工具的需求,进而维持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缓慢下跌,最后促进社会改革的稳定过渡。而至于这剂特效药有多大的效果,中国经济能否成功的软着陆,仍需继续观察。

注意:“蚂蚁搬家”式购汇将遭限制

到国外留学、旅游、购置房产或投资的人们需要注意了,想要再通过“蚂蚁搬家”来换大量外币可能不那么容易了。目前,我国对公民换汇规定是每年每人不超过5万美元。以前,大家普遍做法是找一些亲戚朋友“凑份子”,即所谓“蚂蚁搬家”式购汇。但新规实施后,这也许就行不通了。

据悉,外汇管理部门已下发通知,加强银行代客售付汇业务监管,对可能的分拆交易提高警惕,必要时拒绝购汇申请。根据外管局的规定,5个以上不同个人,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分别购汇后,购汇总金额超过等值20万美元,并将外汇汇给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个人在7日内从同一外汇储蓄账户5次以上提取接近等值1万美元外币现钞;同一个人将其外汇储蓄账户内存款划转至5个以上直系亲属等情况,界定为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限制个人购汇,是国家为避免游资化整为零流出国内的风险,对于个人出境游、留学等正常用途不会有太大限制和影响。

③ 最近一段时间新加坡币兑换人民币汇率怎么一直在降低

为应对通缩、提振经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28日意外宣布,调整该国的汇率政策,降低新加坡元汇率区间的斜率,并下调了该国通胀预期。受该消息影响,新加坡元兑美元汇率当日重挫逾1%,创三年半最大跌幅。

不同于其它央行,新加坡金管局从1981年以来就采用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实施手段,即令新加坡元汇率参考以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一揽子货币为新加坡的主要贸易伙伴和竞争者,其权重不对外公布,但目前美元无疑占极大比例。金管局当日降低新加坡元汇率区间的斜率,实际上就是令新加坡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区间下滑,从而促进新加坡元汇率走软,特别是兑美元汇率

④ 能具体谈一谈新加坡bbc汇率制度吗

新加坡的汇率制度及其重要作用

从1981年以来,新加坡实行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新元汇率参照主要贸易伙伴和竞争者的货币进行管理,篮子货币权重不对外公布;贸易加权的汇率可在一定区间内波动,汇率水平和爬行浮动每半年公布一次。新加坡定期对汇率区间进行评估和调整,使汇率能够爬行变动,防止出现对均衡汇率的较大偏离。从1980年底到2004年上半年更长的时间段来看,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了73%。由于国内通胀率比其贸易伙伴低,新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12%。实证研究表明,新元实际有效汇率与其均衡汇率基本上是贴近的(MacDonald 2004),不存在明显的汇率失调(misalign— ment)。这说明,新元汇率具有一定的弹性,反映了新加坡国民经济和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国民储蓄率高等经济基本面因素。

新元汇率管理是新加坡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新元的名义有效汇率就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常情况下,汇率主要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整,1998年以来的大多数时间就是如此(Anderson 2005)。但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物价稳定,货币当局加大了汇率调控的力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新元汇率有几次明显的政策性调整:1981— 1985年和1988—1997年,在经济增长较快、劳动力市场趋紧的情况下,货币当局让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升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经济增长明显放慢,货币当局于是通过名义有效汇率贬值推动经济复苏。对新加坡货币反应函数的分析表明,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1个百分点,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就升值1.89%,即实际有效汇率升值0.89%(Parrado 2004)。

近二十多年来,新加坡的消费物价指数涨幅明显低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平均水平,表明新加坡通过名义有效汇率的调整,较好地实现了维持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我国与新加坡的显著差异

Williamson曾指出,新加坡是实行BBC制度的成功典范。值得关注的是,世界上真正参考篮子货币调节汇率的经济体比实行钉住单一货币的经济体少得多,而且宣称钉住篮子货币的经济体往往难以实现其汇率调控目标。事实上,新加坡}E率制度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第一,新加坡经济规模小,不透明的汇率制度引起的国际压力相对较小。不公布篮子货币的构成、权重、汇率波幅等重要信息,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对汇率制度的投机性攻击,但也容易给外界以汇率操控的口实。新加坡经济规模小,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小,不容易因汇率机制不透明而受到较大的国际压力。

我国经济规模庞大,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大,且对美国有巨额贸易顺差。如果我国长期实行透明度较低的BBC制度,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缓慢,美国等国家还会以汇率操纵为由,对我施加种种压力,导致贸易摩擦和跨境资金大量流动,加大汇率制度的脆弱性。

第二,新加坡容易根据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灵活地调整汇率,减少汇率失调(misalignment)。尽管新元汇率根据篮子货币和波动区间进行管理,但也具有一定的弹性。新加坡市场化程度高,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发达,经济基本面和国际收支的变化很容易反映到外汇市场上,货币当局能够准确地据此调整汇率,减少其对均衡水平的偏离。此外,新加坡不存在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现象,降低了汇率调整的压力。如1994年以来,尽管经常项目持续较大顺差,但资本和金融项下资金大量净流出.

在我国,汇率调整缺乏准确依据,汇率失调问题可能难以得到解决。由于经济处于持续的结构调整之中,宏观经济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增加了均衡汇率估算的难度。目前经济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不发达,外汇供求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难以据此对汇率进行合理调整。特别是在不透明的BBC制度下,央行管理汇率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大,处理不好,汇率失调问题可能很难得到根本解决。预计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将维持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较大“双顺差”的格局,对汇率形成持续的升值压力。如果汇率调整缓慢或不当,就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影响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均衡发展。

第三,新加坡经济基本面和金融市场状况良好,有利于保持汇率制度稳定。国际经验表明,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操作复杂,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其能否顺利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这种制度的信心。Eiehengreen(2002)曾指出,新加坡的汇率制度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不在于汇率机制的设计,而是其他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一是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新加坡财政约束较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财政持续盈余,货币当局因无需为政府融资而得以专注于物价稳定目标。二是金融监管得力,银行体系较稳健,资本市场发达,有助于抑制跨境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防范投机性攻击,维护金融安全。三是国际收支风险较小。新加坡公共部门没有外债;由于国内利率相对较低,企业和银行通常较少借用外币债务。同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持续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充裕,增强了对外支付能力和市场对新元汇率的信心。四是国内产品和要素市场富有弹性,能够对汇率大幅波动、贸易条件恶化等冲击及时作出调整,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相比之下,近期我国在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市场发展、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稳健性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中长期内,更是面临资源瓶颈约束突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重偏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历史欠账较大等问题,可能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资本管制的进一步放松,未来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状况将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如果不能较好地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和市场预期,BBC制度将难以维持,我国的经济金融稳定也会受到较大冲击。

第四,新元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大,国内利率作用较小。新加坡出口额、进口额都远超GDP,其中出口约占总需求的2/3。因此,新元有效汇率的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和产出都有很大的影响。模拟分析表明,新元贸易加权汇率指数一次性升值1%,GDP、非石油的出口和国内消费物价指数将分别下降 0.3、0.14和0.15个百分点。而利率一次性提高1个百分点,上述三个指标分别只下降0.17、0.05和 0.07个百分点(Ee et al 2004)。总之,新加坡不存在国内利率政策,利率对经济的影响较小。通过有效地管理汇率,就可以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在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比新加坡小得多,汇率对物价、进出口等方面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例如,尽管我国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对GDP的比率)高达70%以上,但一半以上的进出口是加工贸易,对汇率不是很敏感。整体来看,我国贸易进出口与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更多是受国内外需求、国内储蓄投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又如,我国CPI商品篮子中包括近40%的非贸易品,其中许多公共事业价格受到人为控制,影响了汇率与物价的相关性。事实上,人民币实际双边汇率和贸易加权平均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都远不如实际利率和信贷增长的影响大。因此,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应主要通过利率而非汇率管理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在实行BBC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很可能为了避免汇率的较大波动而使国内利率的决定受制于人,最终得不偿失。

第五,新加坡事实上实行钉住通胀的货币政策,减少汇率名义锚作用受到削弱的不利影响。在单一钉住美元的情况下,汇率可以作为“名义锚”(nominal anchor),稳定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有利于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行不透明的BBC制度后,市场参与者很难准确判断汇率政策取向和汇率、国内价格走势,因而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汇率的名义锚作用受到很大削弱。长期以来,新加坡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保持物价稳定,根据预期通胀率与通胀目标可能的偏离调整名义有效汇率。尽管没有公开宣布,但新加坡的货币操作具有明显的钉住通胀(inflation targeting)的特征。这早已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很高,成功地稳定了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解决了汇率名义锚作用削弱带来的问题。无独有偶,波兰、智利等国在转向钉住篮子货币之前或同时,也实行了通胀目标制。

我国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后,市场供求和篮子货币何者为人民币汇率调控的主要依据,尚有待时间的检验。这增加了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削弱了汇率名义锚的作用。尽管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日波幅不超过中心汇率上下0.3%,央行仍希望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但随着汇率波幅的放宽和中心汇率的调整,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将增大。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实行通胀目标制还有很大的难度。主要原因在于:央行还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维护物价稳定的信誉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和风险约束还有待加强,其对价格信号的反应还不是很灵敏,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仍处于持续的结构调整过程中,要素市场不发达,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稳定,不利于央行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地调控经济,等等。因此,我国还很难通过实行通胀目标制,应对BBC制度下汇率名义锚缺失带来的挑战。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与新加坡的经济金融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实行类似新加坡的BBC汇率制度,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汇率调整缓慢、失调问题长期存在;汇率名义锚作用缺失,货币政策操作受到较大制约;汇率制度不稳定,易受投机性攻击;易给人以汇率操纵的口实,恶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等等。因此,长期来看,我国不宜实行 BBC制度,并将篮子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但近期内,人民币软钉住篮子货币,既可让汇率动起来,同时央行可以灵活地进行调整,防止汇率出现大的波动。由于人民币只是一次性升值2%,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大量套利资金流人将影响货币政策操作。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最有效办法,是尽可能用较为市场化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办法,使汇率双向波动,同时避免给外界以汇率操纵的印象。

中期内,为了增加国内利率决定的自主性,防止汇率失衡和资源配置扭曲,应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不断增加汇率弹性。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弱化和外汇市场趋稳,就应及时扩大汇率波动区间,更多地让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市场供求决定汇率水平。此时不必再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整,而是大体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爬行区间。针对汇率弹性增加以后名义锚作用削弱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如构建货币条件指数,根据利率、有效汇率、信贷增长等综合状况,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加强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避免为了保持汇率基本稳定而牺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物价稳定的目标;加强对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的监测、统计和分析,为实行钉住通胀的货币政策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⑤ 人民币为什么与外币汇率不一样

中国虽然一再声称没有操纵人民币汇率,但是没人信,懂一点经济知识的人都能想得到,这里就不多讲,人民币是固定汇率,汇率由政府干预和制定,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中采用浮动汇率,由市场需求决定。
你说的汇率不一样,是中国没有开展人民币和外汇自由兑换,也没有相关的金融衍生手段如:期货、期权、掉期等来规避风险,但是国外贸易商要使用这些手段避险,这些业务一般都在开放度较高和监管得力的市场进行,如:新加坡外汇市场,纽约金融市场!所以汇率和中国汇率不一样,像新加坡就早于中国推出沪深300指数的期货,美国在80年代就有人民币期货交易!

⑥ 新加坡币对人民币汇率为什么这两年掉的厉害

因为人民币这两年升值了很多。
不止对新加坡元升值,对美元、英镑、欧元等主要货币都升值了不少。

⑦ 为什么新加坡的汇率要比人民币高,一国的汇率是由什么原因决定的

一国的汇率是由国家经济实力强弱所决定的,按照现在实时汇率:1新加坡元=4.8965人民币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阅读全文

与新加坡汇率干预手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青岛银行理财到期后几天到账 浏览:635
银行汇率有关的实证论文 浏览:645
建华科技股票 浏览:922
光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怎么样 浏览:152
未来金融服务行业 浏览:509
ndf与即期汇率之差 浏览:261
贵金属icp检测机 浏览:240
6月23日英镑汇率 浏览:487
销售贵金属经验分享 浏览:343
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 浏览:871
佣金和技术服务 浏览:96
湖北融资租赁管理办吧 浏览:208
信托银监会证监会 浏览:752
微店分销佣金 浏览:970
美国期货指数杠杆率 浏览:801
报一淘设置多少佣金 浏览:553
广东贵金属交易是期货吗 浏览:40
贵金属延期保证金账户明细 浏览:697
期货连续涨跌停 浏览:209
境外汇款到国内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