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美国能决定人民币的汇率
这就是美国强权和霸权的体现.美国把贸易出口降低,它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怪罪于中国的低汇率影响了它的出口.
美国单方面要求中国提高汇率是无效的,它只是在对中国施压而已,其实就是美国表明一下姿态而已.中国不搭理它也没辙.中国的汇率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之所以惧美国,因为中国的经济是出口型,且对美贸易占相当比重.如果美国通过中国操纵汇率法案,他们就会用该法案来制约中国出口.中国的经济将面临困难.另外,其他国家也会效仿,中国经济就会跨了,因为中国的经济内需相当脆弱.经济上不去,加上中国自身问题.内外交困,中国就乱了.
所以,中国在心理上是怕美国的.
Ⅱ 奥巴马 人民币汇率 指责
美国《纽约时报》11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作为美国的债主改变了奥巴马的动力
当奥巴马总统周日首次访问中国的时候,他将在很多方面承担起一个挥霍的消费者向他的银行家毕恭毕敬的责任。
赤裸裸的事实是,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外国债主——这改变了美国同这个唯一能够挑战其世界独超地位的国家之间关系的核心。
结果是,与其前一任公开推动和敦促中国遵循西方模式,在政治和经济上更加开放不同的是,奥巴马先生督促中国的时间不会太多,而更多的时候将是向北京作保证。
为了确保奥巴马此次对上海和北京进行的三天访问传达出一种和解的印象,白宫官员们已筹备数月。例如,今年6月,白宫告知达赖喇嘛,尽管奥巴马将会在某个时候会见他,但总统不会选择在10月,也就是达赖喇嘛访问华盛顿的时候见他,因为这距离奥巴马的访华日期太近了。
同样地,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曾多次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美国现任财政部长蒂姆西-盖特纳在其上任听证会上还重复了奥巴马的这一指责。但是,到了4月份,美国财政部收回了这一批评,公开表示中国没有为了便于出口而操纵汇率。
Ⅲ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为什么会对美国社会的就业民生造成影响
中国出口美国的顺差,美国买中国的东西多,他们的产品就没人要了,就失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中国的东西就贵了,美国佬就不要了,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Ⅳ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升值后美国欠中国的8000亿美圆就减少了
人民币升值,那么8000亿美元兑换成的人民币就少了呗,举个例子,假如原来是1:8.咱能拿到64000亿人民币,升值变成1:7,咱就只剩56000亿人民币。再说升值了对于咱们的出口很不好,咱就挣不到钱了。
Ⅳ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会对美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美国人喜欢两种东西
第一 日本的高技术含量产品
第二廉价的中国产品
只有想办法不让美国人买者两种产品
才可以让美国人买本国产品
刺激本国消费
刺激厂家 缓解就业
前者前段时间已经通过丰田事件
让美国民众对日本商品产生不信任了
效果已经达到
现在就要开始对付中国的廉价产品了
用的方法就是汇率
人民币升值后 出口厂家为了保持利润
只有提高售价,那么当中国的廉价产品部在廉价
自然 美国人就不会在首选中国产品了
而会更多的选择美国产品
从而缓解失业的问题
Ⅵ 为什么美国要中国降低人民币汇率
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
一是、配合美国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削弱中国产品竞争力;
二是、中国坐拥庞大美债,人民币升值将稀释债务;
三是、通过干预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崛起。
面对这种情况,汇率作为一国的核心政策,须服务本国的经济发展,以国家利益为最大考虑,决不容外国随意施压。中国须捍卫汇率自主权。当然,中国亦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通过扩大内需市场减少对出口的倚赖,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Ⅶ 人民币汇率的涨对美国有什么好处
主要好处基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配合美国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削弱中国产品竞争力;
二是、中国坐拥庞大美债,人民币升值将稀释很多债务;
三是、通过干预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崛起。
面对这种情况,汇率作为一国的核心政策,须服务本国的经济发展,以国家利益为最大考虑,决不容外国随意施压。中国须捍卫汇率自主权。当然,中国亦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通过扩大内需市场减少对出口的倚赖,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Ⅷ 假如人民币汇率升值对美国的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上任以来首次访问美国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或许对东道国政府在国际经济问题上有时采取的模棱两可但又合乎法律要求的做法深感困惑。根据美国公法100-418号第3004款,对于中国这样对全球其他国家有经常项目盈余或对美国有高额双边贸易顺差的国家,美国财政部应对其是否操纵汇率,阻止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者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不公正的竞争优势作出评估。
左右为难的财政部长斯诺(John Snow)是否愿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相应采取某些制裁措施呢?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当前中美关系中最关键的“著火点”。不幸的是,美国国会议员和许多经济学家(如果还不是大多数的话)都没能认识到中国实行钉住汇率制度的动机所在:他们选择这种制度安排是为保证国内金融稳定,而不是为了在国际出口市场获得不应有的贸易优势。上述法律条文将经常项目盈余视为所涉及国家操纵汇率的实质性证据,这是错误的想法。
的确,中国的贸易顺差非常庞大,而且还有可能继续扩大。从2000年到2004年,中美贸易顺差在世界各国对美贸易中是最高的。但2004年之后,石油出口国对美顺差合计规模一直都高于中国。
不过,两者关键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顺差主要来自制造业产品出口,这个出口大国让美国制造业感到了很大竞争压力,而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则被视为向美国企业输血的必要做法。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国会议员们认为来自中国的是“不公正”的竞争,而顺差更大的石油出口国则没有这顶帽子。而且,在美国庞大且不断上升的贸易赤字里,对中国的“赤字”已占到四分之一左右。今年截至目前,美国的贸易赤字已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
第3004款不能分辨出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及美国的贸易逆差反映了中美两国在储蓄率方面一高一低两个极端的情况。这种差距靠汇率调整是无力改变的。中国人的储蓄额甚至比国内投资额(占GDP的40%)还多;相比之下,美国的国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16%-17%,处于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而储蓄水平更是低得多。结果是,中国(像其他许多亚洲国家一样)很自然地总体上处于经常项目盈余状态,而美国处于赤字状态。
造成美国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来自商品贸易的部分大于服务)的原因之一是美国从其他国家借钱来弥补自身储蓄的不足。如果没有这些来自别国的储蓄使美国人得以消费更多商品、享受更多服务,美国将发生信贷危机。利率会升高,投资(无论是工业投资还是住宅投资)会下降。如果从外国的净借款突然减少,并引起经常项目赤字迅速下降,而美国人储蓄不足的情况没有改变,那么,美国经济将被迫进入一个类似1991-92年“信贷危机”时期的周期性下滑阶段。另一方面,如果这种减少是逐步的、延续多年的,那么,随著国内投资和经常项目赤字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应下降,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也将放缓。
有两个要点必须认清。首先,汇率调整并不能纠正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以及储蓄与投资关系的失衡。其次,如果美国的储蓄率能随著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长,那么经常项目赤字也就会逐渐减少——从而无需对美元兑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名义汇率作任何重大调整,包括人民币。
美国储蓄规模的增长必定来自两个渠道:联邦政府和普通居民。(美国企业利润留存的储蓄很丰厚。)美国政府必须做出艰苦努力,削减联邦财政赤字。目前占GDP 3%-4%的赤字规模不啻是吸干全国储蓄的无底洞。用国际标准衡量,美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已经严重偏低。要解决美国人偏低甚至已是负值的储蓄问题,从理论上讲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但可以考虑带些“强迫”色彩的措施,比如在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计划之外再构建一套全国性的退休金计划。在这方面,新加坡的公积金(Provident Fund)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模式。
但是,设想一下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原因错误地断定为汇率问题所致,那会怎样呢?20多年前,当日本对美国出现创纪录的双边贸易顺差时,美国政府持续向日本施压,要求其提高日圆汇率。日圆果真从1971年的1美元兑360日圆一路飙升,直到1995年4月达到1美元兑80日圆的顶点。但由此也引发了80年代末期日本股市和地产市场的严重泡沫,1991年泡沫破灭后日本随即步入通货紧缩时代,陷入零利率怪圈,整个90年代成为日本“失落的十年”。但是,尽管日本GDP迅速下滑,日圆升值也并没有显著压低日本贸易顺差占其GDP的比例。实际上,经济低迷导致的进口萎缩抵消了日圆升值使出口减少的影响。
中国会重演这一幕吗?1994年至2005年7月21日,中国将人民币汇率维持在1美元兑人民币8.28元一线,并调整国内货币政策来保证这一点。这套政策的理念是,中国正在经历重大的金融转型期,国内各项货币指标很难解读,因此借用美元汇率来锚定中国的价格水平。这在熨平前一次国内价格激增和经济飞速增长时已经见效。90年代中期高高在上的通货膨胀率逐步回落,向美国靠拢——这一现象验证了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现在,中国承受著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这压力主要来自美国。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一直在缓慢升值——迄今只有3.5%。但3004款是促使美国继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内容。2006年,中国CPI指数已降至1%,而美国同一指标超过3%。显然,人民币进一步大幅升值会将中国推入CPI开始下滑的境地。的确,中国的实体经济仍然活力十足,但如果在错误理论指导下迫使人民币升值,就不能排除发生类似日本通货紧缩式经济衰退的可能。
那么,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胡锦涛和布什应该在什么基础上达成调整两国贸易失衡的共识呢?中国应该鼓励私人消费,以便消化巨额储蓄。中国刚刚制订的新的五年规划已经指明了这一方向。但美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严格控制联邦预算赤字,以弥补国内储蓄的不足。如果中国信守承诺,但美国不了了之,那么中国减少的贸易顺差(即减少对美国的借款)就意味著美国及世界各地的利率会进一步上升。但是,不论这样一项广泛共识能否达成并实施,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对3004条款的解读都应该是直截了当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汇率操纵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好基本保持现状。
Ⅸ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美国)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有些好处,比如出国消费相对成本下降,国内企业采购,进口成本降低,但关键是进口成本抵消不了美元贬值带来的负影响,也就是说,升值幅度小于国际商品贬值幅度,最终还是导致进口成本增加了,会导致输入型通胀。
再一个就是严重阻碍出口,导致出口企业经营惨淡,破产,倒闭,工人下岗,失业,社会矛盾尖锐突出,严重发生动荡!一连串的事故发生,这才是中国政府最担心的!!也是美国的阳谋!!所以我们目前要抵制人民币升值,当然,未来汇率改革史必然的..
Ⅹ 为什么美国要让中国人民币汇率升高他们的意图是什么
美国方面希望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理由是中国的货币操纵造成了美国严重的制造业失业问题。他们认为,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了获得巨大的出口竞争优势,故意操纵货币的汇率,尤其是中国人民币存在着严重的低估现象。正是这一现象使美国的制造业发展出现萎缩,企业大量倒闭,带来了严重的失业现象,到2003年6月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6.4%,其中90%的失业是制造业的失业,而且美国兑中国的贸易赤字在过去几年里也大幅增加,中国由此累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到2004年底已经达到了6099亿美元。所以说,中国需要为美国的经济下滑和失业增多负责,美国政府必须给中国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来督促人民币升值。 如果人民币升值: 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2454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便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可兑换货币升值1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