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购买力平价成立,实际汇率1.1 则名义汇率怎么变 很着急啊啊
要理解也很简单,按照绝对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名义利率就是由购买力之比决定的,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那么它就会自动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你在任何时点对他进行测量都不会有偏差...这其实是验证的关系(愿你给个好评哟~~)
⑵ 购买力平价预测汇率变动的步骤
你好,我建议你在网络文库搜索《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多变量Johansen协整检验》这篇文章,如果你下载积分不够的话,我可以下载后发到你的邮箱。
该文章分析了购买力平价的不同变量形式,应该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购买力平价理论还是一个有争议的理论,能否对汇率变动做出合理的预测还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此仅供参考,呵呵。
⑶ 为什么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计算出的汇率与实际汇率不一致
因为实际汇率源于资本流动 而市场是决定汇率的最终力量 供需决定货币的价格
⑷ 市场汇率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该理论认为,任何两种货币的汇率变动都应当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价定律在国内物价水平而非单个商品价格上的简单应用。假定相对于美国钢材的价格(仍然为100美元),日本钢材的日元价格上升10%(1.1万日元)。按照一价定律的观点,汇率必须上升为110日元/美元,即美元升值10%。将一价定律应用于两国的物价水平,可以得到购买力平价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日本的物价水平相对于美国上涨了10%,美元必须升值10%。
⑸ 实际汇率怎么理解在购买力平价中的那个关于实际利率的公式又该如何理解求解释下,谢谢。
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乘以外国的物价指数,再除以本国的物价指数。是指将现实汇率经过相对物价指数调整后得到的汇率,是按外国与本国物价指数之比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用来反映剔除两国货币相对购买力变动的影响后,汇率变动对两国国际竞争力的实际影响。
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在经济学上,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
通常情况下购买力平价的汇率,与两国之间的实际汇率会有很大的差别。
⑹ 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和购买力平价汇率的区别
购买力平价汇率是指按国内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同等数量的产品,实际汇率也叫有效汇率就是长期相对稳定的汇率中间价,名义汇率就是处于波动的汇率价格,因为各国之间贸易一直波动的,所以对各国货币的需求是波动的,所以各国之间的汇率也是波动的,购买力平价本质上没有太大意义,越是落后的国家购买力平价一般越高,所以去落后的国家购买原材料劳动力比较划算,因为名义汇率很低,名义汇率低是因为该国没有科技工业产出,反之科技工业发达国家的名义汇率很高普遍和购买力平价一致,因为落后的国家需要低价卖原料给发达国家才要,不然发达国家买自己国家的原材料
⑺ 关于汇率和购买力平价的问题
这个感觉不难理解啊。汇率是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购买力平价是用来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西方国家生活水平高,彼此也比较接近,因此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差距不大。而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民生活质量也和西方国家有差距。因此在人民币升值,汇率上升之后,购买力平价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差距依然很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差距讲有待缩小。
⑻ 为什么汇率会偏离购买力平价,又是通过什么方法使汇率重新均衡
1。因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基础的错误: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但货币数量论与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不想符合的。
2.把汇率的变动完全归之于购买力的变化,忽视了其他因素。如国民收入、国际资本流动、生产成本、贸易条件、政治经济局势等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也忽视了汇率变动对购买力的反作用
3.该理论在计算具体汇率时,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物价指数的选择上,是以参加国际交换的贸易商品物价为指标,还是以国内全部商品的价格即一般物价为指标,很难确定。
⑼ 为什么在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条件下,实际汇率始终为1
首先要明确绝对购买力平价是纯粹理论上的概念,他的结论就是名义利率由两国货币购买力的比率决定。(e=p1/p2)
实际汇率是用本国商品数量来直接表示的外国商品的相对比率,更确切的说,是一国商品或劳务与另一国的商品或劳务交易的比率。
你是如何得到这个比率的呢,方法就是用名义利率乘以外币再去除以本币,把先前的公式代进去就正好是倒数关系...
要理解也很简单,按照绝对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名义利率就是由购买力之比决定的,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影响,那么它就会自动调整到正确的位置,你在任何时点对他进行测量都不会有偏差...这其实是验证的关系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我们就打比方好了,如果甲乙两人,同时做运动,规定甲动一下乙也要动一下,那你无论什么时候去测量他们当然始终是一样多的。
⑽ 求解: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真实汇率总是等于1
对的,真实汇率实际上是商品数量的兑换比例,如果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实际汇率是等于1的;
实际汇率: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根据两国之间相对价格调整后的汇率
公式为:s=(S×P)/P*,其中s表示实际汇率,S表示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下),P*表示外国价格水平,P表示本国价格水平
例如同样一张桌子在美国价格为50美元,在中国价格380元,此时美元兑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为1美元兑换6.5人民币;则实际汇率=6.5*50/380=0.855,相当于美国一张桌子可以兑换中国0.855张桌子
但是由于外贸壁垒,外贸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存在,现实中购买力平价几乎是不会出现的,历史上曾经用巨无霸指数来研究过实际汇率;
巨无霸指数:假设全世界的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包的价格都是一样,并将各地的汉堡包当地价格通过汇率换算成美元售价,就可以比较各地购买力水平的差异
假设一个巨无霸汉堡包在美国的售价为2.5美元,在英国的售价为2英镑,此时对于英国来说,购买力平价汇率应为2.5÷2=1.25,但如果此时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在1.5,则其被高估了(1.5-1.25)÷1.25=20%;
同样如果在中国巨无霸汉堡包的售价为10元;此时对于中国来说,购买力平价汇率应为10÷2.5=4,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0.25;但如果此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0.2,则人民币被低估了(0.25-0.2)÷0.2=25%
所以实际情况往往是不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