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急求:《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下列答案
第一章a按货物的流向分为出口、进口、过境;按划分进出口的标准不同又可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按贸易内容可以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依有无第三方参与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以运输方式可分为陆路、海陆和空运、邮购;清偿工具不同可分为自由结汇方式和易货贸易;交易手段不同可分单证贸易和无纸贸易。b世界分工是指直接上给国之间的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使国名经济内部的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广泛发展的结果。世界市场或国际市场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商品流通领域的总和,它是在民族市场或国内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产物。
第二章a李的思想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程度不同,而临一个国家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而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此情况下前者可以专门生产有利程度最大的商品,后者则可专门生产不利程度最小的产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可以得到比自己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缺陷在于当练过处于这种状况时,两种商品生产的绝对不利程度相同时,则没有互惠贸易发生。假设甲国生产1单位x产品要100天,生产1单位y产品要200天,乙国生产1单位x产品要200天,生产1单位y产品要400天,由于xy产品的成本比率在两国都是一样,因此没有一个国家有比较优势,两国之间不会发生贸易。b国际贸易理论经过了这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属于保护贸易的有重商主义(15世纪-17世纪),亚当.斯密决对利益理论(1776《国富论》),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1817《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约翰.穆勒相互需求理论(19世纪中叶《政治经济学原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的要素禀赋轮(20世纪30年代);属于保护贸易理论的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1841),凯恩斯超保护贸易理论(20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出现了贸易自由化倾向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新保护主义浪潮到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贸易自由化谈判。由此可见世界贸易的历史是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交替进行。
第三章a征收的对象分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遍优惠税。b关税的征收方法有从量法,即从量税税额=货物计量单位数*从量税率;从价税,即从价税税额=进口货物总值*从价税率;混合税局统一税目中订有从量和从价两种税率,征收时混合使用两种税率计征。c关于进口附加税以美国为例,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1893年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国际收支恶化。为了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维持进出口平衡,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自1971年8月15日起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外国商品的进口税上再加征10%的进口附加税,以限制进口。
第四章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前者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者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出口;后者是对商品制定严格的套利,间接的限制商品进口。
第五章a甲乙两国做交易,价位买方,乙为卖方,甲国的银行向乙或乙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即为买方信贷;同上例若甲所在国银行向甲提供贷款即为卖方信贷。b商品倾销是指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另一国销售的行为。外汇倾销是指出口商利用本国货币贬值,占领国际市场的行为。在本国货币贬值的条件下,用国外货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降低,在国外市场对本国出口商的价格弹性较高的条件下,价格的降低会引起对本国出口商品需求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出口收入。
第六章a条约是指全面规定缔约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条约,其内容广泛,涉及到缔约国经济、贸易、航海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协定是缔约国之间未调整和发展相互之间经济贸易关系而签订的书面协定,与条约相比,所涉及的面比较窄,对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湾港规定的比较具体,有效期段,签订的程序也比较简单,一般只须经签字国的行政首脑或其代表签署即可。b甲乙两国为缔约国,则无论将来是甲还是乙给予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豁免都必须给予对方。国民待遇是指甲乙为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诺,保证对方的公民、企业、船舶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同等的待遇。c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有:1非歧视原则2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3一般取消和一般仅指原则4公平贸易原则5豁免与采取保障措施原则6磋商调解原则7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待遇原则8贸易政策法规在全国统一实施和头民原则。世贸原则1歧视原则2贸易自由化原则3透明度原则4市场准入原则5公正、平等处理贸易争端原则6给予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最优惠待遇原则。
第七章a二战之后,资本主经济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其表现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和不断发展。b影响1促进了区域内部贸易的自由化,内部贸易的迅速增长;2匙内各国的国际分工根为精细,并因此影响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格局3改变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
第八章a目前国际商品贸易分为9类: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鲜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草2类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物质4类动植物油、油脂和蜡5类未列名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6类主要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8类杂项9类为分类的其他商品。b原因是1战后各国产业结构急剧变动(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并逐渐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基础。2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对加速服务国际化起了重要作用。3国际经济合作方式的多样化极大地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4各国政府的支持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实施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九章a进口替代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替代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华,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如战后初期,泰国只有一些碾米业、锯木业和采锡业,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到60年代泰国已发展了纺织业、水泥、炼油工业和车辆、电器装配等。出口替代发展面向工业出口工业,以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传统的初级品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持续增长。马来西亚、泰国、象牙海岸等国军走过这条路,劳动密集型装配和出口加工模式是通过建立出口加工、装配工业,对进口的半成品或零部件加工或装配后再进行出口。b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高达35%,这一比例已超过不少发达国家。而且我国有些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已非常高,目前我国纺织品产量的59%以上依赖国际市场;我国的丝绸有70%以上用于出口。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要成为经济大国,首先必须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第十章a动态意义:国际汇兑的专门性经营活动。静态意义:一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活动的各种致富手段和信用工具。b汇率标价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类型于六种分类1、基本和套算2、买入和卖出3、即期和远期4、名义和实际5、有效汇率6、固定和浮动。c(你自己提炼一下吧) 一、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1.确立了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新方针
1996年11月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后,中国外汇管理原则及其内容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可兑换前的侧重于外汇收支范围的严格审批转为对交易真实性进行审核,外汇管理的方式由事前管理、直接审批改为事后监督、间接管理的模式。这就是说,凡是经常项目下的交易,只要单证齐全、真实可靠,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对外支付货款及运、保、佣费用。按照国际常规和改革顺序,一国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应继续进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改革。不过,中国并没有急于求成。鉴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脱离实际,过快开放资本项目造成外汇流失、频繁发生金融危机的事实,中国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新方针,并在1997年1月14日新发布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进行了明确规定:“国家对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不予限制,……对资本项目外汇进行管理。”在市场机制不健全、外汇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中国作出对资本项目进行管理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和及时的。随即而来的亚洲金融危机证实了这一点。2.构建宽松的外汇环境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为中、外资企业及个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汇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本着这一原则,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努力抓了这样几项改革:一是于1997年1月1日起,开始进行远期银行结售汇试点,为企业提供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保值手段;同年10月15日,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中资企业开立外汇帐户,保留一定限额经常项目外汇收入。二是增加外汇管理的透明度、公开性。1999年5月28日,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开通了国际互联网网站,内容包括全部现行外汇管理法规、业务操作指南等。三是各地外汇管理部门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探索,开办了“红色通道”、“首问负责制”、“免费咨询电话”等新的服务项目,为中、外资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服务。四是在个人因私用汇方面,也在真实性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向便捷宽松的方向发展。1994年个人出境旅游只能换购 60美元,1996年提高到1000美元,1997年再次提高到2000美元。五是于2001年初允许中国境内居民从事B股投资,为国内持有外汇的居民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3.完善外汇市场建设1994年4月4日,设在上海的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运行,从此中国外汇市场由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外汇调剂市场发展到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新阶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卫星和地面通讯网络为媒体,通过计算机网络形成覆盖全国37个分中心的外汇交易联网系统。各交易中心主体是银行,各银行的交易员每天通过网络进行结售汇头寸交易,为银行提供交易、清算服务,保证结售汇制度下外汇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为了进一步完善外汇市场建设,1996年12月2日,中国颁布了《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暂行规定》,就银行间外汇市场组织机构、会员管理和交易行为等作出规定。1997年2月12日,中国又决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1998年12月1日,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宣布取消外汇调剂业务,并相应关闭各地外汇调剂中心,全部境内机构的外汇买卖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均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中,使银行间外汇市场更加统一规范,进一步发挥对外汇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4.积极推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1981年,中国批准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蛇口分行。1985年,中国允许在厦门、珠海、深圳、汕头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设立外资银行。1990年,为配合浦东开发,中国批准上海对外资银行开放,1992年,中国批准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宁波、福州、广州等7个城市对外资银行开放。但总的来看,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较为缓慢。从1996年起,中国加快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速度,1996年12月2日,中国允许设在上海浦东、符合规定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并同时颁布了《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暂行管理办法》。 1997年1月,中国首次批准上海的9家外资银行迁址浦东并经营人民币业务。1998年8月12日,中国又宣布允许深圳外资金融机构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1999年6月,中国批准25家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其中上海19家,深圳6家。1999年7月17日,中国批准扩大上海、深圳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范围。从地域范围上,上海扩大到江苏、浙江,深圳扩大到广东、广西和湖南;增加了外资银行人民币同业借款业务;放宽人民币同业拆借限制和人民币业务规模;允许同一家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分行之间自由调拨人民币头寸。由于中国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软环境建? 5.建立健全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能够全面反映一国与世界经济交往状况及外汇供求状况,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外汇储备与外债规模是否适度以及汇率水平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具有预警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 1980年,中国开始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1982年起正式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从1996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国际收支申报制度。199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开始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原则进行编制公布。2001年开始按半年期试编国际收支平衡表。至此,中国基本建立和健全了国际收支申报、监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宏观监测系统的加强和完善。6.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1996年底,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后,中国外汇管理当局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建国以来的外汇管理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1600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对47件法规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其中包括1997年1月修改后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使外汇管理法规更加系统、规范,符合实际需要。近几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又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外汇管理政策法规,为净化外汇环境、打击不法行为、鼓励出口等作了法律上的铺垫。这些法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完善资本项目管理的政策法规。 1997年7月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为了加强资本项目管理,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中国外汇管理当局颁布的重要政策法规有《银行外汇业务管理规定》、《境内外汇帐户管理规定》、《离岸银行业务管理规定》、《经常项目外汇结汇管理办法》、《外债统计监测实施细则》等,旨在区分经常项目收支,限制游资的流入,加强对借用外债的宏观调控和及时准确掌握中国外汇外债的统计监测数据。二类是打击非法外汇资金流动、保证合法外汇资金需求的法规。1998年受各种利益驱动,骗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势头愈演愈烈,扰乱了国内金融秩序。在此种情况下,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会同有关部委联合制订颁布了《关于骗购外汇、非法套汇、逃汇、非法买卖外汇等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行为的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法规,狠狠地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稳定了中国外汇秩序。三类是鼓励出口和利用外资的法规。1998年5月到1999年6月,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处于低迷状态,对外筹资能力也受到影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从1999年初到2000年,中国外汇管理当局独立或会同有关部委,制订出台了《出口收汇考核办法》、《关于简化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管理的外汇通知》、《关于改善外汇担保项目下人民币贷款管理的通知》、《出口收汇核销试行办法奖惩条例》等法规,支持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保证中国国际收支稳定和健康。
第十一章a种类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掉期交易、套汇交易、期货交易、互换交易、期权交易、期权交易。b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由于外汇汇率的波动,使外汇资产的持有者或国际经济交易中的债权债务者所拥有的机器或远期外汇资产或负债的未来实际价值发生变动,并使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种类:外汇结算风险,金融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外汇储备风险,经济风险。防范措施:1通过外汇交易进行保值如买卖即期外汇、远期外汇、调期交易、买卖货币期货、货币期权、互换交易。2食用一揽子货币计价保值。3提前或延结汇。4利用国际信贷保值。
第十二章a内容异国具名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给项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一、经常项目:贸易帐户、收入、服务、单方面转移帐户二、资本项目或资本/金融帐户1、资本帐户: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2、金融帐户3、官方储备帐户三、错误和遗漏镇内各户。差额有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差额、基本差额、资本项目差额、官方差额,储备差额最终总差额应为0。b原因1、周期性失衡:由经济周期的变动引起的根据经济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而变动。2、结构性失衡是指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的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3、货币性失衡:一国货币的价值的变动引起的 国内物价谁拼变动,使该国一般物价谁拼与其它国家相比较,相对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的失衡。4收入性失衡:经济条件的变化起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从而造成国际收支失衡。作用顺差会导致本国经济实力的增加,对外债权的增加,外国为还本国的债务对本币的需求增加,外汇供过于求,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同时大量的国际游资的涌入给本币供应量的增加,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若为逆差本国经济实力就会下降,本国的债务负担就会增加,对外汇的需求也会增加,形成国际债务危机,还会引起外汇汇率的上涨本币的贬值但这又一方面有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国内发生商品短缺,另一方面进口品的价格提高,导致进口的原材料和消费资料价格提高。国内物价的上升和进口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国内共饮的短缺,会促使整个物价水平的提高,最终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第十三章国际储备a货币性储备:黄金。外汇储备:国外银行存款、外国国库券。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b目前世界上仍然惯犯使用已三个月的进口额来作为确定适度国际储备量的标准,我国应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适当调整。
第十四章国际金融市场狭义指:块国际的信用市场:包括信贷和国际证券市场。广义:国际货币业务经营的总和:包括融资、交易和服务。传统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交易且受市场所在地国家法律管辖的市场,即外国金融市场或在岸金融市场是国内金融市场在国际上的延伸。新型: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且不受任何国家法律和法规管辖的金融市场,也称离岸金融市场。
欧洲货币:并非指欧洲国家的货币,而是指投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外的该种货币,又称“离岸货币”。
欧洲货币市场:四肢非居民相互之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种货币发行过国境外之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几经因非居民的欧洲货币存贷活动的市场又称离岸或境外金融市场。
第十七章a含义中国进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近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型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bc尚未找到不好意思。
第十八章a原因1、资本供求,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过剩资本转向经济落后,资本缺乏的发展中国家2、利率差异,资本为了增值,会从利率低的国家或者地区转向利率高的国家或地区,直至国际间利率水品大致一致为止。3汇率变动,当人们预期一国货币的汇率呈下降趋势,为了防止货币贬值的损失,该国资本会外逃,存在该国银行的国际短期资本也会调往他国,以防损失。4风险防范,如政治、经济风险的防范。b1、利用外国贷款开发了一大批能源、交通、原材料和通讯等建设项目,对加强基础工业薄弱环节的建设,提高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2、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了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技进步。3、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赠家了国家外汇储备。4、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c不好意思,答案还未确定
希望我的劳动能给您一点提示。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宪、韦金鸾、应诚敏、陈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贾建华、阚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新编国际贸易》,杨全发,中山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概论》蒋志芬 李银珠 中国金融出版社
『贰』 国际金融学习题
分析过程:第一, 我国某公司9月一日将在现汇市场卖出100万英镑,汇率GBP1=USD=1.4500 GBP=usD=1.4600 ,第二,我国某公司9月一日买入期货100万英镑汇率GBP1=USD1.4540.计算差值。
日期 现货 期货
8月2日 1英镑=1.4900美元 1英镑=1.4840美元,卖出32份英镑期货合约
9月1日 1英镑=1.4600美元
出售100万英镑汇票
(1.4600-1.4900)x100万=-3万 1英镑=1.4540美元 买入对冲
32份英镑期货合约
我这是标准答案,希望你能够及时采纳。
『叁』 几道汇率计算题,考试复习用!!!!!
1.自2010年6月19日央行重启汇改至2011年8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6.8%。2010年6月18日张某有2万美元的外汇,当时的100美元可兑换660元人民币,假如到2012年人民币升值10%,其他条件不变,则张某手中的外汇约(A)
A.缩水12 000元人民币 B.增值14 667元人民币
C.缩水13 200元人民币 D.增值13 200元人民币
【解析】2010年6月18日张某有2万美元的外汇,可兑换人民币:20 000×6.6=132 000元;到2012年人民币升值10%。则1美元可兑换的人民币为:6.6÷(1+10%)=6元;2012年2万美元可兑换人民币:20 000×6=120 000元;因此张某手中的外汇缩水:132 000-120 000=12 000元。
2.去年,某出口企业生产的A商品20万件,全部出口到美国,以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630(人民币元/100美元)计算,共获利润1 260万元人民币。如果今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他条件不变,该出口企业创造的利润比去年(C)
A少10万美元 B少26万美元 C多31万美元 D.多52万美元
【解析】根据题意,去年该企业获利润1 260万元人民币,平均每件产品获利润63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计算,获利200万美元。今年,该企业生产产品为:20×(1+10%)=22 件,其他条件不变,获利润:22×63=1 386万元人民币,当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时,所获利润折算成美元为:1 386÷[6.3/(1+5%)]=231万美元,比去年多31万美元。
『肆』 国际金融题目~!急!!!!!!!
1、假设外汇市场行情如下:
纽约市场:即期汇率 USD/FFR 7.0800/15
巴黎市场:即期汇率 GBP/FFR 9.6530/40
伦敦市场:即期汇率 GBP/USD 1.4325/35
试问:应如何进行三角套汇
将其转换成同一标价法:
纽约市场:即期汇率 USD/FFR=7.0800/15
巴黎市场:即期汇率FFR/GBP=(1/9.6540)/(1/9.6530)
伦敦市场:即期汇率 GBP/USD=1.4325/35
用中间价相乘: [(7.0800+7.0815)/2]*[( 1/9.6540+1/9.6530)/2]*[( 1.4325+1.4335)/2]=1.051,不等于1,有利可套,大于1,不同的货币套利方向不同,如果是美元,则可以先在纽约市场兑换成法郎,再在巴黎市场兑换成英镑,再在伦敦市场兑换成美元,减去套利投入,即为获利:单位美元获利:
7.0800*1/9.6540*1.4325-1=0.05056美元
2、若某年8月15日我某公司按当时汇率$1=DM1.5288向德国某商人报出销售核桃仁的美元和马克价,任其选择,该商人决定按美元计价成交,与我某公司签定了数量1000公吨合同,价值750万美元。但到了同年11月20日,美元与马克的汇率却变为$1=DM1.6055,于是该商人提出该按8月15日所报马克价计算,并以增加3%的货价作为交换条件。
你认为能否同意该商人要求?为什么?
用美元计价,11月共可收到美元750万美元
用马克计价,由于汇率的变动,即使增加3%的货价,11月共可收到美元750万*1.5288/1.6055*(1+3%)=735.60万美元
当然不会同意该商人的要求
习题:瑞士市场存款利率年息8%,英国市场利率年息13%,1GBP=2.5CHF,3个月远期汇率为: 1GBP=2.48CHF,,请问,有没有套利的机会,如果有,则10万CHF可获多少收益?
利差为5%,掉期率为(2.50-2.48)*12*100/(2.50*3)=3.2%,小于利差,有套利机会
可将瑞士法郎,即期兑换成英镑,并进行3个月投资,同时将卖出三个月后投资本利的远期英镑,到期时,投资收回并履行远期合约,减去瑞士法郎机会成本,即可获利:
100000/2.5*(1+13%/4)*2.48-100000*(1+8%/4)=424瑞士法郎
例:美国货币市场一年期利率为4%,英国货币市场为8%, 现汇汇率为1£=1.5$
问:
英镑对美元6个月的远期汇率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远期英镑年贴水率为4%(利差),半年贴水(贬值)2%
英镑对美元6个月的远期汇率:1£=1.5*(1-2%)=1.47$
假定某年3月一美国进口商三个月以后需要支付货款100万DM,即期汇率为1DM等于0.6000USD。为避免三个月后DM升值的风险,决定买入8月份6月期DM期货合同,成交价为1DM等于0.6100USD。6月份DM果然升值,SP为1DM=0.7200USD,相应的DM期货合同的价格上升到1DM=0.7300USD,如果不考虑佣金、保证金及利息,试计算该进口商的净盈亏。
现货市场损失(多支付):100万*(0.7200-0.6000)=12万美元
期货市场获利:100万*(0.7300-0.6100)=12万美元
期货获利正好补偿了现货的亏损.
假定一美国公司一个月以后有一笔外汇收入10万GBP,SP为1GBP=1.3200USD。为避免一个月后GBP贬值的风险,决定卖出8份一个月到期GBP期货合同(8*62500GBP),成交价为1GBP等于1.3200USD。一个月后GBP果然贬值,SP为1GBP=1.2800USD,相应的GBP期货合同的价格上升到1GBP=1.2820USD,如果不考虑佣金、保证金及利息,试计算其净盈亏。
现货市场亏损(少收入):100000*(1.32-1.28)=4000美元
期货市场获利: 8*62500*(1.32-1.282)=19000美元
期货市场获利补偿了部分现货市场亏损,净获利15000美元
例如:美国进口商从英国进口货物,3个月后支付16万英镑,£1=$1.6,为了避免3个月后英镑升值,购买看涨期权。期权费1600美元。
英镑升值:£1=$1.65
盈利:(1.65-1.6)*160000-1600=$6400
英镑贬值:£1=$1.55
放弃:(1.6-1.55)*160000-1600=$6400
英镑持平:£1=$1.6
无论执行与否,损失1600美元期权费
习题:
某瑞士出口商要在3月份投标,保证提供10辆电车,价值为50万美元,但投标的决定必须在3个月后即6月中才能作出。为了避免一旦中标后所获美元贬值的风险(当时的汇率为USD1= CHF1.5220),该出口商买入10笔美元卖出期权(每张金额为50 000美元),到期日为6月份,履约价格为USD1=CHF1.5000,每一期权费为CHF 0.0150。
假设到6月中旬,出现下列情况:
(1)该出口商中标,SP为USD1=CHF1.4300;
买入卖出期权,市场价低于履约价,执行期权,即以1.5的价格卖出,以1.43的市场价补进
期权获利:500000*(1.50-1.43)-500000*0.015=27500瑞士法郎
现货损失(少收入):500000*(1.5220-1.4300)=46000瑞士法郎
期权保值部分地补偿了汇率变动的瑞士法郎少收入损失,净损失: 46000-27500=18500瑞士法郎
(2)该出口商中标,SP为USD1= CHF1.5300;
买入卖出期权,市场价高于履约价,放弃期权,损失期权费500000*0.015=7500瑞士法郎
现货市场多收入:500000*(1.5300-1.5220)=4000瑞士法郎
由于汇率变动净损失3500瑞士法郎
(3)该出口商没有中标,SP为USD1=CHF1.4300;
出口商没有中标,成了纯期权交易,执行期权,净获利27500瑞士法郎
(4)该出口商没有中标,SP为USD1=CHF1.5300。
出口商没有中标,成了纯期权交易,放弃期权,净损失7500瑞士法郎的期权费
『伍』 国际贸易试题
进出口贸易实务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外经济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合同是 2 。
1.国际运输合同 2.货物买卖合同 3.货物保险合同 4.货款托收合同
2、 3 是与我国进行进出口贸易关系最大最重要的国际条约。
1.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 2.国际货物买卖行为条约
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4.国际贸易惯例
3、我国缔结的国际条约同我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应优先采用 2 。
1.国内法 2.国际条约 3.两者同时适用
4、“良好平均品质”FAQ标准,习惯上我们称之为( 3)。
1.精品货 2.优良货 3.大路货 4.劣质货
5、必须注明制造国的商品包装是定牌与(3 )包装。
1指定 2无牌 3定牌中性 4无牌中性
6、国际贸易中大多数商品采用 3 规定其质量。
1.实物样品 2.行业标准 3.文字说明 4.国际惯例
7、国际贸易使用最广泛的质量标准是凭 1 。
1.规格买卖 2.等级买卖 3.标准买卖 4.说明书图样
8、合同未规定计重方法,一般采用以 1 计量。
1.净重 2.毛重 3.公量计重 4.理论计重
9、货物买卖合同中的“唛头”是 1 标志。
1运输 2指示性 3警告性 4重量体积
10、在下列国际贸易术语中,卖方承担风险基本相同的是 4 。
1. E组与F组 2. C组与D组 3. E组与D组 4. F组与C组
11、美国FOB vessel 规定,出口税与其他税捐费用由 1 负担。
1买方 2卖方 3双方
12、中国甲公司与德国乙公司签订了出口某种商品的合同,合同约定数量为250公吨,单价为每公吨78英镑CIF不来梅,交货品质以中国质检总局品质检验为最后依据。在本案中,应与承运人签订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是: 1 。
1.中国甲公司 2.德国乙公司
3.中国甲公司和德国乙公司 4.德国乙公司和中国甲公司
13、以CFR成交,应由 3 。
1.买方办理租船订舱并办理保险 2.卖方办理租船订舱并办理保险
3.卖方办理租船订舱,买方办理保险 4.买方办理租船订舱,卖方办理保险
14、对租船人提前完成装卸作业所支付的奖金称为 3 。
1短滞费 2速滞费 3速遣费 4短卸费
15、中国某公司以CFR达成出口交易,由中方租船。如果中方不愿意承担目的港的卸货费用,可以要求采用CFR 3 。
1班轮条件 2吊钩下交货 3舱底交货 4卸到岸上
16、由自然灾害造成货物的损失,应由投保 2 险的保险公司赔付。
1平安 2水渍 3意外 4特殊
17、CIF合同的保险金额应以 4 支付。
1.美元 2.人民币 3.欧元 4.合同货币
18、在海上船舶、货物遭遇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称之为 3 。
1意外海损 2单独海损 3共同海损 4部分海损
19、只赔偿超过免赔部分的免赔率是 2 。
1相对免赔率 2绝对免赔率 3部分免赔率 4全部免赔率
20、中国甲公司拟用招标方式采购一成套设备,向包括美国乙公司在内的十余家厂商发出包含有设备性能、规格、品质、交货日期等内容的招标书。乙公司在接到招标书后制作了投标书。甲公司在接到乙公司及其他公司的投标书后,通过决标,最后确定乙公司中标,并向乙公司发出了中标通知书。上述各行为中, 3? 的行为属于要约。
1.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招标书 2.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投标书
3.甲公司对所有的标书进行决标 4.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中标通知书
21、 4 单据仅适用于对我国进口货物进行保险时使用。
1保险单 2保险凭证 3联合凭证 4预约保单
22、银行的托收业务属于 3 信用。
1.银行 2.企业 3.商业 4.国家
23、对出口方而言,以下哪种付款方式风险最大?3
1.L/C 2. 即期D/P 3.远期D/P 4.D/A
24、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最为重要的结算方式是 3 。
1.汇付 2.托收 3.信用证 4.承兑
25、出口商品的运输单据,重量与尺码吨的小数点应保留 3。
1. 1位 2. 2位 3.3位 4. 不用保留小数点
26、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检验的通行做法是 3 。
1. 出口国离岸前检验 2.商品到岸后检验
3. 装运港检验目的港复验 4.无明确做法
27、不可抗力一般不包括以下情况 4 。
1.地震 2.火灾 3.罢工 4.货币贬值
28、仲裁裁决结果,如败诉方拒绝执行,可由胜诉方向 4 申请强制执行裁决事项。。
1.国内法院 2.国际法院 3. 败诉方所在地仲裁院 4. 败诉方所在地法院
29、目前我国行使出入境商品检验、鉴定和管理的行政执法机构是 3 。
1.国家商检局 2.国家海关 3.国家质检总局 4.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
30、下列招、投标业务属于发盘的是 2 。
1.招标 2.投标 3.开标 4.中标
二、多项选择题
1、国际货物买卖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2 、3、4 。
1.复杂性 2.风险性 3.难度大 4.易产生损失与纠纷
2、国际贸易的范围包括 2、3、4 、1、5 。
1.许可贸易 2.货物贸易 3.技术转让 4.服务贸易 5.知识产权转让
3、国际货物买卖适用的法律有 1、2、3、 。
1.国内法 2.国际贸易惯例 3.国际条约 4.著名专家论著
4、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我国提出的保留内容有 1、2 。
1.适用范围 2.合同形式 3.运输条款 4.质量条款
5、命名商品的方法概括主要有( 12345 )等方法。
1.用途 2.原材料 3.成分 4.外观 5.制作工艺
6、商品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品的 1、2、3 。
1.自然属性 2.用途 3.性能特征 4.加工程度
7、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企业 2、3 系列标准。
1.产品检验 2.质量管理 3.质量保证 4.综合服务
8、合同注明“中国橡木三夹板面,黄铜拉手,规格16”×17”×28””其采用了 1、2 质量标准方式。
1.规格 2.产地名称 3.等级 4.标准
9、合同规定商品质量,归纳起来主要分 1、2 。
1.实物质量 2.文字说明 3.协商规定 4.国际惯例
10、合同中数量机动幅度条款一般就是 1、2 。
1.溢短装条款 2.约定条款 3.增减条款 4.运输条款
11、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我国的国别号码是 2、3、4 。
1、689 2、690 3、691 4、692、
12、国际通用的条形码主要有 1、2 条码。
1 UPC 2 EAN 3 AEP 4AUP
13、商品重量“以毛作净”应在合同的 1、3 条款中注明。
1.数量条款 2质量条款 3.价格条款 4.卫生条款
14、合同包装条款的内容一般包括 1、2、3 。
1包装材料 2包装方式 3包装物品的数量或重量 4包装质量
15、目前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贸易术语惯例有 2、3、4 。
1 1974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术语通则 2 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3 1932华沙-牛津规则 4 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案
16、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1、2、3 。
1、在CIF术语中,买方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
2、在E、F、C、D四组术语中,E组的卖方责任最小
3、在F组术语中,卖方须将货物运至约定的地点或目的地交货
4、F组术语包括FAS、FOB、FDA三个贸易术语
17、FOB的术语变形有 1、2、3、4 。
1班轮条件 2吊钩下交货 3包括理舱 4包括平舱
18、在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命题是: 3、4、2 。
1.在FOB术语中,买方自费租船;在DDP术语中,卖方自费租船
2.在C组术语中,卖方自费投保;在F组术语中,卖方自费办理出口结关手续
3.在CIF和CFR术语中,卖方自费投保且承担货物的运输费用
4.在DAF和CPT术语中,买方自费办理货物进出口结关手续
19、卖方如在合同规定的时间以前交货,买方有权要求 1、3、2、4 。
1准时发货 2赔偿损失 3拒收货物 4合同无效
20、班轮“运费吨”包括 2、4 。
1价值吨 2重量吨 3件数吨 4尺码吨
21、滑动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2、3 。
1管理费用 2原材料成本 3工资成本 4汇率变动
22、程租船可分为 1、2、3 航次租船。
1单程 2来回 3连续 4间断
23、以下单据属货物所有权凭证 1、2、3 。
1记名提单 2不记名提单 3指示提单 4到岸提单
24、通用集装箱交接方式为 1、2、4 。
1堆场到堆场 2货运站到货运站 3码头到码头 4门到门
25、海上风险主要分为 34 。
1外来风险 2特殊风险 3自然灾害 4意外事故
26、共同海损的牺牲与费用应由以下 123 按比例分摊。
1船舶方 2货物方 3运费方 4第三方
27、以下属于特殊附加险的险种是 234 。
1短量险 2交货不到险 3黄曲霉素险 4拒收险
28、票据有以下特性 1234 。
1流通性 2无因性 3文义性 4要式性
29、不可抗力的构成条件是 134 。
1.事件在合同成立后发生 2. 当事人已采取行动但损失无法避免
3.事件发生当事人无法预见、控制和克服 4. 不是当事人故意或过失造成
30、属于顺汇的汇款方式有 123 。
1电汇 2信汇 3票汇 4托收
三、计算题
1、我某公司出口商品每公斤100欧元FOBC4%伦敦。如对方要求佣金为6%,在我方出口净收入不减少的情况下应如何报价?
解:净价=含佣价*(1-佣金率)=100*(1-4%)=96欧元
含佣价=96/1-6%=102.13欧元
报价:每公斤102欧元FOBC6%伦敦
2、我某公司出售一批货物至美国,出口总价为10万美元 FOBC2%纽约,其中从中国至纽约的运费和保险费占15%。该货物国内购进价为人民币90万(含增值税17%),该外贸公司的费用定额率为5%,退税率为10%。银行结汇的买入价为1美元折合8.2元人民币。试计算这笔出口交易的换汇成本和盈亏额。
解:FOB净价=100000-100000*2%-100000*15%=83000美元
国内总成本=900000+900000*5%-900000/1+17%*10%=945000-76923.08=868076.92人民币
换汇成本=868076.92/83000=10.46人民币/美元
盈亏率=(83000*8.2-868076.92)/868076.92*100%= -21.60%
答:换汇成本为10.46人民币/美元,盈亏率为-21.60%
3、某公司出口一批彩电到新加坡,共800台,总重量24.520吨,总尺码32.244立方米。由海运公司装了两个40英尺的集装箱。该彩电运费计算标准为W/M,等级为12级,40英尺箱运费率为US$80.00/M、US$70.00/W,装箱费是US$100/40’,试计算总运费。
解:因计算标准为W/M,总尺码32.244立方米较总重量24.520吨大,所以按尺码吨算
总运费32.244*80*2+100*2=5359.04美元
答:总运费为5359.04美元
四、填空题
1、商品质量是商品的 外观形态 和 内在品质 的综合。
2、六种主要的贸易术语是FOB、CFR、CIF和 FCA,CPT,CIP 。
3、在我国外贸业务中,出口业务应多选用CIF、CFR术语,进口业务应多选用 FOB 术语。
4、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使用最广的交货时间是规定 某月 装运。
5、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关于装运港选择的正确表述是: 可规定多个港口或笼统规定 。
6、海运班轮运输的“四固定”特点是指固定航线、停靠港口、运费率以及 固定的航行时间表 。
7、运价表内“W/M”表示按 货物重量或尺码人高 计收运费。
8、根据提单上对货物外表状况有无不良批注,提单可分为清洁提单和不清洁提单 。
9、货物如不卸离海轮,战争险的保险责任则从海轮到达目的港的当日午夜算起,满 15 天,保险责任自行终止。
10、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责任的起讫地点采用 仓至仓 条款。
11、按《2000年通则》规定,卖方有义务按 CIF 或 CIP价格的总值另加10% 计算保险金额。
12、按照债权债务关系分析,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是 从债务人或次债务人,持票人是债权人,承兑人是债务人。
13、承兑汇票持票人对其前手行使追索权时,必须提供承兑人的 被拒绝承兑或被拒绝付款的证明或退票理由书 。
14、在我国出口业务中,使用托收方式交易,应争取以CIF术语订立合同。如必须由买方办理保险,可由我方另行加保 卖方利益 险,以避免损失。
五、案例题
1、出口合同规定的支付条款为装运月前15天电汇付款。买方延至装运月中始从邮局寄来银行汇票,为保证按期交货,出口企业于收到该汇票次日即将货物托运,同时委托银行代收票款。1个月后,接银行通知,该汇票系伪造。此时货已被买方凭企业寄去的单据提走,对此我方遭受巨大损失。试分析我方的主要教训?
答:主要教训:1银行汇票未经我国银行审核认可2未得到收妥通知即对外发货3合同有规定付款期限,买方未遵,我方未按相关规定办事
2、我方以CFR贸易术语出口货物一批,在从出口公司仓库运到码头待运过程中,货物发生损失,该损失应由何方负责?如买方已向保险公司办理了货物运输保险,保险公司对该损失是否给于赔偿?
答:由买方负责。因仓至仓条款规定:保险公司的保险责任自保险货物从保险单载明的起运港(地)发货人的仓库或储存处开始运输时生效,包括正常运输过程中的海上、陆上、内 河和驳船运输在内,到货物运达保险单载明目的港(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派或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储存处所为止。所以要赔偿。
3、某货轮载货后在航行途中不慎发生搁浅,事后强行起浮,但船上轮机受损且船底划破,致使海水渗入货舱,造成船货部分损失。该船行驶至邻近港口增加了各项费用支出,花了10天时间修复启航后,又遇A舱起火,在灭火过程中A舱原载有的文具用品部分被焚毁,另一部分文具用品与茶叶被水浸湿。
试说明: 1.各项损失的性质。
答:1、船上轮机受损且船底划破,致使海水渗入货舱,造成船货部分损失,属平安险中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搁浅、触礁等意外事故造成部分货物损失,2、船行驶至邻近港口增加了各项费用支出,花了10天时间修复启航后,属平安险中的救助费用。3、A舱起火,在灭火过程中A舱原载有的文具用品部分被焚毁,另一部分文具用品与茶叶被水浸湿,属平安险中共同海损的牺牲???????????
2. 投保CIC(1981.1.1条款)何种险别情况下,保险公司才负责赔偿?
答:平安险或一切险
4、我出口企业于6月1日用电传向英商发盘销售某商品,限6月7日复到。6月2日收到英商发来电传称:“如价格减5%可接受”。我尚未对英商来电作答复,由于该商品国际价格上涨,英商又于6月4日来电传表示“无条件接受你6月1日发盘”。
试问:合同是否成交?为什么?
答:此项交易未达成。因为6月2日收到复电是还盘,即对原盘的拒绝,原盘即告失效。因此6月4日来电表示接受原发盘无效。
5、某出口企业收到一份外商开来的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在企业准备按信用证规定发运货物时,突接开证银行通知,声称该外商已经倒闭。试分析我出口企业应如何处理?依据何在?
答:我出口企业应按规定交货并向该银行交单,要求其付款。依据:《UCP600》的规定,信用证一经签订,开证行为第一付款人,对受益人要承担保证付款的责任,未经受益人同意,该项保证不得撤销。
6、中国A公司与美国D公司于某年8月在中国A城签订了进口二千吨镀锌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凡与执行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应提请X仲裁委员会予以仲裁。”其后,A公司即与中国B公司签订了该合同中第一批一千吨的购销合同。后因D公司所提供的货物有严重质量问题,A公司作为第一申诉人、B公司作为第二申诉人向x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要求D公司承担法律责任。 (1)x仲裁委员会能否受理本案? (2)理由是什么?
答:(1)x仲裁委员会不能受理此案。(2)理由是:仲裁机构受理争议案件的依据是双方当事人的仲裁协议和一方当事人的书面申请。A公司与美国D公司签订了仲裁协议,是当事人可提请仲裁,B公司未与美国D公司签订了仲裁协议,不能作为当事人,只可为A公司提供货物有严重质量问题证明材料,如A、B两公司共同向x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就不是仲裁协议的仲裁当事人,x仲裁委员会不能受理此案。
7、我某企业与外商按国际市场通用规格订约进口某化工原料。订约后不久,市价明显上涨。交货期限届满前,该商所属生产该化工原料的工厂失火被毁,该商以火灾属不可抗力为由要求解除其交货义务,对此我方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我方应要求对方延期执行合同。因为 对方遇到火灾认为是不可抗力因素而拒绝交货,这不符合国际惯例,如果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事故而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并在合理期间内提供证明文件,而当事人未能履行此义务。即使是遇到不可抗力也应采取下列两种方法处理: 1、可延期合同执行。在不可抗力事故持续期间中止履行合同的义务,待不可抗力事故消失后,仍继续履行合同。2、解除合同。产生的不可抗力事故非短期内所能复原,当事人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协商采用解除合同的处理方法。
8、甲交给乙一张经付款银行承兑的期票,作为向乙订货的预付款。乙在票据上背书后转让给丙以偿还原欠丙的借款。丙于到期日向承兑银行提示取款,恰遇法院公告该行于当天起进行破产清理。丙随即向甲追索,甲以乙所交货物质次为由予以拒绝,并称已于10日前通知银行止付。止付通知及止付理由也同时通知了乙。在此情况下,乙再向丙追索,乙以票据系甲开立为由推诿不理。丙遂向法院起诉,被告为甲、乙与银行三方。你认为法院将如何判决?理由何在?
?答:1、法院应判银行、乙、甲向丙清偿被拒付的汇票票款、自到期日或提示日起至清偿日止的利息,以及丙进行追索所支付的相关费用。甲与乙的纠纷则另案处理。
2、理由:甲、乙与银行都在汇票上签过字,都是汇票的债务人。因为甲作为汇票的出票人在付款人承兑之前是主债务人;乙在汇票上做了背书,作为被背书人丙的前手,对后手承担保证付款,和付款人拒付时的付款责任内;银行作为汇票的承兑人是汇票项下的主债务人。(1)由于票据具有流通性、无因性、文义性、要式性,因此只要丙是票据的合法持有人,就有权要求票据债务人支付票款,并且此项权利并不受其前手乙的权利缺陷(向甲交付的货物质次)的影响;(2)丙在遭到主债务人(承兑银行)退票后,即有权向其前手甲、乙进行追索。同样由于票据特性,甲不能以抗辩乙的理由抗辩丙。
『陆』 金融市场学的作业
应该同意该商人的请求。我们可以计算这两种支付方法的收益,就能了解到哪种方法更加有利于我国公司。第一种方法,按照原来的合同,仍然用美元来支付。英国商人支付750万美元,我国公司得到750万美元;第二种方法,如果按照英国商人的要求,按照8月15日的英镑价支付,则我国公司得到英镑为750万美元×GBP1.6700×(1+3%)=1290.075万GBP,然后我国公司再把得到的英镑按照11月20日的汇率1USD=GBP1.6650兑换为美元,得到美元1290.075万GBP/1.6650=774.820万美元。第二种方法的收益比第一种要多。所以,我们认为我国公司应该同意该商人的要求,按照第二种方式支付货款。
『柒』 急~国际金融的题!
即期汇率1A=2B,根据利率平价,远期汇率1A=2*(1-2%)B=1.96B(利率高的货币远期贬值)
(1)即期100万A可兑换200万B
(2)将200万B存款一年,可获:200万*(1+4%)=208万B
(3)100万A存款一年,可获:100万*(1+6%)=106万A
(4)根据利率平价,远期汇率1A=2*(1-2%)B=1.96B(利率高的货币远期贬值)两项投资没有差异
(5)A货币贬值率应该是2%,即为两种货币年利差
『捌』 一些国际金融的题目,请高手鼎力相助!!!谢谢!!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国际储备:是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并能在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直接地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障的兑换性来支持该国汇率。
2、外汇期货:是金融期货的一种。又称货币期货,指在期货交易所进行的买卖外汇期货合同的交易。
3、回购协议:是在买卖证券时出售者向购买者承诺在一定期限后,按预定的价格如数购回证券的协议。
4、卖方信贷:指出口方银行为资助资本货物的出口,对出口商提供的中长期融资。在这种业务中,出口商是以延期付款方式向进口商出售资本货物。
5、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基础汇率是一国所制定的本国货币与基准货币(往往是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选择关键货币往往是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和国际储备中的主要货币,并且与本国的国际收支活动关系最为紧密。套算汇率是在基础汇率的基础上套算出来的本币与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2002年2月30 日,假设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基准汇率为l美元=8.2795人民币元,这是( D )。
A、买人价 B、卖出价 C、浮动价 D、中间价
2、一美国出口商向德国出售产品,以德国马克计价,收到货款时,他需要将100万德国
马克兑换成美元,银行的标价是USD/DEM:1.9300一1.9310,他将得到(B )万美元。
A、51.81 B、51.79 C、193.00 D、193.10
3、提出远期汇率的水平是由两国利率之差决定的汇率决定理论是( B )。
A、购买力平价模型 B、利率平价模型
C、货币主义汇率模型 D、国际收支理论
4、2000年1月18 1t伦敦外汇市场上美元对英镑汇率是:l英镑=1.6360一1.6370美元,某客户买入50000美元,需支付( A )英镑。
A、30562.35 B、81800 C、81850 D、30543.68
5、一国某年末外债余额34亿美元,当年偿还外债本息额2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312
亿美元,商品劳务出口收 65亿美元。则负债率为( A )。
A、10.90% B、30.77% C、52.3l% D、6.4l%
6、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应遵循以( C )为依据的计价原则。
A、批发价 B、零售价
C、市场价格 D、内部价格
7、我国国际收支申报实行( B )。
A、逐笔申报制 B、交易主体申报制
C、定期申报制 D、金融机构申报制
8、在通常情况下,两国( B )的差距是决定远期汇率的最重要因素。
A、通货膨胀率 B、利率 C、国际收支差额 D、物价水平
9、一国某年末外债余额43亿美元,当年偿还外债本息额14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325亿美元,商品劳务出口收入56亿美元,则债务率为( B )。
A、13.2% B、76.8% C、17.2% D、130.2%
10、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会引起本币贬值,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逆差,但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D )。
A、 本国不存在通货膨胀 B、没有政府干预
C、 利率水平不变 D、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必须大于1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关于结汇和结汇使用的汇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C )。
A、结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将外汇卖给用汇单位和个人,按一定的汇率收取本币的行为
B、结汇是指外汇收入所有者将其外汇收入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按一定汇率付给等值的本币的行为
C、结汇使用的汇率是买人价
D、结汇使用的汇率是卖出价
E、结汇使用的汇率是中间价
2、按优惠情况划分,外债可分为( AB )。
A、硬贷款 B、软贷款
C、高息贷款 D、低息贷款
E、市场利率贷款
3、关于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BCE )。
A、官方汇价和外汇调剂价格并存
B、汇率水平高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
C、在银行间市场上,当市场波动幅度过大,央行通过吞吐外汇干预市场,保持汇率稳定
D、人民币实行单一固定汇率制度。
E、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
4、国际收支统计的数据来源主要有( ABCDE )。
A、国际贸易统计 B、国际交易报告统计 C、企业调查
D、官方数据源 E、伙伴国统计
5、被称为金融市场四大发明的是(BCDE)
A、回钩协议 B、互换业务 C、浮动利率债券
D、金融期货 E、票据发行便利 F、金融期权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胀面资产。( √)
2、购买力平价指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所决定的汇率。( √)
3、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可以自主地选择汇率制度安排。( √)
4、套汇是指套汇者利用不同时间汇价上的差异,进行贱买或贵卖,并从中牟利的外汇交易。( ×)
5、在外汇市场上,如果投机者预测日元将会贬值,美元将会升值,即进行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即期外汇交易。( ×)
6、是否进行无抛补套利,主要分析两国利率差异率和预期汇率变动率。( √)
7、由于远期外汇交易的时间长、风险大,一般要收取保证金。( ×)
8、远期信用证结算项下的外汇风险大于即期信用证结算。( √)
9、金融创新的一大结果就是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出现和扩张。( √)
10、远期利率协议在对利率风险实行保值过程中扩大了自己的资产负债( ×)。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国际收支差额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影响。
答:一国国际收支差额既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又会影响到外汇供求关系和汇率变化,其中,贸易收支差额又是影响汇率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多,外汇供给大于外汇的支出,同时,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会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2、简述借外债的经济效益。
答:借外债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借外债可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增加投资能力。
(2)技术和设备:借入外债后,债务国可以根据本国的生产需要和消化能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设备,经过不断的吸收,提高本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生产出能够满足国内需要的产品,丰富本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3)就业:通过借外债增加国内的生产投入,开辟新行业,建立新企业,能吸收大批的待业人员,经过培训后,不但提高了本国的就业率,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素质。
(4)贸易:借外债不仅促进了本国的生产结构变化,而且有利于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5)银行或金融机构:通过借外债能够加强债务国和债权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增强债务国经营和管理国际资本的能力,最终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合作的开展。
六、计算题(共30分)
1、利用下表资料,计算人民币汇率的综合汇率变动率(18分)
货币名称 基期 报告期 双边贸易占中国外
贸总值的比重
美元 830.12 829.24, 20
日元
英镑
港币
德国马克
法国法郎 7.75
1260.8
107.83
405.22
121.13 7.55
1279.52
108.12
400.12
119.9l 25
15
20
l0
10
(提示: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每步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解:
(1)综合汇率变动率是根据+国货币和其他各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幅度,用各国在该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作为权数,加权计算出的汇率变动率。(3分)
(2)先计算人民币对各个外币的变动率:
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一1)×100%)
对美元:(830.12/829.24—1)×100%=0.11%,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0.1l% (2分)
对日元:(7.75/7.55-1)×100%=2.64%,即人民币对日元升值2.64% (2分)
对英镑:(1260.80/1279.52-1)=一1.46%,即人民币对英镑贬值1.46% (2分)
对港币:(107.83/108.12-1)=一0.27%,即人民币对港币贬值0.27% (2分)
对德国马克:(405.22/400.12-1)=1.27%,即人民币对马克升值1.27% (2分)
对法国法郎:(121.13/119.9l-1)=1.02%,即人民币对法郎升值1.02% (2分)
(3)以贸易比重为权数,计算综合汇率变动率:
(0.11%×20%)+(2.64×25%)+(一1.46%×15%)+(一0.27%×20%)+(1.27%×
10%)+(1.02%×10%)=0.64%
因此,从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了0.64% (3分)
2、某国某年末外债余额856亿美元,当年偿还外债本息额298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3057亿美元,商品劳务出口收iX,932亿美元。计算该国的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并分析该国的债务状况。结果保留整数即可。(12分)
解: 负债率=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28% (2分)
该指标高于国际通用的20%的标准。 (1分)
债务率=外债余额/汇总收入=92% (2分)
该指标力略低于国际通用的100%标准。 (1分)
偿债率=年偿还外债本息/外汇总收入=32% (2分)
该指标高于国际通用的20%的标准。 (1分)
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到,该国的外债余额过大,各项指标均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债务问题,应重新安排债务。 (3分)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远期外汇交易:
2.国际债务危机:
3.互换:
4.无抛补套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综合差额反映一定时期 的变动情况。
2.国际储备应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 ;第二是 ;第三是 。
3.价格调整法主要有 和 两种。
4.外汇管制的手段可分为 和 两种类型。
5.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应用最广泛、最权威性的债券评级机构是 和 的债券信用等级分类。
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及时申报国际收支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2.国际储备多元化是指储备货币种类的多元化。( )
3.金融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可采取弹性较小的汇率制度。( )
4.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一般允许携带黄金、白金出入境,但限制其数量。( )
5.牙买加体系是一种灵活性很强的国际货币制度,但并不能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汇率和国际收支。( )
6.套汇是指套汇者利用不同时间汇价上的差异,进行贱买或贵卖,并从中牟利的外汇交易。( )
7.由于保证金制度使清算所不考虑客户的信用程度,因此增加了期货交易中的相应风险。( )
8.一个经济实体在以外币计价的国际贸易、非贸易收支活动中,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是经济风险。( )
9.欧洲债券市场管制较松,相对独立于任何一国政府的管制。( )
10.欧洲债券与传统的外国债券一样,都是市场所在地非居民在面值货币国家以外的若干个市场同时发行的国际债券。( )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世界上最早取消复本位制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2. ( )储备是国际储备的典型形式。
A、黄金 B、外汇 C、在基金组织的头寸 D、特别提款权
3.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多国货币纷纷实行( )。
A、“双挂钓”制 B、单一汇率制
C、固定汇率制 D、浮动汇率制
4. ( )可作为国际复本位制与国际金本位制的分界限。
A、1865年 B、1873年
C、1878年 D、1880年
5. 1972年5月16日在芝加哥交易所内,另设一个专门交易金融期货的部门,称为( )。
A、国际货币市场 B、国际资本市场
C、国际证券市场 D、国际期货市场
6. 收入调节机制是通过国际收支( )所引起的国民收入下降和进口减少来调节国际收支的。
A、顺差 B、逆差 C、增加 D、减少
7. 在场外市场从事已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市场被称之为( )。
A.、场外市场 B、柜台市场
C..、第三市场 D、第四市场
8. 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福费廷业务,包买商一般还要请谁进行风险参与( )。
A、政府 B、担保人
C、金融机构 D、贴现公司
9. 最早的境外货币被称之为( )。
A、欧洲货币 B、欧洲美元
C、外国货币 D、欧洲债券
10.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外国债券的付息方式一般与当地国内债券相同。
B、欧洲债券不受面值货币国或发行市场所在地的法律限制。
C、由国际性承销辛迪加承销的国际债券称为欧洲债券。
D、外国债券不受所在地国家证券主管机构的监管。
五、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等。
A、外贸计划 B、外汇计划
C、汇率政策 D、税收政策
E、信贷政策
2.净误差和遗漏发生的原因包括( )。
A、人为隐瞒 B、资本外逃 C、时间差异 D、重复计算 E、漏算
3.一国政府调整国际储备结构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各种储备资产的( )性。
A、安全 B、流动 C、盈利 D、效益 E、稳定
4.汇率制度有两种基本类型,它们是:( )汇率制。
A、固定 B、浮动 C、钉住 D、一篮子
5.凡采取下述外汇管制措施的国家均被视为实行复汇率制:( )。
A、课征外汇税 B、给予外汇津贴 C、抑制进口
D、鼓励出口 E、官方汇率背离市场汇率
6.套汇交易的主要特点是( )。
A、数量大 B、盈利高
C、交易方法简便 D、风险大
E、必须用电汇进行
7.关于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之间说法正确的有( )。
A、市场参与者相同 B、交易场所与方式不同
C、都可作为避免外汇风险的手段 D、都可作为进行外汇投机的手段
E、交易金额、交割期的规定相同
8.以下关于牙买加体系说法正确的有( )。
A、以管理浮动汇率制为中心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
B、汇率体系稳定
C、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多样化
D、国际收支调节与汇率体系不适应
E、外汇管制进一步加强
F、国际储备中的外汇种类单一
9.当代国际金融发展表现出以下哪些特点( )。
A、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 B、国际融资证券化
C、金融业务全球化 D、国际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E、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
10.银团贷款的优点是( )。
A、借贷双方关系比较稳固 B、利率较低
C、贷款规模不受限制 D、资金的获得迅速
E、期限较长
六、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消极影响?
2.福费廷与一般贴现业务的区别是什么?
七、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1. 已知:英镑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为:GBP1=USD1.6125~1.6135;美元对日元的即期汇率为:USD1=JPY150.80~150.90
计算:英镑对日元的即期汇率。
2.1998年5月8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水平为133。根据贸易合同,出口商甲公司将在6月10日收到4亿日元的货款。甲公司担心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将上升,希望提前1个月固定美元兑日元的汇率,规避风险。于是同中国银行做一笔远期外汇买卖,按远期汇率132.80卖出4亿日元,同时买入美元。假设6月10日美元兑日元的即期市场汇率水平升至144,请问:(1)通过做远期外汇买卖,甲公司将收入多少美元?(3分)
(2)若等到6月10日收到货款才进行即期外汇买卖,甲公司将多(少)收多少美元?(4分)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参考二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先签订远期外汇买卖合同,规定买卖外汇的币种、金额、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到规定的交割日期,再按合同规定的币种、金额和汇率,由卖方交汇,买方付款的一种预约性外汇交易。
2.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债券国与债务国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国不能暗器如数地偿还债务,致使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地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如期了结,并影响它们各自正常地经济活动及世界经济地正常发展。
3.互换:是一种金融交易,交易双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交换一系列支付款项,这些款项既可以包括本金支付也可以包括利息支付,又可以只包括利息支付,以达到双方互利(即转移、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目的。
4.无抛补套利:是指资金持有者利用两个不同金融市场上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调往利率较高的国家,以赚取利率差额的一种外汇交易。它往往是在有关的两种货币汇率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官方储备资产。
2.官方持有的;普遍接受的; 流动性。
3. 加价保值和 压价保值。
4.价格管制 和 数量管制 型。
5. 美国的标准普尔公司 和 穆达投资服务公司 。
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8. × 9. √ 10. ×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B 2. A 3. D 4. D 5. A 6. B 7. C 8. C 9. B 10. D
五、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BCDE 2.ABCDE 3.ABC 4.AB 5.ABE 6.AE 7.BCD 8.ACD 9.ABDE 10.ACD
六、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消极影响?(10分)
答: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的消极影响:(要点)
1)会带来失业,国民收入的减少额要成倍地高于逆差额。
2)会造成本币对外贬值的压力。
3)外汇储备减少。
4)影响国际信誉。
过大国际收支顺差的消极影响:(要点)
1)外汇储备增加,形成通货膨胀压力。
2)引起国际矛盾。
3)带来本国货币对外升值的压力,对外出口竞争力下降。
2.福费廷与一般贴现业务的区别是什么?(10分)
答:福费廷:即包买远期票据业务,指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经过进口商承兑和进口方银行担保的远期票据业务,向出口商提供中期贸易融资。
贴现:是指人们将未到期的证券,按照贴现率扣除贴现金额,向贴现公司或银行换取现金的融资方式。
主要区别:
(1)在福费廷业务中包买商放弃了追索权,这是它不同于一般贴现业务的典型特征。在一般的的贴现业务中,银行或贴现公司在有关票据遭到拒付的情况下,可向出口商或有关当事人进行追索。
(2)贴现业务中的票据可以是国内贸易或国际贸易往来中的任何票据。而福费廷业务中的票据通常是与大型设备出口有关的票据;由于涉及多次分期付款,福费廷业务中的票据通常
是成套的。
(3)在贴现业务中票据只需要经过银行或特别著名的大公司承兑,一般不需要其他银行担保。在福费廷业务中包买商不仅要求进口方银行担保,而且可能邀请一流银行的风险参与。
(4)贴现业务的手续比较简单,贴现公司承担的风险较小,贴现率也较低。福费廷业务则比较复杂,包买商承担的风险较大,出口商付出的代价也较高。
七、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2. 已知:英镑对美元的即期汇率为:GBP1=USD1.6125~1.6135;美元对日元的即期汇率为:USD1=JPY150.80~150.90
计算:英镑对日元的即期汇率
解:因为,两个即期汇率,一个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一个以美元作为单位货币,所以,应该采用同边相乘的方法。
英镑买入价(即日元卖出价):
GBP1=1.6125×150.8=JPY243.17 (3分)
英镑卖出价(即日元买入价):
GBP1=1.6135×150.90=JPY243.48 (3分)
英镑对日元的即期汇率为:GBP1=JPY243.17~243.48 (1分)
2.1998年5月8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水平为133。根据贸易合同,出口商甲公司将在6月10日收到4亿日元的货款。甲公司担心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将上升,希望提前1个月固定美元兑日元的汇率,规避风险。于是同中国银行做一笔远期外汇买卖,按远期汇率132.80卖出4亿日元,同时买入美元。假设6月10日美元兑日元的即期市场汇率水平升至144,请问:(1)通过做远期外汇买卖,甲公司将收入多少美元?(3分)
(2)若等到6月10日收到货款才进行即期外汇买卖,甲公司将多(少)收多少美元?(4分)
解:(1)6月10日,甲公司收到货款4亿日元,根据远期外汇买卖交易,公司必须按132.80的汇率水平卖给中国银行日元买入美元:
400,000,000÷132.80 = 3,012,048.19美元 (3分)
(2)若甲公司到6月10日才做即期外汇买卖,那么甲公司必须按144的汇率水平卖出4亿日元,同时买入美元:
400,000,000÷144 = 2,777,777.78美元 (3分)
与做远期外汇买卖相比,甲公司将少收美元:
3,012,048.19 - 2,777,777.78 = 234,270.41美元 (1分)
《国际金融》复习资料三
一、重点名词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的统计报表,它系统记录某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经济实体之间。
2.国际储备:是指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并能在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直接地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障的兑换来支持该国汇率。
3.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4.J曲线效应:即在本币贬值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贸易收支会暂时恶化,此后才会逐渐使贸易收支改善。
5.货币可兑换:是指任何一个货币持有者可以按照市场汇率自由地把货币兑换成外汇。
6.短期资本流动: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本的跨国流动,包括暂时性的相互贷款、存款、一年期的汇票及债券等。
7.国际金融危机:是指发生一国的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而且这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的危机大爆发。
8.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通过国际惯例、协议、规章制度和建立国际组织,对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和国际支付所做出的一系安排。
9.外汇市场:是指外汇买卖主体从事外汇交易的交易系统。这里的交易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本币与外币之间的相互买卖;另一类是不同币种的外汇之间的相互买卖。
10.外汇期权:又称外币期权,是一种选择权契约,指期权买方以一定保险金为代价,获得是否在一定时间按照协定汇率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外汇资产的选择权。
11.外汇风险:指一个经济实体或个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如对外贸易、国际金融、经济交流等)因外汇汇率的变动,使其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价值涨跌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12.远期利率协议。是交易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一确定时间,对一笔规定了期限的象征性存款按协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交易合同。
13.称福费廷:指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经过进口商承兑和进口方银行担保的远期票据,向出口商提供中长期贸易融资。
14.欧洲债券:是市场所在地非居民在面值货币国家以外地若干个市场同时发行的国际债券。
二、基本原理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的消极影响:
1.增加失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
2.造成本币对外贬值压力,影响汇率稳定。
3.若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会减少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顺差的消极影响:
1.会增加外汇储备,形成通货膨胀压力。
2.容易引起国际矛盾,影响国际关系。
3.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压力。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
1.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3.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保证
4.影响货币发行量
(三)浮动汇率制的缺陷:
1.汇率波动给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活动带来外汇风险;
2.削弱了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纪律,助长了货币政策中的通货膨胀倾向;
3.会助长金泡沫;
4.实行钉住汇率制的货币特别容易受到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
(四).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于汇率的心理预期。
2.如果人们认为汇率变动是一次性的,那么一国货币贬值会吸引资本流入。
3.如果人们认为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显示出它将进一步下降的信号,那么它可能引起资本外逃。
(五)外汇管制的目的和意义
1、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稳定本币汇率,减少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汇风险。
3、防止资本外逃或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流动,维护本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4、增加本国的国际储备。
5、有效利用外汇资金,推动重点产业优先发展。
6、增强本国产品国际竞争能力。
7、增强金融安全。
(六)国际间接投资的经济动机:
1.国际范围内的资本资产组合投资。
2.国际范围内的投资套利活动。
3.国际间接投资的“自增强”倾向。
(七)政府加强金融安全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