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的含义: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由于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等财务费用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股普通股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将相对减少,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好处。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编辑本段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
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经营杠杆
(一)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经营杠杆的计量
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三)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其关系可表示为: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
财务杠杆
(一)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财务杠杆的计量
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复合杠杆
(一)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复合杠杆的计量
对复合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或复合杠杆度。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其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三)复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由于复合杠杆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称为复合风险。复合风险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通过计算分析复合杠杆系数及普通股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揭示复合杠杆同复合风险的内在联系。
编辑本段财务杠杆的实际运用
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表一:
项目 行次
负债比率 0% 50% 80%
资本总额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负债 ②=①×负债比率 0 500 800
权益资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税前利润 ④ 150 150 150
利息费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税前利润 ⑥=④-⑤ 150 112.65 90.24
所得税 ⑦=⑥×25% 37.5 28.1625 22.56
税后净利 ⑧=⑥-⑦ 112.5 84.4875 67.68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 ⑨=⑧÷③ 11.25% 16.90% 33.84%
财务杠杆系数 ⑩=④÷⑥ 1 1.33 1.66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60万元,其他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表二:
项目 行次
负债比率 0% 50% 80%
资本总额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 负债 ②=①×负债比率 0 500 800
权益资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税前利润 ④ 60 60 60
利息费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税前利润 ⑥=④-⑤ 60 22.65 0.24
所得税 ⑦=⑥×25% 15 5.6625 0.06
税后净利 ⑧=⑥-⑦ 45 16.9875 0.18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 ⑨=⑧÷③ 4.5% 3.40 % 0.09%
财务杠杆系数 ⑩=④÷⑥ 1 2.65 250
通过表一我们可以发现,在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权益资本的的净利润率就越高,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但是在表二中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为60的时候,情况则相反。企业的负债率越高,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越低,财务杠杆同样也越高。以负债比率80%为例,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会提高2.51个百分点〔(33.84%-11.25%)÷(150-60)〕,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则下降2.51个百分点。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使得企业的收益不尽如人意,而且越是使用财务杠杆,损失就越大。在表二中,息税前利润为60,负债比例为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250,也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60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就将以250倍的速度下降,可见其中所暴露的财务风险。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的话,企业就可以很好的避免掉这部分的财务风险,即使经营状况好页无法取得杠杆利益。
⑵ 什么是财务杠杆效应!请举例!谢谢,
财务杠杆效应编辑本段财务杠杆效应的含义: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由于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等财务费用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股普通股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将相对减少,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好处。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编辑本段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经营杠杆
(一)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经营杠杆的计量
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三)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其关系可表示为: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
财务杠杆
(一)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财务杠杆的计量
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复合杠杆
(一)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复合杠杆的计量
对复合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或复合杠杆度。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其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三)复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由于复合杠杆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称为复合风险。复合风险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通过计算分析复合杠杆系数及普通股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揭示复合杠杆同复合风险的内在联系。 财务杠杆的实际运用编辑本段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表一:
项目 行次
负债比率 0% 50% 80%
资本总额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负债 ②=①×负债比率 0 500 800
权益资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税前利润 ④ 150 150 150
利息费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税前利润⑥=④-⑤ 150 112.65 90.24
所得税 ⑦=⑥×25% 37.5 28.1625 22.56
税后净利 ⑧=⑥-⑦ 112.5 84.4875 67.68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 ⑨=⑧÷③ 11.25% 16.90% 33.84%
财务杠杆系数 ⑩=④÷⑥ 1 1.33 1.66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60万元,其他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表二:
项目 行次
负债比率 0% 50% 80%
资本总额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 负债 ②=①×负债比率 0 500 800
权益资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税前利润 ④ 60 60 60
利息费用 ⑤=②×7.47% 0 37.35 59.76
税前利润⑥=④-⑤ 60 22.65 0.24
所得税 ⑦=⑥×25% 15 5.6625 0.06
税后净利 ⑧=⑥-⑦ 45 16.9875 0.18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 ⑨=⑧÷③ 4.5% 3.40 % 0.09%
财务杠杆系数 ⑩=④÷⑥ 1 2.65 250
通过表一我们可以发现,在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权益资本的的净利润率就越高,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但是在表二中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为60的时候,情况则相反。企业的负债率越高,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越低,财务杠杆同样也越高。以负债比率80%为例,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会提高2.51个百分点[(33.84%-11.25%)÷(150-60)],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则下降2.51个百分点。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使得企业的收益不尽如人意,而且越是使用财务杠杆,损失就越大。在表二中,息税前利润为60,负债比例为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250,也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60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就将以250倍的速度下降,可见其中所暴露的财务风险。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的话,企业就可以很好的避免掉这部分的财务风险,即使经营状况好页无法取得杠杆利益
⑶ 什么是期货的杠杆效应
期货交易具有的以少量资金就可以进行较大价值额的投资特点,被形象称之为:杠杆机制。期货交易的杠杆机制使期货交易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
杠杆的作用是以小抬大,杠杆机制是期货术语,就是以少量资金就可以进行较大价值额的投资,一般配合着保证金制度一起使用。
以相对较少的资本控制期货合约的整体价值,即用5%至10%的资金做100%的交易。但是,期货投资者应充分认识到高收益的背后是高风险。
因此,踏入期货市场者要有承担风险的意识,对可能出现的蚀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除此之外,由于期货交易的规则和惯例与证券交易、一般现现货交易等有许多异同之处,故踏入期货市场者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期货交易的必要知识。
主要特点
1、以小博大。期货交易只需交纳5-10%的履约保证金就能完成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合约交易。由于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的杠杆效应,使之具有 “以小博大” 的特点,交易者可以用少量的资金进行大宗的买卖,节省大量的流动资金。
2、双向交易。期货市场中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投资方式灵活。
3、不必担心履约问题。所有期货交易都通过期货交易所进行结算,且交易所成为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的交易对方,为每笔交易做担保。所以交易者不必担心交易的履约问题
4、市场透明。交易信息完全公开,且交易采取公开竞价方式进行,使交易者可在平等的条件下公开竞争。
5、组织严密,效率高。期货交易是一种规范化的交易,有固定的交易程序和规则,一环扣一环,环环高效运作,一笔交易通常在几秒钟内即可完成。
⑷ 杠杆效应是什么
财务中的杠杆效应,即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由于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等财务费用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股普通股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将相对减少,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好处。
⑸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
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的计量
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其关系可表示为: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 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的计量
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复合杠杆的计量
对复合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或复合杠杆度。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其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复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由于复合杠杆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称为复合风险。复合风险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通过计算分析复合杠杆系数及普通股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揭示复合杠杆同复合风险的内在联系。
⑹ 中国股市存在杠杆效应吗
你好,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研究上证综指、香港恒生指数与台湾加权指数的波动杠杆效应,有利于监管者充分了解市场的波动特征,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合理的发展。
⑺ 通俗的说下什么是杠杆效应
杠杆效应
“杠杆效应”是期货交易的原始机制,即保证金制度。“杠杆效应”使投资者可交易金额被放大的同时,也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加大了很多倍。
举例说明
假设一个交易者一笔5万元的资金用于股票或者现货交易,交易者的风险只是价值5万元的股票或者货物所带来的。如果5万元的资金全部用于股指期货交易,交易者承担的风险就是价值50万左右的股票或货物所带来的,这就使风险放大了十倍左右,当然相应得利润也放大了十倍。应该说,这既是股指期货交易的根本风险来源,也是股指期货交易的魅力所在。
股指期货的杠杆正撬动蓝筹股行情
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前,指数上涨;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后,指数下跌;但指数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目前中国股指期货的进行时,则正在经历股指期货上市之前的指数上涨阶段。这种阿基米德杠杆撑起的蓝筹股行情的效应可以从自9月中旬以来的三次蓝筹股大行情中略见一斑:第一次是2006年9月12日,管理层表示“要尽快推出股指期货”,当日上证综指上涨了20.89点,涨幅1.25%;第二次是9月15日,管理层表示,未来将稳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当日上证综指上涨31.36点,涨幅1.86%,并一举突破阻力位1700点;第三次是10月24日,明年初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消息公布,当日上证综指大涨45.79点,涨幅2.60%,轻而易举地突破了1800点这一重要阻力位。
股指期货上市之前之所以能够撑起沪深股市的这波蓝筹股行情,这主要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增持蓝筹股所致。虽然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股指期货最终不会影响交易人买卖股票的决策,但从实际表现上可以发现,由于标的指数以蓝筹股为主,股指期货的即将上市加重了这些蓝筹股的稀缺性,从而引发了上市之前篮筹股的流动性溢价。根据周边市场股指期货上市的实例分析,当股指期货上市之后,机构会对手中的蓝筹股持仓进行调整,蓝筹股行情将会消失。
杠杆式外汇交易:高度危险的金钱游戏
杠杆式外汇交易在国内相当普遍,交易者只付出1%至10%的保证金,就可进行10至100倍额度的交易。更甚者保证金低至0.5%,进行高达200倍额度的交易。由于杠杆式外汇交易对投资者的资金要求甚低,可以无限期持有头寸;加上交易方式灵活,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由于亚洲市场、欧洲市场、美洲市场因时间差的关系,连成了一个全天24小时连续作业的全球外汇市场。不管投资者本人在哪里,他都可以参与任何市场、任何时间的买卖,外汇市场是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障碍的市场。
杠杆式外汇交易看似本小利大,实质属于一种高风险的金融杠杆交易工具。由于按金交易的参与者只支付一个很小比例的保证金,外汇价格的正常波动都被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高风险带来的回报和亏损十分惊人。另一方面,国际外汇市场的日成交金额可以达1万亿美元以上,众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基金参与其中。各国经济政策随时变化,各种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可能成为导致汇率大幅度波动的原因。大机构雇用大量人力资源,从各种渠道获得第一手信息,投资团队实时运用分析结果买卖图利。
杠杆式外汇交易保证金的金额虽小,但实际动用的资金却十分庞大,而且外汇价每日的波幅又很大,如果投资者在判断外汇走势方面失误,就很容易全军覆没。一旦遇上意料之外的市况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不仅本金全部赔掉,而且还可能要追加差额。各投资者切不能掉以轻心。在决定杠杆倍数时,必须明白其中的风险。
杠杆效应的黄金保证金交易
保证金交易是以经纪公司的经济实力作保障的,投资者应注意防范风险。杠杆交易放大30倍看涨看空都赚钱
业内专家表示:黄金订金交易提供Au100、Au10两个交易品种。在交易中,浙江黄金制品是做市商。只要有人提出报价,公司就将黄金卖给出价方。金价上涨了,如果有人再次出价,黄金就可以再次交易,也可以回购给浙江黄金制品。投资者可以在浙江黄金制品在中国纪念币交易网的网页上直接交易,由公司进行撮合。交易者也可以取走实物金,但必须补足预付金之外的黄金差价。
396美元/盎司购进的100盎司黄金合约(交易单),第三天的报价是400美元/盎司,半个月后,以405美元/盎司卖出。这笔交易每盎司的利润是9美元,100盎司就是9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900美元×8.1046=7294.14元(昨日人民币汇率收盘1美元兑8.1046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认为,保证金交易是以经纪公司的经济实力作保障的,如果黄金价格大幅下跌,而经纪公司的资本金无法冲抵金价的下跌幅度,投资者的本金就可能遭遇损失。国际上提供黄金保证金交易的,多数都是大型金融企业旗下的子公司,很少有小企业敢冒风险涉足其中。因此,投资者应注意防范其中的风险。
既然是保证金交易,就有被强制平仓的风险。应先生说:“如果市场的下跌幅度超过保证金金额的50%,公司会要求客户对保证金进行补仓;如果不补,在保证金亏损超过90%时,就会被平仓。”
⑻ 股市里的杠杆效应是什么
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所谓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是指负债筹资经营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负债经营后,企业权益资本所能获得的净收益公式为:
权益资本利润=(资本利润率X总资本-负债利息率X债务资本)×(1-所得税率)=(资本利润率X(权益资本+债务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1-所得税率)=(资本利润率×权益资本+(资本利润率-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1-所得税率)
以上的企业资本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资本总额,即息税前利润率。因而可得权益资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
权益资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十(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1-所得税率)或=((资本利润率×总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1-所得税率))÷权益资本
可见,只要企业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利润率大于企业投资利润率。且负债比率(债务资本/资本总额)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而若是企业投资利润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⑼ 三大杠杆效应各自研究的财物变量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
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的计量
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其关系可表示为: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
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的计量
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财务杠杆效应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复合杠杆
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复合杠杆的计量
对复合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或复合杠杆度。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其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复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由于复合杠杆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称为复合风险。复合风险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通过计算分析复合杠杆系数及普通股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揭示复合杠杆同复合风险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